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参资料

《看蒙娜丽莎看》资料
【时间:2007/7/18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15078 次】

达芬奇传http://www.asjj.gov.cn/book/ebook/worldmrzj/B02.PDF
http://www.bookcool.com/pdf/53/ts053036.pdf
http://www.bookcool.com/pdf/53/ts053037.pdf

达芬奇传
他强调 :“一个画家应该描绘两件主要的东西:人和他的思想意图 。”

他立即给公爵写了一封信,毛遂自荐。他认为斯福查有力量能统一全意大利,因此,他在信中首先介绍了自己的战具发明的才能。他说他能建造轻而耐火的桥梁;能无须炮轰即可毁坏一切非建筑在岩石上的要塞和堡砦;能在壕沟和江河底下迅速并无声地挖掘地道;能建筑蒙甲的战车,冲入敌阵时敌人无法阻止;能建筑很美观而合用的新形式的大炮;能制造围城用的冲城机、巨大的投石机,海战用的能抵御铁石攻击的船,以及各种发挥神奇效力的进攻和防守武器。

像抽水机、捻丝机、锯石机、辊铁机、织布机、剪布机和制陶机等,还包括巨大的起重机。


这位以毕生精力用于科学研究的伟大的全能艺术家,是文艺复兴时代将科学与艺术完美融合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以他令人惊异的博学多才为他在后世赢得了众多的头衔:画家、雕塑家、建筑家、工程师、城市规划家、服装设计师、舞台设计师、音乐家、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地理学家、地质学家、植物学家、天文学家、水利学家、军事科学家、解剖学家、发明家、机械大师、马术家......因此,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传记作家乔尔乔·瓦萨里把他看做是"上帝的特殊赐予,而非人类力量所能造就的奇才"。

存在主义一词的拉丁文existentia,意为存在、生存、实存。存在主义哲学论述的不是抽象的意识、概念、本质的传统哲学,而是注重存在,注重人生。但也不是指人的现实存在,而是指精神的存在,把那种人的心理意识(往往是焦虑、绝望、恐惧等低觉的,病态的心理意识)同社会存在与个人的现实存在对立起来,把它当作唯一的真实的存在。

 

蒙娜丽莎微笑的秘密是什么?显然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但是,这两种风景和它却有点关联。左边的风景有将左眼向下拉的倾向,而右边的风景却有将右眼往上推的态势。这种视觉上的拉和推在「蒙娜丽莎」画面中央会合,致使眼睛「看」到嘴角的一丝颤动。这个颤动给人一种感觉,彷佛她即将要突然笑开来!


世界上最著名的肖像画--《 蒙娜丽莎 》
  佛罗伦萨的人民,确切地说,整个意大利人民都知道列奥纳多.达.芬奇是个天才。他是画家中能使人的肖像看去既栩栩如生,又美丽漂亮的第一人。
  这就是为何一个叫佐贡多的富有商人,请他为他年轻美貌的妻子蒙娜.丽莎,或叫拉.佐贡多绘一幅肖像的缘故。
   这幅肖像花了达.芬奇四年的时间,当他完成这幅肖像之后,不愿把它交给佐贡多或其他任何人。当他受到法国国王的邀请时,便带着这幅肖像离开意大利去了法国。
   达.芬奇是在法国去世的,这就是为什么《蒙娜.丽莎》这幅画在法国的缘故,它是法国人民为之骄傲的财富。
  为什么《蒙娜.丽莎》如此著名呢?多少世纪来,人们一直在谈论她那神秘的微笑,她的微笑的确神秘:它似乎在变化。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象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
  艺术家是如何获得这种效果的呢?比如,在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利斯的作品《赫耳墨斯》中,我们已见过雕塑中人物脸部的表情是如何变化的。圆形的表面那样微妙地反射出光线,使雕塑看去似乎在微笑,或者另一种严肃的神情,这完全是根据光线的变化而产生效果。
  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象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陷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关于这幅画有一个故事。达.芬奇在为蒙娜.丽莎绘画时,请了位乐师在她旁边弹奏,以便她能象个模特儿那样耐心平静地坐着。她眼中的神情告诉我们她正在倾听。而现在,如果我们看她那双美丽的手,并把它们与她的脸联在一起考虑,我们会觉得那神情更诚挚。她的右手轻轻地放在左手上,中指根本没有任何依托,我们感到它正和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地打着拍子。
  当我们看着这幅如此逼真的肖像画背后的景色,我们会为那不真实的背景吃惊。山峰、道路、小桥、流水都在一种梦幻般、飘拂不定的气氛里出现,仿佛以此证明蒙娜.丽莎的思绪沉浸在一个梦的世界里。
  蒙娜.丽莎梦幻般的肖像与她周围梦的世界,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天才创造,这解答了为何《蒙娜.丽莎》这幅肖像会成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使人难以忘怀的一幅肖像的问题。


而老人家达芬奇更是厉害,他曾以军事工程师、建筑师、画家、雕刻家和音乐师的身份为米兰公爵工作了十七年之久。他当时是最受欢迎的宫廷司仪官,负责组织宫廷节日庆典,独自担当了相当于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总导演、主持人、编剧、作曲、服装设计师和舞美设计师等多种角色。这位老人家还是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解剖学家,哲学家,真是令人敬佩!
安格尔小传
    十九世纪,法国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摇篮,在意识形态上的各种表现,也显得十分活跃。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此起彼伏,和政治风云变幻相辅相成,构成了上世纪欧洲最亮丽的风景线,也深深地影响了世界。法国古典主义美术由达维特和他的弟子安格尔一起,推向了最后的高峰。
    1780年,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生于法国南部的蒙托榜(Montauban),父亲是装饰雕刻师和画家,母亲是皇宫假发师的女儿。
    1786年望子成龙的父亲送安格尔入教会学校学习。
    1791年入图卢兹学院学习美术。1794年充当乐队小提琴手。
    安格尔少年时看到老师的拉斐尔的摹本,激动得热泪盈眶,从此他终身崇拜他。
    1797年进入新古典主义大师达维特的画室,成绩突出。毕业后本来可以去罗马学习,但因时局动荡,使他出国的事被拖延了。在等待去罗马留学其间,1805年创作了《里维耶夫人像》,司法官里维耶一家是他在
巴黎结识的。
    1806年-1820年安格尔在罗马学习和创作。
    如果说达维特的古典主义是革命的古典主义,安格尔的古典主义就是唯美的 古典主义。和他的老师不同,安格尔不过问政治,一心闭门造车,保守、执拗。常常招至别人的攻击。以"为艺术而艺术的"姿态坚持保守的学院派古典主义,反对以德拉克罗瓦为首的的浪漫主义艺术。
    安格尔的题材并不多,甚至反反复复画同一题材、使用同一造型等。
    1856年象征"清高绝俗和庄严肃穆的美"的最杰出的作品《泉》的诞生,标志着安格尔艺术达到光辉的顶峰。
    1863年被故乡授予金色桂冠。
    1867年去世。
    安格尔以他精湛的传统技艺在人物画着力表现线条的纯净、姿态的优美和皮肤、饰物质感。
    同时,安格尔并没有受到传统的束缚,具体表现在对客观现实的尊重,注重色彩的运用和按照美的规律对对象的变形处理。难怪有人会说他身上有浪漫主义的气息呢!

 


提香·韦切利奥[Tiziano Vecellio]作品集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文    文章录入:PP

提香 (1478-1576年)
提香·韦切利奥,出生在威尼斯北部风景秀丽的区小镇卡多莱,12岁时父亲带他游历威尼斯,后来提香再次来到威尼斯便进了乔凡尼·贝利尼的工作室学画,从此几乎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威尼斯。提香在乔凡尼画室与比他大一岁的乔尔乔内同学,乔尔乔内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开放的思想行为,熟练的绘画技巧以及对色彩超乎常人的敏感和表现力,令提香崇拜得五体投地。乔尔乔内竟成了他心目中的上帝。提香崇拜乔尔乔内,模仿他的绘画风格,以至人们几乎辨别不出作品的作者。他们开始独立接受订画,乔尔乔内接受来的订件,大都交给提香去完成,后来乔尔乔内越来越发现在色彩创造和艺术技巧方面,提香有超过自己的可能,这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开始冷淡和紧张。从此乔尔乔内更加抑郁寡言,他把这种内心的不安发泄到更加放肆的寻欢作乐中去,使他在 33岁风华正茂时,耗尽了精力,在一次鼠疫传染流行时辞别了喧闹的人世。乔尔乔内的早逝,使提香开始了独立的艺术发展。这种艺术风格体现了威尼斯艺术的成熟。他对色彩的性能及其相互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用色大胆,色调极其丰富明快、微妙而准确;他的笔触热情奔放,流畅自如,不拘陈规;画面响亮而又和谐,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雄浑、华贵之美,他被称为西方油画之父。上帝在创造他的时候既赋予他超人的天才,也给了他常人的弱点。他贪得无厌,为了金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他在38岁时,获得了威尼斯共和国首席画家的地位,后来又被封为伯爵,是教皇和国王的座上客。有人说他像法国的伏尔泰一样,对权势躬身下拜,在皇室贵族的微笑中享受恩赐;也像伏尔泰一样对宗教抱怀疑态度,和女人在一起时则万般风流。他的这种人格和心理,流露在他的艺术创造中。瓦萨利说,在意大利,没有人能和提香的绘画天才相比,无论是拉斐尔或是达芬奇都赶不上他。1576年的威尼斯大瘟疫,人们在北部海岸提香的别墅中找到了他,和死亡捉迷藏的游戏结束了,他在99岁时终于向死神屈服了。

