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参资料

老子译注(二)(薛勇)
【时间:2007/7/18 】 【来源:新国学网 】 【作者: 薛勇】 【已经浏览7054 次】

四十二章

    道生一(1),一生二(2),二生三(3),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4),冲气以为和(5)。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6),而王公以为称(7)。故物或(8)损之而益(9),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10),我亦教之:强梁者(11)不得其死(12),吾将以为教父(13)。

    【注释】

    (1)道生一:一,指"道"。由于"道"是独一无二的,又是混沌的宇宙原质,因此老子称它为"一",这在本书中经常可见,如"昔之得一者? ."(三十九章)、"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二十二章)等。道生一,即道是独一无二的统一体。
    (2)一生二:二,指阴、阳二气,也就是天、地。《淮南子》讲宇宙生成的程序时说,在产生天、地之前,有一种混沈未分的气,后来这种气分化成轻清、重浊两部分,轻清的气就是阳气,它上浮成为天;重浊的气下沉为地,它就是阴气。一生二,指"道"渐趋分化成阴阳二气。"道"在浑沌未分时本来就具备阴阳二气,而这阴阳二气是万物生成的基本元素;"道"在向下落实、渐趋分化时,阴阳二气的活动也渐趋频繁、分明。
    (3)二生三:三,有几种说法。一说指阴、阳、和气。一说指由阴、阳二气相合而形成的一种匀调和谐的状态,一说三不是实指,而是多数的意思;二生三,就是说有了阴阳,很多东西就产生出来了。
    (4)负阴而抱阳:负,在背后;抱,在胸前。负阴抱阳,背阴而向阳。
    (5)冲气以为和:冲,涌摇、激荡、交流的意思。阴阳二气相互激荡交流而成为一种匀调和谐的状态。和,指阴阳相合的和谐匀调状态;还有一种说法,和指阴阳相激荡而产生的另一种气,也有人认为,冲气、阴气、阳气是宇宙间的三种气,它们的关系是:阴气、阳气由一种混沌未分的气分化而成,当分化开始而还未完全分化成阴阳时,这种情况下的气就叫做冲气,"冲"在此是虚空的意思,它是"道"的一种性质,正如四章所谓"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这种尚未完全分化的气与"道"差不多,故也叫"一"。
    (6)孤、寡、不谷:孤,孤单,一说孤德;寡,孤独,一说寡德;谷,善,不谷即不善。
    (7)公以为称:以为称,用这些字眼作为自称。
    (8)或:有时。
    (9)损之而益:损害它,它却反而得到增益。
    (10)人之所教:人们用来教人的话。
    (11)强梁者:强悍的人。
    (12)不得其死:不得好死的意思,
    (13)教父:父,一家之首叫父;教父,即教首、教的开头,亦即教人的头一条。

    【译文】

    “道”是独一无二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产生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成为一种调匀和谐的状态,这种适匀状态便产生出万物。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互相激荡而成为新的和谐体。人们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这些字眼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有时贬低它,它反而得到抬高;有时抬高它,它反而遭受贬低。人们教导人的话,我也用来教导人:强悍的人不得好死。我要把这句话作为教人的头一条。


 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1),驰骋天下之至坚(2)。无有入无间(3),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4)。不言之教(5),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6)。

    【注释】

    (1)天下之至柔:天下最柔软的东西。
    (2)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够)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中自由地穿来穿去。老子在此以水作比喻,阐明了一个深刻的思想:柔能胜刚,而且战胜刚强的,往往就是它的对立面柔弱。
    (3)无有入无间:无有,指没有形象的东西;无间,没有间隙。没有形状的力量能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
    (4)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是以,即以是,因为这个、由于这个;无为之有益,"无为"的好处。我因此知道了"无为"是有好处的。老子的哲学,具有深刻的辩证力量,而他的辩证思维,源于对世界存在方式、对现象的本质的深刻认识。基于这种思想而产主的人生理想、政治主张,便是以退为进,以柔制刚,无为而治。
    (5)不言之教:不说出来、不发号训戒的教导。这与"无为"是同一个意思。
    (6)希及之:帛书本作"希能及之矣",傅奕本作"希及之",今从后者。很少人能认识或做得到。

    【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驾驭和征服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能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知道了“无为”是有好处的。“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处,天下人很少能够认识或者做到。


 四十四章

    名与身(1)孰亲(2)?身与货(3)孰多(4)?得与亡(5)孰病(6)?是故(7),甚爱必大费(8);多藏必厚亡(9)。故(10)知足不辱(11),知止不殆(12),可以长久。

    【注释】

    (1)名与身:名,声名,荣誉,身,身体,指生命。
    (2)亲:亲切。
    (3)货:财货、财产。
    (4)多:意思是尊重、重视。多字在此相当于"重"。
    (5)得与亡:得,获得(名誉、财产):亡,失去(生命)
    (6)病:.有害。
    (7)是故:因此。王弼本有此二字,帛书甲本、河上公本无。
    (8)甚爱必大费:甚爱,过分喜爱虚名,一说爱指怜惜、吝惜;大费,很大的破费、耗费。甚爱必大费,即过分的吝惜必定招致更大的破费。
    (9)多藏必厚亡:丰富的贮藏必定会招致惨重的损失。厚,形容损失的多和重。
    (10)故:通行本无此字,帛书甲本有,据此补。
    (11)知足不辱: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屈辱。
    (12)知止不殆:止,适可而止。殆,危险。

    【译文】

    名誉与生命,那一个更亲切?生命与财产,哪一个更贵重?获得名利与失去生命,哪一个更有害?因此,过分吝借必定招致更多的破费,丰厚的贮藏就会招致惨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险情,这样才可以保长久。


 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1),其用不弊(2)。大盈若冲(3),其用不穷(4)。大直若屈(5),大巧若拙(6),大辩若讷(7)。静胜躁,寒胜热(8)。清静为天下正(9)。

    【注释】

    (1)大成若缺:大成,最圆满的东西。若缺,好象有所欠缺一样。这一章讲的是辩证法思想及理想的人格。
    (2)其用不弊:弊,帛书本作"敝",破败的意思。它的作用不会破败。
    (3)大盈若冲:冲,古字为"盅",虚空的意思。
    (4)穷:穷尽、穷竭。
    (5)屈:弯曲。
    (6)大巧若拙:最灵巧的看起来却好象很笨拙。
    (7)大辩若讷:大辩,最善雄辩、最有口才。讷,说话迟钝、笨拙。大辩若讷,就是最有辩才的却好象不善言词。"若缺"、"若冲"、"若屈"、"若拙"、"若讷"都是对一个完善人格外在形态的描述,"大成"、"大盈"才是他的本质。老子的理想人格与其虚静、退守的人生追求是一致的。
    (8)静胜躁,寒胜热:通行本作"躁胜寒,静胜热",陈鼓应据蒋锡昌、严灵峰之说改为"静胜躁,寒胜热"。蒋锡昌认为,"静"与"躁"相对,王弼在六十章、六十一章的注中亦将这两个概念对比而用("躁则多害,静则全真"、"雄躁动贪欲,雌常以静,故能胜雄也");《管子·心术上》及《淮南主木》中均有躁、静对言的例子,等等。
    (9)清静为天下正:"静"及上旬"静胜躁"的"静",帛书乙本作"靓"。正,通"贞"、"政",首领、君长的意思,一说含有模范的意思。

    【译文】

    最圆满的东西就好象有欠缺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衰竭的。最充实的东西好象空虚的一样,可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象是弯曲的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象是笨拙的一样,最好的口才好象是不善言词一样。清静战胜躁动,寒冷战胜炎热。清静无为便可以成为统治天下的君长。


 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1)。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2)。祸莫大于不知足(3),咎(4)莫大于欲得(5)。故知足之足,常足矣(6)。

    【注释】

    (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却,退却,退回。走马,善跑的马,指战马。粪,傅奕本作"播",古时二字相通,指耕田种地。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意即天下政治正常合理(没有战争),就把战车上的马退还给农民去耕田种地。
    (2)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戎马,就是战马;生于郊,小马驹被生在战地的郊野上。这句是说,由于连年战争,马匹征用太多,战场上公马不够用,就耙怀孕的母马也用上了,以致母马在战场上产仔。
    (3)祸莫大于不知足:祸,帛书本作"罪"。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祸患了。
    (4)咎:帛书本作"罪"。过失、罪过。
    (5)欲得:贪得无厌的。老子的反战思想在本书中反复得到阐述。面对春秋各诸侯国之间以及诸侯国各贵族领主集团之间频繁的兼并战争,老子从人道的立场出发,关注的是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呼吁人本精神。在此,老子一针见血地指出,战争的根源乃是封建统治者的不知足、贪得无厌,从而认为这种贪欲、不满足的心理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最大的祸根。
    (6)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常足,帛书乙本作"恒足"。所以知道满足这样的满足,就永远满足了。这是老子为解决矛盾、避免战争、消弭痛苦而开的良方,他把主观上的知足作为一种根本性的消解矛盾的方法。

    【译文】

    天下政治正常合理,(没有战争)战马就会退还给老百姓去耕田种地。天下政治秩序混乱、不合理,(战争频繁)连怀胎的母马也被用来作战,以至在战场上产仔。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祸患了,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罪过了。所以,知道满足这样的满足,就会永远满足。


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1)。不窥(2)牖(3),见天道(4)。其出弥远,其知弥少(5)。是以圣人不行而知(6),不见而名(7),不为而成(8)。

