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作家研究

彭丽:试从古建筑学和新文学来解读林徽因
【时间:2008/2/7 】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2卷第8期2007年8月 】 【作者: 彭丽】 【已经浏览5511 次】

试从古建筑学和新文学来解读林徽因
彭丽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400047)

摘要:林徽因是一位才女。一直以来,她却作为一位徐志摩倾心恋爱的女子而出现,或者作为梁思成的太太而出现,人们往往忘记了她其实是一个难得的才女,她是建筑学家、也是一位诗人。本文正是从这两点来展开讨论,让人们认识一个真实的林徽因。
关键词:林徽因;古建筑;新文学
中图分类号:K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66(2007)08-0038-04

也许今天人们已经对林徽因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了,但是我们的前辈们对这个名字却感到非常熟悉的。以前“流行”一种比较通行的读法:她是徐志摩倾心恋爱的女子,为了她徐志摩亲自捣毁了自己的家庭,抛妻弃子,而捉摸不定的林徽因却嫁给了梁思成,也许梁思成还是他人轰轰烈烈恋爱中的一个陪衬。而林徽因作为一位诗人一位杰出的建筑学家却反而被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遗忘,她始终不能作为单个的人清清爽爽地存在于世人的眼中,非要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才能被别人记起。这是多年来对林徽因的一种误读。我们要认识一个真实的林徽因,使她不再是作为徐志摩的恋爱对象而存在,也不再是作为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妻子而存在,而是作为一个成长于五四时期的新月派的诗人和中国最早涌现在科学的方法研究古建筑并有一定造诣的才女而立于我们眼前。本文就试着从古建筑和文学两个角度来认识一下林徽因。

林徽因与古建筑

林徽因于1904年6月10日出生于杭州陆官巷,据《诗经》典,取名徽音(后因避免与人同名改为徽因)。祖父孝恂是前清翰林,能接受西方政治思想,在同辈中称进步分子。父亲林长民字孟宗,曾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活动于上海、南京北京等地,是民初立宪派名人,推崇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林徽因从小就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了民主、自由等思想,使她在后来一生当中都没有遵从三从四德的封建习俗。1920年林徽因跟随父亲一起到欧洲游历。父亲行前曾写信道:“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览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多近我身边能领略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烦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1]在伦敦,林徽因在寓所经常与房东英国女建筑师接触,受到这位女建筑师的影响,她立志将来学建筑。最初确定了自己的事业选择。

林徽因在英国认识了徐志摩,据张奚若先生回忆说,当时年仅16岁梳着两个小辫的徽因差点把徐志摩叫成叔叔。随着交往的深入,林徽因被徐志摩吸引,面对他的追求,林徽因感到眩晕、喜悦、羞涩、担忧。她还分不大清,在她对徐志摩的感情里,有多少是友情,多少是异性间的倾慕。也许,本来这种种情感都是互相纠缠在一起的。她的终生好友费慰梅对此认为“:她是被徐志摩的性格、他的追求和他对她的热烈感情所迷住了……对他打开她的眼界和唤起她新的向往充满感激。”“在多年以后听她谈到徐志摩,我注意到她的记忆总是和文学大师们联系在一起——雪莱、济慈、拜伦、曼斯菲尔德、佛吉尼亚·澳尔夫以及其他人。在我看来,在他的挚爱中他可能承担了教师和指导者的角色,把她导入英国诗歌和戏剧的世界,以及那些把他自己也同时迷住的新的美、新的理想、新的感受。”[2(]费慰梅《梁思成与林徽因———一对探索中国建筑史的伴侣》)最初的慌乱过后,林徽因沉静了下来。面对自己的心灵,面对自己真实的向往幻想消退了,愿望清晰了,她不想做破坏徐志摩家庭的第三者,不可能对徐志摩产生对等的感情因为他是有妇之夫,所以她选择了提前回国。后来林徽因回忆道“:徐志摩当时爱得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3](梁从诫《悠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后来徐志摩还写了《偶然》一诗是写给林徽因的,是对她的感情的自白,还有一首《你去》是徐志摩遇难前不久写的,他在信中说明是为林徽因而写的。

