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宋先梅:关于大学语文“文学性”阅读与教学的思考
【时间:2012/1/9 】 【来源: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3期 】 【作者: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宋先梅】 【已经浏览3792 次】

    摘 要:关于大学应不应该再开设大学语文课的争论已经由来已久,“文学性”不仅应是大学语文性质和定位的体现,而且应该成为大学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对学生“文学性”阅读中心理语境的关注,也应该成为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支撑。当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了阅读,增强了对文字的感悟力和敏感度,则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也便得到了体现。
    关键词:大学语文;文学性;阅读;教学

    1 “文学性”与大学语文的性质和定位

    关于大学应不应该再开设大学语文课的争论已经由来已久,从杭州师范大学何二元教授通过网络搜索的 1500 篇学术论文和媒体相关言论来看,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已经经过了十二年的语文学习,进入大学之后,还有无必要开设大学语文课?二是如果开设大学语文课,其性质和定位是什么?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区别在哪里?三是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方面的思考;四是有关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在上述各方面的讨论中,大学语文的性质和定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针对目前大学生人文素养比较欠缺的实际状况,应该在所有非中文专业学生中开设大学语文课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为此,《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地将“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的问题提升到了与“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1]同样的高度。但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并置的“中国语文”的概念还是略显宽泛,因此,大学语文的性质与定位便依然处于晦暗不明之中,意见与分歧仍然存在。其中,关于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大学语文的文化性与文学性之争尤其成为焦点中的焦点。这种论争不仅存在于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群体之间,也引起了诸多专家、学者乃至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关注。在广泛的思考和研讨中,大学语文的性质和定位也逐渐地显露了出来。

    例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杨志坚在 2006 年 11 月召开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讲话时指出,大学语文教育应该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他说:“要突出‘大学’两个字,……一是基础汉语素质的养成,对语言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二是审美功用的发挥,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审美文化素养;三是注重民族特性,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塑造民族风骨”[2]。这里,杨副司长将大学语文定位为母语教育的语言、文学、文化三个层次,这是符合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的,但这显然仍未将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母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区分开来。因此,2007 年9 月,何二元教授在浙江省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上的发言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母语学习分为“信、达、雅”三个阶段的观点[3],他认为,小学语文的主要目标是“信”,即母语知识的积累,比如识记汉字;中学语文的主要目标是“达”,即母语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大学语文就是要学习母语中“雅”的部分。这样,他就不仅将杨志坚副司长所提出的大学语文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命题作了更加细致具体的区分,而且把其所说的母语教育的语言、文学、文化立体化的三个层面分别向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序列化的阶段进行分解;既突出了中小学母语学习与大学语文目标任务之间的区别,又显现了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内在联系。而何二元教授所说的母语中的最“优雅”的部分,在一部分专家学者看来,就是文学经典中所蕴含的母语的“优雅”特性,因此,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温儒敏教授便呼吁将“文学性”阅读的回归作为大学语文的首要任务,他说:“以经典美文吸引学生,把被应试教育败坏了的胃口重新调试过来!”[4]。而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李庆西、郜元宝三位著名学者甚至提出了以“大学文学”代替“大学语文”的建议,他们说:“从文学的角度,以文学的方式,有力地帮助大学生的语文训练和人文修养。这一点,迄今为止,被我们的大学教育严重忽略了”,因为“各民族语文的奥秘,其丰富、灵活、创造性的语文规则,就蕴含在各民族文学特别是文学经典中。”[5]

    2 “文学性”作为大学语文的着力点和支撑

    虽然,上述说法在目前仍然存在着很多争议,但将大学语文作为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一种延续,并针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偏颇而提出的大学语文的“文学性”阅读和教学的问题,无疑也算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也就是说,大学语文的着力点确实应该如同温儒敏教授所说,“以经典美文吸引学生,把被应试教育败坏了的胃口重新调试过来!”

