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左朝芹:大学语文教学的创造性——兼谈大学语文人文性与知识性的关系
【时间:2007/7/18 】 【来源:本站 】 【作者: 江苏镇江船艇学院人文教研室 左朝芹】 【已经浏览4492 次】

    [摘要]  大学语文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完成大学语文的使命,使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得以体现,本文提出了大学语文教学应具有创造性,主要从大学语文教学的创造性的涵义及意义、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应通过教学的创造性来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的创造性要求大学语文教师具有创造性和学生学习具有创造性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教学  创造性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是近些年来一直谈论和研究的老课题。特别是在一些大学语文会议上,不少专家和学者都要围绕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而发表不同的见解和建议。这种情况一方面表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问题的重要性和势在必行;同时也反映了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向还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从当前各个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来看,大学语文教学仍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特别是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定位问题,不同院校之间、教师之间多有不同,有的只是注重对大学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有的则一味重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教育,而忽视了大学语文最基本的文本学习。就我们而言,我们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在兼顾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和知识性基础上应体现教学的创造性。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创造性的涵义及意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创造”是这样解释的:即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大学语文教学的创造性就是指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通过新的教学方法,创建一套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现代化的创新型人才。可以看出大学语文教学创造性旨在培养创新型学生。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将“创造”看作人生的真谛,把培养创造力作为教育的宗旨。[1]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目的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今天的大学“已经不再只是传播社会文化的工具,它正在日益成为创造新文化的中心。” [2]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主题就是“教育创新”问题,即“教育的要旨就是培养创新人才”。[3]大学语文教学的创造性同样也是时代的要求。众所周知,在农业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中的知识凸现的是其个人价值和人文价值。在工业经济时代,它所凸现的则是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大学日益成为社会知识、信息、人才、科技和文化的策源地和集散地,高等教育的知识生产与创新功能得到充分彰显,表现在人才培养上就是突出创新精神。大学语文教学的创造性正是时代的呼唤。

二、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应通过教学的创造性来实现

语文具有知识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是知识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知识性是指汉语言知识、语体知识、语用知识、阅读知识、口语交际知识、写作知识、文学知识、古代文化知识等。这些语文知识是中学语文侧重的教学内容,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作为一个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必须首先具备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的知识性也就是语文的工具性(本文把知识性和工具性作为同一概念来看待,以下统称知识性)。大学语文在继续学习和扩充这些语文知识的同时,侧重于语文的人文性。语文的人文性是指文学作品中蕴涵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价值取向、伦理道德观念、理想信念、心理品格、审美意识等,人们通过它们能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和修养,能够提升个体对人生意义的理性认识,能够提高家庭、社会的和谐程度。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修养,包括良好的文化修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美好的精神情操、浓厚的创新精神等。也就是说知识性是大学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具备扎实的语文知识才能更好地实现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例如教师在讲授古典文学作品时,要求学生首先能读懂课文,这就涉及到古文字知识、古文句法、古文修辞等等许多文言文知识,这些知识性的东西虽然学生在中学里学过,但并非都掌握了,大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再进行适当补充,也就是说学习这些知识只是为下一步教学打基础,为学生更好地去分析、理解、欣赏和讨论扫除障碍。众所周知,古典文学蕴涵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在课堂上充分挖掘、吸收和内化这些优秀的文化和精神就成为大学语文教学的重心。因此语文的知识性是大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人文性是教学的目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进行教学上的创造,充分挖掘大学语文内容所浸润的思想内涵、文化价值、艺术情感,以促使语文教学焕发应有的时代活力。

