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张立勇:谈通识必修课背景下的大语教学
【时间:2015/7/30 】 【来源: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年会论文 】 【作者: 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张立勇】 【已经浏览2861 次】

    内容摘要:通识课是讲授每个公民必备常识的基础性课程;大学语文从人文选修课转为通识必修课是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机遇;大学语文教学应注重通识教育,即语文能力的训练;大学语文通过走向实践使学生学有所得,是吸引学生来学,发展大学语文教育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通识必修;大语教学;能力训练

    前言

    从本学期开始,我校大学语文从人文选修课变成了通识必修课,课程性质的改变标志着大学语文在整个本科课程系统的地位在提升,这是历史给予我校大学语文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大学语文将要承担着更重要的责任。大学语文作为人文选修课,目的是为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学生提供一种培养人文精神,调节刻板实验对思维能力的束缚,从而塑造完整文化心理结构的选择。在课程体系中,人文选修课程是针对严谨的科学理性造成学生人格单向度异化的一种纠偏,是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可以自由选择的可有可无的课程。所以有些学校为了更加强调实用性,用写作课、演讲与口才课、文学鉴赏课等来取代大学语文,造成了近些年大学语文的危机。相对于人文选修课是为了纠偏,通识必修课则是每个学生的学习责任。人文课要培养人的精神,通识课则要培养公民的精神,培养目标从人到公民的转化,是大学语文教学走进生活、贴近实际、迈向实践的结果,也是大学语文大展宏图的很好契机。

    一、通识必修课是大学语文的机遇

    通识课是讲授每个公民必备常识的基础性课程,多年以来我们的教学集中在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是在国家建设起步阶段,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而做出的英明决策。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自主意识也在加强。在国家从满足温饱,基本实现小康,再向中等发达国家行列迈进的时候,人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人民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区别。人民意识指的是在国家中每个社会成员作为一名国民所应具有的热爱国家、为国奉献、国家利益至上的思想意识。在人民意识的指引下,国民的行为具有很强的集体凝聚力,个人利益要完全服从国家利益,正是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体现出人民意识的先进性。公民意识指的是每个社会成员作为国家建设的主体,应该具有的参与国家建设与发展,选择国家发展的道路,享受国家发展带来福利的权利的意识。公民意识的觉醒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是对处于社会群体中的人的权利的最大尊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一直强调人民当家作主,通识教育是对人民当家做主思想在新时期的新的阐释,也是国家迅速发展和强盛的必由之路。历史已经证明,凡是充分尊重社会成员权利、为社会成员自由发展提供充分机会的国家都蒸蒸日上,凡是限制社会成员的自由权利,将社会成员当做自己行政对象的国家都遇到了严重的困难。而大学语文成为通识必修课正是为了培养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而做出的选择,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如果错失良机,大学语文的未来难以想象。

    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要以通识为主。

    通识,公民通用的知识、常识。公民通用的知识是什么?是公民日常生活所必备的科学知识、哲学知识、历史知识等,有了这些知识公民才能够过在社会生活中自由自在而不是感觉处处受限的生活。如果缺乏家用电器使用常识,那么在现代家庭中公民很难生活;如果缺乏辩证思想,公民在遇到问题时就容易钻牛角尖;如果缺乏必要的历史知识,公民在很多的时候都不能很好的判别事情的真伪;那么大学语文所要讲的通识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即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使用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听说读写的形式训练。

    语言是人类从猿转化到人的过程中,在劳动实践中产生并形成的。当人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为了胜利的需要有些东西不得不说的时候,就出现了语言,语言的历史包含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用语言交流也成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语言从开始最简单的声音发展成为复杂的语法结构,正如一个人从牙牙学语到吐字清晰再到语词成句、妙语连珠,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时代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国家交流的日益密切,这些都使得人们的日常词汇迅速的增加,作为有教养的年轻人的大学生应该具有比前人更丰富的、更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但事实证明,现在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没有与时俱进,课堂上不能很好地回答问题或许不能完全表明表达能力的缺陷,但是日常交流语言的单调、求职面试时的前言不搭后语、以及表达个人感情方式的单一化等等,都在证明现在的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低下。我们不能否认有很优秀的大学生在全国大专辩论赛上的极佳表现,然而大学教育在于培养公民,少数的优秀分子并不能代表人数占绝大部分的普通公民的水平。