 


南方网讯  女足  孙雯  她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卢浮宫,这一次来法国,她决心一定要旧地重游。不过孙雯接下来的话显示了她的特别:“我最奇怪的是,蒙娜丽莎这幅画前站满了人,靠近都很难。其实我敢肯定,其他的画同样好,只是人们很俗气。”


法国里昂的脑外科专家让·雅克·孔代特博士认为蒙娜丽莎刚得过一场中风,请看,她半个脸的肌肉是松弛的,脸歪着所以才显得微笑.

  英国医生肯尼思·基友博士相信蒙娜丽莎怀孕了.他的根据是:她的脸上流露出满意的表情,皮肤鲜嫩,双手交叉着放在腹部.性学专家推测:蒙娜丽莎刚刚经历了性高潮,所以才表现出令世人倾倒的微笑.


弗洛伊德分析了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的名作"蒙娜丽莎"。他认为列奥纳多童年时代由于是私生子而被迫由他的母亲单独抚养。他的母亲由于享受不到丈夫的爱,而给了列奥纳多过多的"补偿的爱",以至于过早地使他性早熟。由于列奥纳多始终在无意识中摆脱不了恋母情结,所以成年后陷入了同性恋。直到他50岁时,模特吉奥孔多又一次唤醒了他童年时代的记忆,于是将他对母亲那种复杂的感情,融入了蒙娜丽莎的微笑中。
"如果列奥纳多在蒙娜丽莎脸上成功地再现了这个微笑所包含的双重意思:无限温情的允诺和同时存在的邪恶的威胁,那么,在画里他也就真实地保留了他早期记忆的内容"(《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

 


超现实主义绘画摄影
蒙娜丽莎的身边还有一名裸身男士。这致使观者的视觉中心点在两人身上游离,而无法确定谁应该被观看。也许这是摄影者略施的小小诡计,让观者重新审视男性观看、女性被看的传统观念。


沃尔特·佩特的《文艺复兴:诗与艺术的研究》
书中最脍炙人口的,当然就是他关于《蒙娜丽莎》的那段文字了。这也是关于这幅画的最著名的一段文字。因为对佩特的理解的不同,对这段文字可以有不同的译法。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这个在水面冉冉升起的如此奇妙的幽魂,表达了千百年来男人所向往的一切。她的面容倾倒了众生,但她的眼睑对此已透出厌倦。这是一种从肉体内部,一个细胞一个细胞,用奇思异想和美妙的激情,塑造出来的美。让她和那些莹白的希腊女神和古代美女共处片刻,她们会对经历过心灵的所有疾患的这种美,感到多么不安哪!能够用外在的形式提炼和表现出来的人世的所有思想和体验,希腊的肉欲、罗马的淫荡、充满精神上的野心和想象中的爱情的中世纪狂想、异教世界的卷土重来、波尔基亚家族的罪孽,都铭刻和熔铸在这张脸上。她比她身坐其中的岩石还要古老;和吸血鬼一样,她已死过多次,熟知死亡的秘密。"《蒙娜丽莎》在佩特写这段话时已相当出名,但佩特的这段文字使它更为出名。王尔德曾说,每当他来到卢浮宫里的《蒙娜丽莎》画像前,就会情不自禁地背诵这些词句。这段话,已经变成了这幅画的一部分。他还说,"在《蒙娜丽莎》的画像中,佩特先生放进了一些列奥纳多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东西,可是谁在乎呢?"是的,艺术批评家的任务,不正是丰富一件作品的内涵吗?

 

 比如《静夜思变调》之四: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明明月/低头思故思故思故乡/床前光/地上霜/望明月/思故乡/月光/是霜/望月/思乡/月/霜/望/乡

 


法国文化部部长让—雅克—阿亚贡唁电
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转熊秉明家属
2002年12月20日
惊悉熊秉明先生逝世,本人不胜哀恸。这位杰出而细腻的艺术家一生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交融,他定居法国使我们倍感荣耀。
他是一位伟大的雕塑家、画家和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深具教学才能的大学教授,他的许多关于造型艺术及哲学的著作将作为宝贵的参考书目而弥久留存。
艺术界、文化界以及他曾经执教的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和朋友。值此悲恸的时刻,我谨向你们表达我深切的哀悼,并请你们接受我诚挚的慰问。
让—雅克—阿亚贡

 

 

谁能读懂这首诗(转贴)
这是熊秉明先生临死前推荐的一首诗,听听大家的意见。原诗如此,无漏字。
林亨泰《二倍距离》

你的诞生已经
诞生的你的死
已经不死的你
的诞生已经诞
生的你的死已
经不死的你

一棵树与一棵
树间的一个早
晨与一个早晨
间的一棵树与
一棵树间的一
个早晨与一个
早晨间
那距离必有二倍距离
然而必有二倍距离的

 


http://lianzai.china.com/books/view.do?bookId=304&chapId=1202&noduleId=11243
第三部分
蒙娜丽莎
作者 : 阎崇年

这幅最为世人熟知的画,2003年之前长期展挂在卢浮宫德农翼厅的百邦展室。尔后迁到更大的展间,以满足巨量游客一饱眼福的愿望。根据传言,列昂纳多花了十年的时间来画她的双唇。该画是惟一无人质疑出自列昂纳多之手的作品,虽然上面既无签名又无日期。它有不止一个名字。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用不同的词汇把它称作“轻忧寡怨的女人”。它看来是列昂纳多的心爱之作,所以他才像丹·布朗所说的那样“所到之处随身携带”。自然或许另有原因:画作尚未完成。

该画用油彩绘制在白杨木板上,最先被法兰西王用4000金币买下。法国革命后,画作被转送给卢浮宫艺术博物馆。拿破仑取走了它并一直把它悬挂在卧室之内,他被流放之后该画才归还卢浮宫。原来这幅画比现在大出许多,最初的框架上带着两根支柱,表明画被摆放在高台上。

丹·布朗的见解引人入胜:蒙娜丽莎是“阿蒙·丽莎”的拆拼重组,藉此开创女性与男性的结合。但倘若如此,它也可同样组成“莎勒(和)阿尼玛”——太阳与灵魂,牵涉到君士坦丁大帝罗马时代的主要宗教之一——“无敌的太阳”的拜日教,而基督教的许多习俗惯例都自此承袭而来。蒙娜丽莎的身份也有数说可选:丹·布朗暗指列昂纳多本人男扮女装,甚至可能真有其事。电脑图像分析揭示,蒙娜丽莎和列昂纳多一张自画像,面部特征之间关联紧密。然而,舆论广泛认为该画是他受雇于吉奥康多的弗朗西斯柯·巴托罗密欧,为其夫人丽莎所作的肖像。

微笑背后的原因,要寻根究底也同样扑朔迷离。意大利的一位医生认为,她身有疾患——睡眠中或抑郁时会咬磨牙齿。列昂纳多总是能使他的模特感到高兴,因而她心怀抑郁的可能微乎其微。他曾经聘雇六位乐师,还畜养了一只波斯猫和一头灵??????来作陪伴。当时采用这种微笑的既有列昂纳多,也有其他画师,包括他的授业恩师维罗齐奥。

有些人觉得该画“平庸乏味”,但列昂纳多在创作风格上却有新的探索。《蒙娜丽莎》与同时期的其他画作迥然不同的是,她没戴任何首饰。列昂纳多又破除惯例,让她显得轻松自在,超越了传统僵直正经的坐姿。