三、大学语文教学的创造性要求大学语文教师具有创造性

“教学是一门学术性的事业,它虽然从已知开始,但不局限于已知,最好的教学不仅传授知识,同时也改造和扩展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也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善于创造一种求知的共同基础,而且要通过各种活动,把学生与自己都推向新的创造性的方向,教学同样需要教师的创造性。”[4]美国卡耐基教学委员会也指出,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教师如果没有创造力,就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创造出新知识,也不可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来。教师是大学语文教学创造性的主要承担者和实践者,要实现大学语文教学创造性必须做到:第一、教师必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要能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的创造性地运用合适合理的教学方法,要能创造性地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和开展语文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第二、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性地开发文学作品中潜在的资源和魅力,能创造性地整合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功利性的,而是一种高尚品德的潜移默化和精神生活的追求;第三,教师在教学中不应扮演发号施令的权威者,而要与学生结成平等的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到文学作品的学习研究和讨论中来,与学生共同探寻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蕴;第四,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创新思维。教师应淡化标准化的答案和统一的思维方式,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和差异性;第五、教师要营造开放、民主、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轻松听讲、主动发言、积极讨论,真正享受文学作品带来的语言魅力、精神愉悦、品格熏陶和教育启迪。大学语文教师创造性教学的同时,应体现语文知识性和人文性的融合。既不能脱离文学作品,乱加联系,高谈阔论,又不能单纯来学习文学作品,因为纯语文知识性的学习,如果过于专业化,过于求深度,学生可能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过于浅显,泛泛而谈,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兴趣。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在讲授文学作品时,发挥本专业特长之外,要力求观点多元、内容多样,超越本专业的狭隘视野,把广阔的人文性放在第一位,同时联系现实,突出现代的人文素质教育。

四、大学语文教学的创造性要求学生学习具有创造性

在教师创造性教学的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随之发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是接受性教育模式,即教师讲授,学生接受。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学生只是作为一个容器等待教师进行灌输。缺乏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一般都是在教师的安排和硬性规定下,以完成教师所要求的教学内容而作为学好的标准。教师的讲授是金科玉律,是唯一的、始终不变的答案及一个最后的处理方案,学生得到的是同一个标准。这种教育主要是道德规范和确定的知识教育[3]。这种模式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达成共识,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但是这种教育的弊端却失去了大学语文应有的人文教育,抹杀了个性,禁锢了思想,抑制了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大学语文的知识性和人文性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即使教师强调了文本中所内涵的人文教育,但由于标准的统一,学生只能停留在文本表面,学习知识的表面,而没有渗透到学生内心,不能潜移默化地把教育转化为生成。而我们主张的大学语文教学的创造性,是指能很好地把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认为:任何知识都是流动的、运动的变化过程,它没有唯一,没有一个最好的标准和最好的处理方式。教育的功能在于教会学生创造性地应对多元的、不断变化着的环境。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学习更多的靠人们的全身心的投入和感知,更多的借助于想象,它没有一个标准的、定性的、现成的答案让我们去拿来,而是等待我们去领悟、去探寻。又由于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世纪,是信息层出不穷的世纪,如果学生只是满足课堂上的知识,不能把知识迅速转化为能力,不能进一步更新知识,不能进行创造性地学习,走向社会后就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大学语文教学的创造性正是适应了这一现实,它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这种学习把学生放在了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和营造的民主气氛中,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要学的积极态度,可以多侧面、多角度运用发散思维分析、认识文学作品,可以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社会现实和自身的经历,大胆地解剖文学作品,不再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创造性学习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要事事等着教师去提问、去督促,而是要主动发现问题,敢于对某篇文学作品中的一段话或主题思想质疑,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如在学习高适的《燕歌行》时,教材赏析中分析首诗的主题是“歌颂说”,即“热烈歌颂了守边将士排除万难、克敌制胜的爱国精神”。[6]有的学生针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本诗表达的主题思想不是歌颂,而是讽刺,并且用诗中的句子加以论证,他提出“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和“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这两句很明显地是讽刺将领不顾战士的安危,只顾自己享受,以致于轻敌而导致战争的失败。由学生的这一质疑,教师及时补充与课文相关的史料,启发引导同学们结合史料和诗歌内容,对这首诗进行深层次地分析、思考和讨论,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认同一个同一的标准,而在于让学生开拓思维,学会分析探索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懂得同一个内容,由于掌握材料的不同和理解角度的不同,可以反映不同的主题,使学生养成从广度和深度去分析思考问题,从而培养了发散思维的能力。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创造性。



注释

[1]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134页。
[2][3]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225页、第71页。
[4] [美]波伊尔:《学术水平反思》,载《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五集)人民教育出版社94年版第30—31页。
[5] 王步高、丁帆主编《大学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9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960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