    【注释】

    (1)不出户,知天下:不用出门到外面去,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情。老子并不看重外在的经验,却极端重视内在的直观体验。他认为,心灵本是洁静透明的,宛如一面镜子,自身便具备洞察外界自然、透视现实世界的功能。
    (2)窥(kuī):从小孔隙里看。
    (3)牖(yǒu):窗户。
    (4)天道:指自然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5)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出,指走出门外;弥,越、愈。有人走出去越远,他知道的东西就越少。这又是老子的一个观点。他认为,心灵如一面明镜,可以洞察万物、知晓世事,具有本明的智慧。但是,如果心智活动向外驰求,就会使思虑纷杂、精神散乱,宛如使镜子上面蒙上灰尘,这便是"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老子认为,应该通过自我修养的功夫,作内观反照,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观照外物,去了解外物运行的规律。
    (6)不行而知:行,出行、出门走动,也指行动、实践。不用亲自出去经验。能知道(外界的情况)。
    (7)不见而名:名,即明,《韩非子·喻老》引《老子》作"明",古时"明"、"名"通用。不见而名,不必亲自观察事物就能明了。
    (8)不为而成:不为,就是无为,即不妄为。不挖空心思去有所作为却能成就大事。

    【译文】

    不出门外,就能够知道天下的事情。不望窗外,就能够了解自然的规律,(有人)走出门越远,他知道的情况却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用亲自走出去,就能知道(外界的情况);不用亲自观察就能明了事物;不挖空心思去作却能成就大事。


 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1),为道日损(2)。损之又损(3),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力(4)。取(5)天下常以无事(6),及其有事(7),不足以取天下。

    【注释】

    (1)为学日益:学,指的是政教礼乐之类的学问,范围较窄。为学,即指对仁义圣智礼法等东西的追求。日益,(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老子承认知识是越积累越丰富的,但他否认知识对认识世界的作用,认为认识宇宙的总规律、总根源,要依靠心灵的"玄览"、"静观"。
    (2)为道日报,帛书乙本作"闻道者日亡"。为道,这里是指通过冥想或体验以领悟事物未分化状态的"道",这里的"道"指自然之"道"、无为之"道"。日损,指外界对心灵所诱引的欲望一天比一天减少。老子认为,"求学"是追求外在的经验知识,"为道"是透过直观体悟以把握事物未分化的状态,或者感知自己虚静的心境,这种工夫做得愈深,内心私欲妄想的活动就愈少。除去私欲妄想,就可返朴归真、至于无为。
    (3)损之又损:损,帛书本均作"亡"。(私欲妄见)减少再减少(最终达到返朴归真的"无为"状态)。
    (4)无为而无不为: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5)取:治理、掌握。
    (6)常以无事:常,经常;以,介词,用;无事,亦即清静无为。(治理天下)常常是用清静无为的方法。
    (7)有事:也就是有为,指政治措施繁多严苛。

    【译文】

    追求政教礼乐这类学问,(知识)一无比一天增加;追求对“道”的体悟,(欲望)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一直到返朴归真、“无为”的境地。不胡乱去做,就没有一件事做不成。治理天下,经常要用清静无为的方法。至于政治措施繁多严苛,就不足以治理天下了。


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1),以百姓心为心(2)。善者,吾善之(3);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4)。信者(5),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6)。圣人在天下,歙歙焉(7)。为天下浑其心(8),百姓皆注其耳目(9),圣人皆孩之(10)。

    【注释】

    (1)无常心:常,帛书本作"恒",不变,固定的意思。无常心,没有固定意志。
    (2)以百姓心为心:以老百姓的意志为意志。老子在本章讲的"圣人",是他心目中理想的有"道"的统治者形象。老子认为,理想的统治者,应当收敛自己的意欲,不以自己的主观认识作为区别是非善恶的标准,努力克服自我中心而去体认百姓的疾苦与需求。
    (3)善者,吾善之: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对待他。一说,善者,指百姓善良的意志;吾善之,我认为善。今从前者。
    (4)德善:有几种解释。一说,德为"得"的假借字,得到的意思;德善,就是使人人都向善。一说,德善,指统治者自已得到善良的名声。一说,德,指整个时代的品德;德善即整个时代的品德归于善良。今从最后一解。
    (5)信者:诚实的人。
    (6)德信:整个时代的品德归于诚实。
    (7)歙歙焉:王弼本无"焉",帛书本、傅奕本等有"焉"。歙(xī),合、收敛的意思,一说歙歙为和谐、和顺的样子,今不从。歙歙,指统治者收敛自己的意志。
    (8)浑其心:使人的心思归于浑沌、纯朴。
    (9)百姓皆注其耳目:百姓都专注于他们自己的耳目。这句的意思是普通百姓都竞相用智,追求自己的欲望。这种情形必然导致各种纷争。因此老子要求统治者使他们绝圣弃智、归复自然。
    (10)圣人皆孩之:孩,名词作动词用,使? .象孩子一样。有"道"的人应当使老百姓都回复到婴孩般的真纯状态。此与二十八章"复归于婴儿"意思一样。

    【译文】

    有“道”的“圣人”没有自己固定的意志,(他)以老百姓的意志作为自己的意志。善良的人,我就以善良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良对待他,这样整个时代的品德就归于善良了。诚实的人,我以诚实对待他;不诚实的人,我也以诚实对待他,于是整个时代的品德就归于诚实了。有“道”的人在统治地位上,将收敛自己的意欲,使人心归于浑沌、纯朴。老百姓都专注于自己的耳目,(追求自己的欲望),有“道”的人使他们都回复到婴孩般的真纯浑朴状态。


 五十章

    出生入死(1)。生之徒(2),十有三(3);死之徒(4),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5),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6)。盖(7)闻善摄生(8)者,陆行(9)不遇兕(10)虎,入军(11)不被甲兵(12);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13)。

    【注释】

    (1)出生入死:出,出现于世上,也就是生。入,入于地下,也就是死。出生入死,对这句话有不同解释:一说人离开生路,就走进死路;一说人始于生而终于死;一说人出现于世上就是生,入于坟墓就是死。今从最后一说。
    (2)生之徒:徒,属,类。生之徒,即属于长寿一类的人。一说,徒通"途";生之徒,指活着的途径。
    (3)十有三:有几说。一说十分中占三分,即十分之三。一说指四肢与九窍,今不从。还有一说,指七情六欲,即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与声、色、衣、香、味、室(六欲)这十三项,今不从。老子认为,人类杜会有三分之一的人走向生的自然繁荣,有三分之一的人走向自然的死亡,还有三分之一的人过早残废,其原因是贪欲太多、伤残身体,违背了生命的自然性。因此他认为,善于养护自己的生命,便应做到少私寡欲,过一种清静质朴、纯任自然的生活。
    (4)死之徒:属于夭折的那些。
    (5)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人本来可以得生,但是却走向了死路。
    (6)生生之厚:为追求长生而过分地享受,酒食厌饱,奢侈淫佚,奉养过厚。
    (7)盖:用于句首的语气词。
    (8)摄生:摄,调摄、养护。摄生,即养生。
    (9)陆行:在陆地上行走。帛书甲本作"陵行",陵是山地、丘陵的意思。
    (10)兕(sì):犀牛。
    (11)入军:到军队中参战。
    (12)被甲兵:被,动词,遭受;甲兵,武器、兵器。被甲兵:即指受到杀伤。
    (13)无死地:没有进入死亡的地域。

    【译文】

    人出现于世上就是生,入于坟墓就是死。属于长春这一类的人,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这一类人,占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却自己走向死路的,也占了十分之三。(这后一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奉养得太过分了。曾听说过,善于养护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在军队中打仗下会受到杀伤;犀牛用不上它的角,老虎用不上它的爪,兵器用不上它的刃,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范围。


五十一章

    道生之(1), 德畜之(2),物形之(3),势成之(4)。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5)。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6),养之覆(7)之,生而下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8)。

    【注释】

    (1)道生之:之,指万物。"道"生成万物。
    (2)德畜之:德,道分化于万物就成为"德"。"德"畜养万物。
    (3)物形之:具体的质体使万物得到形状。
    (4)势成之:势,有不同的解释。一说指环境,即各种自然物所处的地域、气候等。一说势指事物内在的势能。一说指自然力中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如阴阳相对、四时因等。今从第一解。势成之,即环境使各物长成。帛书本"势"作"器。
    (5)莫之命而常自然:常,帛书本作"恒"。("道"与"德")对万物不加以干涉,从来都是让万物顺任自然。老子认为万物是在无为自然的状态中生长的。"莫之命"说明万物的生长是顺应着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而生长的,各自适应着自己所处的环境而生长的,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主宰在加以安排。因此老子也称此为"道生之",而把自然规律的具体作用于万物称为"德畜之"。正因为万物的生长必须依据自然界的规律,并彼自然规律所左右,所"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而万物的尊"道"贵"德",也仅仅是对自然规律的依据与运用,不是另有主宰者在加以命令与安排,这种"无为"的自然状态,就是"莫之命而常自然"。
    (6)亭之毒之:有两种解释。一说亭是定的意思,毒为安的意思,亭之毒之即安之定之。一说亭即成,毒即熟,亭之毒之,便是使之成熟、结果的意思。令从后解。
    (7)覆:覆盖,保护、维护。
    (8)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此四句重见于十章,马叙伦认为这是错简重出。

    【译文】

    “道”生成万物,“德”养育万物,万物呈现各种形状,具体环境使万物长成。因此万物没有不尊崇“道”并重视“德”的。“道”所以受尊崇,“德”所以被重视,就在于它们对万物不加干涉,从来都让万物顺任自然。所以,“道”生成万物,“德”畜养万物,使万物成长、发展,使万物成熟结果,对万物爱养、保护。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而不自恃有功,长养了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宰:这就是最深远的“德”。


