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汉字文化 > 2019年

郭静、王士增:“大”“医”:医学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两个维度
【时间:2020/3/6 】 【来源:《汉字文化》 】 【作者: 郭静、王士增】 【已经浏览1605 次】
《汉字文化》2019年第22期(总第242期)
 
“大”“医”:医学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两个维度
 
郭静  王士增
内蒙古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摘要:医学高校的《大学语文》课是语文课,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大学语文》之“大”的内涵:一是践行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二是培养一种自由的思考方式。“大”的维度是要是培养“健康的人”。医学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另一个维度——“医”,是医学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其内在依据:一是“医”“文”同旨——对“人”的强烈关注;二是医学生“为学”“为医”的必然要求。“医”的维度是要在非医技层面培养“优秀的医者”,亦可理解为是“大”的目标的深化和提升。“大”与“医”是医学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两个维度,树立了医学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理念。
关键词:医学高校;大学语文;维度;健康的人;优秀的医者
 
“汉语文是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华裔)的母语,是操持这种语文的所有成员维系民族认同、弘扬中华文化、构筑心灵世界、深化意义探究、传承民族精神的共同基础和条件。”所以,语文课在中国各个教育阶段课程体系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语文课为主要课程,即“主课”。到了大学阶段,“语文”具体化为“大学语文”,是大学阶段的公共必修(选修)课。学生进入大学阶段,无论学习的是什么专业,面对的都是一套陌生的课程体系和若干门陌生的课程,而语文课则是其中的“老熟人”,因为学生至少有已经有11年的语文学习体验。对这样一门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课程,如何使其与中小学语文完美地衔接,并且在大学阶段最大限度发挥其积极影响,是值得每一个大学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年来在医学院校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体会,简述对这一问题的一些思考,以就教于方家。
 
一、《大学语文》之“大”的内涵
 
首先必须明确医学高校的《大学语文》课是语文课,这是其基本定位,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一能力从工具性的层面而言,包括听、说、读、写能力;从人文性的角度层面而言,包括对真、善、美的感受和鉴别能力,学生对人生的正确认识和把握能力等。围绕“语文”能力这个核心,还要明确其两个维度:“大”和“医”,其中“大”,学生升至大学,已经有至少11年内的语文学习经历,那么大学语文与学生学过的中小学语文的区别和联系何在?二者的联系肯定在于对“语文”这个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一脉相承、层层进阶的。而区别在于什么,应当是更为关键的问题。从现在通行的大部分《大学语文》教材上印刷的“大学语文”几个字,不难发现其与中小学语文课本上印刷的“语文”二字所呈现出来的显著区别。大学阶段的《大学语文》课与中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相比较,无疑在突出“大学”二字。“大学”二字从外在的层面看,提示了学生是在大学阶段依然进行语文学习的阶段性标识;从内在的意蕴看,“大学”二字规定着大学阶段语文课教学与学习的旨归。
 
(一)践行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
 
《大学语文》课在教与学中应当体现出“大学”的属性。从“语文”所包含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侧重不同来看,如果说小学语文的教学更重视的是工具性,兼顾人文性。中学语文是二者平分秋色。那么,《大学语文》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侧重点则转移到的“人文性”上来,使大学生能够运用中小学掌握的语文能力。“通过‘好文章’(广义而言,也包括‘好诗’‘好词’‘好译文’)的欣赏和体味”,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气质、滋养心灵、健全人格。这并不是说在大学阶段全然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于不顾,如果那样,“大学语文”便不能称之为“语文”了。因为很多人文学科都有人文性的属性,也都或多或少地承担着人文素质教育、健全陶冶学生心灵的使命。只是说,《大学语文》课是基于学生已经在中小学阶段充分掌握了基本的,甚至是更高层次的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对于人文性的偏重。期望学生能通过对“好文章”营养的充分吸收,在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的大学阶段,能思考人生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怎样成为这样的人”等符合大学生这个特定成长阶段的问题,并能努力践行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向着理智生活、潇洒生活、幸福生活这个人生的大目标不断前进。
 
(二)培养一种自由的思考方式
 
什么是大学?“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一文中,对大学所彰显的精神有过精辟的总结:“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大学,意味着思想自由,意味着勇于对既有权威观点提出质疑与批评,至少意味着要敢于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笔者对这一点的深切体悟源于教学中一案例。笔者曾以教材中《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为依托设计了一道考题:“你喜欢萧红女士写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文吗?为什么?”结果出乎笔者所料,135名参加考试的学生中,有132名学生答“喜欢”,3名同学答“不喜欢”。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众多纪念鲁迅先生文章中的精品,以其特有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笔触,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将一个作为青年导师、作为丈夫、作为父亲、作为朋友的鲁迅形象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全文一万余字,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即是萧红对鲁迅亦师亦父亦友的浓烈的感情。一篇经典文章赢得参加考试的近98%的学生的青睐是不足为怪的。问题的关键是这些答“喜欢”的同学喜欢这篇文章的原因,经笔者随后的谈话调研,五成以上的同学担心回答“不喜欢”本题会不得分或者只得少量分数。这不禁引起笔者的忧虑,也更让笔者感到从大学语文的课堂开始培养学生勇于自由思考的思维方式是多么迫在眉睫。当然,这个艰巨的任务并不是一门32学时的《大学语文》课程就能解决的,但这一定是《大学语文》课程之“大”的应有之义。
 
