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案讲义

朱惠国:《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
【时间:2007/9/8 】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大学语文网站2007-5-9 】 【作者: 朱惠国】 【已经浏览7472 次】

课时:二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国语》记言的特色;了解课文中体现的民主思想;了解召公谏词的艺术特色。

要求:学员用15分钟时间默读课文,参考注释疏通文字。
 
课文分析:

课文背景

《召公谏弭谤》出自《国语·周语上》,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一篇、文章不长,约二百五、六十字,记载周厉王昏庸残暴,又禁止国人议论朝政,最后被国人流放的一段史实。
   
西周后期的厉王是个十分贪婪暴戾的统治者,他对内任用“好专利而不知大难”的荣夷公等人,垄断山林川泽的一切收益,禁止平民前往采樵渔猎,断绝了他们的生计;对外任意兴师动众,命虢仲征伐淮夷,又多次南征荆楚,均以失败告终。这无疑又给一般平民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徭役之苦。周厉王横征暴敛,虐待国人的暴行,必然激起广大国人的愤慨,于是国内怨声载道,出现“国人谤王”的局面。“厉王虐”是“国人谤王”的根源,“国人谤王”是“厉王虐”的必然结果。要弭除谤言的唯一方法就是去除暴政,体恤国人。但凶残而愚蠢的厉王治表不治本,任用卫巫来监视人民的言行,企图以疯狂屠杀的暴力手段压制人民的议论,制造恐怖气氛。国人敢怒不敢言,“道路以目”。具有政治眼光的召穆公感到这样下去对他们的统治不利,就对厉王进行劝谏。他的劝谏委婉恳切,颇有见地,可厉王暴虐成性,拒不纳谏,终于受到惩罚,于公元前842年被国人驱逐到彘地。
   
文章着重记述了召穆公的谏辞。召穆公是统洽阶级上层人物,他用水来比喻人民,劝谏厉王“宣之使言”,显然是从统治阶级的立场来看待对立阶级之间的利害关系,但他重视民间舆论,反对采取镇压措施的思想却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具有进步意义。
   
课文结构

全文按内容可分成三段。第一段先交待事情的起因,侧重记述厉王的暴虐和国人的怨怒,以引出召穆公的劝谏,同时也为最后国人暴动、流放厉王设下伏笔;第二段记述召穆公的谏辞,是全文的主要段落。召穆公以山川为喻,反复阐明不可“防民之口”的道理,写得语意周详,酣畅淋漓;第三段写厉王被国人流放于彘的可悲下场,交待了事情的最终结果。三段扣住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来写,有条不紊、层次分明、结构相当完整。而从事件本身的发展来看,两条线索:一是“王虐”、“王怒”、“王弗听”,一是“谤王”、“莫敢言”、“道路以目”、“流王于彘”,同样贯穿始终,交错并进。除了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外,文章在三段的用笔上还注意有详有略,突出中心。三段中,第二段是记言,是全文的中心,故不惜笔墨,恣意挥洒,用了将近全文百分之八十的篇幅。首尾两段是记事,交待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就经济用笔,惜墨如金。如写人民不堪暴虐,怨言纷起,只用“民不堪命矣”五字加以概括。这五字包含了无数国人的血泪和诅咒,反映了事态的严重性。未段写厉王不听劝谏,国人不敢说话,三年内流放厉王这三件事,总共只用了十七个字,可谓一字千金,简练至极。尤其是国人暴动,其中必不乏轰轰烈烈的壮阔场面和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文章却一概略去,只用“三年流王于彘”,一句带出,充分体现《国语》简括、朴实的叙事特点。
 
