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课文赏析

贾利娜等:《更衣记》中服饰文化的研究
【时间:2008/5/8 】 【来源:兰台世界 2007年11期 】 【作者: 西安工程大学 贾利娜 张平】 【已经浏览2928 次】

《更衣记》是传奇作家张爱玲女士的一篇美文。作者用她从容淡然的笔墨在短短的千字文中将辛亥革命前后的百年服饰演变娓娓道来,字里行间巧妙地讲述着她对服饰的独特见解。本文旨在对女士在服饰上的独特见解和理沦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整理出作者在服饰文化方面的全新理论并对现今的研究给以指导。

 

1.服饰与女人。张爱玲女士的《更衣记》对服饰与女性的关系给予了大量的笔墨关注。开篇用“在清朝三百年的统治下,女人竟没有什么时装可言!”很简洁的语言却道出了百年服饰跟女性之间的微妙关系。⑴

 

服饰与人体的关系。清王朝开国之时,采取“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高压服饰政策,并且要求汉族军民改汉服为满族服饰,但是妇、儒、隶、伶、婚、丧、释、道等均不在要求范围之内。仅此一条,就可以看出女性当时的地位处在社会的底层是根本不予重视的。如果对清朝的服饰历程稍作查阅的话,就不难发现那个时代的衣服大都以各式各样的名义、层层叠叠的套在人的身体上的,小袄、大袄堆叠之外还要再加上云肩。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人们的言行举止都要在礼的规范下进行,封建社会对女性礼仪规范的要求更为严格苛刻:“裙上的细褶是女人的仪态最严格的试验”,“更为苛刻的是新娘的红裙,裙腰垂下一条条半寸来宽的飘带,带端系着铃”,人们会拿穿着裙子时“百褶裙”褶裥的摇颤幅度和裙上铃铛的响声来判断你是否是一个家教好的姑娘。“削肩,细腰,平胸,薄而小的标准美女在这一层层衣衫的重压下失踪了。她的本身是不存在的,不过是一个衣架子罢了。”由此,女士表达了自已对于服饰和人体之间关系的明确观点。古时对女性身体的生理是不予考虑的,“楚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和几千年传下来的“缠足之风”,哪个不是为了取悦君主而不惜摧残肢体的特例。历史曾有记载一个女人的胳膊被陌生男子拉了一把都要将它砍掉以示清白。在中国诗里,可怜是可爱的代名词。由此看来,封建社会对女性身体的轻视.可见一斑。⑵

 

服饰的等级标识。无论是秦汉、隋唐还是宋元、明清,服饰都是代表了一定的等级制度。漫民的封建男权社会,就连处在社会底层女子的服饰也有十分明确的地位高低、贫富差异之分。“逢着喜庆年节,太太穿红的,姨太太穿粉红。寡妇系黑裙.

 

可是丈大过世多年之后,如有公婆在堂,她可以穿湖色或雪青。”这种等级划分无论是在民间妇女还是满族贵妇身上都表现的十分明确,就拿她们在喜庆宴会上经常带的一种头饰“钿子”来说,就有凤钿、满钿、半钿之分,主要从上面装缀珠翠玉石的多少来划分,用法上的规矩也体现出这种等级观念:新婚女子用凤钿,其他女子用钿锢,寡妇及老妪用半钿。这种服饰的等级标识不仅象征了人们的财富和地位,还对人的思想和灵魂有着禁锢和教化的统治作用,女士对此则用了“规律化”来表达对这种服饰的等级制度的独特看法。

 

2.服饰与细部装饰。服饰经历千年文化的沉淀和不断的完善,至清王朝,无论从纺织工艺技术上来说还是从服饰背后的精神内涵来说都已达到相对完备阶段,而张女士则一言以蔽之,“对于细节的过分的注意”是这一时期服饰的要点。就单从清代妇女的服饰而言:周身施满彩绣,外加上衣领、衣袖等处镶滚的多道花边——号称“十八镶”,都体现了对细节过分关注的服饰特点。有种名为“凤尾裙”的裙子,由很多绣满了复杂花样的彩带制成,每条带子的两边镶嵌金线;另有一种“鱼鳞百褶裙”通常用数幅布帛拼接而成,折成细裥,褶裥之间用丝线串联,也有在褶裥上绣满了花样和图纹的,这些衣饰都从各个角度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服饰特点。就拿清代妇女的鞋的造型来看,它在中国古代服饰历史上也是比较有特色的。鞋面用的也是彩缎,上面绣有各式各样的花样,就连鞋底上也绣满了图案,甚至还有在鞋底四周镶嵌有玉石、翠珠等。“若说它是纯粹装饰性质的罢,为什么连鞋底上也满布着繁缛的图案呢?”张女士对于服饰的细部装饰也表达了自己的独特看法。“太多的堆砌是兴趣不能集中”是张女士对此提出的又一观点“。这里聚集了无数小小的有趣之点,这样不停地另生枝节,放恣,不讲理,在不相干的事物上浪费了精力,正是中国有闲阶级一贯的态度。”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张女士不仅对服饰的细部装饰有着成熟的审美态度和独特的看法,还透过这些现象的表层来分析背后的精神内涵或文化意味。

