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作家研究

走近苏轼:读《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张王景)
【时间:2008/1/14 】 【来源:博览群书 】 【作者: 张王景】 【已经浏览3182 次】

    读《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一书,直欲酩酊数日。

    这本书有着泛黄的古旧色调的封面,封面上按藤杖、坐盘石、醉态萧然的画像,以及酣墨淋漓、云烟满纸的题字,对我来说如同故召唤。一气读完,我又一次走近了苏轼,一个旷世奇才,士大夫心神往的人格典范,民间妇孺喜闻乐道的豪士雅客,有一派刚直不屈执著风节、一颗善于解脱的智慧心灵和一副眼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的善良心肠。苏轼的魅力是一个谜,是因为他的身上包含了最大限的人性的丰富性和发展的可能性,所以能使传统文化通过他这个载历久弥新地在当代社会呈放光彩。人们对苏轼所创造的文化世界,之以“苏海”之称。这虽然是片“汪洋渺弥、横无涯际”的海,但少我们可以“走近苏轼”——这四个字是王水照先生去年年底在复旦时一次演讲的题目,而由先生和其弟子崔铭所著的这本书则是我们走近苏轼的极好向导。

    著述最忌随人后,何况传主是这样一位旷代伟人。现代为苏轼作传的人很多,最有影响的是林语堂先生,在他老辣恣肆的笔下活跃的完全是“林语堂式的苏东坡”。又如曾枣庄的《苏轼评传》,再现的则是“学者眼中的苏东坡”。在历史学家那里,苏轼是一个夹在北宋变法与反变法斗争之间的政治家。在一般读者的眼里,“一百个读者眼里便有一百个苏东坡”。这本书刻画了这样的苏轼,“决不是一个道貌岸然、可望而不可即的圣贤,而是一个生活在现实之中,有血有肉、有着常人一样喜怒哀乐的普通人”,“是现世性与超越性水乳交融在一起的一位智者”(结束语)。于是,传记以平和亲切的姿态、娓娓而谈的方式一下子走近了苏轼,也走近了普通读者,同时,它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实在很多。

    “信史”与“戏说”

    坚持“无一事无来历”,是作者写作的一个根本原则,此书因之可作苏轼传记的“信史”,这从“后记”中作者对苏轼容貌的考订中即可见一斑。在当代文坛特别是影视剧创作中,我们看到了太多与历史真实相差甚远的被“戏说”出的人物,其中大多数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类。为文学家作传记,其生动性不亚于“戏说”,而其严肃性又能作到事事皆有凭据的,非此书莫属。作者能作到两者的完美结合,“实在有赖于有关苏轼的种种材料,在他本人和其他宋人的笔下,原已十分丰富、鲜活,无需我们再作太多的虚构了”,然而这也与作者的写作技巧相关。

    如在体例安排上,全书十二章,下面并不分节列标题,而是自然分出若干段,用一句话或作概括或导引,类似于章回小说的写法但亦不全同。这种别开生面的安排既能使全书眉目清晰,又能达到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之功。又如材料处理上,尽量避免冗长的介绍叙述,而出之以生动活泼的笔触。以苏轼的政治遭遇为例,苏轼一生历经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个朝代,这是朝廷内部政局多变、党争不断的时代,苏轼一生的坎坷经历是由他的政治命运决定的,然其身外的复杂政治势态即使用皇皇巨著来阐释也不嫌冗。传记作者颇能举重若轻,十分善于用场面描写和人物对话来再现当时的政治环境,神宗、曹太后、王安石、司马光等人物虽着墨不多,也能栩栩如生。如第二章神宗召见苏轼的问答、第五章神宗与祖母曹后的对话、第八章苏轼与王安石的会面、第十章苏轼与司马光、程颐的矛盾,场面历历在目,人物声情俱现,大可径直搬入剧本。

    “传心”的艺术境界

    苏轼大量文学作品以原生态的形式成为他一生最真实的形象写照,也成为后世接受他的直接媒介,那么,以他的文学创作作为全书的基本构架,引导我们追溯漫游于“苏海”之间,应是最恰当的一种方式。著者取材的重点就放在苏轼本人的作品,而恰好在这里著者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以细腻灵敏的艺术感悟和流畅优美的文笔将苏的作品演绎得极其动人。如对于《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一诗,著者这样写道:“不曾饮酒为什么会突然觉得头脑昏沉、神思恍惚?我的心已随着你渐远渐逝的身影一同离去。寂寞的归途,你尚且可以一心系念家中的老父,而我,行走在异乡的旷野,用什么来安慰心中的孤独?”“呵,子由,今夜寒灯相对,你可会想起怀远驿中我们曾经相约的誓言?何时才能相见?何时才能一同听夜雨萧瑟连绵?”(第一章)我想,若苏轼灵光重现于今日,从他笔下流出的白话新诗一定就是这样了。这样的例子在传记中俯拾皆是,不仅与原作珠联璧合,毫无佶屈聱牙之病,而且流转生情,诗味浓郁,这是传记深深感染打动读者的一个重要原因。