    文字也产生于人的劳动实践过程中,中国汉字更是极富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中国人对汉字充满敬畏,从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的传说再到普通家庭教育中“珍惜字纸”的生活准则,都无疑在表明文字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的文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教养水平的未来公民,不能仅仅满足于识字,还要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字的“三美”,从而进一步通过追求汉字的美发展到用美的汉字来表达美的思想、促进生活的美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视大学语文中通识教育的任务,做好大学语文的通识教育工作。为什么把听说读写作为大学语文的通识教育内容呢?原因有三:1、大学语文也是语文,作为母语高级阶段的教育,不能脱离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本质。2、语文不是文学、文章、人文,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运用这些能力去创造文学、撰写文章、提高人文素养。3、语文是人用以交流思想从而共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而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语文就像一列火车,它可以装载很多货物,但它不是货物本身。所以说,语文是道,是用以承载人类所有文明的终极本体。学生掌握了这个道,无论是继承文明还是发展文明都将无往而不胜。

    三、大语通识教育的关键是语文能力训练

    语文能力包括听的能力、说的能力、读的能力和写的能力。大学语文作为高级阶段的母语教育,不能满足于学生能听、能说、能读、能写,要通过训练让学生达到会听、会说、会读、会写,让一部分优秀的学生达到听得好、说得好、读得好、写得好的水平。听、说、读、写能力统一体现为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了阐述的方便,下面分别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来进行分析。

    (一)听的训练

    听,是接收语言信息。大学语文中听的训练主要在教师范读课文或者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听课文范读的过程中进行。声音可以不经过中介直接冲击人的心灵,充分展示语文材料中的音韵之美是吸引学生关注文本的第一手段。

    教师范读文本并不是要求教师将每一篇语文材料都进行范读,对有限的上课时间来说,没必要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教师只需要将一些短小文章或者诗歌给学生范读,或者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听到最优美的声音。学生通过倾听材料中或铿锵或柔婉或豪放或温情的音韵,激发起内心相应的情感,从而进入一种与作者“同情”的状态。《礼记?乐记》中说“唯君子为能知乐”,学生通过语文的听力训练以修得君子之风,岂不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意外收获”?

    听力训练要求教师有标准的发音,有对文本深入细致的理解,要通过朗诵将学生引入到文本所蕴含的意境中去。选取的范听材料也要求音韵标准、情感真挚,有直接触动心灵的冲击力。我在讲《春江花月夜》之前,选用了试剑的配乐朗诵,效果很好。如果教师本身发音不准或者找不到合适的听力材料,就不要强迫进行听力训练,以免适得其反。

    (二)说的训练

    说,是用语言传达信息。大学语文中说的训练主要在课堂提问、课堂辩论和课文讲解中进行。在课堂上就语文材料中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是一种比较直接的说话训练。课堂提问不仅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训练学生思考能力,测验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就回答的质量本身现场指导。对大学生进行提问不同于中学生,问题设置要有技巧、有趣味、有挑战性,不能问作者是谁?分几段?中心思想是什么等这些中小学语文课堂常见的知识性问题。不是这些问题不好,只是它们不适合在大学语文的课堂提问。在讲《贾谊论》的时候,我设置的问题是:拥有高世之才和遗俗之累的贾谊,在现实社会是否有成功的机会?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又结合大学生就业问题谈的不亦乐乎,有的学生还在课后专门与我讨论这个问题,教学效果非常好。