艺术特点

文章以记言为主,十分强调语言的逻辑性和内在气势,从而使人物语言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具有无可辩驳的动人力量。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文章的第二段。该段可分三层。第一层以防川为喻,陈述防民之口的危害。“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因此结论是:“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要让人民充分发表意见。第二层历述上古史实,从纵向论证“宣之使言”的必要性,并以此作为“宣之使言”的具体方法,以供厉王察纳。召公以为,从古到今,只有开张圣听,才能做到“事行而不悖”。第三层再以山川为喻,进一步阐述“宣之使言”的好处。他认为,人民有口就要说话,就像大地上有山川、平原、湿地、水田一样自然。山川、平原等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了衣食用度,而人民对朝政的议论同样可使统治者观察朝政善败,推善防败,得益非浅。召公最后恳切地忠告厉王,“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三层条分缕析,层层推进,有理由,有方法,还有忠告,严密周详,融成一体。在具体阐述中,文章不拘一格,采用多种论证方法,以增强其说服力。其一,是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论证,通过正反两方面利弊得失的直观对比,进一步加深“为民者宣之使言”的观点。文章先从反面入手,用判断的形式摆出“防民之口”的危害性。“川壅而溃,伤人必多”,那么防民之口的危害也就不言而喻了。然后以大量历史材料和生动易晓的比喻从正面阐述“为民者宣之使言”的好处,引经据典,侃侃而论。最后再转到反面论述,以连续两个反问结束,语重心长,让人陷入沉思。这样正反阐发,反复论证,其观点也就随之而渐趋周密,不断加深。其二,是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来分析。文章立足现实,借鉴历史,通过历史的经验来宣扬“为民者宣之使言”的观点。召穆公先指出弭谤的危害,使人们对事情有一个初步的正确观念,再从历史说开去,引证上古故事,不厌其详地介绍上古盛世时天子听政的一系列作法,不仅为厉王提供一整套“宣之使言”的具体措施,也从过去“事行而不悖”的事实中,间接印证了“防民之口”的危害和“宣之使言”的益处。在此基础上,文章又从历史回复现实,进一步以山川为喻,论证“宣之使言”的必要性,最后婉转地指出,硬要堵人民的口,是没有好结果的。这样从现实到历史,再从历史到现实,左右逢源,言辞凿凿,更显其持论是有根有据的。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任何敏锐、深刻的思想都必须借助于准确、生动、伸转自如的语言才能得以表达,否则再好的思想也只能是一种抽象的、干巴巴的东西,缺乏应有的感染力。文章的又一个特点,正是其简洁流畅,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分忻。首先是文章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召穆公的一段陈词有两处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比喻。他先把防川比喻为防民之口,用“为川者决之使导”,避免“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来喻证“为民者宣之使言”的必要性。喻意中寓有正意,正意又借助喻意阐发,两者有机结合,已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这一比喻成为先秦著名比喻之一。后半段召穆公两个比喻套用,以土之有山川,原隰之有衍沃来比喻民之有口:以财用于是乎出,衣食于是乎生,来比喻口之宣言,善败于是乎兴,也生动自然,为人称道。这些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召穆公的陈辞形象生动,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古文观止》评曰:“文只是中间一段正讲,前后俱是设喻。前喻防民口有大害,后喻宣民言有大利。妙在将正意喻意,夹和成文,笔意纵横,不可端倪。”可谓确评。其次文章还注意运用排偶修辞手法,借以突出观点,强化感情。如“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一段,一连串的排偶,如数家珍般地罗列了古人听政的方法,不仅表现召穆公的博识多知,熟习典故,而且还使文章驰骤纵横,具有较强的冲激力。尤其可贵的是,这些排偶于整齐中显参差,划一中求变化,有二字句,三字句,还有四字句,琅琅上口,避免了文字的单调板滞感。其它像“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这样的句子,虽非排偶,却也十分整齐,同样具有音节铿锵的效果。再次是语言的简练生动而富有表现力。其中像“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一语,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国人敢怒不敢言,只能在道路上用眼睛传达怨恨之情的情景。“道路以目”的“目”字是名词活用,极富概括力和表现力。如今“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等精采的语言,已作为成语流传下来,常为后人所用。

文章最后一个特点是刻画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前所述,文章以记言为主,只在首尾两段辅以简略的记叙。然而这些记叙不仅能前呼后应,精细明白,还能在寥寥数语中活灵活现地勾画出厉王残暴而昏庸的人物形象。当听到国人谤王时,“王怒”,派了卫巫严密监视国人,有谁敢谤王就杀谁,结果国人不仅不敢谤,而且还“莫敢言”。但这种“莫敢言”是高压下的沉默,是火山爆发前可怕的死寂,而厉王全然不察,当听到无人敢再谤时就“王喜”。这一怒一喜,对比强烈,愈见其愚蠢而凶残。召穆公觉出事态严重,向厉王分析弭谤的危害,委婉地劝谏厉王,希望他广开言路,泄民之怨,进而观察朝政善败。铮铮良言,耿耿忠心,而“王弗听”,最后被国人流放。从“王怒”、“王喜”、“王弗听”这一连串的行为中,一个昏庸残暴而刚愎自用的君王形象顿时跃然纸上,历历可见。此外,召穆公的形象虽没有正面出现,但通过他听到国人谤王时就提醒厉王“民不堪命矣”,以及后来一大段对厉王的劝谏,同样可以看到一个通今博古,审时度势,善言知趣而又忠心耿耿的贵族形象。
 
 
模拟题:

1、成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哪篇文章,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什么含义?
2、为什么说《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文包含民主思想?
3、《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文说理有什么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8422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