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1),以为天下母(2)。既得其母,以知其子(3);既知其子,复守其母(4),没身不殆(5)。塞基兑;闭其门(6),终身不勤(7)。开其兑,济其事(8),终身不救。见小曰明(9),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10),无遗身殃(11);是为袭常(12)。

    〔注释〕

    (1)始:本始、起始,指"道"。
    (2)母:根源,亦指"道"。"道"生天下万物,故为天下万物之母。
    (3)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子,指天下万物。天下万物由"道"产生,故为"道"的儿子。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意即已经掌握了万物的根源--"道",从而认识了"道"的儿子--万物。
    (4)既知其子,复守其母:已经了解了万物,还必须坚守着万物的根本。
    (5)没身不殆:没身,指死亡。到死都没有危险。
    (6)塞其兑,闭其门:兑、门,都指窍穴;其,指人民。塞住他们嗜欲的孔窍,关闭他们嗜欲的门径。老子认为,"道"生人类,原是无知无欲的。唯其无知无欲,才能反观自我、览照外物,凭着本明的智慧,明察万物。而现实的人常常受到外界的诱引,逐渐生出私欲妄见。因此应"塞其兑,闭其门",使之归于真朴。
    (7)勤:马叙伦说此"勤"借为"瘽",病的意思。一说勤即勤劳之义,含有劳扰的意思,今从此。
    (8)开其兑,济其事:打开他们嗜欲的窍穴,助成他们求知逞欲的事。
    (9)见小日明:能察见微小的事情,才叫做"明"。
    (10)用其光,复归其明:"光"是向外照耀,"明"是向内透亮。运用智慧的光,返照内在的"明"。
    (11)无遗身殃:遗,招致;殃,灾祸。不给自己带来灾祸。
    (12)袭常:袭,通行本作"习",傅奕本、帛书甲本等均为"袭"。袭常,承袭常"道",也就是因循永恒的自然规律。

    【译文】

    天下万物都有本始,把这起始作为天下万物的根源。已经掌握了万物的根源(母),就能认识万物(子);已经掌握了万物,还必须坚守住万物的根本,这样,直到死也不会有危险了。塞住人们嗜欲的孔窍,关闭他们嗜欲的门户,终身都不会有劳扰的事情。打开嗜欲的孔窍,助成他们求知逞欲的事,他们终身不可救药。能察见细微的事情,才叫做“明”;能保持柔弱,才叫做“强”。运用智慧的光,返照内在的“明”,不给自己带来灾祸,这就叫做因循永恒的自然规律。


 五十三章

    使我(1)介然有知(2),行于大道(3),唯施是畏(4)。大道甚夷(5),而人(6)好径(7)。朝甚除(8),田甚芜(9),仓甚虚(10)。眼文彩(11),带利剑,厌(12)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13)。非道也哉(14)!

    【注释】

    (1)我:指有道的执政者。
    (2)介然有知:介然,有几解。一说指坚固的样子,即确信、毫无疑问的意思;一说介是微小的意思,介然有知,即稍有知识;一说介读为"黠",指智慧。今从第二解,即稍微有知识的意思。
    (3)行于大道:走在大路上。
    (4)唯施是畏:施,读为迤,邪、斜行之义。唯施是畏,只害怕走入邪路。
    (5)夷:平坦。
    (6)人:王弼本作"民",景龙碑、龙兴观碑本均作"人",指人君,即统治者。
    (7)好径:径,斜径,小路。好径,喜欢走斜径。
    (8)朝甚除:朝,朝廷;除,有几种说法:一说整洁;一说废驰、颓败。今从后解。朝甚除,即朝廷非常腐败。
    (9)田甚芜:农田非常荒芜。
    (10)仓甚虚:仓库非常空虚。
    (11)服文彩:服,动词,穿(衣服)。文彩,指华丽的衣裳。
    (12)厌:饱足。
    (13)是谓盗夸:是,代词,这。盗夸,相当于盗魁,强盗头子的意思。帛书乙本夸作"杅",《韩非子·解老篇》作"盗竽",古时夸、竽、杅通用。竽是古代合奏音乐中的主导乐器,竽先奏,其他乐器便相随进入;竽奏主调,其他乐器配合奏出和声。因此"盗夸"相当于说"盗魁"。
    (14)非道也哉:王弼本作"非盗也哉",帛书甲本缺,乙本作"盗竽非道也",龙兴观碑本作"非道也哉",今据此。

    【译文】

    假使我稍稍有点知识的话,我就在大道上行走,只害怕走入了邪路。大道很平坦,但是统治者却喜欢走小路。朝廷非常腐败,农田荒芜之极,仓库空虚到顶点。(可他们)穿着华丽的衣裳,佩带锋利的宝剑,吃足了精美的饮食,钱财剩余很多,这就叫做强盗头子。这是多么不合理呵!


 五十四章

    善建(1)者不拔(2),善抱(3)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4)。修(5)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6);修之于邦(7),其德乃丰(8);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9)。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10),以天下观天下(11)。吾何以知天下然(12)哉?以此(13)。

    【注释】

    (1)建:建树,建立。
    (2)不拔:不可拔掉、不可拔除。
    (3)抱:炮持,有牢固的意思。
    (4)子孙以祭祀不辍:以,因? .缘故;辍,停止、断绝。(如果一个人既能建树事业、又能保持事业)、子孙便会因此而祭祀不绝了。这里指他的事业长盛不衰。
    (5)修:修德。老子将修德作为建立自我、处人治世的基点,而道家所谓为家为国,也是充实自我之后的自然的流泽,这与儒家不同。
    (6)长:一说加长的意思,与上文"有余"相应;一说长为尊崇的意思。今从前解。
    (7)邦:王弼本作"国",傅奕本、帛书甲本作"邦"《韩非子·解老篇》引作"邦"。
    (8)丰:广大的意思。
    (9)普:普遍。
    (10)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从个人本身的情形观照(其他的)个人;从自己家的情形观照别人家的情形;从自己一乡的情形,照别的乡的情形;从自已一国的情况观照别的国家的情况。
    (11)以天下观天下:从目前天下的状况观照将来天下的状况。
    (12)然:这样。
    (13)以此:以,用,凭。此,这些道理,指"以身观身"等。

    【译文】

    善于建树的人,(其建树的东面)不可拔除;善于抱持的人,(他抱持的东西)不会脱落。(如果一个人既能建树事业,又能抱持事业),子孙便会因此而祭祀不绝。修德于一身,他的“德”就可以纯真;修德于一家,他的“德”就会有余;修德于一乡,他的“德”就会增长;修德于一国,他的“德”就广大;修德于天下,他的“德”便会普遍。(修德要推己及人、见微知著。)所以从自己本身的情形去观照别的人;从自己一家的情形去观照别人家的情形;从自己一乡的情况去观照其他乡的情况;从自己一国的情形去观照别的国家的情形;从目前天下的状况,观照将来天下的状况。我凭什么了解天下这样的现实呢?就是目的这个道理。


 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1)。毒虫不螫(2),猛兽不据(3),攫(4)鸟不搏(5)。骨弱筋柔而握固(6)。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7),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8),和(9)之至也。知和曰常(10),知常曰明,益生(11)曰祥(12),心使气(13)曰强(14)。物壮(15)则老,谓之下道,不道早已(16)。

    【注释】

    (1)含德之厚,比于赤字:含有深厚的"德"的人,比得上初生的婴儿。赤子,指初生的婴儿。老子经常用婴儿的概念,比喻人的品性复归自然,达到纯真浑朴的状态。
    (2)毒虫不螫:毒虫,王弼本作"蜂虿虺蛇"。河上公本、景福本、李约本、陈希声本、司马光本、苏辙本、林希逸本等众多古本皆作"毒虫"。毒虫,正是指蜂、蝎、毒蛇之类。螫,毒虫用尾端刺人。
    (3)据:兽类用足爪抓物。
    (4)攫鸟:用脚爪取物如鹰隼一类的鸟。"攫"字的用法与"毒虫"的"毒"的用法一样,形容凶恶的物类。下面"猛兽"的"猛"亦如此。
    (5)搏:鹰隼用爪和翅击物。
    (6)握固:把握得很牢固。
    (7)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牝牡之合,指男女的交合,全作,王弼本如是,帛书甲本作"腹怒"、乙本作"朘作"。朘,婴孩的生殖器;作,挺举、勃起,这句的意思是,婴孩不知道什么是男女交合,但他的小生殖器常常勃起。
    (8)嘎:哑。河上公本作"哑"。
    (9)和:指阴阳调和。人的身体,阴阳调和才能健康,阴盛则生寒疾,阳盛则生热疾。
    (10)常:人类天性的自然规律。
    (11)益生:纵欲贪生。
    (12)祥:古时用作吉祥,有时也用作妖祥、不祥。这里即为后者,指灾祸、妖孽。
    (13)心使气:欲望支配精气。
    (14)强:逞强,暴。
    (15)壮:强壮。
    (16)已:完结、死亡。

    【译文】

    含“德”浓厚的人,比得上初生的婴儿。毒虫不去刺伤他,猛兽不去伤害他,凶鸟不去搏击他。他筋骨柔弱,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还不懂得男女交合,但小生殖器却常常勃起,这是精气充足的缘故。他整天号哭,但声音却不会沙哑,这是他身体谐和的缘故。认识到谐和的道理叫“常”,认识到“常”叫做“明”。纵欲贪生叫做灾殃,欲望支配精气叫做逞强。过分强壮就会趋于衰老,这叫做不合于“道”,不合于”道”,很快就会死亡。