    课堂辩论是一种很好的说的训练,但是组织起来比较难。一方面教师要事先做好论题和论证过程控制的准备,工作量较大。另一方面,学生人数太多的大课堂(我的大学语文课堂人数是125人)很容易造成混乱,形成有的学生激烈讨论,有的学生置之不理各行其事的局面。所以课堂辩论可以采用分组分阶段进行的方式,先将论题按照小组分下去准备,再由小组长根据小组讨论的意见进行公开辩论。

    最容易被学生接受和最简单的说的训练是老师课堂上对课文的讲解。课堂讲解虽然不用学生自己发言,但是教师对课文深入浅出的分析,幽默风趣的话语,严谨密实的逻辑对认真听课的学生来讲是最现实的模板,学生可以通过“模仿”,达到自己说的能力的提高。当然,不论是课堂提问还是课堂辩论还是课堂讲解,都对大学语文教师的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师出高徒,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真理。

    (三)读的训练

    读,是通过文字来接受信息。在大学语文课堂进行读的训练主要是让学生读、教学生读、引导学生读。让学生读是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熟悉语文材料(学生课前预习文本的并不多),做到能够明白老师在讲什么内容。对一些诗词可以采用朗读的方式使其体会诗词的韵味。

    教学生读主要是在教师讲解文本的时候告诉学生文本应该从什么角度来进行阅读,读什么。尽管“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阅读中总是有基本的阅读规律在起作用。教师教授的就是这些基本规律在阅读过程中的有意运用,使学生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掌握自由运用规律进行文本解读的能力。

    引导学生读,是要引导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原典进行阅读。大语教材不可能囊括所有的语文材料,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指导学生从原典中吸取知识,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懂得什么是原典,怎么从原典中汲取智慧,从而激发学生对原典阅读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去阅读凝聚了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原典。

    (四)写的训练

    写,是用文字传达信息。大学语文中写的训练主要通过课堂作业、完成工作需要、引入课外征文等途径进行。课堂作业布置方式要灵活,检查方式应有效。比如我曾经将自己写的一篇日志拿出来和学生交流,很多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开评论,兴趣盎然。完成工作需要指的是对学生在课下提出的日常写作问题在课堂上公开解答,用例文来分析日常文体的写作方法,举一反三。要求学生在请假的时候写假条,有事的时候写申请,课程结束的时候写总结。教师只需要对这些日常写作做例行处理就是,这样即教会了学生写作,还教会了学生做事的程序和规矩。

    引入课外征文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学生创作主动性的写的训练方式。我曾经引入了一个大型超市做的“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的公益征文活动,很多学生积极参与,并拿到了超市20元、100元不等的奖金。学生对这种将学识转化成现实利益的活动非常感兴趣,通过参与活动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学好语文的自信心。“摛文必在纬经国,负重必在任栋梁”是封建时代读书人追求的远大理想,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完全没有必要让这飘渺的理想束缚自己,一旦不能实现便妄自菲薄。新时代需要的是有文化的公民,只要能够自由地运用语文能力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大学语文主要针对的是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这些同学更没有必要对文学创作有太高的要求。

    听说读写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听读是继承吸收,说写是创造传达,共同完成于大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当中。听说读写不能完全分开,也不可能完全分开,往往是听的过程中有说的冲动,读的时间里产生写的欲望。就像身体的成长一样,每天吸收必须的营养成分,每天都进行新陈代谢,是一个有机的活的整体,哪一种营养也不是决定因素,但是哪一种营养都是机体健康成长的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在语文能力训练中单一的强调任何一种能力训练的重要性都是会犯错误的。

    总之,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是大学语文需要传达的根本“通识”,是每个大学生作为国家公民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通过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并很好运用听说读写以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应该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四、大学语文教学应具有实践性格