林徽因回国后,经过慎重考虑,接受了父亲为她选择的梁思成。1924年两人一起赴美留学,就读于宾州大学,决定以建筑学为终生事业。由于当时宾州大学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改入美术学院,但主要选修建筑系课程。1928年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游历欧洲,开始了中国建筑史上伉俪共创事业的旅程:

1928年,梁思成合读书笔记一起到东北大学建筑系任教,梁思成为教授兼系主任林徽因任教授,教授《雕饰史》和专业英语课程;后张学良出奖金征求东北大学校徽图案,林徽因设计“白山黑水”图案中选;是年,与梁思成共同设计了辽宁锦州交通大学分校(后毁于战争)。

1930年林徽因参与设计了吉林大学。

1932年与梁思成合写《平郊建筑杂录》。她和梁思成一起考察了众多的流落于荒山野的古建筑。

1933年9月与梁思成、刘敦桢、莫宗江等人一起去了山西大同调查研究古建筑及云冈石窟,11月与梁思成、莫宗江等人同去河北正定调查研究古建筑,发现并测绘了宋辽古建筑十余处。

1934年梁、林完成对北京大学地质馆设计;1月梁思成著《清式营造则例》出版,林徽因撰写该书第一章绪论;8月林徽因与梁思成、费正清夫妇利用暑假去晋汾地区,发现古建筑40余处。

1935年梁、林完成对北京大学校舍设计,以二人署名发表了《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由天宁市谈到建筑年代的鉴别问题》、《平郊建筑杂录(续)》等专业文章。

1936年5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去洛阳考察龙门石窟,并率刘致平、麦俨增等测绘北海静心斋;6月与梁思成去山东中部11个县和河南开封考察古建筑。

1937年夏,与梁思成去西安作小雁塔维修计划,并调查了陕西省19个县的古建筑;6月,梁思成、林徽因刚从西安回京,即去山西五台山等5个县调查古建筑,重要的是发现了佛光寺这座著名的唐代建筑。

1938年林徽因为云南大学设计学生宿舍。1948年应解放军之请,林徽因协助梁思成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

1949年9月26日梁思成和清华大学10余位教师一道接受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设计国徽的任务,他们设计的图案于1950年6月在全国政协大会上被一致通过。

1952年与梁思成共同完成任弼时墓设计,是年她与梁思成翻译的《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自从江》由龙门联合书局出版。

1954年与梁思成、莫宗江合写《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列举了梁思成和林徽因在他们的建筑事业中每一个成就,是为了让人知道这对终生痴迷古建筑的伉俪共同创造了他们的事业。也许林徽因在测量、绘图和系统整理资料方面的基本功不如梁思成,但是在融汇材料方面却充满了灵感,常会从别人所不注意的地方独见精彩,发表高明的议论。梁思成的论文和调查报告大都经过她的加工润色。梁思成曾经回忆说他的“文章的‘眼睛’大半是林徽因给‘点’上去”,[(3]梁从诫《悠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她表面上是梁思成的得力协助者,实际上是梁思成灵感的源泉。可见林徽因在梁思成所取得的成就当中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他们是中国考察古建筑这一事业的拓荒者,没有经验可循,他们是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前进,共同奋斗。关于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组合,可以用他们两人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那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镂空的门窗和美丽的阑额。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厚重给人以负荷使命的承担,轻灵给人以飘逸变化的美感;厚重的意蕴展示了深沉恢宏、高贵纯正的境界、轻灵的律动表达了超脱束缚、飞升向上的愿望。仅靠轻灵不能承载永恒的价值,唯有厚重同样不能展示艺术的风姿。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2]

