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方爱武:守望文学——关于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0/3/23 】 【来源:消费导刊 2009.1 】 【作者: 方爱武(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已经浏览3492 次】

    [摘要]目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矛盾与困惑,本文试图从语文的是立还是废、教材的繁与失、教法的专与博等三方面解剖分析个中原因,探讨规避既有矛盾、改观已经处于边缘化的大学语文教学的积极有效的思路。
    [关键词]人文教育 狭隘 超越 网络课程

    大学语文一般是高校为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是帮助非中文类学生培养文学素养、树立人文精神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在高等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是其它课程无法替代的。然而现在大学语文在高校的处境却不容乐观,如何提升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和教学形象,使大学语文教学走出困境,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语文的废与立

    随着全国各高校自主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受着各院校专业发展的挤压,再加上领导、教师与学生的对大学语文的普遍冷遇,近几年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有的高校大幅度地削减了大学语文课,取而代之的是实用写作及一系列文化素质课,如写作、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而有的则完全取消了这门课。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然而在学生普遍重视学外语与计算机的今天,“中国的年轻人对汉语这样一种很有文化意味的语言冷漠,表达的能力越来越丧失,……这是一个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的危机问题:或许我们应该以这样的高度来看待加强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正因如此,2007年3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下发《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致函给各地教委和教育部直属高校,请各地结合本地区、学校实际,认真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接到通知后,各地高校反应强烈,北大、南开、清华、北航、华东师大等学校马上采取行动,把大学语文列为除中文系以外的学生必修课。据说华中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也因此出现了“语文不及格不能毕业”的说法。这是新世纪高等教育重视素质培养的重要信号。

    但相比于一些名校,更多普通学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却改观甚少,大学语文的改革也是年年讲月月讲但实际收效甚微,大学语文的教与学在高校仍是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尚未真正作为一门大家重视且关注的课程巍然屹立起来。目前在很多高校,对于教学者而言,大学语文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年轻教师试教的练讲台,或是广大教师完成工作量的附带性教学。对于广大学习者而言,大学语文课是繁重专业学习之余的一种放松与调剂,不看重学什么与怎么学,只要应付拿下相应学分即告终结。

    虽然大学语文教学的建立与繁华取决于教学的实施者、教学的接受者以及教学的设施条件等众多复杂因素,但笔者认为在大学校园,语文的寂寞与萧条首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层的决策、胆识和学养,取决于学校领导阶层所制定的有关母语学习的相关规定,取决于学校所营造出的学习语文的良好风尚与氛围。决策者倘若重视语文的学习与语文学科的发展与建设,上行下效,语文的学习没有理由一直萎缩不前。但目前很多高校大学语文的边缘化处境的一个首要原因就是就是学校重视投入不够,没有给大学语文的教学创设一个良性发展的环境,普遍缺少一个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监控与管理的监督考核体系。在没有任何压力与目标下,大学语文的学习就成了最轻松的课程。教学实施者潜心于专业的教学与研究、教学接受者则致力于专业的学习与实践,大学语文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与应景课程,有时还要给专业大让其道。

    “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学语文的同时也能学其他的学科,而在其他学科里面也都有语文的因素。”[2]《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也早就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在知识、经济与语言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母语必不能废,语文的教与学理不仅应回归大学课堂,而且还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正如北大教授钱理群所言:“它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是一般的人文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人文教育如果没有文学,是有问题的。”[3]目前在我国很多高等院校,大学语文的学科建设有待扶持,有待更多教育人士的积极重视与参与。因为“大学语文用文学的艺术形式,以情感育人,这是任何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都无法取代的。”[4]我们期待“语文不及格就不能毕业”的规定能真正实施起来,期待大学语文的教育能从废到立更规范起来,而不是形同虚设。

