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参资料

禁书解题之《四声猿》
【时间:2007/7/18 】 【来源:馨香E书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4434 次】

《四声猿》是明代徐渭的作品,是一本杂剧剧本集。徐渭是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书、画家。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又号青藤道士,别署田水月,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年少时就已负文名,但一生科举仕途皆不得意。他兴趣广泛,多才多艺,诗、书画、乐、曲样样精通,而且懂军事。性情高傲为世俗所不容。壮年时曾为浙闽总督明宗宪幕僚,后来宗宪下狱,徐惧祸自戕未成,一度发狂,杀死其妻,其罪当死。后靠友人张元忭奔走营救才免死罪,下狱七年。出狱后,徐渭即蔑视功名,寄情山水,穷困终生。

徐渭一生曲折,但文学成就极高。诗文书画都对后世影响颇大。他提倡创新。著有杂剧《四声猿》,相传《歌代啸》也是他的作品。诗文集《徐文长初集》、《阙编》、《徐文长三集》等三十卷,《逸稿》二十四卷。戏曲理论批评专著《南词叙录》是宋、元、明、清四代论南戏的唯一著作,是研究宋元南戏的重要文献。他的文学见解曾薰陶过汤显祖、袁宏道等人。他的诗歌以七古七律成就最大,走出了拟古的藩篱。七古有李白的飘逸和李贺的险怪风格;七律则用词精炼,对仗严整。散文更是飘洒自如,潇洒自然。此外,他的书法工狂草,绘画工花鸟,笔墨恣肆,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百阳”,对大写意花卉有影响。

徐渭的杂剧更受推崇,代表作《四声猿》历来评价很高。包括《狂鼓吏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四个作品。现存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陶望龄校刻《徐文长三集》附刻本,明崇祯间刻■道人评本,崇祯间沈景麟校刻本,《盛明杂剧》本及《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本等。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周中明校注本。

《狂鼓吏渔阳三弄》简称《狂鼓吏》,略作《渔阳三弄》,仅一折。事源自《后汉书》本传。弥衡为鼓吏和骂曹据书载本是两码事,《四声猿》把二事合而为一,并把背景设置为阴司地曹。该出说的是弥衡升天之前,阴司判官把曹操鬼魂招到地府,让弥衡击鼓痛骂的事。弥衡死后,在阴司劫数已满,将被召上天堂,官至修文郎。阎罗殿判官忽发奇想,忆起当日弥衡在曹操宴堂之上,横睛裸体,借故发挥,作《渔阳三弄》,大骂曹操之事,于是让其和曹操鬼魂重演当年情景,以满足他的遗憾。曹操鬼魂拘到后,判官命他扮作丞相,一定要符合当日凶狠的面目,他则权当宾客,观看演出,不时加以评说。于是弥衡就翻古调作《渔阳三弄》,以极其辛辣讽刺的语言,掉板掀槌,对着曹操痛快淋漓地骂将起来。这一骂,从曹操“逼献帝迁都,又将伏后来杀”骂起,一路数落曹操所做过的灭尽人性,大奸大诈之事,直骂到曹操残杀怀孕的董妃和袁绍、袁术兄弟两家,逼刘琮献纳,把当日情景再现一遍。不仅如此,还补骂了弥衡死后所发生的铜雀台及分香卖屦等事。把个曹操的阴险恶毒,尽数揭露。历数他嫉贤妒能,杀害忠良的罪行。弥衡始终以高亢激越的情绪痛骂曹贼。而曹操则心惊肉跳,面对弥衡的凛然正气,一扫一世奸雄的威风,哀告讨饶。这时,判官就用铁鞭逼他,继续往下演。骂座间,曹操或为自己辩解,都苍白无力。真是伸张了正义,打击了邪恶。例如:

[混江龙]他那里开筵下榻,教俺操槌按板把鼓来槌,正好俺借槌来打落,又合着鸣鼓攻他。俺这骂一句句锋芒飞剑戟,俺这鼓一声声霹雳卷风沙。曹操,这皮是你身上儿躯壳,这槌是你肘儿下肋巴;这钉孔儿是你心窝里毛窍,这板杖儿是你嘴儿上獠牙;两头蒙总打得你泼皮穿,一时间也酬不尽你亏心大。且从头数起,洗耳听咱。