使景物如罩轻烟的晕染法(《达·芬奇密码》中索菲·奈芙所说的“飘逸而朦胧”),是列昂纳多画作的主要特点之一。这是他表达“历经自然”的特殊手法。丹·布朗在书中指出,画中乡村景物的地平线高低有别,左手侧低于右手侧。依据某些解释,这是列昂纳多强调客观存在阴柔较暗的一面。画中右手侧有处池塘,高出了左侧流淌的小溪。就我们所知来说,蒙娜丽莎的脑后应该有道瀑布,它充满池塘流入小溪。似乎不应再有更多的诠释。

正如丹·布朗所说,该画1911年被盗。窃贼是意大利人,将画带回了意大利。案发24小时后当局才知大事不妙,原本以为是馆内的专职摄影师挪走了画。随后花了一周时间搜遍卢浮宫,找到的只有丢弃在楼梯上的画框。两年后,窃贼文钦佐·佩卢夏要价10万美金将画卖给乌菲兹艺术馆,归还巴黎之前画作曾在该馆展出。

为了盗画,佩卢夏藏身于一间小屋内等到闭馆,然后走进悬挂蒙娜丽莎的展室。他从墙上取下画,并割掉外框。为了逃出博物馆一道按常规锁闭的门,他只好旋下固定门钮的螺丝。佩卢夏曾在卢浮宫上班,负责为画作覆盖玻璃,因此非常熟悉馆内的布局。

1956年,有个神思昏聩的游客把酸液洒上画面,修复花费了数年时间。画作最后一次离馆是在1974年,前往日本展出。为了报答此番盛情,日本向卢浮宫赠送三叠加固的特种玻璃,至今将画作覆护在防弹匣内。该画不再离宫,这一点已经达成共识,因为各种风险实在难以承受。藏画环境温湿恒定,温度为摄氏20度,湿度为55%。防护层内装有空调器和9磅硅胶,确保空气条件不变。匣体每年开启一次,检查画的状况并维护空调系统。无人敢于清洁画面,恐怕引起损坏。积尘下的油光画彩,肯定比我们看到的远为鲜亮。

 

 


http://netroom.hbu.edu.cn/personal/longyao/sxym/text-001.htm
「蒙娜丽莎的微笑」作品赏析

这是一幅大家都非常熟的名画,作者是达芬奇。这幅画画的是佛罗伦萨一皮货商的妻子,画家画她的时候,她才二十四岁,这位妇女刚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女儿,常常悲哀抑郁。画家在画她的肖像时,为了让她面露微笑,想出种种办法:请乐师给她奏乐唱歌,或说笑话,让欢快的气氛帮助她展现笑容。画上的蒙娜丽莎呈现的笑容虽是微弱的,但可以从她的眉宇间看出只心的愉悦,一丝微笑似乎刚从她的脸上掠过。稍翘起的嘴角和舒展的笑肌,可以让人微微感觉到这位妇人在被画的时刻的心情。但她那安详的仪态,表明她的微笑是平静的,不到引起情绪上的波动,这是一种古代妇女的矜持的美的表现。由于于蒙娜丽莎的微笑显得富有魅力,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神秘的微笑”

在受基督教禁欲主义控制的年代里,妇女的举止是要受到许多的约束的,她们不能放肆地表现自己的欢乐与痛苦,不然,就是对上帝的“亵渎”,在一般上层妇女中,也不允许肆意地哭与笑。所以中世纪的肖像画,一般都被画得呆板、僵硬,面部毫无表情。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开始为表现人的感情而费尽心机,为了画出蒙娜丽莎的真实形象,他还从解剖和生理学上理进行研究,探索隐藏在皮肤下的脸部肌肉的微笑状态,研究人在轻松愉快时的心理变化与反应过程。为了这,他废寝忘食,有时,微风吹起了湖上的涟漪这一现象,也会引起他的注意,启发他去修改自己的画面。 其次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肖像画多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这样“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庄和稳重。

还有的就是“蒙娜丽莎”的一双手,这双柔嫩的手被画得那么精确、丰满,完全符合解剖构,它展示了她的性格,她的温柔,更展示了她的身份和阶级地位。从这双手可以看出,画家的精湛画技和他观察自然的敏锐性。“蒙娜丽莎”没有华丽的服饰,一条深褐色的头纱上,也不带任何装饰品;衣纹的自然褶襞被子画得很仔细。他用一调胶的颜色来表现软缎的质感。袒露的胸部显示了这位妇女的健康、华贵和青春的美。在背景的处理上,达芬奇运用的是“空气透视法”,反后面的出崖、小径、石桥、树丛与潺潺的流水,都有推向遥远的深处,仿佛这一切都被笼罩在薄雾里,以此来加强“蒙娜丽莎”形象地位。这样一幅不大的肖像画竟用去他四年的时间,这说明达芬奇不是仅仅为了画好一个贵夫人的肖像,而是在艺术上有所追求的。

对《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不能仅仅从肖像被子画得生动逼真上面去考虑,更重要的是,达芬奇在这幅画上体现了他先进的艺术思想,即以科学的精神去观察自然的态度。达芬奇主张在艺术上要做自然的和子。可是在神学思想里,人是被看成罪恶的化身的。达芬奇的《蒙胧娜丽莎》与宗教世界观完全相反,它是一首赞美自然的颂歌。他的肖像画确凿地肯定了人生和它的美的意义。

 


http://www.easysea.com/xiandai/zz-shilun/064.htm
美的探寻
——《蒙娜丽莎的启示》序

我曾面对蒙娜·丽莎,在她那被称为千古之谜的神秘的微笑前沉思;我曾倾听一百多年前在法兰西农村中响起的晚祷的钟声,为那两个正在田间祈祷的淳朴的农民祝福,怀着与他们同样虔诚的心;艾涅瓦佐夫斯基笔下的大海所涌起的巨浪曾在我胸中激荡,使我关怀着正在海上漂流的遇难者的命运;雷诺阿、马奈、德加的画使我注意到了在生活中和在大自然界的光与色……

但是,对那些名画,我所有的不过是一般的喜爱,还不能深切地领会画面所显示和其中内涵的意义,还不能真正领略那艺术的精妙之处。对于艺术品的欣赏,关联到欣赏者的生活经历、感情经验和心理背景这种种因素,同时还需要欣赏者有一定的艺术素养。一如马克思所说的,一个艺术欣赏者应该是具有艺术欣赏水平的人。否则,即使是再好的艺术品,也不能成为你认识和感受的对象。我们知道,艺术欣赏是欣赏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的感情的交流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再创造的过程,只有当你能够深入对象,你的思想力才能活跃起来,你的想象的翅翼才能翱翔。

我深感到自己有关美术知识的不足,审美能力不强。所以我很注意阅读汤麟同志这五、六年来所发表的一些对于名画进行赏析的文章。那些文章为我提供了许多有关的知识,帮助我提高了欣赏水平。据了解,还有许多读者也喜爱这类文章。

现在,他将这些文章汇集出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他引导我们走进了世界名画的艺术长廊,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拉菲尔一直到现当代的许多有名的画家,其中包括各个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流派的代表性的作品。他对所介绍的画,用亲切的态度作了讲解:画家的简历,风格特点,每幅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内容,还适当地穿插了一些有关的掌故、逸事,或是引用一首小诗。而且,他还从美学的角度,对每幅画构图的安排、线条的运用、色彩的处理、光暗的对比等等方面,作了艺术分析。他着重谈到的不是技巧,而是阐叙这些技巧是如何为内容的需要服务的,同时,他也没有忽视形式本身的相对独立件。— —他是从社会学与美学统一的角度对作品的整体性来把握的。

但他并不仅仅是一个具有广博知识的讲解员,他也是一个美的探寻者。画是产生于画家对于生活的感受,他将他的感受溶化于画中。画的欣赏者则是从对画的感受出发的,那种感受往往可以意会,却难以言传,汤麟在这一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除了说明画的内容的涵义外,他还满怀激情,力图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他所感受到的作品气氛、情调、内在的精神和微妙的魅力。这种探索就使他的文章区别于一般的作品简介,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他的感受未必与读者的感受完全相同,但至少他表达出了一个基调,可供读者参考。他的探求精神同时也可以给读者以启发和诱导,使他们不仅增强了对每一幅画的了解和感受,而且活跃了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我还想特别指出,汤麟是很理解这一点的:不能用枯涩的文字去解说精美的艺术品。他的文章每一篇都是抒情性很浓的散文。

过去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被冷落的美育问题,这几年来日益受到重视。人们认识到如果没有美的心灵,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就不可能有一个美好的社会环境。美好的心与求真的心、向善的心原是统一的。由于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所留下的后遗症,除德育、智育、体育外,也为美育提出了重大的任务。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有关这一方面的书籍已在陆续出现。