 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1)。塞其兑,闭其门(2),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3),是渭玄同(4)。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5)。故为天下贵(6)。

    【注释】

    (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道"的人不随便说,随便说的人不知。"道"有人认为,这句话还含有更深一层意思:智者是不向人民发号施令的,发号施令的人就不是智者。
    (2)塞其兑,闭其门;此二句见于五十二章,注释参看该章注释(6)。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四句重见于四章中,疑是此处错简重出。把他们的锋芒磨去,把他们的纠纷化解,涵蓄着光耀,混同着尘垢。这一段活可以理解为统治者治民的原则,也可理解为老子对理想人格形态的描述。从后者角度看,一个人,如果锋芒外露,就容易摧折,故应磨平它,一般人各自从片面观点出发,坚持自己的意见,因而是非纷纭,无所适从,要"解其纷",就得放弃片面。凡阳光照射,必有照不到的阴暗面,只有懂得"负阴"、"抱阳"对立统一的人,才懂得"用其光,复归其明"。宇宙间到处充满尘埃,人世间纷繁复杂的情形也是如此,超脱现实不可能,只能化除成见,因势利导,让好的、不好的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便是"同其尘"。
    (4)玄同:玄妙齐同的境界,也就是"道"的境界,老子理想的人格形态,是"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最后达到"玄同"的最高境界。"玄同"的境界是消除自我的固蔽,化除一切的隔膜,超越世俗人伦关系的束缚,以开朗、宽豁的态度对待一切的人和事。
    (5)不可得而亲? .不可得而贱:这六句表明,"玄同"的境界超出了亲疏、贵贱、利害的区别。
    (6)贵:动词,尊重的意思。一说贵当作"贞",形似而误;贞借为正,首领、君长的意思。

    【译文】

    智者是不随便(向人民)施加政令的,施加政令的人就不是智者。塞住他们知欲的孔窍,关闭他们知欲的门户,磨去锋芒,化解纠纷,涵蓄光耀,混同尘垢,这就叫做玄同的境界。这样就不分亲近,不分疏远,不分利益,不分祸害,不分高贵,不分低贱。所以这样的人能做天下的君王。


五十七章

    以正(1)治国,以奇(2)用兵,以无事(3)取天下(4)。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5);天下多忌讳(6),而民弥(7)贫;民多利器(8),国家滋(9)昏;人多伎巧(10),奇物(11)滋起;法令滋彰(12),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13);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14),而民自富;我无欲(15),而民自朴。"

    【注释】

    (1)正:正常平易的方法,也就是"清静"之道。
    (2)奇:帛书本作"畸"。出奇诡秘的计谋。
    (3)无事:即无为。
    (4)取天下:治理天下。
    (5)以此:根据这些。指下面一段文字。
    (6)忌讳:禁令。
    (7)弥:越,更加。
    (8)利器:指武器。
    (9)滋:越,更加。
    (10)伎巧:技巧智慧。
    (11)奇物:邪恶的事。
    (12)彰:明白。
    (13)自化:自我化育,自然顺化。
    (14)无事:无所事事,此主要指不去搅拢、干涉百姓。
    (15)无欲:不贪,没有贪欲,这一章仍然阐述的是老子"无为"的政治思想。老子反对一切工艺技巧、一切聪明智慧、一切法制禁令,让统治者"无欲",让老百姓"自化",整个社会便在一种清静无为的状态中保持自然和淳朴。

    【译文】

    以清静无为之道治国,以出奇诡秘的计谋用兵,用无为的政治统治天下。我根据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根据下面这些:天下的禁忌越多,人民就越贫穷;民间武器越多,国家就越混乱;人民的技巧智慧越多,邪恶的事情就层出不穷;法令越严明,盗贼反而越多。所以有“道”的圣人说:“我无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静、人民就自然端正;我不搅扰人民,人民就自然富裕;我不贪婪,人民就自然朴实。”


 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1),其民淳淳(2);其政察察(3),其民缺缺(4)。祸兮,福之所倚(5);福兮,祸之所伏(6)。孰知其极(7)?其无正(8)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9)。人之迷(10),其日固久(11)!是以圣人方而不割(12),廉而不刿(13),直而不肆(14),光而不耀(15)。

    【注释】

    (1)其政闷闷:闷闷,昏昏昧昧,这里是宽容的意思。其政闷闷,国家的政治宽容。
    (2)淳淳:淳厚质朴。
    (3)察察:严密、苛酷。
    (4)缺缺:帛书乙本同,甲本作"夬"。缺、夬均借为"■",■即狯,狡诈的意思。老子认为宽容的政治(也就是"无为"的政治)可以使社会风气淳厚朴实,人民才可以安然自在,过着幸福宁静的生活。相反,政治严苛,则会导致民风狡诈,社会混乱。
    (5)祸兮,福之所倚:倚,依傍。灾祸呵,幸福正依傍在它里面。
    (6)福兮,祸之所伏:伏,潜藏。幸福呵,灾祸正潜藏在它里面。这两句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思想。一切事物都是在对立的状态中反复交替变化的,而人们习惯于被表面现象所限制,老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观察事物时应拓宽视野、逆向思维。
    (7)极:极限、最后。
    (8)无正:即无定,没有定准。
    (9)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再转变为邪,善再转变为恶。这是老子关于事物相反相成、循环往复、不断转化思想的具体阐述。
    (10)人之迷:人们的迷惑。
    (11)其日固久:时间实在是很久了。
    (12)方而不割:割,用刀刃伤害人。方正但不会伤害人。
    (13)廉而不刿:廉,棱边,形容锐利。刿,用刀尖刺伤。
    (14)直而不肆:直率而不放肆。
    (15)光而不耀:光亮但不刺眼。耀,过分明亮。这几句说明,人的行为,方、廉、直、光是好的,但随时可能转化为割、刿、肆、耀这些坏的方面。而只有深知大"道"的圣人,才能以"道"自守,保持行为的正确而适中。

    【译文】

    国家的政治宽容,人民就淳厚质朴;国家的政治严苛,人民就狡黠诡诈。灾祸呵,幸福正依傍在它里面;幸福呵,灾祸也正隐藏在它之中。谁知道它们的终极?它们并没有一个定准。正可能随时转变为邪,善可能随时转变为恶,人们的迷惑不解,已经有很长的时日了!所以有“道”的圣人方正但不伤人,锐利但不至于把人刺伤,直率却不至于放肆,明亮但不显得刺眼。


 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1),莫若啬(2)。夫唯啬,是谓早服(3)。早服谓之重积德(4);重积德则无不克(5);无不克则莫知其极(6);莫知其极,可以有国(7)。有国之母(8),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9),长生久视(10)之道。

    【注释】

    (1)事天:一说事奉上天。一说天指身,事天即养护身心、保养天赋。今从后解。
    (2)啬:爱惜。啬是老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六十七章的"俭"意义相近,是爱惜精神、积蓄力量的意思。
    (3)早服:一说,尽早服从自然事理。一说,服通"备", 准备;早服即早作准备。今从前解。
    (4)重积德:重,多、厚,含有不断的意思。重积德,不断地积蓄"德"。
    (5)克:战胜。
    (6)莫知其极:极,最高点、顶点。没有人知道他(力量)的最高点。
    (7)有国:保有国家,即可以担负保护国家的责任。
    (8)有国之母:母,指保有国家的根本大"道"。有国之母,即有国以母,用大"道"去保护国家。
    (9)深根固抵:根柢,树根向四边伸的叫做根,向下扎的叫做柢。
    (10)长生久视:久视,久活、久立。长生久视,即长久存在。

    【译文】

    治理国家,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力的原则更好的。爱惜精力,就是尽早服从自然事理。尽早服从自然事理,这就叫做不断积蓄“德”;不断地积蓄“德”,就没有什么不能战胜;没有什么不能战胜,就没有人能估计他力量到底有多大;无法估计他的力量,就可以担负保护国家的重任。保护国家用这个大“道”,就可以长久。这就叫做根深柢固,长久存在的道理。


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1)。以道莅天下(2),其鬼不神(3);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4);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5)。夫两不相伤(6),故德交归焉(7)。

    【注释】

    (1)治大国,若烹小鲜:小鲜,小鱼。治理大国,要象煎烹小鱼一样。这是老子"无为"思想的又一阐述。煎烹小鱼,不能老去翻动,否则就会破坏它的汁水。老子将治理大国比喻为煎烹小鱼,就是要统治者不要总是搅扰人民,而应安静无为。老子的这一警句,在传统中国的政治思想上曾产生过重大影响。统治者如果能无为而治,则人人可以在自然状态中相安无事;相反,扰民则会害民,天下不会安宁,世风混浊,灾祸便起。
    (2)以道莅天下:莅,面临。用"道"这个原则来对待天下。
    (3)其鬼不神:神,灵,起作用。(如果用"道"去治理天下),那么鬼也就不起作用了。老子将社会灾祸的根源归咎于人,尤其是统治者的态度和所推行的政治制度,认为只有"无为"的姿态、"无为"的政治,才是免除灾难的根本途径。
    (4)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不是鬼不灵,而是它起的作用不伤人。
    (5)圣人亦不伤人:圣人也不伤害人。这里指有"道"的统治者(圣人)采取清静无为的政治,对人民不施政令、不加干涉,更不用酷刑,使人民自然安宁、不受伤害。
    (6)两不相伤:指鬼神和圣人都不侵越、伤害人。
    (7)故德交归焉:有两解,一说交归相当于交相称赞,指人和鬼都交相称赞圣人的德;一说交是俱、皆、都的意思,指自然的德性都回归到人民的身上了。今从后解。