    这样的思考是基于对中小学语文在工具性的教育目标和任务下导致的母语教育失误的一种回归和反拨,是大学语文性质和定位的体现。因为,文本中尤其是经典文学文本中所蕴含的诗意情感和文本阅读过程中的诗性品质原本不应该被如此粗暴的对待。正如阐释学家伽达默尔对阅读过程的描述:“没有什么东西是像文学这样是纯粹的精神踪迹,但也没有什么东西像文学这样指向理解的精神。在对文字的理解和解释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奇迹:某种陌生的僵死的东西转变成了绝对亲近的熟悉的东西……文字流传物,当它们被理解和阅读时,却如此明显的是纯粹的精神,以致它们就像是现在对我们陈述着一样……”[6]。

    阅读的过程之所以如此地富有诗意,这是因为,贯注着作者心血的文字原本就构筑了一个完满自足的生命世界,并且,开启这鲜活的生命世界的钥匙也就潜藏在这些文字中间。读者阅读文本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作者留存在文字中的生命印迹进行解码的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作者也并非只是被动的参与,而是要将自己的生命和精神折射于其中,用自己的生命意念切入文本去触摸、品味和探究文本文字所蕴涵的那个世界,进而与作者融为一体。在这样的状态中,读者会感觉到自己的灵魂也被文字所穿透照亮,自身的生命情感也会伴随着作者的情思起伏而悸动、共振,而读者的价值信念、思维秩序和感知方式等也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从而以一种新的方式去观照世界。然而,读者能否进入这样一种以生命意念为线索的阅读状态取决于诸多主、客观因素。除了作者所生活的历史语境、文化语境等外围因素外,读者自身当下的存在和心理状态,如个人的性别、气质、性格、兴趣、爱好、心境、情绪,有时甚至是自身的疾病等,都有可能成为影响阅读的潜在因素。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阅读是个人的事,阅读的主要程序主要由自己的生命线索来连接,而细若游丝的生命线索是要小心翼翼地打理和维护的,这一切,都有可能被热闹损毁”[7]。因此,文本的阅读本质上并不能给出统一的标准化的答案。但现行的标准化考试恰恰与此背道而驰,因此,对文本“文学性”阅读的回归,也只有在摆脱了标准化考试的大学阶段才能实现。也就是说,“文学性”阅读不仅是高等教育阶段母语教育的重要载体,并且将由此确定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之间的分野。对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状态和心理语境的关注应该成为大学语文“文学性”阅读教学的支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摆脱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感受,建立起自身与文字之间的一种亲密而轻松的关系,使阅读的过程变得自由、自在、丰富、有趣而充满诗意。学生的心灵世界也才会在这样不断的熏陶中变得更加细腻和柔软,并在这样一种贴己的情感体验和文字感悟中,逐渐地建立起与母语文字、文学、文化之间的一种十分亲切、亲近的依恋。当学生学会了阅读并永远保持着一颗纯净的心灵、浓厚的阅读兴趣和对文字的敏锐感觉的时候,便可以借助于阅读,自由地在时空中穿行,而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只有在这一意义上才能得以提高。

    3 教师在大学语文“文学性”阅读教学中的“中介”作用

    以“文学性”作为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和支撑的大学语文教育,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具体地说,教师在大学语文课堂指导学生进行“文学性”阅读的教学过程可按如下几个步骤进行:

    3.1 教师进入教材文本,以自己的知识,更以自己的生活阅历、文化积淀、艺术背景、情感经验、生活体验去解构和建构作品中所启示的生命世界

    教师阅读过程中的状态、感受的方式和理解的深度,以及是否具备将文本的意义从文字世界转换到个人生活世界的能力,将直接影响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之间中介的作用。教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之前,可以为学生做一些背景性知识介绍,也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声光技术,为学生的阅读营造某种情调和氛围,但不能过多得给予阅读提示,从而影响和干预学生的阅读。