 

3.服饰与时代。(1)服饰的时代特征。中国古代的封建阶级就惯用“衣饰”来统治天下,千年演变传承的服饰制度都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着政治、经济、文化的特征,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象征了某个时代的整体风貌“。政治动乱与社会不靖的时期”,加上“那又是一个各趋极端的时代”,张女士这样来形容革命前那个时期的特点。“年轻的知识分子仇视着传统的一切,甚至于中国的一切”于是也出现了“戊戌变法”之后的“剪辫易服”风潮,广大留学青年剪去发辫、改穿西服,然而在回国之时还要续上发辫、穿起清装,并未发生实质上变化。在那个混乱、骚动的年代“,元宝领这东西产生了———高的于鼻尖平行的硬领”。“这吓人的衣领与下面的一捻柳腰完全不对称,头重脚轻,无均衡的性质正象征了那个时代”。张女士用她敏锐的思维抓住了这一时代特征在服饰上的映射。再来看“民国初建立,有一时期似乎各方面都有浮面的清明气象”在服饰上“也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随着西服、连衣裙、高跟鞋等一些西方服饰的传入并迅速被一些走在时代前列的人广泛接受,“民国初年的时候,大部分的灵感是得自西方的”不正是这一时期的写照吗?古中国经历几百年的“闭关锁国”时期,西方服饰文化的闯入对中国大部分人民来说无疑充满了新奇,很自然就出现了“舶来品不分皂白地被接受”的普遍现象。随着时代的变迁“,女人的衣服往常是和珠宝一般,没有年纪的,随时可以变卖,然而在民国的当铺里不复受欢迎了,因为过了时就一文不值。”曾经生意红火的“估衣”业也变得冷清很多甚至后来慢慢走向衰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这个时期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自己喜爱的服饰,结果出现了民国时期中西服饰文化并存的现状。(2)服饰与时代的关系“。时装的日新月异并不一定表现活泼的精神于新颖的思想,恰巧相反,它可以代表呆滞”,这是张女士对服饰和时代的命题提出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表述。就拿穿衣方式上来说,“一截穿衣与两截穿衣是细微的区别,似乎没有什么不公平之处”,但因为在古代中国女人的代名词就是“三綹梳头,两截穿衣”,那个时候的女性受到很多西方平等、自由学说的熏陶,不满现状“,她们就排斥女性化的一切,恨不得将女性的根性斩尽杀绝”。在民国时期,西装不仅是男子穿着,有很大部分的女子也爱穿,比如:女坤伶、女校书等,反映出处在这一时代的女性醉心于男女平权学说而反对全部女性化的集体无意识特征。“我们的时装的历史,一言以蔽之,就是这些点缀品的逐渐减去。”当然“还有腰身大小的交替盈蚀”,张女士从总体上概括了随着时代更迭的近百年的服饰演变。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起的旗袍改良和变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早期的装饰性滚边方法如:单滚边、双滚边、如意滚边、滚边出芽,发展到那个时期不但“衣领矮了,袍身短了”就连有些“装饰性质的滚边也免了”,就连原来各式各样的纽扣也被“捐弃了”改用“揿纽”。简言之,“这笔账完全是减法———所有的点缀品,无论有用没用,一概剔去。”

 

《更衣记》可以说是早期的服装评论。女士用她细腻的笔触描述着百年的服饰变革,又将自己对服饰本身的理解和关于服饰与人的关系、服饰与时代的关系的看法融入其中,浑然天成。

 

参考文献:

 

1.张爱玲.更衣记[M].哈尔滨出版社,2003

2.张志春.中国服饰文化[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3.赵平,吕逸华.服装心理学概论[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4.苗莉,王文革.服装心理学[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5.时影.民国时尚[M].团结出版社,2004

6.李当岐.西洋服装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7.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台北南天书局,1981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5385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