    【译文】

    治理大国,应好象煎烹小鱼。用“道”来治理天下,那么鬼也就不灵(不作祟兴灾)了;不是鬼不灵了,而是它起的作用不伤人了;不是它起的作用伤不了人,而是圣人也根本不想伤人。鬼神和圣人都不伤害人,所以自然的德性都回复到人民身上了。


 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1),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2)。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3),则取(4)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5),或下而取(6)。大邦不过欲兼言人(7),小邦不过欲入事人(8)。夫两者各得所欲(9)。大者宜为下(10)。

    【注释】

    (1)大邦者下流:邦,帛书甲本如是,乙本及通行本作"国"。下流,居于下流,处于水的下游。
    (2)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王弼本作"天下之交,天下之牝",今据帛书甲本改。这两句的意思,一说交读咋"狡",或作"佼"字,健壮的意思,即天下的雌性才是天下最强健有力的,一说交是交汇、汇合的意思,即处于天下雌柔的地位,是天下交汇的地方。
    (3)大邦以下小邦:大国用谦卑的态度对待小国。
    (4)取:取得信任、取得归顺。
    (5)或下以取:或,有时。有时大国以谦卑的态度取得小国的信任。
    (6)或下而取:有时,小国以谦卑的态度才能取得大国的信任。
    (7)兼言人:兼,聚拢起来;畜,饲养,含占有的意思。兼言人,把人聚在一起加以养护。有人认为,这里指的是大国兼并、占有小国。
    (8)入事人:待奉别人,指小国待奉大国。
    (9)各得所欲:各自都满足了自己的欲望。
    (10)大者宜为下:大国还是应当注意谦下。老子在此揭示出大国的态度是决定人类能否和平相处的关键因素,强调大国应该谦卑宽容,不可恃强凌弱,这样才能赢得小国的信任。

    【译文】

    大国要象居于江河的下流一样,处于雌柔的位置,这是天下交汇的地方。雌柔常常以虚静战胜雄强,就是因为它安静而处于下面的缘故。所以大国用谦下的态度对待小国,就可以取得小国的信任;小国用谦下的态度对待大国,也才能取得大国的信任。所以,有时大国以谦下的态度取得小国的信任,有时小国以谦下的态度取得大国的信任。大国不过是要聚养小国,小国不过是要待奉大国,这样大国小国都各自满足了愿望,大国还是应当以谦下为宜。


 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1)。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2)。美言可以市尊(3),美行可以加人(4)。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5)三公(6),虽有拱璧以先驷马(7),不如坐进此道(8)。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9):求以得(10),有罪以免邪(11)?故为天下贵。

    【注释】

    (1)奥:帛书本作"注"。奥,藏,含有庇荫的意思。
    (2)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道"是)善人的法宝,(是)连不善的人也要保持的东西。
    (3)美言可以市尊:市,买、取的意思;市遵,即取得(别人的)尊敬。美好的言语能换取别人的尊敬。
    (4)美行可以加人:加,有几种解释。一说加人相当于有益于人,加即益的意思;一说加人就是凌驾于人之上;一说加是重的意思,加人就是见重于人,被人器重、尊重。今从最后一说,这句的意思就是:美好的行为可以让人看重。
    (5)置:设置。
    (6)三公:周朝时所设置的三个辅弼国君的大官,即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到汉朝以后,只有高位,没有实权。
    (7)拱璧以先驷马:拱璧,是古代一种玉,圆镜形,中间有圆孔,为贵重的礼品;驷马,四匹马驾的车,古代只有天子、大臣才能乘坐。拱璧以先驷马,拱璧在先,驷马在后。这是古代献奉的礼仪,较为隆重。
    (8)不如坐进此道:进,古时地位低的人送给地位高的人东西,叫"进"。不如用"道"来进献,
    (9)不曰:岂不是说。
    (10)求以得:有求就可以获得。
    (11)有罪以免邪:有罪的人(只要得到"道")就可以免去罪吗?邪,即耶,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这句话实际上说明了"不善人之所保"的缘由。本章老子阐明"道"对人生乃至政治的决定性作用,它是万物的主宰、人类的法宝。任何人遵循它,则"有求以得,有罪以免",这个"道"便是清静无为之"道",天子三公,拥有拱璧驷马,还不如怀着清静无为的心念。

    【译文】

    “道”是万物深藏的地方。(它是)善人的法宝,不善的人也要保持的东西。(得“道”的人)美好的言词可以取得人们的尊敬,美好的行为可以使人器重。不善的人,怎么能把“道”舍弃呢?所以,天子即位,设置三公,即使有拱璧在先、驷马随后(这样隆重的)礼仪,倒不如用“道”来作为献礼。古时候重视“道”的原因是什么呢?岂不是说,有求就可以得到,有罪就可以免除吗?所以被天下人所重视。


 六十三章

    为无为(1),事无事(2),味无味(3)。大小多少(4),报怨以德(5)。图难于其易(6),为大于其细(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8),故能成其大。夫轻诺(9)必寡信(10),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11)难之,故终无难矣。

    【注释】

    (1)为无为:以"无为"的态度去作为。这是说要顺乎自然,虽为之却象无所为,毫不做作。
    (2)事无事:前一个"事",动词,做事、从事的意思。无事,不创新事,含有不搅扰、不干涉的的意思。事无事,以"无事"的方式去做事。这也是说要顺应自然。
    (3)味无味:前一个"味",动词,玩味。无味,寡淡无味。味无味,把恬淡无味当作味。意思也是顺应自然,恬淡处世。"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是老子的人生观和处事治世的哲学。
    (4)大小多少:这四字意义欠明,解释不一。一说不管别人对自己怨恨有多大(都要以德报怨)。一说"大"是"把? .看成大";"多","把? .看成多";"小"和"少"分别作宾语,意思是把小事看成大事,把少事看成多事。一说大小多少,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因此解决问题就从小处着手)的意思。今从最后一解。
    (5)报怨以德:即以德报怨,用恩德去报答别人的仇怨。
    (6)图难于其易:图难,处理、解决困难的事;于其易,于,介词,从;易,容易的地方。解决困难的事从它容易的地方入手。
    (7)为大子其细:为大,做大事情;细,细微的地方、小的地方。为大于其细,就是做大事要从细小的地方入手。
    (8)不为大:有两解。一说不自以为大,即不自以为在干大事情。一说不干大事,因为大己化小。两说均可通。
    (9)轻诺:轻易许诺。(10)寡信:信,守信的、守信用。寡信,很少守信用。(11)犹:均、都。

    【译文】

    以“无为”的态度去作为,以“无事”的方式去做事,以无味作为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恩德去报答怨恨。解决困难的事要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做大事情要从细小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开始;天下的大事,必定由细小开始。所以有“道”的圣人永远不认为自己在做大事情,才能成就大事。轻易应诺别人的要求,一定很少遵守信约;把事情看得太容易,遇到的困难就一定多。因此有“道”的圣人(遇到事情)都把它看得艰难,所以才永远没有困难。


 六十四章

    其安(1)易持(2),其未兆(3)易谋(4)。其脆易泮(5),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6),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7);九层之台,起于累土(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9)。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10)。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11),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12),复(13)众人之所过,以辅(14)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15)。

    【注释】

    (1)安:稳定、安定。
    (2)持:维持,掌握。
    (3)未兆:没有迹象时、没有征兆时。
    (4)谋:图谋、谋划。
    (5)泮(pàn):散,分解。
    (6)为之于未有:为,做,处理;未有,没有发生、没有出现。在事情还没有发生时就把它做好。
    (7)毫末:指细小的萌芽,
    (8)累土:累,帛书乙本作"蔂"、甲本作"赢"。累、赢都借为"蔂"。蔂,土笼,即盛土的筐子。累土,一筐筐的土。一说累是堆积的意思。今从前解。
    (9)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硬要去)做,谨小慎微也一定会遭失败;(紧紧)抓住不放,就必将遭受损失。(10)常于几成而败之:常,帛书本作"恒";几,帛书甲、乙本均作"其"。几,差不多。这句是说,(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做到快要成功的时候就失败了。
    (11)欲不欲:前一个"欲",动词,向往、欲想;不欲,(别人所)不向望的。欲不欲,即想往别人所不向往的。
    (12)学不学:前一个"学"是动词,学习。学不学,就是说圣人的学习就是不学什么。
    (13)复:一说补救、弥补的意思;一说复作返讲,从错误的道路上走回来。改正错误的意思。今从后解。
    (14)以辅:以,帛书本作"能"。以辅,用? .去辅助。
    (15)不敢为:不敢妄为。

    【译文】

    事物稳定时就容易掌握,事物还没有出现变化的迹象时,容易打主意。事物脆弱时容易分解,事物还微小时,容易打散。要在事情还没有发生变化时就把它做好,要在混乱还没有产生时就把它治理好,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土开始堆积而成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硬要去)做,就必然会遭到失败;(紧紧)抓住不放,就必将会遭受损失。因此有“道”的圣人不(轻易)做,所以就没有失败;不抓着不放,听以没有损失。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就失败。(如果)在事情要完成的时候也能象事情开始时那样谨慎,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情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所向往的事,是别人所不向往的。(他)不看重那些稀罕的财物;他的学习就是不学什么;改正众人的错误,用(上述原则)辅助万物自然发展,不敢轻率去做。