为了自己所挚爱的建筑事业,他们克服了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林徽因出身官宦世家,梁思成是清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人士梁启超的儿子,都是属于那个年代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过着优裕而闲适的生活,也就是林徽因散文中的“窗子以内”的人。他们一有时间就离开舒适的家,深入民间考察古建筑。只要允许,她必定要爬上上千年的塔顶丈量。1937年他们再次深入山西五台山考察,寻访一处曾见诸敦煌壁画,却久已湮没无闻的古庙———佛光寺。在寺里面他们发现,大殿的天花板上面住着成千上万的蝙蝠,木料上布满了靠蝙蝠为生的千百万臭虫,还有一层厚厚的尘土,可能是千多年的积淀,到处散布着蝙蝠的尸体。“在完全黑暗和恶臭之中,在戴着遮住口鼻的厚口罩而令人难以呼吸的情况下,梁思成和林徽因他们一连测量、绘图和用闪光灯拍照了数个小时。”[3(]梁思成《中国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当他们最后从屋檐下出来,呼吸新鲜空气的时候,发现背包里竟有上百只臭虫,而他们人也被咬得伤痕累累了。条件的艰苦,可见一斑。抗日战争爆发后,梁思成夫妇不原当汉奸,像许多知识分子一样逃往大后方,辗转几千里的逃难,几乎把全部“细软”都丢光了,但是,战前梁思成和营造学社同仁们调查古建筑的原始资料——数以千计的照片、实测草图、数据、大量的文字记录等等,却紧紧地抱在胸前寸步不离,一张也没有遗失。在李庄的那段时期他们几乎是过着原始生活,林徽因肺病复发,连药都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坚持研究。在两盏菜油灯下看书研究。林徽因则躺在床上研究二十四史,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做准备。在那些贫病交加、凄清痛苦的晦暗日子里,他们所钟爱的古代建筑艺术、他们耗尽半生心血所从事的关于建筑史的学术研究成了他们照亮他们生活的星辰,这是他们为饱受蹂躏的中国能倾尽全力的事业,是他们寄托自己苦难灵魂的唯一支撑。解放后,林徽因身患重病却坚持和梁思成等人设计了新中国的国徽,本来可以大展鸿图的时候,林徽因却过早地离开了她所钟爱的事业。

林徽因与新文学

林徽因是位优秀的建筑师,不仅是我国第一代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古建筑的学者,还是我国向西方学习舞台美术的第一位留学生,这在中国建筑史上是毫无争议的,但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对文学也有一定深度的造诣。她终生痴迷古建筑,对文学只是偶尔为之,并不着力。完全以是副业视之。若不是朋友们来索取是不会发表的,以至于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尽管林徽因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新月派”的成员,但是他确实是从“新月”时期开始,进入了北京知识界的社交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

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的各种思潮和主义潮水般地涌入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各种旗帜高张,各地军阀为争夺势力范围连年混战不止,国民政府走马灯似的“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每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风尚,那时,北京上层社会盛行各种聚会联谊活动。他们夏天办消暑会,冬天办消寒会,春秋之际办迎春会、菊花会,平日里还有同事朋友中的生日会。刚开始,这些活动只是在金融界、实业界盛行,后来便影响到了知识界。那是动荡不安的时代,人们为了联络感情、沟通信息、寻求支持、扩大影响而形成的社会风尚。

1923年,北京一些上层知识分子为了聚会的方便,由徐志摩、胡适发起,徐申如、黄子美出钱,在北京西单石虎胡同七号租了一个院子,成立了“新月社”,并创办了《新月》杂志。“新月社”是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的启发而得名。徐志摩说“:‘新月’虽则不是一个强有力的象征,但它那纤弱的一弯分明暗示着、怀抱着未来的圆满。”(徐志摩:《〈新月〉的态度》)1924年4月泰戈尔应梁启超、蔡元培以北京讲学的名义的邀请访问,徐志摩负责泰戈尔访华期间的接待和陪同,并担任翻译。泰戈尔在北京期间,日程安排的很满,林徽因始终伴随在泰戈尔身边参
加了那些活动。当时的报刊上,有这样的记载:“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徐志摩,有如苍松竹梅一幅三友图。徐氏翻译泰戈尔的演说,用了中国词汇中最美的修辞,以硖石官话出之,便是一首首小诗,飞瀑流泉,琮琮可听。”5月8日是泰戈尔64岁寿辰,新月社成员用英语赶排了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作为祝寿会的压轴戏。剧中,林徽因饰公主齐德拉,张歆海饰王子阿顺那,徐志摩饰爱神玛达那,林长民饰春神伐森塔,梁思成担任舞台布景设计。演出开始前,林徽因在幕前扮一古装少女恋望新月的造型,雕塑般地呈示出演出团体———