在深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的同时,还需要适应广大读者水平的普及性的读物。汤麟的这一著作就正是这样的一本读物。我曾从中受益,因而写了如上一点感想,并愿推荐给别的对绘画有兴趣的同志们。

 


http://atman.512j.com/blog/?p=62
关于《蒙娜丽莎》
September 27th, 2004 at 10:33 pm (网络生涯, 知识)

提及达·芬奇的名字,一般人便会联想他的人物的"妩媚",有如波提切利一样。法国悲剧家高乃依有一句名诗:一种莫名的爱娇,把我摄向着你。这种爱娇和魅惑,源自于一幅有着五百年历史的画--《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长77厘米,宽53厘米,是用油彩在一块杨树木板上创作的,现藏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编号779,是这家博物馆迄今拥有的6000幅名画之一。然而惟有这幅画,被放置在一个特制的固定在水泥盒中的容器里,上面再覆盖上两块彼此相隔了25厘米的3层防弹玻璃。自1974年以来,这幅油画就一直被安放在这个盒子里。 傅雷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认为画中的主人公原是翡冷翠人焦孔多(Francesco del Giocondo)的妻子蒙娜·丽莎(Mona Lisa)。在法国它被称为《乔康达夫人》,在意大利被称作《佐贡达》,在世界其他地方又被称作《蒙娜丽莎》。 达·芬奇究竟是何时起开始画《蒙娜丽莎》呢?瓦萨里认为达·芬奇是他第二次在佛罗伦萨逗留期间(即1500-1506年)开始创作的,这种观点已经于1933年得到了法兰克·佐尔纳的大量论证,他给我们留下了最详尽而又言之确凿的文献资料。他指出,达·芬奇最有可能于1503年开始创作这幅作品。1506年6月左右,达·芬奇第二次离开佛罗伦萨前往米兰之际,此画就应当已经完成,尽管后来他仍然继续对《蒙娜丽莎》进行了加工。佐尔纳所说的日期难免是根据当时的情况推断而来,但这绝不是凭空臆断。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通过让女主人公微微翘起其嘴角左上方的方法获得的,完全含蓄在口缝之间,口唇抿着的皱痕一直波及面颊。脸上的高凸与低陷几乎全以表示微笑的皱痕为中心。下眼皮差不多是直线,因此眼睛觉得扁长了些,这眼睛的倾向,自然和口唇一样,是微笑的标识。达·芬奇在他的《论绘画》一文中,写道:微笑者翘起了她的嘴角。微笑是一种有所保留的笑,正如法语词sou-rire,意为"欲笑非笑",以及它的拉丁词根subridere表明的那样。 在传统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里,衬托人物风景的主要功能是为确认画中人物身份额外增加一些可以起到暗示作用的因素。但《蒙娜丽莎》画中的背景不太容易被确认,在她坐着的阳台后面,是怪石嶙峋的山岩、湖泊和溪流,却没有树木或其他植物,惟一的人工建筑物就是右边的一座桥。两边看不到的柱子为这幅画设定了一个框架,画中的背景是不太对称的,画的右边比左边要稍微高一些。 她坐在那儿,我们只能够看到她身体的四分之三,而她的脸朝着不同的的方向张望--这就是所谓的根据构图对应均衡法所采取的姿势,她的眼神直盯着观赏者。由各种不平衡的联系建立起来的复杂体系导致的结果就是产生了运动的观念,画家通过使坐着的人的脸转向躯干的反面,使她的整个身体仿佛处于运动的姿态。在现今的摄影中,普通摄影者也经常在实践中采用构图对应均衡法,摄影者要求照相者脸朝着与整个身体相反的方向,以避免让身体与脸部正面地对着相机而产生的呆板与凝滞感。 达·芬奇用油画颜料来进行从明到暗的多层次的铺垫,让先前的铺垫渗透开来,进而通过光与影的巧妙结合,来达到一种令人轻松的视觉上的魔幻效果,这就是渐隐法。恰如达·芬奇解释的那样:尽管在远处边界线的概念消失了,然而(画家)应该观察到模糊如烟状的结尾,而不是只看到一些线条分明的边界线与轮廓。渐隐法在《蒙娜丽莎》中的应用效果甚佳。画中人物的眼角与嘴角(辨认面部表情的几个主要部位)变得模糊了,于是增添了面部表情内涵的不确定性。我们并不清楚她是快乐还是悲伤,是在微笑还是不在微笑。当某些绘画逐渐被人们认为包含了某种尚待解读的东西时,这种19世纪的神秘基调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它们的魅力。 达·芬奇在这幅画中也完善了"金字塔式"的创作技法,画中人物的双手提供了"金字塔"的底座,而她的头就是塔尖,这种构图使画像产生了一种壮观的景象,蒙娜丽莎似乎居高临下于她背后的山顶。这种错综复杂的结构在此前未曾被运用到单个人物的绘画中。油画中也有一些奇异的东西,如果画中人是坐在阳台之上,那么很难解释人物背后的风景。 1911年8月21日,一位意大利油漆匠温琴佐·佩鲁贾把《蒙娜丽莎》从画框中取下来,卷起来藏在衣服下面,逃之夭夭。1913年12月,这幅画失而复得,整个过程很有戏剧性。 《蒙娜丽莎》的"微笑之谜"主要是在19世纪提出来的,这一趋势似乎始于1955年,而在20世纪却成为科学家最关注的问题,而不是艺术史学家和批评家最关注的问题。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加速了新的假说的产生。因特网上关于"蒙娜丽莎"的网页有93800个,另外有2110个网页是关于"佐贡达夫人"的,"蒙娜丽莎"已经成为一种产业。 1936年,叶芝在他的《现代牛津诗选1892-1935》前言中,摘录了沃尔特·佩特关于蒙娜丽莎的一段著名论述,并以自由诗的形式强调了其"重要的革命意义": 她比她置身其中的岩石还要苍老; 像吸血鬼一样, 她已死过多次, 熟知坟墓里的秘密; 她潜入深海, 总是被吸血鬼堕落的日子所笼罩; 她向东方商人购买了奇异的织物。 就好象丽达, 是特洛伊人的海伦的母亲; 就好像圣安娜, 是玛丽亚的母亲; 所有这一切对她来说,只是像七弦琴和长笛的声音, 她的生命敏感、脆弱, 造就了她变化的面容, 赋予她眼睑和手以活力。

 


蒙娜丽莎是贵族私生女?
http://www.cnhan.com/gb/content/2002-03/16/content_152104.htm

面带神秘微笑的蒙娜丽莎的身世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个谜,但是,英国《泰晤士报》3月14日报道说,一位德国艺术史家最近声称,他查清了蒙娜丽莎的身世,从而解开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最大谜团之一。

来自德国勒沃库森的艺术史家马格达丽纳·索斯特表示,他相信画于1500年到1506年期间的蒙娜丽莎的生活原型是一位公爵夫人,一个充满了冒险精神的年轻美貌女子,名叫卡特琳娜·斯福扎。索斯特女士说,她相信达·芬奇是根据一位公爵夫人的肖像画出蒙娜丽莎的,而这位公爵夫人的肖像最初是由意大利著名绘画大师洛伦索·迪克雷第画成的。索斯特说,"我完全相信她们就是同一个人。"德国一家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在13日刊登了这两幅画像并进行了比较,而读者确实从中发现了许多相似之处。不过,索斯特表示,她在对两者的鼻子、头发、嘴唇以及脸颊进行了仔细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蒙娜丽莎就是卡特琳娜。斯福扎是米兰公爵玛里埃·斯福扎和他的一位部下的妻子私通生下的非婚生女儿,生于1462年,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虽然天生丽质,但是更因为她的敢作敢为而出名,因此获得了"悍妇"的绰号。15岁那年,她嫁给了吉洛拉莫·里阿里奥,而她丈夫的叔叔就是当时的罗马教皇西克斯图斯四世。这位教皇叔叔后来把意大利的两座小城市福利和伊莫拉册封给他们并且授予了他们福利和伊莫拉公爵的贵族头衔,但是教皇在1484年去世之后,里阿里奥家族试图安排自己家族人继承教皇的企图遭到了失败,于是卡特琳娜率领一帮士兵冲击了罗马最著名的城堡之一圣安吉利奥城堡表示抗议。后来,她丈夫遭到了暗害,之后她再次结婚,但是第二任丈夫又先于她死去。这些生活中的磨难都没有把她压倒,但是最后她败在了新教皇博尔吉亚及其家族的手中。1500年,博尔吉亚教皇从她手中没收了那两座城市并且将她关押了一年之后才释放。她死于1509年,那年她才46岁。