    想起冯煦曾评秦观云:“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此语亦可借来评本传记的作者:“他人之传,传才也;先生,传心也”。在作者的笔下,我才明了为什么东坡的侍妾朝云每唱到《蝶恋花》词中“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之句时,就泪满衣襟,而东坡自朝云亡后终身不复听此词的原因:“苏轼一生升降沉浮,忽南忽北,朝云为此而哭;人生在世,苦多乐少,欢娱稍纵又逝,朝云为此而哭;人命如纸,一呼一吸之间便有生离死别之虞,朝云为此而哭”。我也更能理解苏轼终身难解的深刻的思乡情结,他恋恋不忘绿如蓝的江水、翠扫空的峨嵋、不论钱的白鱼紫笋,与弟弟的夜雨对床之约,甚至是与朋友对坐庄门吃瓜子炒豆的旧事,是呵,“乡愁就是这样一些琐碎的日常经验,一种遥远的亲切温暖的感觉,它融化在思乡者的视觉、听觉乃至味觉之中”。能真正走近苏轼的人,方能契悟其中的委曲深衷。古今风流一脉,千载知音心曲,当令读者唏嘘。

    典范意义的凸现

    苏轼性格与才能的多个侧面及其一生命运起伏,均能在此传记中得到大致完整全面的勾勒。苏轼曾说过一种“八面受敌”读书法,即:“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此。”若用于今代著述,恐很多未必能当得起或不合适。以此法来读《苏轼传》,却可别有收益。如要了解苏轼一生行迹,但作此意求之,读者即可追随苏轼踏遍宋朝杭、密、徐、湖、黄、颖、扬、定、惠、儋等州与汴京、凤翔等地,历览大半个中国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经了苏轼的生花妙笔,再经了传记作者的发明,使读者捧册在手坐游兴浓,得到山水与文学的双重审美享受,不亦乐乎!如要了解苏轼词的创作情况,若连贯起第三章“现存苏轼词集表明,他从通判杭州开始填词”,第四章“这时,苏轼的词的创作迈出了具有划时代的一步”,第七章“面对滚滚东去的长江,苏轼俯仰今古,浮相联翩,写下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若干段落,那么举凡苏词创作的发展历程、优秀词作的鉴赏、其继承与突破、词史上的定位、以诗为词的特点及其评价等等,就尽皆包含在内了。虽不可能达到学术著作的深度,但材料之全面、评论之公允、鉴赏之精微,足可当文学史来读。又别作数次,求苏轼儒释道互融共摄的思想历程、书法绘画的理论创作成就之类,亦如此。

    我相信《苏轼传》的广受欢迎,是基于这部作品能在书中不同的部位不同程度地打动不同读者的心灵。对于我来说,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作者对苏轼与民众之间深厚感情以及苏轼在历次挫折中不断超越的描述。苏轼在任地方官时捕蝗、治水、开湖、修堤,不辞辛劳,功莫大矣。他由衷欢喜地歌颂新式农具龙骨车;他深切体会吴中田妇“忍见黄穗卧青泥”的悲苦;他在黄州时为救弃儿解囊相助,“若岁活得百个小儿,亦闲居一乐事也”;他在杭州处理民间诉讼时替制扇商画扇以巧妙地解除其困境;他在常州退还由一老妇人不肖儿子卖给他的百年老屋,而一字不提及钱;他在海南常“但寻牛矢觅归路”,黎族儿童口吹葱叶跟出跟进;他在度岭回朝、船赴常州时,运河两岸成千上万的百姓追随瞻望,苏轼曰:“莫看杀轼否?”此种情景在古代能得几见,苏轼身上所体现的爱民若子、民胞物与的精神在今天更是弥足珍贵。而苏轼所达到的最高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其心灵世界中洒脱飘逸的气度,睿智的理性风范,笑对人间盛衰的超旷”,是我不敢说亦无法在此篇短短书评中能够说清的,将留待读者诸君,对于现代人不堪重负日益枯瘠的心灵来说,那必定是极丰盈甘腴有无穷至味的精神盛宴。人类在困境中的不断超越,是历史与人生的永恒主题。正是在这个主题的意义上苏轼成了典范,其作品成为不朽文学经典的一个重要依据也即在此。正如本书结束语所写:“苏轼的意义和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他文学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活生生的真实人生,影响了无数后继者的人生模式的选择和文化性格的自我设计,从而使他与后世的读者,建立了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切动人的关系。”

    本传记附有十五六幅插图,包括人物画像、古迹图片、字画手迹等,图文参照,相得益彰。为增强可读性,作者还大量采辑了一些有趣的遗闻逸事,使读者时时能发会心一笑。如堪称美食家的苏轼制出了东坡羹、东坡肉,盛赞“岭南万户春”酒和“日啖三百颗”的荔枝,买不起羊肉,却想出了令“众狗不悦”的吃羊脊骨的办法。如果人们能了解苏轼的发明与赞美是产生于什么样的艰苦环境里,在会心一笑的同时或日后吃到东坡菜时就一定能品出更加深厚的别样滋味来。苏轼是这样一个机智风雅、善于谐谑、富有生活情趣的人,关于他的趣闻自然特别多,颜中其编注的《苏东坡轶事汇编》就辑有一千一百多则,但作者选取故事的来源均来自宋人的笔记,虽未必可靠,但能确保其“保留着真实的时代风气、氛围和风俗习惯,有的固然属于并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却是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由此再一次证明作品的生动性与作者创作态度的严肃是并行不悖的,作品的趣味性与作者剪裁的功夫是紧密联系的。当然其中也有作者有限度的虚构、基于才情的发挥,读者未必能完全认同作者对苏轼作品的解读,但都会承认这是一部极有特色有吸引力的传记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8126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