新月社。演出结束后,泰戈尔走上舞台,慈爱地拥着林徽因的肩膀赞美道:“马尼浦王的女儿,你的美丽和智慧不是借来的。是爱神早已给你的馈赠,不只是让你拥有一天、一年,而是伴随你终生,你因此而放射出光辉。”[2]

林徽因开始创作是在新月派活动晚期,创作也是受到了徐志摩的影响。在静养病体的山间别墅里,在调查古代建筑的乡村茅屋中,在北京家居闲散的时候,她偶尔提笔,写些诗文。1930年林徽因因为患肺病不得不离开教学岗位,从沈阳回到北京就医,借住香山双清别墅修养。在这因病得闲的日子里,她开始提笔写作,开始了她的作家生涯。作品主要有:《“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那一晚》、《深夜里听到乐声》、《一首桃花》、《激昂》、《莲灯》、《中夜钟声》、《笑》、《情愿》、《别丢掉》等,以及短篇小说《窘》。这些早期的作品已显示出了女作家较多地注重个人的性情修养和趣味,作品多流露出贵族、名士的气息,追求趣味、性灵、空灵、婉约、飘逸。

1934年梁思成夫妇和费正清夫妇到山西“一个偏僻的农村”考察。在这次山西之行的旅程中,林徽因利用闲暇完成了她的散文《窗子以外》,这是一篇记录她的见闻与感受的散文。几度野外调查,特别是晋汾八县较长时间的奔波,使她敏锐地感受到:她虽然从窗子以内走到窗子以外,离开了沉闷没有生气的城市生活到内地去看看山水古刹,去体验纯朴的人情风俗。可是“没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尔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仍是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品……你仍然是坐在窗子以内的,不是火车的窗子,汽车的窗子,就是客栈逆旅的窗子,再不然就是你自己无形中习惯的窗子,把你搁在里面。接触和认识实在谈不到,得天独厚的闲暇生活先容不下你”。[(4]林徽因《窗子以外》)她认识到窗子以外才有生活的颜色和声音,真正的生活不是在窗子以内的。可是,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不论走到哪里,总是被隔在窗子以内的。她不明白这个隔阂的性质,也不了解怎样才能真正的走到窗子以外。她否定自己的生活,感到痛苦和烦闷,想走到窗子以外———实际上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当中去。在当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可贵的思想。它反映了知识分子中的一部分人要求改变生活圈子,愿意与劳动人民接近的进步思想。

林徽因短篇小说代表作《九十九度中》通过展现北京一天的生活的横截面,同样表现了林徽因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关注。小说描写在华氏九十九度的酷暑中:大户人家大摆筵席,庆祝家中“长寿而又有福气”的老太太69岁生日;小户人家结婚嫁女办喜事,姑娘嫁过去作填房,满怀无奈与悲凄“:好像生活就是靠容忍与让步支持着”;洋车夫打架斗殴被巡警抓进又热又臭的拘留所,出脚夫因中暑患霍乱而毙命……作者的笔就像一部跟踪拍摄的摄像机,不仅“现场实录”式地拍下了社会各阶层不同人乱纷纷的日常生活,而且拍下了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镜头不停地转移、切换,组成了一幅30年代北京社会的众生相。著名评论家李健吾高度评价了这篇小说,他称《九十九度中》是“最富有现代性”的小说。他赞美了这篇小说的技巧:“在这样溽暑的一个北平,作者把一天的形形色色披露在我们的眼前,没有组织,却又组织;没有条理,却有条理;没有故事,却有故事,而且那样多的故事;没有技巧,却处处透露匠心。”[(4]李健吾《〈九十九度〉中———为林徽因女士作》)