卡特琳娜的这幅画是她25岁那年由意大利绘画大师迪克雷第画的,当时她摆出的姿势就和现在人们看到的蒙娜丽莎的样子几乎一模一样,由于当时她正处于生活的黄金时代,因此无论是手臂的摆放姿势还是那神秘的微笑都显示出了骄傲的神色。达·芬奇在根据这幅肖像画出自己的画之后非常喜欢,因此随身携带了几十年,直到最后这幅画被卖给了法国国王弗兰西斯一世才公开亮相并且从此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

 

 

http://www.shxw.com/ReadNews.asp?NewsID=369
蒙娜丽莎500岁 微笑魅力更迷人

今年是达·芬奇开始创作《蒙娜丽莎》的500周年纪念年,世界范围内又掀起了一阵蒙娜丽莎热。

专题策划、资料收集:牛文怡
专题执行:牛文怡 崔志强 王文静
本版撰稿:微蓝

今年是达·芬奇开始创作《蒙娜丽莎》的500周年纪念,世界范围内又掀起了一阵蒙娜丽莎热。在《蒙娜丽莎》所在的法国,巴黎造币厂已经为“她”献上了一份贺礼———一套精美的金银纪念币,面值分别为20欧元和1.5欧元。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份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卢浮宫近日也有新的规定,禁止对《蒙娜丽莎》摄像,而以前,游客们一直允许在不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对卢浮宫内所有的艺术品摄影留念。此外,筹划已久的《蒙娜丽莎》的新居也将在明年启用,这幅名画将会悬挂在单独的展厅内接受艺术朝圣者的朝拜。

而在中国,有关方面表示希望借中法文化年之机,将这位世界最著名的女士邀请来中国。如能成行,这将是明年中国文化界的一大盛事。但由于法国政府在很早以前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已通过条约的形式限制其国内国宝级的艺术品出国展览,所以国人到时能否面对面地一睹《蒙娜丽莎》的真容,尚是一个未知数。

500年,这个传奇始终生气勃勃

闭上眼睛,张开嘴唇,说出“蒙娜丽莎”这四个字,就会有那个微笑出现在你眼前。“魅力”这个词已经不足以形容这幅我们星球上最著名的肖像画,也许“魔力”才是一个更恰当的词汇。每年来到卢浮宫参观的五、六百万人中的大部分都会直奔德农馆悬挂《蒙娜丽莎》的展室,宫中的其他瑰宝相形之下都黯然无光。上个世纪后半期,《蒙娜丽莎》曾有过两次短短的出国之旅,结果在一、两周内她就征服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六十万美国人和二百万苏联人拜倒在她的目光之下。

《蒙娜丽莎》的魔力所及还不止于此,在任何一个文明国家的角落里,我们都能看到她的踪影,不管是作为装饰,被用于商业宣传,还是衍生成了其他的文化产品。也许我们没看到过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早生成了一幅自己的《蒙娜丽莎》,同样的微笑、静谧,真伪莫辨。

追问这个传奇的源头,当然是500年前达·芬奇神乎其技的画功。在当时一众圣母和女神像中,一个衣着自然的世俗女子,束手微笑,神情泰然,所引起的震撼不亚于数百年后后现代艺术家给她添上的两撇小胡子。

然而,艺术上的成就能解释她在行内人和艺术爱好者中的声誉,却很难解释她如何获得街知巷闻的知名度。更何况,达·芬奇本人另有许多杰作,遑论那些艺术水准堪与其比肩的同世或后辈大师,为什么非典肆虐期间的中国人只给蒙娜丽莎加上了口罩,而无人念及大卫或者维纳斯呢?

维特根斯坦说,文化就是文化之外的总和。对我们的《蒙娜丽莎》来说也是如此,围绕画作的种种千古之谜以及她问世以来的曲折经历也许才是吸引大部分人注意的真正要素。500年,《蒙娜丽莎》美丽的脸庞上已经被遮上了一层隐约的面纱,有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面纱之后的真容,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文化之上的附属物。这些附属物,就像500年来积累在画像上的尘污一样,遮盖了达·芬奇创作画作时的真实颜色,但就像专家们对卢浮宫提出的建议一样,不要试图抹去这些尘污,不仅仅是因为可能损害画作,更是因为她现在的状貌才是我们心中的那个经典的形象,艺术不是考古,《蒙娜丽莎》不是文物,她始终生气勃勃。

■ 回顾 史上最著名的失窃案

在《蒙娜丽莎》的传奇史上,1911年的失窃案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章,惊险不输《碟中谍》,曲折堪比《无间道》。

事情必须追溯到1910年10月。卢浮宫的主事人仿佛对之后的失窃案已有预感,决定给所有的重量级名作配上防盗玻璃罩,遂招募了数名手艺高超的匠人。然而,在这批匠师中间,有一个叫维琴佐·佩鲁吉阿的意大利人。这位后来被证明患有轻度精神病的民族主义者早就处心积虑地想把本国的国宝迎回家,遇此良机自然不会错过。

他耐心等待了10个月之久,到了第二年的8月19日,他装成游客进入卢浮宫参观,并找了一个无人问津的小展室躲了起来。等到夜静无人的闭馆之时,他才现身潜入《蒙娜丽莎》所在的展厅,轻易地解除了自己安装的玻璃罩,取下画像,来到一个小门,破坏了门锁后逃之夭夭。

可笑的事情发生在失窃之后,整整一天,没有人发现异常。对于出现在墙上的那个空位,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以为《蒙娜丽莎》是被转移到了另外一个展室,直到有人在楼梯口发现被遗弃的装裱《蒙娜丽莎》的画框才知道大事不妙。这时,卢浮宫的馆长正在外地度假,听到属下的报告后,他大笑道:“你们是不是想告诉我埃菲尔铁塔的塔顶也被偷了?”

随后展开的侦查行动遍及全法,数千人被讯问。当时法国著名的先锋画家、诗人阿波里奈尔只因为说过一句“我要烧掉卢浮宫”就被看成是头号嫌疑犯并被逮捕,毕加索也因此而受到牵连,被带到警察局接受盘问。

但在整整两年多的时间内,《蒙娜丽莎》始终踪影全无。直到1913年的秋天,佛罗伦萨的一个古董商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以任何价格求购任何艺术品”,不久他就收到佩鲁吉阿的来信,声称自己拥有《蒙娜丽莎》,古董商回信表示自己愿意帮他把《蒙娜丽莎》卖给乌菲兹美术馆。当佩鲁吉阿带着《蒙娜丽莎》来到约定地点的时候,才发现等待自己的除了乌菲兹美术馆的馆长还有一大帮意大利警察。

佩鲁吉阿的爱国之名赢得了意大利国民的广泛同情,最终被判处了意大利法律规定的最小刑期。而由于《蒙娜丽莎》法律上的所有权属于法国,在意大利巡展了两周之后她也不得不被送回了巴黎。

■ 纪录 中国人的巨型蒙娜丽莎
中国人也在蒙娜丽莎的传奇史上写过自己的一笔。
1998 年,广东的三名工艺美术师用天然云石拼了一个重6 吨、长12.3 米、宽8.2 米、面积达100 多平方米的超级蒙娜丽莎,并入选了当年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整幅拼画大小为原作的271.86 倍,观众登高方能一睹蒙娜丽莎的微笑。

■ 链接 传奇的前半生
1452年 达·芬奇在意大利的小镇芬奇出生。
1503年 达·芬奇开始创作《蒙娜丽莎》。
1507年 《蒙娜丽莎》创作完成。
1514年 达·芬奇接受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的邀请移居法国,《蒙娜丽莎》与他同行。
1519年 67岁的达·芬奇于法国安博瓦城去世,《蒙娜丽莎》在此前后为弗朗索瓦一世购得。
16世纪30年代 弗朗索瓦一世在枫丹白露宫一个半公开的画廊内首次向世人展示《蒙娜丽莎》。
1789年 法国大革命开始,《蒙娜丽莎》被藏在货仓中躲过了劫掠。
1800年 《蒙娜丽莎》落入拿破仑之手,拿破仑把她挂在了自己的卧室之中。
1804年 《蒙娜丽莎》被请进了今后的长久栖身之地———卢浮宫。
1911年8月21日 发现《蒙娜丽莎》失踪。
1913年12月11日 盗窃者试图将《蒙娜丽莎》卖给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并因此而被捕。
12月 《蒙娜丽莎》在意大利巡回展出。
12月31日 《蒙娜丽莎》被运回巴黎。
1956年 有人向《蒙娜丽莎》投掷硫酸,画像的下半部分被损坏。修复工作持续了数年。上世纪50年代 卢浮宫通过技术手段去除了画作上的一些陈年污斑,此举被认为对画作本身也有损害。
1963年 《蒙娜丽莎》在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
1974年 《蒙娜丽莎》最后一次出国,在东京国家博物馆和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展出。


