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汉字文化 > 2019年

应用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以西安培华学院为例
【时间:2019/6/3 】 【来源:本站 】 【作者: 付丽伟】 【已经浏览2084 次】

*本文系2017年度陕西省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多元课堂’模式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编号:17BY109)、2018年陕西省十三五规划基金项目“传统艺术教育与高校女性人才培养机制融合研究”(编号:SGH18H507)研究成果。

提要许多本科高校正处于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弱化还是强化的两难选择。我们认为,传统文化承载着千年来我国各民族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道德品质,将科技知识与人文知识相结合,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学生未来的长久发展而言十分重要。因此,近几年来,我校从变革教育理念做起,将相关课程覆盖到各个专业,应用型和可持续发展上狠下功夫,建构“多元课堂”模式,全面铺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应用型多元课堂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们这里所谈及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个狭义的概念,指的是中国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精神财富,包括风俗、文学、艺术等内容,它不仅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自强的精神根基。在社会急速变化的今天,价值观趋向于多元化发展,不同的文化与思想涌入中国,由于缺乏阅历以及自身思想的不成熟,许多大学生在思想上表现出了明显的不稳定性,出现了价值观模糊甚至扭曲的情况。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对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尤其是近几年来,许多本科院校在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过程中,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对于是否需要开展和如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使得本应受到重视的传统文化教育陷入尴尬的境地。

一、应用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股新的教育潮流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形成,那就是高等院校普遍开始重视实践教学,强调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本科高校纷纷开始向应用型大学转变,以体现时代精神为目标,以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为先导,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大胆创新,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应用”二字与“实践”关系密切,这使得教育工作者在重视学生技能训练的同时逐渐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育观念狭隘,人才培养急功近利

许多应用型院校都认为,社会需要具有什么技能的人才,我们就应该去迎合市场,培养在某一领域或者某一方面实践能力很强的学生。但这种观点却忽视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对于中国未来的主人来说,工匠身份是缺乏足够动力的,内在的精神根基才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大学都成为了为社会输送“螺丝钉”的“工厂”,表面上,这种“功利化”的倾向只影响着毕业生的长远的发展,但实质上却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正如美国学者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在《现代大学论》中所说:“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它的欲望。”这里的“欲望”就是单纯的技能上的需求,而社会的“需要”则是一种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帮助我们培养出有理想、有担当的年轻人,能够以集体利益为重,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时,勤劳勇敢、诚实守信、齐心协力的精神品质能够保证一个人在职场上获得长足的发展。教育工作者一定不希望看到自己培养的学生怀有满身的技能,却做出了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的事情。因此,要想培养出真正的社会精英,我们就应改变急功近利的教育观,正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价值,积极发挥传统文化的正面作用,培养人格健全的根基牢固的中国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开设相对单薄,覆盖面窄,传统文化主线模糊

目前,部分以科学技术知识学习为主的理工科院校已经取消了文科类通识课或者是选修课的开设,在一些综合类的应用型高校,也只是开设了类似“大学语文”这样笼统的课程。这些课程以经典的文学作品赏析为主要内容,涉及的传统文化非常有限。抽样调查统计显示,在我国“双一流”的院校中,传统文化课程的数量通识选修课总数的百分比为7%—17%,平均占比为10.8%,算是非常小众的课程,在应用型高校这个比例就更低了。有的学校开设了“红楼梦漫谈”,有的学校开设了“民俗学”,都是侧重于某一方面展开的介绍,对于传统文化知识泛泛而谈,缺乏整体性。

笔者所在的西安培华学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应用型高校,2016年以前,因为师资和课时的限制,我们只是在个别院系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基本以经典的古典文学作品为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为教学目标,课程整体比较单薄,覆盖面较窄,学生收获较少,几乎成为“鸡肋”课程。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也是以各个时期的作品赏析的理论课讲授为主,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整体建构,因此传统文化教育的主线较为模糊。

(三)课时严重不足,传统文化难以讲深讲透

武汉大学熊建生教授和华中农业大学的程为民书记主持的“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状况分析”(2016年)调查研究显示,有90.48%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表示非常愿意深入学习,也有一部分学生意识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然而,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应用型高校都面临课时分配不均的问题,这成为了传统文化教育难以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课时数量有限,提高专业技能又是应用型高校排在首位的教学目标,公共课或者通识课自然会被压缩。传统文化教育又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受限于客观原因,相关课程就遭遇到压缩或者取消的窘境。仅仅依靠32课时就把传统文化解释清楚,可谓是杯水车薪。客观地说,课时严重不足,成为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大的绊脚石。

