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参资料

建筑意:建筑美的内涵(李丽秋)
【时间:2008/2/7 】 【来源:艺苑 2007-07 】 【作者: 李丽秋】 【已经浏览4499 次】

“建筑意”是梁思成先生在论述建筑的审美特性时提出的重要概念。建筑美既要具有美的一般属性,又要有建筑自身的特点。那么,在梁思成看来,建筑的美有哪些特殊之处?“建筑意”这个概念包含哪些内涵?

在梁思成先生看来,建筑的美是丰富的,它给审美者带来的美感是非常特殊的,是形式之美、精神之美和人文之美等融汇成的美之源泉。“天然的材料经人的聪明建造,再受时间的洗礼,成美术与历史地理之和,使它不免引起赏鉴者一种特殊的性灵的融合,神态的感触,这话或者可以算说得通……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眼睛在接触人的智力和生活所产生的一个结构,在光影恰恰可人中,和谐的轮廓,披着风露所赐予的层层生动的色彩,潜意识里更有‘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楼塌了’凭吊兴衰的感慨;偶然更发现一片,只要一片,极精致的雕纹,一位不知名匠师的手笔,请问那锐感,即不叫他‘建筑意’,我们也得要临时给他制造个同样狂妄的名词,是不?”(1)

梁思成通过自己的建筑审美体验而归纳出了“建筑意”。在美学里,意境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心音”、“心言”为意,也可以说心的活动、心的状态为意。《说文解字》释云:“意,志也。”孔颖达《毛诗正义》云:“感物而动,乃呼志。”也就是说,“心动为志”。但建筑审美中,仅仅是“心动”、“心音”、“心言”是远不足以解释这种审美情感的。

如梁思成所描述的审美体验那样,在建筑审美里,在“建筑意”里,有心,“性灵”、“神态”;有物,“材料”、“结构”;有情,“感慨”;有景,“古城楼”、“殿基”,纯然是一片鉴赏者与建筑物所营造的一个环境之间的相融和相悦,物我两忘,审美者完全沉醉于建筑之中的审美境界。

从古到今,对各个门类艺术的“意境”,对“意境”本身美学内涵的探索和研究浩若烟海,但是,梁思成是第一次从建筑学的角度来阐述它。在“建筑意”里,建筑是一种人造境,是艺术化了的自然环境,而这种自然是指建筑艺术所产生的意境一种很特殊的艺术意境,同时还指审美者和建筑的精神契合和交融。

“意境”是一个感性十足的活生生的审美情景,一旦将它提升到抽象的理性层面时,总要丢失许多东西。因此,在建筑意这个概念中,梁思成并没有涉及到什么技术和科学等理性词语而是将建筑从实用物体还原到它给人的第一印象上,初次的目睹,建筑并不是作为居所或使用的事物呈现在观赏者眼前的它给人最初的感受,是无以伦比的美丽外形,是一种非常直观的美感,非常感性的形状。

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建筑意的内涵。首先,在梁思成心目中,建筑美的形成取决于欣赏者的态度。在《平郊建筑杂录》中,梁思成写道:“北平四郊近二三百年间建筑遗物极多,偶尔郊游,触目都是饶有趣味的古建”,仿佛是在郊游中的自言自语,“建筑审美可不能势力的。大名煊赫,尤其是有乾隆御笔碑石来赞扬的并不一定便是宝贝;不见经传,湮没在人迹罕到的乱草中间的,更不一定是一位无名英雄。”梁思成在此提出了对建筑审美应有的态度,也是一种审美态度。“以貌取建”,即建筑的外观和本身的结构,它的历史就是建筑审美的基本凭据,除此之外更无其他。在审美建筑中,甚至皇族权势的势利,都是要不得的。因此,梁思成才提出了“以貌取建”,即一切由建筑物本身有无真正的审美价值而决定,抛开一切官僚、政治和势利的观念。可以说,这样纯粹的建筑审美观是十分正确而科学的,也只有以这种观念来进行艺术鉴赏,才能真正保护好具有重要价值的建筑遗产。

在梁思成心中,真正的建筑审美是忘我而高尚的,而真正的建筑美感是超然而庄严的,容不下庸俗和势利的微尘“。由石硖底下的杏子口往上看,这三座石砻分峙两崖,虽然很小,却顶着一种超然的庄严,镶在碧澄澄的天空里,给辛苦的行人一种神异的快感和美感。”这样的建筑美感让人陶醉,它更象一种气息,一种气氛,一种美的意境。