当曹操声称自己也下令求贤,让还三州时,弥衡骂道:

你狠求贤为自家,让三州值什么!大缸中去几粒芝麻罢,馋猫哭一会慈悲假,饥鹰饶半截肝肠挂,凶屠放片刻猪羊假。你如今还要哄谁人?就还魂改不过精油滑。——[寄生草]

这真是天地间奇绝文字,“如怒龙挟雨,腾跃霄汉间”。不到五千字的一出戏,却有极强的感染力。有人说,这是以曹操影射当朝奸相严嵩,把反对严嵩的沈炼喻为弥衡,有鲜明的斗争性。

《玉禅师翠乡一梦》简称《翠乡梦》,是根据杭州流传的柳翠传说改编的,田汝成《西湖游览志》有记载。与元朝李寿卿《月明和尚度柳翠》没有什么关系。故事是说一个因果相报的情节。有一个高僧玉通和尚,在临安水月寺修禅。临安新任府尹柳宣教到任时,玉通和尚未能去迎接,因而被柳宣教怀恨在心。后来柳宣教设下圈套,派遣妓女红莲去勾引,要破了玉通和尚的道行。一天雨夜,红莲乔装打扮,妆成良家女子扫祭亡夫归来,因天雨路难行,误了行程,投奔水月寺借宿。到了晚上,红莲则使出种种狐媚手段诱惑玉通和尚。她谎称腹痛,疼得死去活来,玉通和尚去探视她,问她是什么痛,需要吃什么药。红莲装作娇羞无力的样子,衣衫半褪,说是老毛病,以前发病时,丈夫跟她裸裎相对,用自己的热肚子贴在她的肚子上,揉一揉就没事了。玉通不知是计,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为救人命,他敞开衣裳把红莲抱在怀中,等到发觉是计,已堕入圈套,被红莲破了色戒。玉通和尚前功尽弃,悔之莫及,为报复柳宣教,愤而坐化。玉通和尚死后,投生于柳宣教家中,生作其女柳翠,长得花容月貌。长大后,专门为娼作歹,败坏柳家门风。后柳宣教死,柳家败落,柳翠沦入娼门。玉通生前祖师看到他仍执迷不悟,就派他的师兄月明和尚去点化他。一日,柳翠与嫖客在西湖赏玩,月明上前用手势给他说法,点明前因后果,柳翠幡然醒悟,于是重皈佛门。这出剧用讽刺手法揭露了佛门与官场的尔虞我诈,反映了佛门也非世外桃源的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批判了出世思想,也讽刺了禁欲主义的虚伪本质。同时,它也宣扬了因果报应思想,有浓重的封建迷信思想色彩。“菩萨尚且要抱怨投胎,世间人怎免得欠钱还债”,把冤冤相报的思想表露得淋漓尽致。

《雌木兰替父从军》简称《雌木兰》,《也是园书目》简名《木兰女》,《曲录》又作《代父从军》。古乐府诗《木兰诗》即叙此事。写木兰女扮男装,驰骋疆场,最后衣锦还乡。明朝有个韩贞,也曾女扮男装上战场,徐渭大概是根据这件事而写的戏。木兰姓花,她父亲名弧以及后来嫁王郎,都是作者杜撰的。《雌木兰》共二折。花弧有个女儿叫木兰,年仅十七岁,弟、妹都还小,家中又无兄长。这时黑山贼寇造反作乱。皇帝命令大征兵,组织起来平定叛乱。军书上册册都有父亲花弧的名字。木兰是个孝顺的女儿,心疼父亲年老多病,便决心效仿古代的秦休、缇萦两个奇女子,为父分忧。秦休和缇萦为了父亲,一个毫不犹豫替死,一个入官为奴。木兰便顶替父亲去从军。她女扮男装,说服父母,以花弧之名入伍应征。她戎装行军,鞍前马后,整整在部队里呆了十二年,经过了十二年隐姓埋名的日子,后来,花木兰因骁勇善战,生擒贼首豹子皮,立下赫赫战功,凯旋而归。朝廷授给她尚书郎职位,并赐给她财宝无数,让她归乡休息几天。木兰衣锦还乡,穿回旧日衣裳,恢复旧日形貌,与家中未婚夫王郎喜结良缘。这个戏歌颂了木兰勇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反抗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突出了男女平等思想,在后世广为流传。昆曲、京剧、豫剧等许多剧种都有演出。

