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吕效端:“大学语文”的教育现状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时间:2010/2/19 】 【来源:科教文汇 2008.04(上旬刊) 】 【作者: 吕效端(忻州师院五寨分院 山西·忻州034000)】 【已经浏览3659 次】

    摘  要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呼声平静了许多,应当静下心来反思一下大学语文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素养、学校的文化品位到底有多大作用?下一步应当怎样深入?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先驱和主干课程,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如何?下一步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教育现状 问题


    近年来“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总体而言不容乐观。自南京大学匡亚明校长振臂一呼倡导开设大学语文课以来,已过去整整四十年(注:应为30年)。“大学语文”开始是以补“文革”中中学语文的欠缺而广受欢迎的。“文革”过去已久,大部分人都淡忘了它。如今学生的语文水平不论多低,再记在“文革”账上也不妥了。走过“补课”阶段后的“大学语文”何去何从,匡老已作古,当年首开“大学语文”的老师们仍在第一线的已不多。“大学语文”学科地位不高,学时数不足,“大学语文”教师遭受冷落,教材陈旧,教学研究滞后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惟一令人欣慰的是多媒体教学的广泛推开,教学手段单一的局面已被打破。“大学语文”在多数学校还徘徊于“开”和“不开”,“开多”与“开少”之间。其教学质量如何?对学生成才、成长作用如何?这些问题还不太受人关注。

    “大学语文”是旨在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基础课程。由于应试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难尽如人意,这是人所皆知的事实。而新世纪对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将提出高得多的要求。这是由于: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二、一些有识之士对学科交叉、渗透作用的新认识。

    对于前者,大家有目共睹。1980年,全国仅招硕士生3000人,近几年仅一所大学每年招收的硕士生已达3000多人左右,况且还有招生规模更大者。仅仅从支持他们的学习出发,也希望他们有较坚实的中文基础,否则做得出实验写不出论文的将越来越多。原上海交大白同朔先生曾深刻指出:越是重点名牌大学,越是优秀的大学生,“大学语文”学习就越重要。因为这些学校培养的是大大小小的“领袖”人物,没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是不可思议的。其实道理很简单,语文是基础,盖的楼越高,对基础的要求也越高。然而如今的情况正好相反,就对“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而言,重点名牌大学(尤其是文理综合大学和师范大学)往往不及以工为主的院校及农、林、医、财经、政法院校,地方院校不如军队院校。这些年我们是很重视外语了,但效果并不好,许多优秀人才考研究生还是被外语挡在门外,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中文基础不行,自己的中文基础不行,外语老师的中文基础也不行。

    此外,从陶冶情操、提高学生道德水准的角度来说,“大学语文”也有其无可替代的作用。自新中国建国之初我国教育全盘苏化以来,政治课取代了道德课,“政治压倒一切”,其德育功能丧失殆尽。而“大学语文”以传统的中华美德给学生以熏陶,易于为学生接受。如《大学语文》中班固之《苏武传》一文,就客观上教育学生要注重名节、有所不为。读苏轼的《定风波》之类诗词,能领悟“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境界,对人生的坎坷、得失、荣辱便会襟怀旷达。一个好的“大学语文”老师更易于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大学语文》教材问题也较突出。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前20年停滞不前,二是近二十年杂乱无章。头20年,基本上是一家垄断,修订不修订没有任何压力,中小学语文变化也不大,衔接的问题不突出。其间也出现过少数几种不同的教材,有的还相当优秀,如齐鲁书杜1985年版当“大学语文”用的《中国古代文学》,但影响不大。近十几年是百花齐放了,我见到的新书达几十种左右,我希望《大学语文》的每一位编者时时捕捉新信息,关心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变化、探讨新思路、增加新服务,不断更新自己。要着力提高教师的学术和学历水平,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目前“大学语文”教师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较之前几年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不足。学历的提高并不等同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中年以上的“大学语文”教师而言,更新知识和提高自己科研能力显得较为迫切。教过多年“大学语文”,并不意味着今后仍能轻轻松松地教下去。因为学生变了,教材变了,教学方式也变了,不学习不行。先说学生之“变”。从2000年开始,全国高中生使用语文“试验教材”,这一教材比以前的中学语文教材“深”得多,量也“大”得多,仅高中第六册便选《史记》13篇,《红楼梦》14篇(含阅读教材),其数量之多,超过了过去中文系本科教材。唯其如此,必然导致《大学语文》教材之“变”。中学教材与2005年前出版的所有《大学语文》篇目大量重复,重复量从二十多篇到六十多篇不等,古代部分重复1/3至接近全部。这样一来,绝大多数《大学语文》教材必须大幅度修订,而且内容也须加深。

    调查先行,开展“大学语文”教学的专题研究。就我接触的范围看,“大学语文”的教学研究还是高度分散的个体研究,缺乏整体规划,缺乏组织协调,缺乏专门阵地,缺乏现代手段。如果要问影响当今“大学语文”质量提高的因素有哪些?领导态度、教学研究是最弱的两项。全国有多少学校、多少班级(或学生)上“大学语文”课?课时各是多少?学生对它欢迎程度如何?每年全国公开发表的“大学语文”教学研究论文有多少?应当有一个“磁场”,将全国大学语文老师的力量凝聚到一起,每一两年办为期半个月的短期培训班,请一批学术界的“大人物”开上二三十场讲座,让大家知道语文界的“大学问家”们在研究些什么,我们文学领域又有什么新知识、新巨著问世……

    要把这门课建成为各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要有精品教材、参考资料、光盘,要建立起遍布全国的教学研究网络……要通过我们的长期不懈努力,使全民族的文学素质都有长足的进步。任重而道远。我们面前的路还很长,很长。

    参考文献:

    [1]曹慧芳.二语社会文化知识教学的发展历程及评述[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59-60.
    [2]丁俊发,彭志远.注重语文课的育人作用[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6):38-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917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