    二、教材的繁与失

    在现如今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追求经济实用成了很多人的风向标,教育自也不例外。大学语文的教学虽然自1978年由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倡导以来,至今已走过二十七年历程,然而大学语文的教学因缺乏立竿见影的实际效应并没有随着这三十几年的教学积淀而日显其重要,反而愈来愈边缘化,并常常被减化甚至取代。但与此同时大学语文教材的一直繁盛却让人惊讶与感叹:多少年来大学语文的教学实际上呈现的是一种脆弱的虚假的教与学的繁华。据南方周末调查统计,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馆藏各种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及有关教学图书有1402种,用于现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在400种左右。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齐森华说:“大家都不敢相信,可这是事实。一门课程有这么多的教材,这样的事情在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有]的,但是在我们国家就发生了。”[5]

    就上世纪大多的大学语文教材而言,一般有着共同的倾向:第一,文选型的格局。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就是名篇的荟萃,即大量选择一些中外名篇,或以文体类别或以时间为序编排而成。第二,厚古薄今的偏向。很多教材的编写者把大学语文的教与学仅仅落实到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吸纳上,现代文学及外国文学的内容涉猎相对较少。譬如上世纪全国最有影响力的由徐中玉、钱谷融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华师大出版社1988版)基本就是此类格局。这些上世纪教材的局限是显而易见的,仅仅注重文选而忽略文学史,容易割裂作品的历史感;仅仅注重古代作品的分析与解析易使大学语文的教学显得单一。这种编、教、学的思路基本直接承接中学语文而来,本质上缺少突破与创新,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背负着“高四语文”的感叹。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大学语文教材的增长速度仍然呈现出惊人的态势,出现了很多新探索的教材,它们在传统文选的格局之上增加了一定的鉴赏、写作或文学史的内容,但又出现了顾此失彼的倾向:一是重精神轻实用。譬如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齐森华教授主编大学语文教材2001年增订本时总结出“品格·胸怀”、“为政·爱国”、“亲情·人性”等十个方面的精神特征,以此为单元来安排选文,注重人文教育,但忽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倾向非常明显。二是重实用轻精神。譬如朱志荣主编的《实用大学语文》(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大学语文冠之以实用二字,虽注重实际能力的锤炼,但感觉就离文学审美教育有些远了。三是重大众轻经典。典型的如夏中义主编的《大学人文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分“人与自我”、“人与国家”、“人与世界”三卷,选编了200余篇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分别涉猎了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等众多学科,注重思想与精神文化价值的教育与提倡,但它忽视经典与强调精神成人,又使得它显得有些繁杂与过于理想化。但也有力图面面俱到的,譬如自1991年始不断再版修订的毛信德教授主编的《新编大学语文》(浙江大学出版社)分为两卷本,一本为文学卷,一本为写作卷,文学卷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写作卷包括写作基础知识和应用文体写作训练,将大学语文的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但也存在选篇与中学重复过多,将文学与写作截然分离等不利因素,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比较薄弱。

    我们十分肯定那些探索建设大学语文教材的努力与成效。但同时我们也非常清醒地意识到众多教材的繁荣其实背后起操纵作用的多半仍是经济或教师评职称等现实利益的驱动。语文教材的过于分散和大量低质量的重复,其实对于语文学科的真正发展并无实际益处的。所以面对浩如烟海的大学语文教材,正如东南大学教授王步高在研究会上他呼吁说的,如果要面向所有大学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教材出版必须有一个准入机制。[6]在教材的编写方面,笔者非常认同有些论者所言的[7],认为切要的是要自觉地将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与审美性相结合,以切实提升理工科专业学生对汉语言运用和文艺审美的水平;单纯地讲求实用或者单纯地讲求审美都无法满足广大学生的学习多元化需求,都将使语文的学习变得狭隘与偏执。