 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1),非以明民(2),将以愚之(3)。民之难治,以其智多(4)。故以智治国,国之贼(5);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6)。常(7)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8),然后乃至大顺(9)。

    【注释】

    (1)古之善为道者:为,执行;道,指遵循自然的无为政治。古来善于执行有"道"的政治的人。
    (2)非以明民;以,用:明民,使人民明智、聪明;此明用如动词。非以明民,不是用知识来使人民狡猾明智。
    (3)愚之:使之愚,使人民真朴自然。
    (4)智多:景龙碑、龙兴观碑等本作"多智",意义相同。
    (5)贼:祸害。
    (6)知此两者亦稽式:认识这两种方式(用智和不用智)也就是一个法则。稽式,法则、法式,景龙碑、河上公本、林希逸及不少古本皆作"楷式"。
    (7)常:帛书本作"恒"。
    (8)与物反矣:有两种解释。一说"反"就是相反,指"德"与一般的事物性质是相反的;一说"反"是"返"的意思,指"德"与万物一起复归于真朴。
    (9)大顺:自然。老子在这一章中,强调的仍然是一种合于自然、真朴的为政之道。他认为,政治的好坏决定于统治者的方针。如果统治者崇尚巧智,那么人们便会互相伪诈,彼此贼害;如果统治真诚朴质,并且崇尚愚民政策,则政风才会良好,人民才会棺安无事,社会才会趋于安定。老子所崇尚的"愚民"政策,非一般人理解的使人民愚昧,他之所谓"愚",实际是指真淳、自然、朴质,正如二十章所谓"我愚人之心也哉"。他不仅期望人民真淳朴实,而且更要求统治者真淳自然。

    【译文】

    古来善于以“道”执政的人,不是用(知识)使人民狡猾明智,而是使人民真朴自然。人民之所以难统治,就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去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祸害;不用巧智去治理国家,是国家的幸福。了解这两种方式也就是一个法则。永远了解这个法则,就是深远的“德”,这深远的“德”是那样的深、那样的远,与万物复归到真朴,然后归于自然。


 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1),以(2)其善下之(3),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4),必以言下之(5);欲先民(6),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7),处前而民不害(8)。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9)。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10)。

    【注释】

    (1)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为,是、成为;百谷,指百川,即众多的河流;王,指河流所归往的地方;者,? .的原因。这句是说,江海所以能够成为众多河流归往的地方,原因是? .。
    (2)以:因为。
    (3)善下之:善于处在低下的地位。
    (4)欲上民:想要统治人民。上,这里作动词用,指地位处在? .上面,即统治之意。
    (5)以言下之:以,用;言,言词、言语;下之,把自己摆在人民的下边。以言下之,意即用言词对人民表示谦下。
    (6)欲先民:想站在人民的前头,即成为他们的领袖。
    (7)重:压迫、负担。
    (8)害:妨害、为害。
    (9)乐推而不厌:推,推崇、爱戴。乐于推崇(他)而不会厌弃。
    (10)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正因为他的不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与他争。老子在此以江海作比喻,阐明统治者要谦下退让,才能赢得统治地位,并再一次阐述其无为、不争的政治主张。取譬生动、道理深刻。

    【译文】

    江河大海能成为众多河流汇聚的地方,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才能成为许多河流归往的地方。 因此,有“道”的圣人想要统治人民,必须用言词对人民表示谦下;想要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因此,圣人处于人民之上而人民不感到有负担;处于人民之前而人民不感到有灾害。因此天下人民乐于推戴他而不厌弃。正因为他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才没有人能够与他争。


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1),似不肖(2)。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4),二曰俭(5),三曰不敢为天下先(6)。慈故能勇(7),俭故能广(8);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9)。今舍慈且勇(10);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11)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注释】

    (1)天下皆谓我道大:天下人都说我的"道"很大。
    (2)似不肖:肖(xiao),象,与? .相似;似不肖,好象不大象(任何具体的东西)。一说,不肖指人不贤或"道"不美,今不从此说。
    (3)若肖,久矣其细也夫:如果象(什么具体的东西),它早就渺小得很了!
    (4)慈:慈爱、宽容。
    (5)俭:节俭。老子的"俭"与"啬"的概念是同一个意思,指的是含藏培蓄,不奢糜、不肆为。
    (6)为天下先:走在天下人的前面。
    (7)慈故能勇:(因为)慈爱、宽容,所以才能勇敢。
    (8)广:宽广,在此指富裕。
    (9)器长:帛书甲本作"事长"。器,指物;长,首长。器长,指万物的首长。
    (10)舍慈且勇:且,同,取、求的意思。舍弃慈爱而求取勇敢。
    (11)以:用,指使用慈爱。

    【译文】

    天下的人都说我的“道”是很大的,好象它并不象(任何具体的事物)。正因为它的广大,所以不象任何具体的东西。如果它象什么具体东西的话,它早就渺小得很了!我有三件宝贝,我掌握并保存着它们。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叫做不敢处在天下人的前边。(因为)慈爱,所以能勇敢;(因为)节俭,所以能富裕;(因为)不敢处在天下人的前边,所以能做万物的首长。现在,舍弃慈爱而求取勇敢,舍弃节俭而求取富裕,舍弃退让而求取争先,结果只是死亡!慈爱,用它去征战就能获胜,用它去守卫就能巩固。上天要救助谁,就用慈爱去卫护谁。


 六十八章

    善为士(1)者,不武(2);善战者,不怒(3);善胜敌者,不与(4);善用人者,为之下(5)。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6),古之极(7)。

    【注释】

    (1)士:这里指的是领兵打仗的人,即将帅。
    (2)不武:不逞勇;武。
    (3)不怒:怒,一说强悍。一说愤怒。两者皆通。
    (4)不与:与,有两解:一说是对付、应付的意思;一说当争、斗讲。今从后解。景龙碑、傅奕本等多种古本皆作"不争"。
    (5)善用人者,为之下:善于用人的,对人态度谦下。
    (6)配天:符合自然的道理。
    (7)古之极:极,准则,标准。古之极,古来最高的准则,在这一章中,老子阐述了他的军事、战争观。他认为"武"、"怒"都是暴烈的表现,是一种侵略的行为。老子希望将帅是"不武"、"不怒"的,而当战争迫不得已、不可避免时,又应当"不争",不可嗜杀。这些,与老子曾经阐明的"不以兵强天下"(三十章)、在战争中以慈而战、以慈而守(六十七章)等主张是一致的。

    【译文】

    善于作将帅的人,是不逞勇武的;善于作战的人,是不靠强悍的;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在于动辄跟敌人争斗;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态度是很谦卑的。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德”,这叫做利用别人的力量,这叫做符合自然的规律,这是古来就有的最高准则。


 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1):"吾不敢为主(2),而为客(3);不敢进寸,而迟尺。"是谓行无行(4),攘无臂(5),扔无敌(6),执无兵(7)。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8),故抗兵相若(9),哀兵胜矣(10)。

    【注释】

    (1)用兵有言:傅奕本作"用兵者有言"。
    (2)为主:主,战争时的主动进攻、攻势。为主,即采取攻势。
    (3)为客:客,指战争时的被迫自卫。为客,即采取守势。
    (4)行无行:第一个"行",动词,排行、摆阵势的意思。第二个"行",名词,行列、阵势。行无行:摆阵势,就象没有阵势那样,
    (5)攘无臂:攘(rang),举起手臂。攘无臂,要挥举手臂,却象没有手臂可举一样。
    (6)扔无敌:扔,对抗的意思。扔无敌,指虽然面对着敌人,却象没有敌人可以攻击一样。
    (7)执无兵:执,拿、持;兵,指兵器。虽然有兵器,却象没有兵器可拿一样。
    (8)吾宝:指六十七章阐述过的"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9)抗兵相若:抗,相对抗;兵,指军队;相若,相当。抗兵相若:两军相对,力量相当。此四享王弼本作"抗兵相加",帛书本、傅奕本等作"抗兵相若"。
    (10)哀兵胜矣:哀,一说沉痛,悲愤;一说哀是慈爱、慈悲的意思。今从后解,即(两军相对时,力量相当,则)慈悲的一方可以获得胜利。

    【译文】

    用兵打仗的说过这样的话:“我不敢采取攻势。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寸,而要后退一尺。”这就是说,摆阵势,象没有阵势可摆一样;挥胳臂,象没有胳膊可举一样,迎敌人,象没有敌人可攻击一样;手执兵器,象没有拿武器一样。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低估了敌人的力量,低估敌人的力量,就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的原则。所以,两军相对,力量相当时,慈悲的一方可以获胜。


 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1),事有君(2)。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3)。知我者希,则我者贵(4)。是以圣人被褐(5)而怀玉(6)。

    【注释】

    (1)言有宗:言论有宗旨。
    (2)君:主,意即根本、根据。
    (3)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无知,有两解:一说指人们无知、不了解自己,一说指自己淳朴无知。今从前解。正是因为人们的无知,因此才不了解我。老子所提倡的虚静、柔和、慈俭、不争等思想,都是本于自然的道理,本是最易理解、最易实行的,但人们由于被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名、利所诱惑,自然淳朴的本性渐趋湮没,对这些最根本、最浅显的道理反而不能理解,故老子感叹"知者希"。
    (4)则我者贵:则,法则,这里作动词用,意即取法,以? .为准则;贵,难得,可贵。则我者贵:以我(的主张)为准则的难得。
    (5)被褐:被,同"披",穿在身上;褐(he),粗布衣服,穷苦人所穿。
    (6)怀玉:怀,动词,怀揣的意思。玉,美玉,这里指精神上的宝物。