二、应用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一)转变教育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才能真正推动实践活动的落实与开展,在教育领域更是如此。2018年的教师节,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德育为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把培养人的精神内核放在了首位,传统文化教育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正确而深刻地认识“立德树人”,可以让教育工作者充分挖掘传统文化里民众智慧的结晶和博大精深的内容,将中华民族的哲学思索、思维方式以及道德内涵,以高等教育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建构基本的文化框架,奠定深刻的文化根基,将人文精神与专业技能深度融合,在职场上施展自己各方面的才能。

2016年以后,我校相关领导转变了教育观念,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当中,从过去的个别院系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扩大到所有院系,实现了文科类通识课程的全覆盖。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将相关课程进行重组,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大幅度改革,初步建构了适用于应用型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

(二)建构“多元课堂”模式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多元课堂”的研究不多,角度也各不相同,综合来看,“多元课堂”指的是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设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从而提升传统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是在传统第一课堂的基础上,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而形成的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等立体交互式教学模式。我校引入了这种较新的教学理念,以覆盖全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为基本内容,建构了“多元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课堂部分,针对人文类的专业课程以及非人文专业的通识课程,我校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重新设置,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作为专业特色和培养核心能力的重要手段,开设“国学经典背诵”课程,通过课程教学、课外背诵、阅读、抄写等多种途径,全方位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增强了学习效果,提升了学生的个人素养、专业水平。此外,在全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及“国学通识”课程,将“国学”教育覆盖到全校,使非人文专业学生的教育内涵和文化品位显著提高。第二课堂中,在全校范围内举办讲座、沙龙、比赛等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展开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覆盖全校的“博雅讲座”“三秦讲座”“国学知识竞赛”已连续举办了三年,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效果良好。尤其是2018年农历三月三日上巳节这天在常宁宫举办的成人礼活动,让学生了解礼乐文化中的秩序与和谐,彰显了传统民族文化的回归,给庸俗文化泛滥的当下带来雅正的新风。此外,中文系建立“国学馆”,打造我校师生接触和体会“国学”的重要平台。以之为平台,“国学与素质教育”教研室带领中文系师生组织各项国学文化活动,宣传国学展示国学解读国学,激发了我校师生学习“国学”的热情,营造了高雅的校园文化气氛,给予学生良好的人文熏陶。第三课堂,我们搭建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网络交流平台,在微信公众号和网络上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与此同时,校园的人文景观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方式。我校“格物楼”与“至善楼”两栋楼的名字出于《礼记﹒大学》,“格物”意思为潜心研究万事万物,“至善”是善良的最高层次,学生浸润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结合不同的评价机制,最终形成多角度的传统文化教育“多元课堂”。

总的来说,“多元课堂”的思路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以知识、理论讲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带着思考去学习,并用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滋养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在行动上付诸实施,达到知行合一。我们在“多元课堂”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开拓,将教育教学放在整个大学教育的背景下,延伸到第二课堂(课外)、第三课堂(网络),由理论和知识的传授拓展到行为实践和文化的传播,打通了教学与应用,学校与社会的壁垒,切实做到传统文化为我所用,为社会造福。

三、应用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景

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这是一种整体而长远的教育观。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的全面发展都只是一句空话,学生内在的人文精神需求被忽视,家长和老师也都投身到考试分数的战场之中,孩子的情感、态度等方面未能获得和谐的发展。素质教育是通过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全面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潜能,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在思想,在国内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将传统文化教育放置在重要的位置上,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知识和道德修养,结合最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爱国情怀,最终为我国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之宏观深厚与“器”之精锐开拓二者深度融合,才是我们育人之根本。

参考文献

林笑夷2018《高校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研究》,《西南大学学位论文》。

卫东2018《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困境探析》,《汉字文化》第22期。

刘鹏辉2018《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教育观察》第11期。

陈帅2018《新时代高校如何实施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文教资料》第10期。

朱孔阳2018《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西部素质教育》第11期。

王莉娜2018《高等院校多元课堂协同联动育人模式的构建》,《陕西教育》(高教)第12期。

(通信地址:710125  西安培华学院人文学院与国际教育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355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