一名普通游客在卢浮宫内摄下的照片,绝妙地展示了《蒙娜丽莎》对于世人的意义。

 

 

http://blog.hexun.com/cy183/1098109/viewarticle.html
《蒙娜丽莎》中那个微笑的女人究竟是谁?(图)
意大利人称《蒙娜丽莎》为《乔康达夫人》,她也许是艺术史上最莫测高深的绘画了。瓦萨利说:“列奥那多开始为佛朗西斯科·德尔·乔康达的夫人蒙娜·丽莎(原文如此)创作肖像画”,但是不知道瓦萨利从何而知。几乎可以肯定他从没有见过这幅画,因为当他写到它时,它已经在法国了。但这并没有阻止他用诗一样的语言赞美它:

任何人想知道艺术可以多么逼真地模仿自然,从这幅头像上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这一点。因为在这上面用绘画中所有的精妙描绘出了全部微小的细节,你看那眼中的光芒和湿润的光彩,你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见到;在它们周围那些玫瑰色和珍珠色的线条,没有最精确的手法是无法表现的。他画出的眉毛好像真的从皮肤中长出来,越靠近则越见稀疏,它们根据皮肤上的毛孔而弯曲,没人能作得更自然了。玫瑰色和温柔的鼻子中带着漂亮的鼻毛,似乎和真的一样。


尽管这样,他的评价肯定是基于其他人的观点,或者是一些次要艺术家的临摹。

由于将此画的定购者与富有的托斯坎商人佛朗西斯科·德尔·乔康达联系在一起的惟一来源是瓦萨利,很多历史学家怀疑此说的真实性。安诺尼莫·加地亚诺猜想列奥那多为德尔·乔康达完成的是另一幅肖像,所以有些史学家认为瓦萨利将两幅画搞混了。

最先提到《蒙娜丽莎》的是安东尼奥·德·贝提斯(AntomiodeBeatis),他于1517年做为惟一造访列奥那多在克洛的最后居所的客人,留给我们他在此居住的记录。他写到在列奥那多的画室中他所见到的这幅画,并将其描写为是一位佛罗伦萨夫人的肖像,但他没有提到她是谁,而且似乎他也没有进一步向列奥那多追问。

所以《蒙娜丽莎》中的女人到底是谁呢?关于在这幅不寻常的画中这位坐在黑暗中,并且在几乎是毫不相干的背景前沉思的女人的身份,不光是艺术史家、还包括文物学家、研究人员、作家、甚至是阴谋理论家在内的无数人各自提出了几十种可能性。但是它的神秘创作和蒙娜丽莎本身的微笑一样仍是无处寻求答案。

如果我们相信瓦萨利,那么这位妇女就是佛朗西斯科·德尔·乔康达的第三个妻子,名叫丽莎·第·格拉尔第尼(LisadiGherardini),她当时应是25岁左右。另外,她可能还是列奥那多的一个最狂热的拥护者和崇拜者、洛伦佐·德·美迪奇的儿子基优里亚诺(Giuliano)所欣赏的人,列奥那多可能在开始作画时认识了他。

一位伊斯齐亚(Ischian)诗人恩尼亚·伊尔皮诺(EneaIrpino)在一首诗里提出了另一种理论,他提到了列奥那多创作的一幅伟大作品,而他自己的赞助人佛郎卡维拉公爵夫人康斯坦查·德·阿瓦洛斯(DuchessofFrancavillaCostanzad'AValos)则是其中的模特。但这个故事也值得怀疑,因为她在那时已经是45岁左右了。可以设想列奥那多会被劝说为这位开始变老的贵妇创作一幅奉承她的肖像,但是我们知道他抵制任何形式的强迫,而此时正是他最不易屈服的时候。

还有一种理论认为(虽然得不到支持它的证据),(蒙娜丽莎)中的妇女事实上正是伊萨贝拉·德·埃斯特,而列奥那多最终在她的坚持下同意为她作画了。但同样的问题是,她那时应该比画上的人物老得多,虽然从我们所知她的性格来看,这种矛盾很容易被解决,即使这可能不会被列奥那多所接受。

其他的观点就纯粹是猜测了。列奥那多是否想通过《蒙娜丽莎》来表现“完美的女人”,一个想像中的理想化人物?这种推理使得弗洛伊德和其他人设想列奥那多创作的是他母亲卡特琳娜身后的肖像,或者是在他潜意识中的母亲的形象。有趣的是,马尔奎·德·萨特(MarquisdeSade)将《蒙娜丽莎》描写成“最本质的女性”,也在暗示画中是一个想像或幻想中的人物。

还有一种更大胆的解释,它试图强调《蒙娜丽莎》中的面孔与列奥那多在那个时候所画的自画像中的面貌的相似。这就导致了一种奇异的设想:列奥那多和画中的人物实际上是同一个人。

将《蒙娜丽莎》看作是自画像的解释很有诱惑力:列奥那多对后代的人们开了一个形象化的玩笑。他一直热心于谜语和一些实用的笑话,并喜欢无害的骗术,他还热衷于神秘和难题。他渲染自己的神秘并有意识地掩饰自己的某些思想和发明,使它们显得更加不可琢磨。《蒙娜丽莎》的微笑正是列奥那多所应该有的表情:一个开玩笑的人正在悄悄地微笑。表面上这只是一种单纯的嘲讽,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地看待并更深一步思考这个观点,我们也许可以看到列奥那多是如何在下意识里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驱逐自己内心的魔鬼,由于他的不幸出身而产生的对人类深深的愤恨、不断被压抑和掩饰的情感,在他老年时以一种无害的玩笑方式爆发出来,这时人们想什么对他来讲已经无所谓了。

列奥那多对于他这位最著名的被画对象的身份所提出的越来越多的现代理论肯定会感到很开心。他也会对研究者所使用的计算机放大技术感到着迷,那是将这位艺术家面容的线条添加在《蒙娜丽莎》的面孔上,以便比较重叠的情况。但是虽然这一观点很吸引人,但要想像列奥那多穿上那套服装、可能要摆弄好几架特制的镜子以便他可以以正确的角度描画自己以及那种略带嘲讽的微笑,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还显得不够坚实。

但围绕着这幅画的创作还有其他的难解之处。如果这幅画是应定购而作的,为什么一直没有交货呢?如果这是为乔康达画的,解释可能会比较简单明了。列奥那多也许在很多年里都对此画感到不满意,直到1516年乔康达去世后才完成它。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应该为此画付款的人疏远了画中的女人。也许她不是历史学家们提到的人选中的任何一位,而是另一位富商或贵族的妻子或情人,而当列奥那多终于对画感到满意时,这位蒙娜丽莎已经失宠了。

这就给我们留下了这幅画最令人着迷的部分:蒙娜丽莎微笑之谜。讨论画家的技术细节或者分析绘画本身不是我的目的,这属于艺术史家的工作,但是很明显的是,正是这一微笑在今后的世纪里给予《蒙娜丽莎》(和列奥那多)巨大的声望和魅力。它已经超出了一幅肖像的意义,几乎取得了一种原始范例的地位,而这既不是由于它的创作,也不是由于列奥那多本身。它成了一种过于熟知的形象,一个被滥用的文化符号,就像一首披头士的歌曲或是《罗密欧和朱丽叶》中的一两句台词。它不断地被临摹、腐蚀严重,以至于我们不再能看到它的真实面目,它作为一件画像的成功令人吃惊,是一件影响了几个世纪肖像画的艺术品。

《蒙娜丽莎》几乎从它一公开面世起,就被临摹了,达·芬奇的概念被无耻地剽窃了。拉斐尔和列奥那多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他甚至可能在列奥那多完成这幅画之前就临摹了它。法国达达派艺术家马塞尔·杜尚给蒙娜丽莎安上小胡子和山羊胡须,然后在画的下面写到:“她有一个热屁股”,这个评论不是指向列奥那多本人或他的作品,而是指向那些观看此画的人的反应。安迪·沃尔豪在他的丝印画中将她做为一部分,让蒙娜丽莎与玛丽莲·梦露和埃尔维斯享受被祭拜的同样身份。

奥斯卡·王尔德写到这幅画时说:

某些人想像这位画家只是一种老式微笑的奴隶,但是每当我穿过卢浮宫凉爽的大厅、站到那位奇特人物的像前时,我总是自言自语道:“她坐在大理石椅子里,奇异的岩石环抱四周,像沐浴在来自海底的微光之中,她比她坐位四周的岩石更古老;她像一个吸血鬼,已经死去了多次,了解坟墓的秘密;她是深海中的潜水者,保留着她坠落的日子;她往来于奇特的商路,和东方的商人们交往着;她就像丽达,是特洛伊的海伦的母亲;她就像圣安妮,是玛丽亚的母亲;她是这一切,是竖琴和长笛的乐声,她的生命敏感、脆弱,造就了她变化的面容,赋予她眼睑和手以活力。”我对朋友说:“水边那朵如此奇特的玫瑰的存在表现了人类千年的欲望”。他回答我:“这个头脑是所有‘世界终极的汇聚’,而她的眼睑略带疲倦”。于是这幅画对我们来说变得比实际更加奇妙,它向我们揭示着一个说实话连它自己都不知道的秘密,而我们耳中听到的神秘语言的韵律和吹笛人借助乔康达夫人嘴唇那微妙和迷人的线条所发出的音乐一样的恬美。

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蒙娜丽莎》中的女人是谁,而这实际上并不重要。列奥那多在笔记中没有提到过这幅画,似乎也没有作一些底稿,起码是没有保存下来,所以他有可能不希望我们了解在他隐藏在这幅最著名的作品之后的真相。

(摘自《列奥那多·达·芬奇:第一个科学家》,(英)麦克尔·怀特著,阚小宁译,“科学人文系列”之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11月第1版,20.00元)
《中华读书报》

 


 http://www.booker.com.cn/gb/paper18/1/class001800006/hwz3005.htm
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何神秘莫测?

《蒙娜丽莎》这幅名画,又称为“微笑”。画中的蒙娜丽莎却是确有其人。她是佛罗伦萨一位富有的女市民。达芬奇刚开始为她画像时,她年仅二十四岁。据说,在此前不久,蒙娜丽莎心爱的女儿刚刚夭折,因此她整天闷闷不乐。为了唤起模特儿发自内心的微笑,画家一边为她画像,一边请人在她身边奏乐,如此这般千方百计引出了这位美人的一刹那的微笑,仿佛稍纵即逝。你看:蒙娜丽莎嘴角微皱,眉宇舒展,脸部则显示出了刚可察觉的微笑。这微笑似乎是从脸上掠过似的,既显示了她内心的激动,又没有失去安详的表情,显露了人物内心深处微妙的心理活动,引人遐想,令人神往。

不是吗?蒙娜丽莎的微笑,有时候让你觉得温文尔雅令人陶醉;有时仿佛内涵哀愁似显凄楚;有时候又略呈讽刺之状,虽则美丽动人却又有点不可接近。自从《蒙娜丽莎》问世几百年来,人们在她面前品味着,揣测着,争辩着,神秘莫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当然,讨论蒙娜丽莎的笑容,关系创作者的艺术思想以及表现手法上。这个问题的探讨决不同于中世纪经院哲学家争论一枚针尖上可以站几个天使那样无聊。学者们是认真地探讨蒙娜丽莎微笑神秘莫测的原因的。

有的人从审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认为,同一件艺术品,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观赏,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人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能从中不断发现作品的新含义。

有的学者如美术史家詹姆森,从美学角度指出,这种神秘微笑的造成是因为作者力图要在一个个形非常具体的人物身上,创造出他理想化了的美的典型;力图要是一闪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为一种喜悦的永恒的象征。正是这种矛盾的结合产生出了令人觉得出奇的客观效果。

有的则从历史学家的眼光做出分析,说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显示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勃勃生机,对资本主义的明天充满了希望,她正是新兴资产阶级的真实写照。

有的画家则从绘画技巧上进行探讨,说达芬奇为这个坐在阳台上的少妇,设置了一幅透视不一的背景,当人们的视线集中在左边,感到远景下降而人物上升;反之,当人们集中到右边看时,感到远景上升而人物下降。画像中的人物五官,其位置亦在游弋不定之中。加上作者把体现人的笑容的嘴角岩脚部位,又画得若隐若现,界限不甚分明,这就使得画中主人公的微笑颇费猜疑。

有的研究者从医学角度,别出心裁地研究了蒙娜丽莎的“生理状况”,认定她患有内斜视。而现代派画家则坚持认为蒙娜丽莎应该是有胡须的,为此他大笔一挥,硬是给蒙娜丽莎嘴上添上了两撇八字胡须。令人观后啼笑皆非。

需要指出的是,不仅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是神秘莫测的,而且有关画中主人公的身份、年龄以及该画真品究竟藏在何处,也莫衷一是众说纷纭,这就使得蒙娜丽莎的微笑越发显得扑朔迷离了,且略举一二:

根据意大利学者皮德里梯和前苏联教授盎司济研究的结果,认为《蒙娜丽莎》实际上是“一个妓女的肖像”!一反过去此乃贵妇人之说,此论一出,学术界哗然。

至于画中人的年龄,一些研究家也认为并非如过去“定论”说的是一位二十几岁的妙龄女郎,而已经“人到中年”——她应该在三十七八或者四十岁以上。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原画藏于巴黎罗浮宫。但是几百年以来,不少收藏家各自声称他们藏有真正的《蒙娜丽莎》竟有六十幅之多。更有趣的是,一九八四年美国东部缅因洲伯特兰美术馆又收到一幅《不微笑的蒙娜丽莎》,经使用现代技术手段测定,此画确实是当年达芬奇的手笔,画中的人物除了不微笑以外,其余都酷似蒙娜丽莎本人。画家由此推测,这幅《不微笑的蒙娜丽莎》可能是作者同时画的一幅底稿。

真是说不尽的蒙娜丽莎的微笑,道不完的《蒙娜丽莎》!
来源:《世界文化之谜》丛书

 


http://soleilxh.blogchina.com/soleilxh/2047470.html
蒙娜丽莎 你看到了什么?

1605年就来到卢浮宫的《蒙娜丽莎》,就挂在卢浮宫的"国家"展厅里,每年对着几百万游客展露她神秘的微笑。蒙娜丽莎的微笑,据说迷倒了无数看到过她的人。有的说她笑得舒畅温柔;有的又觉得她清新高傲,微笑的丰唇只是在嘲讽世人;有的说她那倾倒无数观赏者的口唇,是一个男子裸露的脊背;还有的提出这只是个妓女的肖像!

花都巴黎的游览日程表安排地满满的。卢浮宫是绝对要来的,这个世界最大的美术馆里,似乎所有的东西都久负盛名,自然也是旅行社的重要景点之一。在这里进行一次艺术洗礼,哪怕是凑热闹,也值了。蒙娜丽莎在人们的目光中,成了大众文化的一个小分子,和Levis牛仔裤、玛丽莲?梦露、查理?布高斯基一道,成为人们津津乐道,却不愿深究的流行符号。

而让《蒙娜丽莎》声明远播的那一起盗窃案,也曾是一次大众文化的欢宴。1911年,卢浮宫的油漆匠佩鲁贾在一个闭馆日把《蒙娜丽莎》从画框中取下来,卷起来藏在衣服下面逃之夭夭。直到1913年物归原主,整个欧洲都在谈论这幅画。在插画家伊夫·波利创作的明信片上,蒙娜丽莎得意洋洋地来到米兰,达?芬奇作为车夫,痛苦不已。

一系列的炒作,让商家赚个盆满钵满,卢浮宫和《蒙娜丽莎》更是出尽了风头,普通人也开始了解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油画归还给法国后,公开展出那天,巴黎人排起长队买票。人们纷纷说着:"你看:她右手没有左手画得好!""她近乎完美,只是脸上缺少眉毛。"

其实,《蒙娜丽莎》是五百年前在白杨薄木板上创作而成的,大小仅为53×76厘米。近来又用防反射的防护玻璃加以保护。高高在上地挂在墙上,又往往围了一拨拨的旅行团,即使是专业人士也看不出个所以然。那种目光扫上去触摸到油画第一层油彩的欣赏快感完全得不到;什么前无古人的三维透视,什么薄雾法,也统统看不出,就算是一幅假画挂在那里也不会被看破的。

倒是精美的印刷画册反而更有专业参考价值。外文书店的三楼新进了一批专业画册,其中《列奥纳多?达?芬奇》中的《蒙娜丽莎》在专业翻拍灯和合适的色温下,比卢浮宫的惊鸿一瞥要清楚得多。尤其一幅幅微距解剖图,连眼里的高光和瞳孔都看得真切。这是在卢浮宫里绝对看不到的。可是,人们大都是冲着蒙娜丽莎的美丽微笑去的,如果真的看见她脸上一道道"龟裂"纹,岂不是扫了兴致。