    【译文】

    我的话很容易了解,很容易实行。天下却没有人能知晓,没有人能实行。说话要有宗旨,做事要有根据。正由于人们无知,因此他们不了解我。了解我的人稀少,以我(的主张)为准则的人难得遇到。因此,有“道”的圣人(的不被了解,恰似)外面穿着粗布衣服、怀内揣着美玉(的人一样)。


 七十一章

    知不知(1),尚矣(2);不知知(3),病(4)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5)。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注释】

    (1)知不知:有多种解释。一说,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一说,知道却自以为不知道。两种解释都说得通。
    (2)尚矣:王弼本、河上公本"尚"作"上",无"矣"字。帛书本为"尚矣"。尚通"上",最好的意思。
    (3)不知知: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
    (4)病:毛病、缺点。
    (5)病病:前一个"病"是动词,"以? .为病"、"把? .当作病"的意思。后一个"病",名词,指的是上面说的"不知知"的毛病。病病,即把这种毛病当作病。老子在此指出,圣人是有自知之明的,这种自知使其避免了"不知知"的毛病;而他之能够免除这种毛病,正是他以"不知知"为耻、视"不知知"为病的缘故。相反,有这种毛病的人从来不认为自己不知,反而自以为是。这实际上是圣人与庸人的素质之别。

    【译文】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最好;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是毛病。有“道”的圣人没有这种毛病,因为他把“不知知”当成一种毛病。正因为将毛病当成毛病,因此才不犯这种毛病。


 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1)。无狎其所居(2),无厌其所生(3)。夫唯不厌,是以不厌(4)。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5);自爱不自贵(6)。故去彼取此。

    【注释】

    (1)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前一个"威",指威压、威力;大成,指威胁、祸乱。人民不害怕威压,那么更大的祸乱就要发生了。一说,"至"作"窒"讲,行不通的意思,这句便是:人民不害怕威压,那么统治者的威力就行不通了。
    (2)无狎其所居:狎,王弼解释为"狭"的假借字,狭迫、逼迫的意思;无狎其所居,即(统治者)不要逼迫得人民不得安居。帛书甲本"押"作"闸",关闭的意思,意思是:(统治者)不要用威力象闸门一样把人民的居处封闭起来(使他们不得自由)。河上公本及多种古本"押"均作"狭"。狎、狭相通,今从前解。
    (3)无厌其所生:厌,压迫。(统治者)不要压制人民谋生的道路。
    (4)夫唯不厌,是以不厌:前一个"厌"是压迫的意思,前一句针对统治者而言;后一个"厌"是厌恶的意思,后一句针对人民而言。
    (5)自知不自见:见同"现",表现。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表现。
    (6)自爱不自贵:自我尊重但不自以为高贵。

    【译文】

    人民不害怕(统沾者的)威压,那么更大的祸乱就要发生了。(统治者)不要逼得人民不得安居,不要压迫人民谋生的道路。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会厌恶(统治者)。因此有“道”的圣人有自知而不自我表现,能自爱而不自显高贵。所以舍弃后者(自见、自贵),而采取前者(自知、自爱)。


 七十三章(缺)

七十四章(缺)

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1),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2),是以难治。民之轻死(3),以其上求生之厚(4),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5),是(6)贤(7)于贵生(8)。

    【注释】

    (1)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帛书本作"人之饥也,以其取食之多也"。上,指统治者;食,动词,吃。人民陷于饥饿,是因为统治者吞吃的赋税太多。
    (2)有为:有所作为。此为老子政论时经常使用的概念,它指的是用完备的政治制度、严酷的法律等等去统治人民。
    (3)轻死:轻,作动词用,看轻、不重视的意思。轻死,看轻死亡,即不怕死。
    (4)以其上求生之厚:帛书本无"上"字。求生,意即养生;厚,奢厚,求生之厚,指统治者不惜一切代价保养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5)无以生为者:不把保命养生看得过分重的人。
    (6)是:指示代词,这。
    (7)贤:胜过,超过,比? .好。
    (8)贵生:贵,以? .为贵,即看重的意思。贵生,指过分看重生命、过份保养生命。老子在本章对统治者的虐政提出了强烈的警告,他指出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高压是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人民痛苦不堪,因此才敢不怕死而反抗。

    【译文】

    人民陷于饥饿,是因为统治者吞吃的赋税太多,因此发生饥荒。人民所以难于统治,是因为统治者强作妄为,因此难以统治。人民所以不怕死,是因为统治者不借一切代价保养自己,老百姓因此冒死反抗。只有那些不把保命养生看得过分重的人,比过分看重生命的人高明。


 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1),其死也坚强(2)。草木(3)之生也柔脆(4),其死也枯槁(5)。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6)。是以兵强则灭(7),木强则折(8)。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注释】

    (1)人之生也柔弱:生,生存、生活;柔弱,指人的身体、筋骨、肌肉的柔软。人之生也柔弱,即人活着的时候其身体筋骨肌肉是柔软活动的。
    (2)其死也坚强:坚强,指人身体肌肉的僵硬。这句是说,人死了以后身体就僵硬了。
    (3)草木:通行本作"万物草木","万物"二字被普遍认为是衍文,很多古本均无此二字。
    (4)柔脆:指草木形质的柔软脆弱。
    (5)枯槁:槁,干枯的意思。枯槁,指草木凋败干枯的样子。
    (6)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徒,指同一种类、派别的东西。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具有生命力的一类。这是老子总结出的一条规律。他通过对现象世界的观察,认识到生存着的东西都是处于柔弱状态,如活人的身体、革木生长时的枝条;而死亡的东西都呈坚硬状态,如死人的躯体、干枯的草木等。这是从事物生存发展的内在状况来说明的。
    (7)兵强则灭:灭,王弼本和帛书本作"不胜"。兵,一说指兵器,一说指军队或兵力,今从后解。兵强则灭,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
    (8)木强则折:折,王弼本作"兵"。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这是老子从事物外在的表现来进行阐发的。坚强的东西之所以容易遭受死亡,是因为它显露突出,故当外力冲击时,便首当其冲了。正如高大的树木容易遭受砍伐,人的才能过于外露,也容易遭到忌妒与拾击。老子从自然的灾祸引申到人为的祸患,提出守柔法刚的思想,并在《老子》这本书中反复阐明"柔弱胜刚强"的观点。

    【译文】

    人活着的时候筋骨是柔软的,死后则变得僵硬。万物草木生长春的时候是柔脆的,死了则变得干枯坚硬的了。所以坚强的东西是瞩于死亡一类的,柔弱的东西属于具有生命力一类。因此打仗逞强就不能获胜,树木坚强就会遭受砍伐。凡是强大的,反而处在下面的位置;凡是柔弱的,反而处在上面。


七十七章

    天之道(1),其犹张弓与(2)?高者抑之(3),下(4)者举之;有余者损之(5),不足(6)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7);人之道则不然(8),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9),其不欲见(10),贤。

    【注释】

    (1)天之道:天指自然。道,指规则、规律。
    (2)其犹张弓与:其,句中语气词,表示反问。
    (3)高者抑之:高,指弦位高。弦位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
    (4)下:弦位低了。
    (5)有余者损之:有余,指弦的长度有余。损,减少。
    (6)不足:指弦的长度短了。
    (7)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自然的法则,是减少多余的,用来补给不足的。老子以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总结出自然界的这一规律。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自然界的一切现象,诸如昼夜的交替、四季的变化,它们都是均衡统一的;而这种均衡统一,既不是外力作用的,也不是人为造成的。而是自然而然,由自身运动表现出的一种互补、和谐、均衡。
    (8)人之道则不然:人之道,指人类社会的现实规则。则不然,却不象这样。老子认为,自然法则体现出一种均衡、合理,而人类社会则恰恰相反,是减少不足的来补充有余的,是极不公平、极不合理的。人世间到处可见这种“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情形,老子对此深恶痛绝;而他回归自然的理想,却始终不能在现实中实行。“人之道”与“天之道”始终背道而驰。
    (9)处:占有,享有。
    (10)见:同现,表现。

    【译文】

    自然的法则,岂不象弓拉开了弦一样吗?弦位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弦位低了,就把它拈起来一点;弦长有多余的,就加以减少,不足的则加以补充。自然的规则,是减少有余的,用来补充不足的。人类社会的现实法则,就不是这样了,它是剥夺不足的,用来供奉有余的。谁能够把有余的拿来供给天下(不足的)?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如此)。因此有“道”的圣人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而不居功自傲,他不愿意表现自己的聪明才干。


 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1),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2),以其无以易之(3)。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4)。是以圣人云:"受国之诟(5),是渭社稷主(6);受国不祥(7),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8)。

