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陌上桑》04学年教案
【时间:2007/7/18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5642 次】

汉乐府(音乐机关和诗体)

乐府原指音乐机关,汉乐府就是汉代的音乐机关。(府,官府。)乐府在秦代、汉初就已经有了,但规模较小,到汉武帝时,才扩充为大规模的官署。乐府的职责主要是采诗配乐,我们今天能看到两汉乐府民歌,就是因为有汉乐府的搜集。汉乐府的数量不如《诗经》这样有个明确说法,但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是138篇,不过后来很多都失传,能看到的只有40多首了。

后来,人们把乐府机关收集到的诗歌都称作“乐府”,“汉乐府”就从音乐机关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尽管如此,汉乐府作为一种诗体还是有自己的特色的,主要是:1.现实主义。汉乐府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真实、深刻地反映了两汉社会生活。所以有人说《诗经》是汉以前的“乐府”,“乐府”是周以后的《诗经》。2.叙事性。《汉书·艺文志》说,汉乐府的特点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尽管《诗经》已有叙事,如《氓》,但汉乐府的叙事更普遍,更成功,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3.口语化。汉乐府打破《诗经》的四言格式,采用五言和杂言,长短随意,形成一种具有口语化特色的新体诗。特别是五言,对当时及后世文人创作影响很大,比如东汉的《古诗十九首》亦可视为脱离音乐的乐府。


陌上桑(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yu2,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wo1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xiang1qi3为下裙,紫绮为上襦ru2。行者见罗敷,下担捋lv3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qiao4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chi2chu2。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shu1?"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fou3?"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ji4,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li2ju1;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lian2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题解

《陌上桑》又名《日出东南隅行》、《艳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行》等于无题,还是《诗经》的作风;《艳歌罗敷行》是一个大众文化的标题。最终选定《陌上桑》这样一个比较雅致的标题,反映了文化精英的情趣。

关于“行”。古乐府命题多用歌、行、曲、引、吟、谣等,一般认为“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也就是一种比较舒缓的叙事吟唱风格。

陌,田间小路。陌上桑也就是田间小路旁桑园里发生的故事。

分段。从内容看,“罗敷前置辞”四句也可以划到第三段,但是乐府本是音乐作品,此歌从音乐上分为“三解”,也就是三段,本来如此,大概这样才能比较平均。

日出东南隅yu2,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wo1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xiang1qi3为下裙,紫绮为上襦ru2。

隅yu2,角落。“日出东南隅”,是民歌多见的起兴风格,如今之“东方红,太阳升”。
秦氏楼本指妇女的居处,据说本指秦穆公女儿弄玉之楼,曰秦楼。亦以秦楼为思妇伤别之处,如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据《古今注》说,陌上桑的故事发生在邯郸,即古赵国,故“秦氏”一语不易过实。
罗敷是古代美女的泛称,非实名,故曰“自名”。
蚕桑,动词,养蚕采桑。
笼,篮子。笼钩,大约采桑时须把篮子挂在近手处。
倭wo3堕髻,《古今注·杂注》:“长安妇人好为盘桓髻……倭堕髻,一云堕马之余形也。”古人描绘此种发髻既有妩媚之色,又具娇柔之态。

缃绮,xiang1qi3,缃,书上说杏黄色,恐不妥。封建时代杏黄色为皇家专用。《辞海》解释较妥:浅黄色。《释名·释采帛》:“缃,桑也,如桑叶初生之色也。”又“缃缥”条:浅黄色和淡青色的帛。《后汉书·舆服志下》:“贾人缃缥而已。”谓商人只能穿这两种颜色的衣服。亦可反证非杏黄色。
绮,有花纹的丝织品。
襦ru2,书曰短袄。《辞海》曰短衣,短袄。采桑时节,应取短衣。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lv3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qiao4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帩qiao4头,书曰束头发的纱巾。其实不必是纱巾,泛言头巾。
但,只。坐,因为。
这一段经常被人拿来和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描写海伦的诗句进行比较,当为了海伦而进行的战争终于结束时,特罗亚长老们面对海伦无不发出赞叹,认为这场战争值得打:

当他们看见了海伦在城桓上出现,
老人们便轻轻低语,彼此交谈机密:
“怪不得特罗亚人和坚胫甲阿开人,
为了这个女人这么久忍受苦难呢,
她看来活像一个青春长驻的女神。
可是,尽管她多美,也让她乘船去吧,
别留在这里给我们子子孙孙作祸根。”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chi2chu2。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shu1?"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fou3?"

使君,东汉时对太守的称呼。汉时太守(使君),照例要在春天循行属县,说是“观览民俗”、“劝人农桑”,实际上往往“重为烦扰”。(见《汉书·韩延寿传》、《后汉书·崔駰传》)
五马,《宋书·礼志》言汉制乘舆“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见《宋书·志第八·礼五》)或曰使君为一方之长,其地位相当于以前的诸侯,所以驾五马。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九亦载:“王羲之守永嘉,庭列五马,绣鞍金勒,出即控之,今有五马坊。”杨蟠《咏五马坊》诗云:“相传有五马,曾此立踟蹰。人爱使君好,换鹅非俗书。”
谢,以辞相问。宁可,可不可。共载,共乘一车。

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ji4,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li2ju1;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lian2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东方,罗敷夫婿为官之地,亦即“专城居”做太守的地方。
白马从骊驹,白马之上,后面还跟随着黑马。骊,黑马。
络,笼罩,指马笼头。
鹿卢剑,鹿卢即辘轳。《辞海》“鹿卢”条:古剑首以玉作鹿卢形为饰,名鹿卢剑。
府小史,太守府上小官。朝大夫,朝廷大夫。侍中郎,郎官,职务不定,但由于能接近皇帝(侍中),故为重臣。专城居,专为擅,拥有,专居一城,一城之守,即太守。
公府步,官步。言踱着官步在府中趋走。


作业:书后四题选一。

示范:我的选题—诗可以观。

诗可以观,本单元为“人生·世态”,《陌上桑》可观汉时世风。

桑间陌上本是青年男女幽会的去处,《诗经》便有《桑中》篇专门描述此种风俗,《氓》中也有“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的比喻。这就解释了罗敷是否劳动妇女的疑问,本来不一定是去劳动的。于是引来众人围观,也并非无礼之举,正如后世之人头攒动,等待楼上抛下绣球来,不必以为非礼。而使君虽存非分之想,却也不是后世的强抢民女,无非以为自己有实力赢得这场竞争。

问题是罗敷,穿戴的漂漂亮亮来到桑间,本来就不象干活的样子,而是在众人围观之下做秀,见了使君,不很中意,也无不可,但是非要说出一番类似道德的话来,就不很合情理了——既然家里有丈夫,那么跑到这里来干什么呢?

其实这正反映了世风的转变,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伦理纲常渐成大事。然而世风之变终究不在一朝,一方面桑间之风仍在延续着,一方面开始生出道德之类的想法来,于是上演了这一出尴尬的滑稽戏——书上称做喜剧。

所以这首诗的最大价值便在于观,观汉代世风之渐变。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几句描写历来被人称道。文字本有诉诸人的想象的功能,而中国古人又特别推重含蓄的风格。不过如今到了读图时代,欣赏的是零距离的接触,描写必求于绘声绘色,文字不及之处,必以绘图佐之,《陌上桑》这样的文字也就失去生存的余地了。

所以这首诗的价值还在于能够观今日文艺之大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888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