想起一位专业朋友说他排长队去看《清明上河图》的情景。排了一上午的队,终于进得馆来,本想静下心来看看画面的散点透视和人物的取舍。可是灯光幽暗,玻璃厚实,更何况,人群熙熙攘攘,赶庙会般地热闹,这位艺术家怎么也专业不起来。保安一遍遍喊:"往前走!往前走!",他也只得被众人裹挟着向出口移动。深长脖子透过玻璃上的口水渍向里张望,可旁边人们的叫声不断让他失神,"你看,又有一头牛!","咦?这个房子里有人啊,一定是卖酒的!"弄得这位专业人士也不由自主地去数牛,去找酒,直到出了博物馆。后悔是来不及了,倒也体味了一把热闹。

- 作者: soleilxh 访问统计: 4 2005年06月24日, 星期五 11:47 加入博采

 


  
http://news.xinhuanet.com/collection/2003-12/19/content_1239251.htm
《蒙娜丽莎》微笑之谜
新华网 ( 2003-12-19 09:34:04) 稿件来源:新京报

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哈佛大学神经科专家利文斯通博士说,蒙娜丽莎的微笑时隐时现,是与人体视觉系统有关,而不是因为画中人表情神秘莫测。利文斯通博士是视觉神经活动方面的权威,主要研究眼睛与大脑对不同对比和光暗的反应。利文斯通说:"笑容忽隐忽现,是由于观看者改变了眼睛位置。"她表示,人类的眼睛内有两个不同部分接收影像。中央部分(即视网膜上的浅窝)负责分辨颜色、细致印记。环绕浅窝的外围部分则留意黑白﹑动作和阴影。据利文斯通说,当人们看着一张脸时,眼睛多数集中注视对方的双眼。假如人们的中央视觉放在蒙娜丽莎的双眼,较不准确的外围视觉便会落在她的嘴巴上。由于外围视觉并不注重细微之处,无形中突出了颧骨部位的阴影。如此一来,笑容的弧度便显得更加大了。不过,当眼睛直视蒙娜丽莎的嘴巴,中央视觉便不会看到阴影。利文斯通说:"如果看着她的嘴巴,便永远无法捕捉她的笑容。"蒙娜丽莎的笑容若隐若现,源于人们的目光不断转移。利文斯通指出,若要临摹《蒙娜丽莎》,描绘口部时便要望着别处。

1993年,加拿大美术史家苏珊·吉鲁公布了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成果。她说蒙娜丽莎那倾倒无数观赏者的口唇,是一个男子裸露的脊背。这一论断既新鲜又荒诞,然而论证是有力的。集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工程师及科学家等多种才艺于一身的达·芬奇,可谓是个"怪杰"。他喜欢穿粉红色外套,在胡须上毫无顾忌地涂上五颜六色,还常称自己解剖过不下30具死尸。他还是个左撇子,习惯从右到左倒着书写,别人要借助镜子才能读出他写的东西。因此借助镜子亦不失为欣赏者读画的一种方法。旋转90度后从镜中看蒙娜丽莎抿着的笑唇,恰好是一个背部线条分明的结实男性脊背以及左臂和肘部的一角;再说,表现人体美和呼唤人性的觉醒,既是大师的人生哲学,又是他的艺术观。

确实,在不同角度不同光线下欣赏这幅画,人们都会得到不同的感受。那微笑时而温文尔雅,时而安详严肃,时而略带哀伤,时而又有几分讽嘲与揶揄,神秘莫测的微笑显露出人物神秘莫测的心灵活动。

几百年来,"微笑"的新解层出不穷。诸如微笑不露皓齿是因原型虽典雅美丽却口齿不齐;原型因爱女夭折,忧郁寡欢,难掩凄楚之态;更有甚者,把蒙娜丽莎从贵妇宝座上推落下来,把原型贬为妓女,故而微笑中带着讥嘲和揶揄。

美国马里兰州的约瑟夫·鲍考夫斯基博士认为:"蒙娜丽莎压根就没笑。她的面部表情很典型地说明她想掩饰自己没长门牙。"

法国里昂的脑外科专家让·雅克·孔代特博士认为蒙娜丽莎刚得过一场中风,请看,她半个脸的肌肉是松弛的,脸歪着所以才显得微笑。

英国医生肯尼思·基友博士相信蒙娜丽莎怀孕了。他的根据是:她的脸上流露出满意的表情,皮肤鲜嫩,双手交叉着放在腹部。性学专家推测:蒙娜丽莎刚刚经历了性高潮,所以才表现出令世人倾倒的微笑。

还有一种近乎无稽之谈的说法:她的表情就像吃了苯氨基亚胺似的,显得很陶醉,这是吃完巧克力后人体内产生的一种欢愉激素。这种说法很少有人相信,因为当时还没有巧克力呢。

《蒙娜丽莎》真伪之谜

按照以往的说法,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收藏于巴黎的卢浮宫。但在收藏界却有一种说法称,挂在卢浮宫的不是《蒙娜丽莎》,真正的《蒙娜丽莎》是在伦敦一所公寓的墙上。

这间寓所和这幅作品的保管者普利策博士说,《蒙娜丽莎》完成后,作品就留在了丽莎·德·佐贡多家。后来,又有一个贵族请达·芬奇为他的情妇画一幅肖像,这个被称为"拉乔康达"(意为"微笑的人儿")的女子,和蒙娜丽莎长得很像。于是,一时懒惰的达·芬奇把《蒙娜丽莎》的脸部换成拉乔康达。画作完成后,那个贵族抛弃了拉乔康达,因而没有买下这幅画。后来达·芬奇应弗朗西斯一世的邀请去法国,带去了这幅画。普利策说,使卢浮宫增添光辉的是拉乔康达的肖像画。《蒙娜丽莎》后来流落到英格兰,本世纪初被一家博物馆馆长、艺术鉴赏家威廉·布莱克买下,后来又为瑞士一财团收购,普利策便是其中的成员。

本世纪初,曾经有许多人大规模地复制、伪造艺术名作,有理由怀疑伦敦的那幅是赝品。但是,普利策博士对他的这幅画的真实性深信不疑。他用显微摄影技术证实,伦敦这幅画上的指纹同达·芬奇其他作品上的指纹相同;根据记载,蒙娜丽莎比拉乔康多年轻19岁,被画时披着一条表示悼念的面纱,在两幅画中,只有伦敦那幅显示一个更显年轻的女人披着漂亮的面纱;另一个证据是,拉斐尔当年在达·芬奇作这幅画时曾经作过速写,速写中的蒙娜丽莎背后有两根圆柱,这两根圆柱出现在伦敦的肖像画里,而卢浮宫那幅的背景是山崖、小径、石桥、树丛与潺潺的流水。

几百年以来,不少收藏家各自声称他们藏有真正的《蒙娜丽莎》,数量竟达60幅之多。更有趣的是,美国缅因州伯特兰美术馆在1984年收到一幅《不微笑的蒙娜丽莎》,经测定,此画确实是当年达·芬奇的手笔,画中的人物除了不微笑以外,其余都酷似蒙娜丽莎本人。专家由此推测,这幅《不微笑的蒙娜丽莎》可能是作者同时画的一幅底稿。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目前卢浮宫内收藏的《蒙娜丽莎》是一幅赝品,其依据在于1911年发生的那起盗窃案。在那起盗窃案中,《蒙娜丽莎》失窃。两年后,它出现在意大利,但是画面上蒙娜丽莎身后两旁的廊柱已经被切掉了。几年后,《蒙娜丽莎》被归还卢浮宫。但许多专家都认为,这次失而复得只是一场烟幕,真正的《蒙娜丽莎》已经被一位富有的收藏家重金收购,挂在卢浮宫内的只是一件赝品而已。

《蒙娜丽莎》背景之谜

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卡罗·佩德雷蒂认为,蒙娜丽莎身后的背景是意大利中部阿雷佐市布里阿诺桥附近的景色。佩德雷蒂的证据是,达·芬奇出生在距阿雷佐约100公里的芬奇镇,并曾经在阿雷佐生活过,这一地区的原始景观与《蒙娜丽莎》的背景几乎完全一样,因此,达·芬奇很有可能采用这一地区的田园景色作为《蒙娜丽莎》的背景。当佩德雷蒂的这一观点在达·芬奇绘画国际研讨会上宣布后,许多美术史专家都对他的研究结果表示肯定。

《蒙娜丽莎》死因之谜

    按照记载,丽莎·迪·格拉尔弟尼在46岁时抑郁而死,但一位日本心脏病专家说他发现蒙娜丽莎的左眼上有一块黄斑,这是胆固醇含量过高的征兆。这个日本心脏病专家说蒙娜丽莎应该死于心肌梗塞。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976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