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汉字文化 > 2019年

《琵琶记》“文场选士”一出试析
【时间:2019/5/29 】 【来源:本站 】 【作者: 郑雯丹】 【已经浏览1461 次】

【提要】《琵琶记》是我国流传甚广的剧目之一,在广为传唱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众多的版本,古本系统中本无“文场选士”一出,而在明代出现的通行本和戏班舞台演出本中又凭空增加了这一出。本文就从“文场选士”一出的价值和出现的原因两个方面来对这一出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琵琶记  元杂剧  价值

元杂剧是元代主要文学样式,其中有大量科举考试的描写,数量相当可观,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文学现象。《琵琶记》“文场选士”一出就对科举考试的流程、内容等方面做了一个详尽的描写。

一、“文场选士”出现的原因

现有元刊本《琵琶记》中并无“文场选士”一出,而且其中有关科举的描写也与明朝的考试制度更为相近,所以这一出应是出自明代文人之手。明代文人对元杂剧进行加工、改编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拜月亭记》在流传的过程中也有这样的现象,明代出现的剧本中也新增了第三十三出“文场选士”,有的版本也写为“照例开科”。

科举考试始兴于隋朝,在以后历朝的发展中地位不断上升,到明朝科举更是朝廷取士最重要的途径,戏曲作品中也必然对此现象作出反映。明代科举考试与官员的政治道路是密切相关的,朱元璋就曾颁布诏令说: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在明朝,学子们想要进入朝廷的核心部门任职就必须经过科举考试的严格筛选:学子们经过府州县的考试成为贡生,贡生参加三年一试的乡试;乡试中式者成为举人,举人再参加第二年在京城举办的会试,会试选拔出来的成为贡士;贡士最后再参加殿试成为进士,朝廷依据他们最终的排名分别授予称号,赐予官职。由此可见明代对科举的重视,国家权力机构里往往是进士之人。上层集团对功名的看中导致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视科举考试,戏曲创作是源于生活的艺术,就必然会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表现。

明代文人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群体,虽然它是由一个个性格、爱好千差万别的个体组成的,但他们在创作中却有着相对一致的表现内容。学而优则仕一直都是我国古代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科举制度相对来说也是一种公平的竞争,但任何有人为因素掺杂的事情都不可能实现绝对的公正。有的人一举及第从此平步青云,而有的人却屡试不第一生穷困潦倒,不管他们的遭遇是什么,都对科举有着特殊的情感。这些作品中对科举场景的描写内容丰富、形态各异,是明代戏曲作品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文场选士”中的科举考试描写与元明科举考试的异同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其中相同的地方,本出开头礼闱新榜动长安满城桃李属春官两句中的礼闱”“春官皆指中央机关礼部,可知科举考试由礼部主管,这点与当时的历史是一致的。朝廷委命试官的说法也与历史符合,元明时期科举考试时各行省及中书省、宣尉司、各地各类考试官必须由省级台宪官一同商议选定。

其次,戏文中还有很多与历史现实不同的描写。比如其中对科举考试流程的叙述,戏文中开考之前各省府县赴试的秀才聚集在考场前,主考官下令开考之后依次进入考场开始考试,会试之后考官就直接公布状元人选。而在元明时期,应试举人需要在考试前夕入院,住宿于考场中,第二天击钟三次开考,中午赐给午膳,至晚鸣钟一次考试结束,锁院门,而且状元人选的确定也是在殿试之后确定的。关于考试内容,戏文中是这样说的“立意命题,任从时好。下官是个风流试官,不比往年的试官。往年第一场考文,第二场考论,第三场考策。我今年第一场考对,第二场猜谜,第三场唱曲”。但是在实际的科举考试中考什么是有严格要求的,试想这样重大的考试怎会如此儿戏,元朝是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所以会试根据各族文化水平的差距,进行分类考试,蒙古、色目人考两场,第一场试经,共五个问题,第二场试时务题一道,答案限五百字以上。汉人、南人考三场,第一场试明经,第二场试古赋、诏、诰、章、表一道,第三场试策一道,以经史、时务命题,限一千字以上。关于科考细节的描写也有所出入,如对考试时间的交代,“槐花正黄,赴科场举子忙”,每年七八月份是槐花盛开的时节,而会试是在二月举行的。

戏曲作品不是案头之作,而是为了在舞台上搬演的,因此戏曲就非常重视舞台的演出效果。科考过程比较简单、出现人数少、问答也容易一些、公布结果也更快,与现实中科举考试过程复杂、时间长、人数多等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都是因为作者考虑到舞台因素而专门设定的,可以让剧本更有舞台生命力。

参考文献

黄仕忠2011<琵琶记>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谢青、汤德用1995《中国考试制度史》,黄山书社。

(通信地址:041000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4416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