其次,建筑美是整体性的。在《正定纪游》里,梁思成描述道“,在正定的街市上穿过时,最惹我注目的有三样东西:一,每个大门内照壁上的小神砻,白灰的照壁,青砖的小砻,左右还有不到一尺长的红纸对联;壁前一株夹竹桃或杨柳,将清凉的疏影斜晒到壁上,家家如此,好似在表明家家照壁后都有清幽的境界……”几乎在每一次对建筑的凝视和审美之中,梁思成都没有把单座建筑孤立地观赏,相反,他几乎毫无例外地,总是从整个四周的环境和氛围来欣赏其中的建筑,并深深地沉醉在这种境界之中。

这种将单座建筑物和整个环境联系起来欣赏的审美方式,正是后来被广泛认可的环境艺术观念,而梁思成则早已在他的年代关注着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审美关系了。只有这样的建筑才是美好的,即建筑本身是一个完整优美的艺术作品,同时这个艺术品又可以自然和谐地与其周围的天然环境融为一体,而不是唐突地独立在环境中央,自成一格。这也是梁思成古典主义建筑美学思想的一种体现,他要求建筑是和谐的,不仅是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和外形和谐优美,更是它能够令周围的环境更显高雅和富有美感。当建筑物能与周围环境契合,能与天地自然相会的时候,它的美才得到最充分的展现。

在《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中,梁思成用诗一般动人的文字描绘了建筑的整体之美:

“龙天庙在西岩上,庙南向,其东边立面,厢庑后背,钟楼及围墙,成一长线剪影,隔溪居高临下,隐约白杨间。在斜阳掩映之中,最能引起沿溪行人的兴趣。山西庙宇的远景,无论大小都有两个特征;一是立体的组织,权衡俊美,各部参差高下,大小相依附,从任何观点望去均恰到好处;一是在山西,砖筑或石砌物,斑彩淳和,多带红黄色,在日光里与山冈原野同醉,浓艳夺人,尤其是在夕阳西下时,砖石如染,远近殷红映照,绮丽特甚。在这两点上,龙王庙亦非例外。谷中外人三十年来不识其名,但据这种印象,称这庙做‘落日庙’并非无因的。”

文中的龙天庙已不再仅仅是一座孤立的建筑,也不仅是一座和周围环境融合的建筑,而是一座很好地与天地、大自然的落日晚霞相交融的美丽建筑了。落日庙是一种存在,它见证了天地之间的美,自然阳光之美,也以自身美好之形体,成为了这种整体美感的组成部分。这时的建筑美,是一种天地、自然、宇宙万物与建筑相容之神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天地境界。建筑,是无愧为大地之灵的。

随着梁思成的笔端,我们似乎也走进了那种神秘奇美的境界中。“庙中空无一人,蔓草晚照,伴着殿庑石级,静穆神秘,如在画中。两厢为窑,上平顶,有砖级可登,天晴日美时,周围风景可入览。此带山势和缓,平趋连接汾河东西区域;远望绵山峰峦,竟似天外烟霞;但傍晚时,默立高处,实不竟古原夕阳之感。”这段审美心境,写得如梦如画,审美主体已经把自己完全融入了建筑、环境,也融入了天地。建筑美感,竟带给审美主体这样的震撼和超越现实与生活本身的空灵之感,而它
又那样的真实,仿佛身在其中。

第三,建筑的美在于它引起人的精神愉悦。中国建筑作为一种美的艺术,它的存在就是美。但它的美同时还是深含在它所具备的精神中,它能引起审美主体至善至美的感觉和想象。这是更进一步的描述建筑与人之间的审美关系,建筑给人的精神带来愉悦。

梁思成实地考察建筑的行程充满了艰辛和疲惫,然而,在他的笔下,一切的劳累和困难都如轻烟般隐去了,文字中只留下那些美感十足的建筑,和他那因发现无限的建筑美而兴高采烈的心。