《女状元辞凰得凤》简称《女状元》,《也是园书目》别作《黄崇嘏女状元》,《曲录》作《求凰得凤》。黄崇嘏是五代时奇女子,事见《玉溪编事》。徐渭门人王骥德称:先生作三剧后,“命余更觅一事,以足‘四声’之数。余举杨用修所称黄崇嘏《春桃记》为对。先生遂以春桃名嘏。唯中女状元及配周子为妻,皆杜撰”。故事分五折来演绎。西蜀临邛地区有个双十年华的女子黄春桃,她幼时父母双亡,自立家计,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描鸾刺绣也不在话下。但是心灵手巧至此,生计也堪可忧。黄春桃想到光靠做针线活远非终生之计,于是想到了去求取功名。她女扮男装,更名黄崇嘏,在大比之年上京应试。结果技艺超群,一举夺魁,被皇上授为成都府司户参军。丞相周庠想招她为婿,就出难题考验她。他发下三个繁难案子,让黄崇嘏审理,黄崇嘏断案利落,精妙无误,丞相叹为观止。后来又请黄崇嘏入府,让她为当地名胜各题对联诗赋,黄崇嘏毫不费劲就写出了奇文。丞相欣赏她才冠群伦,就道出了想招之为婿的想法。黄崇嘏没有办法,只好说出实情。丞相大为讶异。正好丞相之子也中了状元,就改为代子求婚,让春桃做儿媳妇。春桃应允后,丞相又报请皇上,夫妻除授双参军,奉旨完婚。作品抒发了作者对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不满,讴歌才华出众的弱女子。作品结构甚见机杼,情节离奇,人物形象颇具艺术特色。此剧和《雌木兰》主题相同,提倡男女平等,男人做到的事女人也同样可以做到,对封建社会压迫女子的残酷现实发出愤怒的控诉。借春桃之口,唱出了“裙钗伴,立地撑天,说什么男儿汉”的句子,道出了“世间好事属何人,不在男儿在女子”的观念。但是,徐渭最终也给木兰和春桃安排了恢复女装,重回闺阁,婚配他人的结局,就未免有些不彻底。

《四声猿》风格多样:《狂鼓吏》豪放犀利;《玉禅师》哀怨委婉;《雌木兰》粗犷雄浑;《女状元》则纤巧秀丽。作品“与近世书生所演传奇绝异”(袁宏道《徐文长传》)。王骥德《曲律》谓其“瑰伟浓郁,超迈绝尘”,“故是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袁宏道更称之为“明第一曲”(李调元《雨村曲话》卷下引),并云:“《渔阳弄》剧语气雄越,击壶和筑,同此悲歌。”(姚燮《今乐府考证》引)。

这四个剧都打破元杂剧每本四折的体例,还采用南曲,如《女状元》,其余均为北曲,或一人独唱,或众人合唱,形式上有所创新,曲词奔放畅达,对后来南杂剧的兴起有一定影响。内容上则显示出作者是一个愤世嫉俗的封建礼教的反抗者。“嬉笑之骂怒于裂眦,长歌之哀甚于痛哭”。

《四声猿》体现了明中叶资本主义经济萌芽阶段,反对封建压迫和礼教束缚的民主精神。同此,该剧集也触及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阴暗面,《玉禅师》一出中也有些淫秽之词,所以,《四声猿》被清朝列为禁书。但是,禁毁也掩不住《四声猿》的光芒,它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对后世有积极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185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