在30年代,林徽因不但创作了诗歌、散文和小说,还尝试了剧本创作。她写了剧本《梅真和他们》(第一、二、三幕),连载在《文学杂志》一卷创刊号、二期和三期上。后因梁思成夫妇深入山西五台山进行野外考察而中断,加上抗日战争爆发,《文学杂志》停刊九年,林徽因唯一的剧本《梅
真和他们》就成为了未完成的作品。剧本讲了一个大户人家里一群年轻人的情感故事。主人公梅真是李家的使女,天资聪颖,性格率真,模样俊俏。李家二太太十分喜欢她,把他当自己孩子一样看待,还让她和自己的孩子一样上学读书。这令心胸狭隘的长房大小姐嫉恨,常常借故讥刺梅真。梅真真心恋着在外地读书刚回来的二少爷,二少爷虽然也爱梅真,却担心家族的反对和外人的耻笑,因而犹豫不决,回避向梅真吐露真情。梅真始终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但她心里也始终存在着某种幻想……剧本只写到了第三幕,种种情感纠葛和误会形成了几方面的矛盾冲突,梅真的命运如何,还是一个悬念。其实这个剧本所写的人物、故事并无新意,作者对人物的刻画也有较明显的虚构和理想的成分。特别是对梅真这个主要人物,出身低微,却是小姐的性情脾气和行为方式,让人感到,作者并不是真正了解生活中的这一类人物。但是,这个剧本的可读性很强,关键就在于林徽因对剧本中描写那一群家境优裕、受过良好教育的小布尔乔亚青年男女是熟悉的,她真切地写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及情感方式。所以,剧中虽然没有什么强烈的戏剧冲突,但其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那群少爷小姐形象却活泼地让人感到饶有趣味,吸引读者看下去。

抗战开始后,梁思成夫妇辗转几千里,逃难到大后方。面对苦难的现实,林徽因逐渐走到了“窗子以外”,亲身体验了最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她的创作风格从早期那种“空灵、婉约、飘逸转变为悲怆、沉郁以至苦涩;诗歌创作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个人不可捉摸的心绪和情感,而代之以一种尖锐的内心冲突和社会性主题”。[(4]邵燕祥《林徽因的诗》)当时中国遭受着日本侵略,林徽因的弟弟在对日寇空战中阵亡,她的一家老小过着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她写到了人民生活的艰难,如《年关》中:一年,又是一年辛苦/一盘子算珠的艰和难/看,街心里横一道影/灯盏上开着血印的花/夜在凉雾和尘沙中/进展,展进,许多口里/在喘着年关,年关/……在《哭三弟恒》中洋溢着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她悲悼弟弟的阵亡,歌颂弟弟的爱国壮举: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来哀悼你的死/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简单的,你给了/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这沉默的光荣是你,由于武器的落后,她的弟弟在成都上空空战阵亡。这使诗人倍感悲痛,而这个悲痛是和当时衰弱的祖国的悲痛联系在一起的:青年的热血作了科学的代替/中国的悲怆永沉在我的心底,她用充满祖国爱和手足情的话语这样安慰她的弟弟:……啊,弟弟不要伤心/你已做到你们所能做的/别说是谁误了你,是时代无法衡量/中国还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

当然,抗战开始后,林徽因的诗不只这两首,还有《三月昆明》、《茶铺》、《小楼》、《十一月的小村》、《一天》、《忧郁》等,还有散文《彼此》。抗战胜利后,林徽因发表了散文《一片阳光》,诗《诗三首》、《给秋天》、《人生》、《缓慢》等。而1947年她动手术前写的《小诗》(一)(二)、《给我的大姊》《恶劣的心绪》这是她写的最后几首了。

林徽因不但自己发表许多有特色的文章,而且善于提携新人。老作家萧乾曾写了一篇《一代才女林徽因》,深情地回忆了林徽因。曹禺还是年轻的学生的时候,林徽因曾到南开中学帮助他设计话剧布景。这些都不是重要的,和她终生所热爱的古建筑事业比起来,她是一位卓越的建筑师,不仅是我国第一代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古建筑的学者,还是我国向西方学习舞台美术的第一位留学生;同时作为诗人,是新月派的成员之一。她的文学创作虽然只是作为她的副业来对待的,但是取得的成就却是专业的。希望我们在认识林徽因的时候,能够从她自己说应得的地位来评价,不再像以前那样作为徐志摩曾爱恋的女子或梁思成的太太来认识,我们需要认识到,林徽因是一位建筑家也是一位诗人。这就足够了。

 

参考文献:

[1]陈钟英,陈宇.林徽因年表[A].杨永生.记忆中的林徽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2]张清平.林徽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3]杨永生.记忆中的林徽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陈钟英,陈宇.林徽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彭丽,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5级研究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299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