    【注释】

    (1)天下莫柔弱于水:天下,指天下的事物。莫柔弱于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
    (2)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攻,攻击,进攻;莫之能胜,没有能够超过它(水)的。这句的意思是说,水的性情虽然是天下最柔弱的,但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能比得过水。柔能胜刚,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子在观察事物、阐明道理时所引用的例子,最典型的莫过于水。老子曾经认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民间谚语有"水滴石穿",也精妙地概括了自然界这一神奇的现象。洪水泛滥时那淹没田舍、冲毁堤梁的势头,更是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难以阻拦的。柔能克刚,可以说是自然界的一条法理。
    (3)无以易之:以,用;易,交换、代替。没有可以用来代替它(指水)的。
    (4)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天下,指天下的人。莫不知,(天下的人)没有不了解(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这个道理的。莫能行,没有能够去实践(这个法则)的。
    (5)受国之诣:受,承受,承担;诣,屈辱。国,帛书本作"邦"。受国之诣:承担国家的屈辱。一说垢作"责怨"讲,受国之诣,即承受国人的责怨。
    (6)是谓社稷主:社稷,指国家。社本指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帝王都要祭祀社稷,故社稷后来便成为国家的代称。是谓社稷主:这才叫做国家的君主。
    (7)受国不祥:不祥,指灾难,承担国家的灾难。老子由水的现象推而广之,认为柔弱、谦下这类品质,表面看好象处于被动和劣势,实际上却占主动、处于优势。因此做国君的也应当象水这样,保持谦下、柔弱,承担一切屈辱和灾难,好象地位最低下,实际上却可以牢固地保持统治地位。
    (8)正言若反:正面的话(听起来)却象反面的话一样。这是老子从现象世界所存在的大量矛盾统一的事物中总结出的一个普遍原则。"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钠","明道若昧"、"大白若辱"、"上德若谷"、"大方无隅"、"大象无形"等话语,都是对这一原则的具体闻释,而这类语句,在《老子》一书中,可谓随处可见、俯拾皆是,充分体现了老子思想的辩证法与深刻性。

    【译文】

    世界上的事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是攻击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胜过水的,这是因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代替水。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的人没有不懂这个道理的,但是没有人能够遵循它。因此有“道”的圣人说:“承当国家的屈辱,这才能叫做国家的君主;承担国家的灾难,这才配做天下的君王。”(这些)正面的话听起来却求是反面的话一样。


 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1),安可以为善(2)?是以圣人执左契(3),而不责(4)于人。有德司契(5),无德司彻(6)。天道无亲(7),常与(8)善人。

    【注释】

    (1)和大怨,必有余怨:和,调和,调解。调解深重的仇怨,必然会有余留的怨恨。这句的意思是说,深重的怨恨是难以彻底和解的。老子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怨恨的问题,就是不结任何仇怨。
    (2)安可以为善:安,疑问代词,哪里。这(指调和大怨而有余怨)哪里能够算好呢?
    (3)执左契:执,持有,拿着,掌握。契,即契券,古代借贷金钱、粮米等财物都用契券。它是用竹木制成的,中间刻横画,两边刻相同的文字,记财物的名称、数量等,劈为两片;左片就是左契,刻着负债人姓名,由债权人保存;右片叫右契,刻着债权人的姓名,由负债人保存。索物还物时,以两契相合为凭据。
    (4)责:索取偿还,即债权人以自己持有的左契向负债人索取所欠的财物。
    (5)有德司契:有德,指有"德"的人;司,掌管、主管;司契,指掌管契据的人。有德司契,即有"德"的人就象持有借据的人(那样从容大度)。
    (6)无德司彻:彻,周代规定农民接收成交租的税收制度;司彻,指管租税的人。无"德"的人就象主管租税的人(那样追索计较)。司契、司彻,都是周代贵族所用的管帐人。司契的人,只凭契据来收付,所以显得从容大度;司彻的人,收租时总是斤斤计较、唯恐交租人少交、漏交。所以老子称有"德"的人为司契,无"德"的人则象司彻那样不饶人。老子认为,为政不能积怨于民,用严酷的税赋和刑罚来压榨和箝制人民,都会导致人民的怨怼、不满。所以老子提出理想的政治是"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即以宽容的态度对待百姓,不要追迫百姓,不要干扰百姓,而要以"德"去感化人民。
    (7)天道无亲:天道,指自然的规律;无亲,没有亲疏之别,没有偏爱。"天道无亲"与老子在五章提出的"天地不仁"的观念是一致的,认为自然对宇宙万物无所偏私,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是依照自身的发展规律而运动变化的,是顺任自然的。
    (8)与:帮助。老子所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并非指一个人格化的"天道"去帮助善人;而是说,善人能够得到帮助,是他自为的结果。

    【译文】

    调解深重的怨恨,必然会有余留的怨恨,这哪里算得上好办法呢?因此,有“道”的圣人(根本不去与人结怨),有如拿着借债的契据存根,却并不向人索取偿还。有“德”的人就象掌握借据的人(一样宽容大度),没有“德”的人就象掌管税收的人(一样苛刻计较)。自然的规律是没有偏爱的,总是帮助善人。


 八十章

    小国寡民(1),使有(2)什伯之器(3)而不用:使民重死(4)而不远徒(5)。虽有舟舆(6),无所乘之(7);虽有甲兵(8),无所陈之(9)。使民复(10)结绳而用之(11)。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者死,不相往来。

    【注释】

    (1)小国寡民:帛书甲本"国"作"邦"。小,寡,都是动词,使? .小、使? .少的意思。小国寡民,即国家要小小的,人口要少少的。小国寡民是老子理想的"国家"模式,是对当时广土众民政策的不满,对原始农村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所激发而生产的一幅乌托邦式蓝图。在这样一种理想社会里,社会秩序、人伦关系、道德风尚等,都无需依靠政治或法律的形式来维持,只靠人们自然淳朴的本性就可相安无事,在这个社会里,现实中的一切扮扰、焦虑、痛苦、不安都被一种恬静、淡泊、安详、自然所取代。
    (2)使有:傅奕本作"使民有"。
    (3)什伯之器:帛书甲本作"十百人器",乙本作"十百人之器",河上公本作"什佰人之器",对此解释有几种:一说什即什物,什伯之器就是众多的、各式各样的器具;一说什伯之器即十百人之器,指一人用的等于十人百人用的器械,亦即功效很大的器械;一说什伯之器指的是兵器,因什、伯都是代表军队人数的数字。今从第一解,
    (4)重死:重(Zhòng),看重、重视。重死,即怕死、看重生命,不轻易冒生命的危险。
    (5)不远徙:徙(xi),迁移、搬家。不远徙,不朝远处迁移。
    (6)舟舆:舟,船,舆,库。
    (7)无所乘之:没有用车船的必要。小国寡民状态使人们无所向往,所以不用车船。
    (8)甲兵:甲,铠甲;兵,兵器。甲兵,指武器装备。
    (9)无所陈之:陈,陈列,一说同阵,作动词用,意思是摆列阵势。无所陈之,没有用得着陈列武器装备的地方。小国寡民的状态,使人们与外人无争,所以武器军队在这里没有用处。
    (10)复:再。
    (11)结绳而用之:用结绳的办法来记事。古时文字发明以前,人们记事的方法是在绳子上打结,相当于今天的备忘录、记事簿等。后来绳子的结有不同打法,本部落的人一看绳子的形状便知道是什么事情。有时还用绳结传递重要的通知,相当于今天的文告。

    【译文】

    国家要小小的,人民要少少的。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珍惜生命、看重死亡,不朝远处迁移。虽然有船只车辆,也没有使用的必要;虽然有武器装备,也没有必要去拿出来备用。使人民再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人民)吃得香甜,穿得舒服,住得安适,自我满足于朴素宁静的生活和习俗。邻国之间可以互相看得见,鸡呜狗叫的声音彼此都听得清楚,但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互往来。


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1),美言不信(2)。善者(3)不辩(4),辩者不善。知者不博(5),博者不知。圣人不积(6),既以为人己愈有(7),既以与(8)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9);人之道,为而不争(10)。

    【注释】

    (1)信言不美:信言,诚实的话,真话。美,漂亮、华丽。诚实的言淡是不漂亮的。
    (2)美言不信:华丽的言淡是不诚实的。本章一开头,老子便以一系列格言式的话语,阐述自己的辩证思想。诚实的话,由于它的朴质,所以并不华丽、动听;华美的言语,由于它的动听,往往虚饰夸张。老子通过真与美(以及后面涉及的善与辩、知与博)等对立范畴,实际上讨论了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等矛盾对立的一系列问题,说明事物的外在形态与内在本质往往是不一致的,甚至恰恰是相反的。正因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看重表面现象,看不透或不愿直面表象背后的东西,因此老子才以绝对的方式揭示这个矛盾。
    (3)善者:此"善者"可以理解为善良的人,也可以理解为善于言说的人。今从后者,则与老子"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等思想是同一个意思。
    (4)辩:能说会道,有口才。
    (5)知者不博:一说博是显示自己懂得多,卖弄的意思,即真正懂的人并不卖弄。一说博是广博,即真有知识的人不广博。今从后者。知识越专精,相对来说,就越狭窄;博杂的人往往不可能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这就是"博者不知"。
    (6)积:指私自保留、积藏。
    (7)既以为人己愈有:尽全力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充足。有,富有。
    (8)与:给予。
    (9)利而不害:利物而不害物"。
    (10)为而不争:帮助人而不与人争夺。老子深恶痛绝人类的私欲与争夺,提出"不争"的思想,这个"不争"并非消沉颓废,而是要人们顺任自然去发挥自己的能力。有"道"者即老子的所谓"圣人",便是一种理想的人格。他本着自然的心境去作为,有所成就却不据为已有,永远帮助别人。具有这种人格的人,真可谓淡泊自然、了无包袱。

    【译文】

    诚实的言谈并不漂亮,漂亮的话语并不诚实。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真正懂的人并不广博,广博的人不能深入地懂得。“圣人”不私自保留什么,他尽全力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他尽可能给与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法则,是利物而不害物;“圣人”的准则,是帮助别人而不和别人争夺。


    本站链接:老子译注(一)(薛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648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