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书评

新语文:拒绝还是接受(周志强)
【时间:2007/7/29 】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7年6月28日第7版 】 【作者: 周志强】 【已经浏览2915 次】

    为了促进大学语文的教学,我们南开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决定每个学期在学生中举行一次网络征文比赛。像往常一样,我们首先列出了比赛的规范和评价的标准,也反复声明准备好了“丰厚”的奖品,同学们也是一番跃跃欲试的架势。忽然有同学发帖问我,什么才是好文章啊?是不是写得像《武林外传》那样就算好呢?

    忽然有点儿发呆:这真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

    我不是说《武林外传》那样的语言不好,但是,我还是不能在这样的一次教学活动中鼓励甚至允许这样的写作风格。我们喜欢网络语言的解放,我们畅快于短信语言的调皮,但是,这还不是我们语言生活的全部。种种新语文现象的出现,使得我们不得不及时思考经典汉语的生存问题了。

    带着这样的疑惑,翻开《高级语文素养读本》,编撰者李瑞山把“新语文和汉语新生活”作为一个命题提了出来。细细一篇篇读来,慢慢领悟今天汉语形态的变迁所带来的种种困境。

    事实上,对待汉语的新的变迁,书中汇集的文章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意见。

    新语文是我们新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必然慢慢会成为语文的一种新的素养。我把这样的观点称之为“语文政治主义”的观点。这种“政治”,我也曾经有过:我曾经欢呼网络语言具有语言解放的意义,觉得是对正统的、压制性的语言的一种对抗。但是,这种语言也使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我们越来越认同语言的日常性表述,把暗含戏谑与耍弄智慧作为语言的魅力。但是,这种语文太“贴近”我们的生活了,以至于我们会丧失“形而上”的本领。

    在这里,语言塑造了我们太多“形而下”的个性,“8147”、“东东”、“小P”、“拍砖”、“呕像”、“天屎”……我不是不喜欢它所带来的那种伊莎讲过的“机枪点射般的快慰”,但是,我也害怕它对于一切“正说”的怪笑和嘲弄。如果这样的语言真的占据了我们的全部生活,我想,我们还有能力言说一些较为悲壮或者值得尊敬的思想吗?我反对语言板着面孔,但是,我们又不能缺失面对板着面孔的语言的能力。所谓经典汉语的素养,要包含读懂黑格尔和宗白华的生涩语言的能力。

    新语文是一种真性真情的文字,是私人体验的真实表达。这是面对博客写作的时候常常见到的新语文态度。我把这种态度称之为“语文个性主义”。完全把语文素养看作是个性、个人的事情,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没有个性的语言是空话大话,是我们早就厌烦了的语言。

    但是,是不是有个性的语言就一定是好语言呢?我曾经分析过知识分子的网络生存问题,我发现,很多知识分子的博客语言是在塑造一种“伪个性”;把网络语言想象为私人语言,也是身份自恋的一种形式。在“五四”一代知识分子那里,现代文体,诸如小说、散文等,构成了他们社会性知识生产的形式;而旧体诗的书写,则能够写情、感愤,成为自我表达的一种特定方式。在《桂林春秋》这篇回忆录中,茅盾就这样说,虽提倡新诗,但是,还是不能丢下旧诗,因为这种文体可以“聊以志感”。难怪钱理群觉得,那种中国文人特定的情感内蕴——“心声”要外显为“言”时,旧诗词就成为“最随心所欲”的东西。正因如此,文言文没有“投身”到意识形态的国家符号系统中,从而变得“随心所欲”。随着旧体语言的失落,网络文化空间里面的“狂说”,忽然就成为一种“真实自我”的象征形式。似乎只有在网络上表述的文字,才是大胆狂放、不拘于各种社会压力的文字。就博客而言,提供“随心所欲”的自由感,正是这种新的媒介形态要造就的一种“幻像”。

    我想,伊格尔顿讲述的不存在一种纯粹的私人语言的命题,可以看作是对这种语文个性主义的棒喝。

    当然,还有一种“语文道德主义”:新语文总是应用到日常生活的地下层面,所以,不免就是文化垃圾,是文化走向低下的标志。手机短信的色情和粗糙、网络语言的狂悖和混乱、广告语言的错用和虚伪等等,使得这些人受到了道德惊吓,觉得文化的末日就要来临,汉语被洪水猛兽彻底毁掉了。这和语文政治主义逻辑近似,主张却不同。在这种激烈的主张里面,我分明嗅到了现代知识分子的一种“话语沮丧”:谁还来听我说话呢?伟大的启蒙和拯救已经彻底落空了。

    是不是新语文真的强大到了可以把经典汉语的文化魅力都取消了呢?

    事实上,细心研读这几种观点,不难发现,无论是语文政治主义、道德主义还是个性主义,都无意中把“语文”看作是一种“工具”。这是早期语言工具论观念下的一种产物。

    事实上,语文首先是一种“素养”。这种素养必须建立在“经典性汉语语文”的基础之上。按照这样的观点,不妨这样总结这种素养:经典性的汉语,不一定就是古典的汉语,但是却总是激发我们的形而上的冲动;未必就是宏大话语,但是,却可以承担一定的社会使命;也许常常被种种语言包围,但是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在很长时期内被人们揣摩学习。

    百年中,汉语的形态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从“五四”对口语、白话的认同,到今天新语文的冲击,汉语的变迁证明了历史的变迁。维特根斯坦讲,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社会生活。我在想,是不是应该在我们的征文比赛中填上这样一句:请以你的写作,用经典汉语的形式思考一点儿高贵的东西。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7677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