“开栅镇并不在公路上,……建筑物除北首正殿,南首乐楼,巍峨对峙外,尚有东西两堂,皆南向与正殿并列,雅有古风;廊庑、碑碣、钟楼、偏院,给人以浪漫印象较它庙为深,尤其是正殿屋顶歇山向前,玲珑古制,如展看画里楼阁。”这是建筑精神美的浪漫,如游在画中。“灵岩寺在山坡上,远在村后一塔秀挺,楼阁巍然,殿瓦琉璃,辉映闪烁夕阳中,望去易知为明清物,但景物婉丽可人,不容过路人弃置不采…”“进门只见瓦砾土丘,满目荒凉,中间天王遗址,隆起如冢,气象堂皇。道中所见砖塔及重楼,尚落后甚远,更进又一土丘,当为原来前殿——中间趺坐两铁佛,中夹一无像大莲座;斜阳一瞥,奇趣动人,行人倦旅,至此几顿生妙悟,进入新境。再后为正殿址,背景里楼塔愈迫近,更有铁佛三尊,趺坐慈静如前,东首一尊且低头前趋,现怜悯垂注之情。此时远山晚晴,天空如宇,两址反不殿而殿,严肃丽都,不籍梁栋丹青,朝拜者亦更沉默虔敬,不由自主了。”

审美主体此刻精神上的“沉默虔敬”,让人不禁油然而生“丹青难写是精神”之感。最美、最庄严的建筑,其中必可反映最肃穆、最真挚深沉的宗教般的虔诚和情感,建筑的精神感染了审美主体,让人从中领悟到美之尊严、生命之庄严。在从容游走之际,仿佛步生莲花,建筑确然激荡着人类内心的高贵情感,那近乎朝圣般的圣洁,或宁静、或震撼。

“灵岩寺的砖塔之后,有砖砌小城,由旁面小门入方城内,别有天地,楼阁廊舍,尚极完整,但寂无人声,院内荒芜,野草丛生,幽静如梦;与称以外的堂皇残址,露坐铁佛,风味迥殊。”梁思成在行走中,仿佛走回了寂静无人的远古,恬静安然,这时连建筑师都忘了自身的存在。“夕阳落寞,淡影随人转移,处处是诗情画趣,一时记忆几不及于建筑结构形状。”这种流连、观赏、考察的趣味和艰辛,在夜色中伴随建筑师安恬的休憩,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夜宿廊下,仰首静观檐底黑影,看凉月出没云底,星斗时现时隐,人工自然,悠然融合入梦,滋味深长。”直到此刻,这从一开始发现砖砌小城,到不断地游移转换地点考察环境,一村过一村的建筑审美体验才告一段落。

第四,人文底蕴是建筑美的根基。在纪游的描述中,我们发现,梁思成所记载下的,有很多都是一些非常古朴而宁静的无名建筑和民居。梁思成在建筑审美中,格外地偏好这样反映着乡土气息和人民真实生活的建筑,并不因为它们没有宫殿或名胜的名气而有任何怠慢,相反,他热情地赞美着它们。他在这种和寻常人民生活环境非常贴近的建筑身上,发现了其中所含的建筑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建筑与人的无间契合,还是建筑上体现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民俗。

梁思成在其山西之行中有这样的记载,“由赵城县出发,约经二十里平原,……后二十里积渐坡斜,直上高冈,盘绕上下,既可前望山峦屏障,俯瞰田垄农舍,乃又穿行几处山庄村落,中间小庙城楼,街巷里井,均极幽雅有画意:树亦渐多渐茂,古干有合抱的,底下必供着树神,留着香火的痕迹。山中甘泉至此已成溪,所经地域,妇人童子多在濯菜浣衣,利用天然。”建筑使人感到兴致盎然的,不仅是它形状引起的浪漫联想,还有它周围所留下的人文和民俗的印记。

在考察调研古建筑的路途中,梁思成多次提到建筑周围的人民的生活,他所关注的是建筑的历史、它对人民生活和习惯的影响。他曾用伤感的笔触记下灵岩寺的惨痛遭遇“,据说是光绪二十六年替换村长时,新旧两长各树一帜,鼓动村人械斗,将寺拆毁。数日间竟成一片瓦砾之场,触目伤心;现在全寺只余此一院楼厢及院外一塔而已。”他更曾以遗憾的心情谈及穴居,“穴内冬暖夏凉,住居颇为舒适,但空气不流通,是一个极大的缺憾……窑穴时常据在削壁之旁,成一幅雄壮的风景画,或有穴门权衡优美纯净,可在建筑术中称上品的。”可知,建筑之美,除了其结构和外观的美感之外,还有内在的精神价值,以及人文意义,建筑艺术是一门与人文、民俗、历史和文明发展分不开的艺术;建筑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资历史和人文考据的资料,一言以蔽之,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注释:

(1)梁思成、林徽因《平效杂识录》,《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4期,1932年1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468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