    实践性格指的是学生学习大学语文之后要能够运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中去,要为学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活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大学语文教学出现困惑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味的指责学生缺少上进心、没有责任感、缺乏道德义务,我们需要从大学语文教学本身的不足来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成效显著,但是过多的关注于文学教育、哲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忽略语文能力的训练;更多的是知识传授,缺少了技能的培养;教师喜欢授人以鱼而少研究授人以渔等情况,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轻视、厌倦情绪。再加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所引发的人们精神上的急功近利思想,学生学习语文不能够像学习外语那样获得及时可见的利益,从而产生了“和外语比较起来,大学语文肯定要失败”的悲叹。要扭转这种局面,我认为必须从大学语文的实践性上找出路,下面的三条路径可供参考。

    (一)教师钻研业务,授人以渔。

    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师是由文学院的教师兼任,良好的文学理论修养对帮助学生分析文本、文学创作有很大帮助。但大学语文不是大学文学,要想做好大学语文教师还必须有较强的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能力,还需要教师自身有较强的语文能力,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专门钻研,从而成为大学语文教育的专家。大语教师专业化是提高大语教学质量的好办法,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一方面大语教师不可能实现全部专业化,另一方面学生学习大学语文又不能停下来等待。为了解决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大语教学急需之间的矛盾,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钻研大语教学业务就成了必然选择。

    大语教师钻研业务途径很多,除了教育部的网路教学、集中培训,还有各级大语学会的积极沟通、多方合作,更有大学语文教师群等草根团体的密切交流。涌现出徐中玉、王步高、陈洪等优秀的大语教师,探索出“回头看” 、“语录体笔记” 等好的教学方法。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每一个热心从事、热爱从事大语教学的教师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进步渠道。

    (二)创造条件让学生见到学习效果。

    大学语文的效果体现在学生学完之后能够比学习之前更好的听说读写。大学生有很多的实践机会,他们也愿意通过实践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在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语文能力欠缺的问题,他们会向大学语文教师求教。这时候大语教师在帮助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树立了大语的形象。

    美学家刘纲纪先生说过“不通一艺莫谈艺”,即是说文艺工作者至少要从事某一种艺术的实践才能够很好的讲明白艺术的道理。大语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听说读写是大语教学艺术的门类,所以要求大语教师要至少修炼一种特长,或者说得好、或者读得好、或者写得好,让学生有切实可近的学习榜样,从而激发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树立学好大学语文的信心。

    (三)规范语文材料

    语文材料指的是在进行大语教学时所依据的教材或资料。近些年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呈现出群雄逐鹿的局面,经济利益的驱动造成教材市场硝烟弥漫。大语教学不是文学教学、不是哲学教学、不是思想政治教学,是一种能力教学。要给学生提供一种能够一学一进、学则见效的参考资料,从而使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时候都有所依据。这种材料内容必须符合时代背景,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起来好讲,学生学起来好学易用。根据上述标准,很难在现有教材市场上找到完全合适的好产品,我认为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由杭州师范大学何二元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是比较贴近这一要求的,但因为还缺乏时间检验,不敢妄下结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适教材的缺少也是大学语文教学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编写合适的教材也就成了摆在大学语文教学从业者和研究者们面前的一种当务之急。

    结语

    大学语文成为通识必修课是学校重视母语教学、希望提高高级母语教学质量的表现,也是大学语文课程发展的一个契机。作为大学语文教学从业者和研究者,要抓住这次机会迎难而上,紧紧把握大学语文是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训练课的课程性质,立足于自身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和探索提高大学生语文能力的方式和方法,从而展示大学语文课程魅力、发挥大学语文课程效用,实现整体提升大学生母语应用能力的目标。相信在国家政策正确指导下,在全国大学语文从业者和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学习大学语文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大学语文的教学将蒸蒸日上,全国大学生母语应用能力下滑趋势会被遏制,实现大学语文作为学科建设的理想也将指日可待。

    我们都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参考文献:
    1、大学语文研究网www.eyjx.com 
    2、何二元主编,大学语文,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
    3、蒋孔阳著,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2955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