    3.2 让学生亲近文本,在阅读中去感知作品的生命世界

    让学生一面沉湎其中去体察和捕捉作者隐含在文本中的微妙的心灵感受,一面又保持着冷静与清醒,以反观和审视自己的阅读行为。学生对于文字的最初领悟是十分珍贵的,哪怕只是只言片语,哪怕只是相当零散和破碎的思维线索,因为,这才是他们对于语言最切身的感觉,是他们心灵世界的真实状态,也是他们阅读经验积累必经的过程。为此,教师应该做到:让学生在一种宽松无碍的心境下进入文本,把握对文字最初的感觉和意念;认真地倾听、捕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微妙的心灵感受,据以了解学生的阅读状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多元价值观念,但也可藉此对学生的阅读状态给予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阅读反省和评价机制,还可以此为出发点,打开话题,进入第三步。

    3.3 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阅读

    学生对文本最初的阅读可能是感觉化的,粗浅的,因此,教师就要以学生初次阅读时的感觉和意念为基点,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内部,对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进行细细把玩,对语言的审美特性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借助于文本这一载体,将自己在第一次阅读时建立起来的有关的意义世界,如价值、精神、智慧、情感等以感性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还要通过自身的人格和精神的折射,用比教材文本本身更贴近、更具体,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的语言去唤起学生生活的感觉和情感的记忆,达到师生之间生命世界的交融。

    3.4 解读

    学生独自再次进入文本的阅读,因为,一个人的感情需要自身贴己的体验,文本的意义需要自己去发现,价值观的形成也需要自我进行选择;因此,阅读的过程始终是一个人的旅程,是一次又一次孤独的心灵之旅。正如某位哲学家所描述:“在人们的灵魂中,有一条不与社会相通的小道,人们在这条小路上踽踽独行,这是一个避开众目睽睽的私人世界。生活不仅包括可耕种的肥田沃土,也包括梦的山峦、悲哀的地窖和渴望的塔楼”[8]。阅读的价值,正在于它是对于这样一种幽深而纯粹个体性的人类灵魂的照亮和抚慰;而语言的“优雅”性,恰恰体现在它能对人类灵魂中那些深邃、幽微而复杂、迷离的情感状态予以表达。

    当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中,逐渐地增强了对母语文字的感悟力和敏感度,能很好地理解和亲近文字所承载的文化母体,能逐渐深入地领会人类这些无可名状的情感和情绪;并通过自主的解读、发现、评价和创造完成自身生命意义的重新建构并能熟练地运用母语文字对自我予以表达的时候;他们就已经不仅在阅读中学会了对母语的阅读,而且也在阅读中学会了对母语的运用,而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内涵,也就尽显其中了。

    4 结语

    目前,“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很多学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和高职高专学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各方面条件并不成熟。但是,即使是在这样一些学校,也仍然有不少专业,因为学生专业发展知识结构的需要,而将大学语文列为了专业必修课程。但从这些理工专业制定的《大学语文》大纲来看,人们对该课程的期待差异非常大。而事实上,让一门课程承载如此多的使命是不太现实的,并且,课程定位的不明确,也会让任课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无所适从,而大学语文作为“高四语文”的帽子也就难以摘除。因此,笔者认为,只有抓住大学语文的“文学性”这一根本特征,首先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和兴趣对教材和文本的内容做适当调整,语文教育才能实现它应有的功能,达到它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EB/OL]. 北京: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9/13/content_5087533.htmL.
    [2]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持召开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EB/OL]. (2008.12.15) http://www.eyjx.com/eyjx/1/ReadNews.asp.
    [3] 何二元. 大学语文:学习“雅”的母语[N]. 文汇读书周报,2007-8-31.
    [4] 温儒敏. 中国语文:经典美文重塑大学语文[N]. 中华读书报,2007-7-14.
    [5] 郜元宝. 大学文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6] 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M]. 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14.
    [7] 巴丹主编. 阅读改变人生[M]. 上海: 上海东方出版社,2004:160-161.
    [8] [美]赫舍尔著. 人是谁[M]. 隗仁连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54.

    作者简介:宋先梅(1971- ),女,汉族,四川西充人,副教授,文艺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学、文艺美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2691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