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题项目

张妍:扬州职业大学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喜好程度与必要性认识的调查报告
【时间:2009/3/19 】 【来源:扬州市职业大学人文学院“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 】 【作者: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张妍 学号M060886】 【已经浏览4981 次】

    摘要:目前我国的大学语文正面临着“边缘化”的尴尬境地,改善这种状况的方法可以定位在“重新引起大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上。只要有了一些兴趣,就能激发潜能,主动学习。本次调查研究得出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的喜好程度与其语文成绩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相关。而影响学生对对大学语文喜好程度的最重要的因素则是任教老师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大学语文 喜好程度 必要性 语文成绩

 
    1、前言
 
    1.1 课题的提出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也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大学语文具有在大学期间提供必要的母语教育的功能,大学语文不能被其他课程所取代。母语的学习有助于基本语言能力的提高。母语是一个人认识世界、接触世界的基本的语言能力,如果失去或者不具备这个能力,就不可能学习其他语言。学好母语才能为其他语言的学习打好基础。

    1.2  大学语文教育现状
 
    现阶段我国大学语文的教育现状并不乐观,各高校把英语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做什么都要考英语,而对中国语文能力则缺少硬性要求,所以后者难免被挤掉。因为体制上没有保证,也缺少切实的措施,加上现实利益总是驱动人们先考虑比较实际的问题,像大学语文这样要求比较“软性”的课程,就越来越被“边缘化”。许多大学已经取消或根本没有开过大学语文课,大学语文正遭遇着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大学生特别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对母语的应用能力现状不容乐观,像书面语言上的语句不连贯、词不达意、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不会用等现象较普遍。‘大学语文’的处境起初并不乐观。某高校青年教师冯大建回忆他的第一堂课时说:“一群没精打采的学生,拿着英语书,带着习题集。他们是怀着对语文课的厌恶来的。”老师的授课热情“当场降到冰点”。

    1.3  研究的意义

    大学语文对学生素养的培养如此重要,可是目前我国的大学语文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分析扬州职业大学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的喜好程度与必要性的认识,并究其原因,应该会对该校大学语文课状况的进一步改善有积极的意义。

    1.4  本研究意欲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上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目前该校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的喜欢程度如何?学生对语文课的喜欢程度是否因分科不同而不同?
    (2)、影响该校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的喜好程度的因素有哪些?哪些因素最能影响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的喜好程度?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启示?
    (3)、学生对喜欢程度与语文成绩是否有相关性?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关系?
    (4)、目前扬州职业大学的学生是否觉得有开大学语文的必要性?程度如何?对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必要性的认识是否因分科不同而不同?
    (5)、学生对开设大学语文课必要性的认识与他们的语文成绩是否存在相关性?由此我们可们可以得出哪些启示?
通过本次研究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大学语文课的改善提出一定的依据以引起教育工作者们的思考。
 
    2、方法

    2.1主要概念释义:
 
    大学语文:语文的概念和内涵应该是丰富而广博的,但是本文所谈到的大学语文指的是在高校(包括高职高专)开设的大学语文课。
喜欢程度:指的是学生对语文课喜欢的程度。本次调查设有4种程度:讨厌、无所谓、比较喜欢、非常喜欢。

    必要性:指的是学生对大学语文课必要性认识的程度。本次调查对于必要性设有:完全没必要、无所谓、比较有必要、非常有必要四个选项。

    语文成绩:语文成绩的评定方式应该是多元化的,但本文中的语文成绩特指学生正式书面考试所得的分数。
 
    2.2研究对象与方法:
 
    2.2.1研究对象
 
    我们抽取了扬州职业大学七个专业共3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男生76人,女生224人),其中文科学生211人,理科学生89人。商务英语专业74人(男生11,女生63);商务日语专业45人(男生5,女生40);文秘专业25人(男生3,女生22);法律事务专业46人(男生19,女生27);旅游管理专业21人(男生6,女生15);计算机专业58人(男生18,女生40);现代教育技术专业31人(男生14,女生17)。以上各专业的选择注重文理的分科。以期考查在相关问题上的文理科的差别。

    2.2.2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问卷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调查:关于阅读内容与阅读形式;关于写作;语文素养方面;对语文课的态度方面;语文成绩调查;对语文课的建议。本研究共分发、收回问卷300份,由研究者分发回收问卷并解释相关事宜以确保调查的准确性,返回问卷均有效,用统计软件spss12.0对所有数据进行输入、整理、分析后得到研究结果如下。
 
    3、结果
 
    表1  喜欢程度、必要性与语文成绩之间相关表  

 

 

分数

影响因素

 

喜欢程度

.260(**)

.122(*)

.000

.035

必要性

.262(**)