二、医学高校《大学语文》之“医”的特色
 
如果说,前所述《大学语文》之“大”是所有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学校应注意到的共性。医学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也应注意:“医”,肯定就是医学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特殊性了。医学高校的“大学语文”不能等同于综合院校非中文专业的“大学语文”课,一定要彰显“医”的特点。对于这一特性的强调,不是生搬硬套,亦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着充分的依据。
 
(一)“医”“文”同旨——对“人”的强烈关注
 
就目前通行的绝大部分《大学语文》教材而言,其体例基本上都是文选式,选文均以文学作品为主。因为文学作品是人类文化精神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财富。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学生可以跨越时空,与先贤进行心灵的交流,欣赏他们过人的智慧,从而汲取对现实人生有益的精神养料。就医学与文学而言,二者的学科属性不同,研究方法不同,但是二者有着共同的关注对象——“人”。医学也因为这一特殊的关注对象,而在其自然科学属性之外,又兼有了社会科学的属性。由于医学与作为人文科学的文学的学科属性毕竟不同,所以在将人作为研究对象时的侧重点自然也有所差异。医学对人的观照是将人分割成各个系统,比如骨骼、肌肉、血管、肠胃等,而文学关注的对象是完整的人、活生生的人、具有七情六欲的人。医学关注的是人的身体,文学关注的是人的灵魂。现代文学巨擘鲁迅,本是医学生,其对自己弃医从文的描述颇能体现二者的差异:“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都是不足以为不幸的,我们的第一要著,在于改变他们的精神”,他的这种人生道路的改变体现了文学在影响人的灵魂方面的巨大作用。医学与文学在研究对象上的一致性为医学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对“医”的维度的强调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二)医学生“为学”“为医”的必然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与纯文学性的美文相比较,医学生更加偏爱和医学有关的文选篇目。这种情形并不难理解,究其原因,一是医学生对医学素材的自然亲和与偏爱。经过了至少11年的语文课上的纯文学性的美文的学习与熏陶,学生对此样的文章普遍表现出程度不同的疏离与麻木。而对于很少能进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和医学有关的文章,很自然地能引发医学生的认同和学习兴趣。二是医学生“有用”目标的驱使。医学生的课业较一般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更为繁重,又由于受到社会上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很多医学生选课听课的内在驱动力和判断标准是“是否有用”。所以,对他们而言,如果在《大学语文》课这样的他们看来似乎是“无用”的课上,能汲取到和专业相关的“有用”的养料,是最好不过了。
 
其实,强调医学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之“医”的维度并不是因为迎合医学生的偏好,是因为广搜中外涉医的文献,挖掘出其中的好文章,是医学教育中助力医学生“为学”“为医”的必然要求。就目前国内大部分的医学高校的课程设置而言,可以承担起医学人文教育的课程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医学伦理学》《中国医学史》等课程上,而在有的医学高校,这样的课程也并不是针对所有专业的医学生开设。这样说来,在医学高校,作为全校公共必修(选修)课的《大学语文》,就应当尽自己所能承担一部分医学人文教育的责任,这也是《大学语文》课可以做到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对涉医文献的精准定位和择优选取,这就涉及到了教学内容和教材编选的问题,笔者将另撰文探讨,兹不赘述,只简要言之。从涉医文献中精挑细选如富含文学性的医家传记、医著序文、医论、医话、医案等,并旁涉医学家创作的文学作品,以及涉及医事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些“好文章”的品鉴,医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外苍生大医的“为学”“为医”的事迹的熏染感召,并以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思考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医学生(医者),怎样成为这样的人”的问题。
 
三、余论
 
“大”与“医”是医学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两个维度。前者是就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相比较的视角立论,侧重《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一般性和共性。后者是就医学高校与一般高校相比较的视角立论,侧重医学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特殊性和个性。从教育当教书育人这个目标而言,“大”与“医”所要达成的具体目标亦有差异。“大”的维度是要是培养“健康的人”:思想是自由的、灵魂是丰富的、生活是幸福的,无论是什么专业的学生,这个目标的达成是最基本的。“医”的维度是要是在非医技层面培养“优秀的医者”,亦可理解为是“大”的目标的深化和提升。是要使医学生在成为一个“健康的人”的基础上,在精研医术的同时,成为“优秀的医者”。
 
明确了“大”与“医”是医学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两个维度,只是树立了医学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理念,这仅是一个基石。医学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还涉及到教学内容的甄选、教学方法的优化、考核方式的创新等环节,当然,“大”与“医”的理念是贯穿于各环节的,其内在调控各环节并使之有效形成合力,最终完成医学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高平叔1984《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
黄延复、马相武1995《梅贻琦与清华大学》,山西教育出版社。
陈洪2009《大学语文》(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鲁迅2018《呐喊》,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985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