    三、教学的专与博

    大学语文毕竟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相对于各个理工院校的专业课而言,它存在着课时少与任务重、教师人手少与学生人数多、教学需求多与教学方式有限等诸多矛盾。怎样在有限的几十个课时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实施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提高广大学生的语文水平与人文素质,已愈来愈成为“大学语文”课程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首先是课堂之内的拓展。大学语文的教学,一定要区别于中文专业学生的学习与研究,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学习大学语文,意不在搞专业研究,对他们的教育应是全方位的启发与熏陶,因此不要求也没必要讲得那么专深,在某一篇或某一部分文学上花上大部分时间,应注重教学的整体性视角。但在一些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一般都是各个领域学有所长的教师担任,大学语文课有时变相地成为了与该任课教师专业相匹配的古代文学课、现当代文学课甚至是外国文学课,与任课教师专业之外的相关内容虽有所涉及但总不在重点讲析之列,教师们总喜欢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侃侃而谈,津津乐道。在注重教学内容的广博之时,笔者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还要注意区别于中学语文零散无序的特点。大学语文中的教学要有一定的体系知识与理论框架,要使学生对文学有完整全面的认识,而不应仅仅局限于某些片段,某些单篇的记叙文、说明文与议论文抑或某个作家、某个文学现象和思潮流派。为此,教师要敢于突破教材篇幅与体例的局限,要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系统知识结构。另外在教学中还要积极推广多媒体教学,大学语文作品有许多影视音像资料,教师对这些非教材因素的合理使用,可以使教学内容立体化、情境化、生动化,从而给学生留下至情至性至理的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其次是课堂之外的延伸。大学语文的学习仅仅满足于课堂内有限的时间与内容是远远不够的,网络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应充分得以运用。目前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般是点对面的交互(师一生),信息集中在教师那里处理,学生得到的内容与信息量相对较少。一人讲众人听及、一人操作众人观看(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仍占有着相当大的比重,很难满足众多学生的多方面学习需求。而网络课程的合理利用,可以规避这些矛盾而展示语文教育的丰富与生动性。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此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课件的制作、维护和更新,解答学生提问,评阅学生提交的作业,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提问次数等,老师和同学、同学之间可以通过虚拟的环境无限制地自由交流。在这里还可以给学生留下实际操作的广阔空间,写习作、谈观感,自由自在,完全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另外还可以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结合起来,与学生的社团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创办网上文学刊物等等。如此方能建构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立体组合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拓展到网上,形成课内课外结合,网上网下结合,静与动结合的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全新的教学模式。此外大学语文网络课程还会使对语文学习有兴趣的学生在一个学期的课堂教学之后,很便利地延续自己的学习,直至大学毕业,甚至可以一直延续到工作之后的时间。因为语文的学习、素质的培养与提高需要长期的锤炼与发展。

    然而纵观全国的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真正能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改革并取得成效的其实并不多见,像南开大学那样利用网络重新营造大学语文教与学新局面的则是个少之又少的特例。对于网络教学,它更需要学校决策层的政策倾斜与资金投入,方可以建立一个可供广大师生共同享用的教学平台,个别教师的个人网站与博客,解决不了广大学生的学习所需,而且也难以树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整体形象。

    在很多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更多存在的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平淡、枯燥与偏狭,大学语文在教与学的普遍应景的心态中艰难地行走着。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年年讲、日日讲,但除了在教材的编写上大家还偶存一些热情外,其余很难能真正落到实处。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显然不是短期行为,也不是个别教师的个人行为,大学语文的教改需要学校上下层的合力作用,需要学校决策层的政策重视与热情投入,需要教学实施者的广博的责任心与学识修养,需要一个相对规范的监控体制,如此方能有效改观已经处于边缘化的大学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3]钱理群,重心是文学教育[N]南方周末,2007-5-24(21)
  [2]孔庆东,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J]中国大学教学,2006(7):20 
  [4]邢宇皓,大学语文的未来何去何从:尴尬的大学语文[N]光明日报,2004-2-13(4)
  [5][6]张英、朱晴依:大学语文修成正果?[N]南方周末,2007-5-24(20)
  [7]魏饴,大学语文课程教材建设新探[J]中国大学教学,2007(6):96

    作者简介:方爱武,女,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3831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