.112

.000

.052

    * —— P<0.05    ** —— P<0.01

    表1显示的是喜欢程度、必要性与语文成绩之间,以及影响因素与喜欢程度与必要性之间的相关值。从表中可见,喜欢程度与语文成绩之间的P值小于0.01,呈非常显著相关;必要性与语文成绩之间的P值也小于0.01,呈非常显著相关;喜欢程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P值在0.01与0.05之间,呈显著相关;影响因素与必要性之间的P值大于0.05,两者之间不相关。
 
    表2喜欢程度与必要性频率分布表 

 

 

 

 

有无皆可

比较

非常

总数

喜欢程度

人数

2

37

125

136

300

比率

0.7%

12.3%

41.7%

45.3%

100%

必要性

人数

4

28

90

172

300

比率

1.3%

9.3%

30.0%

59.3%

100%

    表2所呈现的是喜欢程度与必要性在各个程度上的频率分布,即学生对大学语文课喜欢程度与必要性认识程度的情况调查结果。由表2可见:在被调查的300名学生当中选择不喜欢、讨厌大学语文课的只有2名,占总人数的0.7%,选择对大学语文课无所谓喜不喜欢的有37人,占总人数的12.3%,选择比较喜欢大学语文课的有125人,占总人数的41.7%,选择非常喜欢大学语文课的有136人,占总人数的45.3%;在被调查的300名学生当中,认为没必要开设大学语文课的有4人,占总人数的1.3%,认为无所谓开不开大学语文课的有28个,占总人数的
9.3%,认为比较有必要开设的有90人,占总人数的 30.0%,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大学语文课的有172人,占总人数的 59.3%。
 
    表3  影响因素分析表

 

影响因素

教材内容

教师素质

教学方式

家庭学校社会氛围

总计

人数

70

89

73

68

300

比率

22.3%

29.7%

24.3%

22.7%

100%

    表3所呈现的是影响学生对大学语文课喜好程度的各因素之间的比率关系。由表3可见,在被调查的300名学生当中,认为大学语文教材内容,或说是教学内容最能影响他们对语文课的喜欢程度有70人,占总人数的22.3%,认为最能影响他们对语文课喜欢程度的是语文教师本身素养的有89人,占总人数的29.7%,认为教学方式最能影响他们对语文课态度的有73人,占总人数的24.3%,认为最能影响他们对语文课喜欢程度的是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语文学习氛围有68人,占总人数的22.7%。
 
    表4 必要性与喜欢程度在分科等方面的差异性  

 

 

必要性

喜欢程度

分科

.000

.262

性别

.727

.814

  * —— P<0.05    ** —— P<0.01 

    表4显示的是文理科学生在必要性与喜欢程度方面的差异性。由表4可见,分科与必要性之间的P值小于0.01,其差异性非常显著。喜欢程度与分科之间的P值也大于0.01,两者之间不存在差异性。性别与必要性和喜欢程度的P值都大于0.05,所以必要性在分科方面没有差异性,喜欢程度在分科方面也没有差异性。
 
    表5  文理科在必要性方面的对比表 

 

 

没必要

有无皆可

比较有必要

非常有必要

总计

文科

人数

4

14

53

140

211

比率

1.9%

6.6%

25.1%

66.3%

100%

理科

人数

0

14

37

38

89

比率

0

15.7%

41.6%

42.7%

100%

总人数

4

28

90

178

300

    表5显示的是文理科学生在必要性方面的差异关系。由表5可见:被调查的300名学生文科生有211人,理科生有89人。在必要性问题上,有1.9%的文科生,和0个理科生认为开设大学语文课毫无必要;有6.6%的文科生和15.7%的理科生认为无所谓学校开不开大学语文课;有25.1%的文科生和41.6%的理科生认为比较有必要开设大学语文课;有66.3%的文科生和42.7%的理科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大学语文课。
 
    4、讨论

    4.1学习动机显著的影响学习成绩
  
    由表1可见,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的喜欢程度和对必要性的认识与语文成绩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相关。学生对语文课的喜欢程度可以被看作是内驱力,即“在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的刺激。”①而学生对于学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必要性的认识,可以被看做是诱因,即“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外部刺激或情境。”内驱力与诱因就是我人通常所说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意义重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必须有志于学,乐于学,才能取得优良的学业成绩。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呢?或者说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更加喜欢我们的大学语文?如何加强学生对于大学语文开设的必要性的认识呢?

    4.2影响我校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的喜欢程度的因素分析及其对策

    从调查结果来看,我校学生还是比较喜欢大学语文课的。由表2可见在我校被调查的300名学生当中,有41.7%的人比较喜欢大学语文课,有45.3%非常喜欢大学语文课。这说明我校的大学语文教学还是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的。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应该让我校更多的学生更加喜好大学语文课。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影响学生对大学语文喜欢程度的因素有如下几个,我们可以逐一来分析总结。

    4.2.1关于大学语文教材内容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语文教材内容是影响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喜好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表3所示,被调查者有22.3%的人认为大学语文教材内容最能影响他们对这一科的喜好程度。那么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与选用就很重要了。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高校正在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有400多种。这些教材内容结构大同小异,大多是按照文学史的线索,依次精选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文学作品和外国翻译作品。还有一些是按体裁分类,以诗歌、散文、小说几大块构成,选收古今一些文学性范文,加上一点注释和简要导读。常见的教学方式则是以老师串讲为主,与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没有多大的区别,因此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被讥笑为“高四语文”。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的公共课程,近十年来尽管在教材与教学组织形式上取得了进展,但由于教学内容相对缺乏专业针对性,使得“大学语文”在一些专业负责人的眼里是可有可无的。尽管一些“大学语文”授课教师,在具体教学的篇目内容上不同程度地进行了贴近各自专业特点的调整,但总体而言,还是缺少专业针对性的。如何使大学的语文课在其一般存在价值的基础上,对于提高学生的行业意识、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方面发挥更大的、更贴近专业实践的作用,应该说是这门课程的一个发展趋势。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需求组织编写一批适用教材。如此看来,特色化、针对性不失为于庞杂的大学语文教材中突围的一柄利刃。另外,只有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才能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选定。这样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学生只选择了一个段落来深入研究,但通过相互交流展示,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可以得到共同的提高。
 
    4.2.2大学语文教师要注重自身的素质修养的提高

    在被调查的300人当中,有29.7%的学生认为最能影响他们对于大学语文课的喜好程度的因素是语文老师本身的综合素质。由表3可见,这是影响喜好程度四因素当中程度所占比率最高的一项。语文教育工作者是语文教育任务的承担者,他们的素养制约着语文教育的成果。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从两大方面来谈:品德素养与智能素养。

    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就是品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品德素养集中体现在职业道德上。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自已的职业生活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调整人们职业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语文教育职业道德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生活目标、人生理想、道德标准、审美观念、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等。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如何对待语文教育事业,如何对待学生,如何对待语文教育同行和如何对待自已等内容。对待语文教育事业要有甘为人梯的精神,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性发展,与同事相互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形成良好的工作集体。总之语文教育工作要努力从政治思想品德、知识、能力、智力以及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提高自身的素养,用健康的人格和深厚的修养去塑造属于人类未来的一代新人。

    智能素养包括知识与能力两大方面。
 
    (一)知识素养

    包括语文专业知识素养、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方面的知识素养、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三大方面。

    (二)能力素养
 
    能力是人们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总是与一定的实际活动相联系。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能力素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各种语文教育影响进行选择和加工的能力、对语文教育影响进行传导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4.2.3教学方法
  
    教师选择哪种教学方法也是影响学生对大学语文课喜好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语文教学方法有很多,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点拨法、练习法、诵读法、研究式教学、比较式教学、欣赏法等等,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协调配合。

    另外,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方法的选择。课文的类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如:散文、诗歌多选用诵读法,在有感情地朗读中去理解其中的含义。议论文多用讨论法,让学生在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中去深化论点。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教学方法却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2.4家庭学校社会学习语文的氛围
  
语文教育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要树立大语文教育的观念,家庭、学校、社会为我们母语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300被试者当中有22.7%的人,认为,学习环境氛围是最能影响他们对大学语文喜好程度的。
 
    4.3对于必要性认识在文理科方面的差异及分析
  
    由表4可见,文理科学生在喜好程度上没有差异性(也就是说文科生,不会因为自已是文科生就多喜欢语文课一点,理科的学生也不会因为自已不是文科生就不喜欢大学语文课了。反之亦然。)但是文理科学生对于大学语文必要性的认识存着非常显著的差异。由表5可见文科生中有66.3%的人认为开设大学语文课非常有必要,而理科生中只有42.7%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大学语文课。可见,对于理科生,大学语文重要性、必要性的教育应重点加强。
 
    5、结论

    总之,由调查数据得知学生对于大学语文的喜好程度与必要性的认识和语文成绩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相关。而教材内容、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又是影响学生对大学语文课喜好程度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著名教育学家温儒敏先生指出:“我们可以把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定在‘重新引起大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上。只要有了一些兴趣,就能激发潜能,主动学习。”那么,为了能“重新引起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本文上述探索未曾不可一试。
 
 
    注:
 
    ①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第81页
    ②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第81页
 
    参考文献:
 
    [1]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2]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3]程翔.. 语文教师的硬功与内功 中学语文参考 1995年第9期
    [4]张毓明.语文教师审美素养初探  语文学习  2000年第11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866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