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大中衔接

周迅等: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势在必行(一组)
【时间:2009/3/2 】 【来源:光明日报 2001年10月8日 】 【作者: 周迅、刘茜】 【已经浏览5326 次】

    本报四川双流10月7日电  由光明日报、教育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四川棠湖中学联合举办的首届大学·中学校长论坛10月1日到2日在此间举行。来自八十多所大学、中学的书记、校长和教育界学者专家参加了本次论坛。与会代表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如何衔接存在着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大学与中学校长坐到一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增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相互了解、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和一系列相关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论坛达成共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势在必行。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中学关心的是如何提高升学率,而大学对中学的关注是如何招收到更多的尖子生,而对中学与大学在教育过程的衔接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缺乏交流与研究。

    校长和专家们认为,大学对中学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大学的教学、特别是高考对中学的影响是事实。在国外,大学教育和大学招生模式一直是影响中学课程建设、评价标准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也是一些发达国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遇到的难题。在大学里,每年许多新生入学后不适应大学的模式,有的学生适应过程很长,有的甚至因为适应不了而招致学习的失败。所以如何协调好大学和中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思想体系、教育体系等方面使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是大学和中学校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家长都应关心的问题。

    过去,在谈到大学与中学的衔接时更多的是考虑知识体系的衔接,而与会的校长们认为,中学与大学在办学理念、教育思想方面的配合更为重要。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的思想,树 立现代人才的培养观念和现代教育质量观念,要解决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问题。在目前,升学指挥棒在很大程度上还在左右着基础教育,现实表明,只重求知、忽视为人是短视的,道德文章应该并重,德艺双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人的自身的一种需求。人品和精神的力量常常对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大学与中学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在实践中着力改进的问题。

    与会者强调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是关键。要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教师对学生要宽容,要理解,不能训斥。

    有校长指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大学和中学的关系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随着高校招生数量迅速增长、高等教育由统一模式向多样化发展、基础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中学与大学教育的协调与衔接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使得改革招生模式与增加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变得更为迫切。

    与会者还对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

    在论坛举行期间,适逢棠湖中学十年校庆,与会者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这所川中名校,并高度评价了棠湖中学在短短十年内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早在1997年,棠湖中学就开始积极探索与大学建立经常性的、制度化的联系,分别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请大学教授以专题报告、讲座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辅导;以实验班、实验课题等形式让先进的教育理念进入课堂;请著名艺术教育家来校指导学生课余活动的开展,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定期派教师到大学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等;这些措施对棠湖中学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会的校长、专家们认为,棠湖中学与大学合作,共同探讨素质教育问题并取得长足发展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校长们希望有更多的大学校长关注基础教育,有更多的中学校长关注高等教育,使我国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更加协调地发展。

    国家副总督学王文湛,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人文学院院长胡显章,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建明,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民忠,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周振想,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王英杰、棠湖中学校长黄光成等大中学校长、教育专家八十余人以及四川省教育厅的部分领导参加了本次论坛。

 


    北大附中现有高中教学班27个,初二、初三教学班15个,学生1700人。其中有“教育部全国理科试验班”,每年面向全国招生25人,三年毕业后全部保送北大、清华等著名重点大学。北京大学与附中合办的“大学——中学衔接试验班”,每年招收一个班,经考核凡符合北京大学保送条件的直升北京大学。80年代以来,每年高考均取得好成绩,80%以上统招生考入全国重点大学,其中近一半考入北大、清华等著名大学。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千余人获北京市一、二、三等奖。在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北大附中学生获奖牌14块,其中金牌9块。在一、二、三届北京市“雷达杯”科学英才少年大奖赛中,附中学生连续获得第一名。10人获北京市中学生最高荣誉奖金帆奖,16人获银帆奖。独具特色的育人环境使附中的学生形成了富于理想,个性活泼,视野开阔,善于合作,敢于创新的特点,在大学和大学后的学习工作中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专家指中学教育影响大学新生各方面适应能力

    日前在四川举办的首届“大学·中学校长论坛”上,有教育界人士指出,大学注重全面能力的培养,新生一入学,就会面临学习方法、生活能力、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转变和考验,如果中学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学生的适应期就会很长,有的甚至4年下来都难以适应。

    “大学具有二传手的功能,最终培养出的毕业生质量如何,与中学第一手球打得怎么样有很大关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周振想长期负责学生工作,对一些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适应大学生活的现象颇有感触。他指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今年劝退了3名学生,就是因为不能适应大学生活,导致心理出现问题,连正常的学习都难以坚持。

    北京35中校长郝日达也认为,高中生进入大学会面临三方面问题,一是大学与中学的管理模式不同,学生需要适应从他律到自律;二是教学上的衔接,从死学变活学;三是生活要自理。“从已经升入大学的毕业生反馈来看,搞好中学与大学的衔接,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建明指出:“中学和大学的课时都不够用,但一方面课时不够用,另一方面在浪费,如何解决不能再等了。”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人文学院院长胡显章教授说,中学与大学应该相互了解、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的教学改革提供鲜活的信息。

    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事实上,在中学与大学的衔接上,很多学校正在进行有意识的尝试。以清华为例,清华附小、清华附中和清华大学已经进行了多年的一体式教学改革,除教学观念一致外,还在机制上得到了保证。

    清华大学派遣优秀的中层干部到清华附中任校长,附中校长参加清华大学的相关会议,及时了解大学的教学改革动态。同时,清华大学实施“良师工程”,派遣教授到附中任课,提高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清华附中的教学改革也促进了清华大学的教学,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学教育的现实。

    据悉,本次论坛10月1日至2日举行,由光明日报教育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棠湖中学主办,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协办,有十几所高校、中学的领导和教育专家参加。

 

专家提议:注重大学与中学教育对接

    结束紧张的高中生活升入大学,本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几乎每一个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都会遇到这样的烦恼:以前生活起居由父母包办,大学生活就没有这样的坐享其成了,需要自己安排事该怎么做、钱该怎么花;高三阶段课程排得满满的,恨不得晚自习都要上课,大学“闲”得一周才十几节课,班主任对学生几乎不管;以前自己是班里的尖子生,老师心里的宝贝、同学眼中的榜样,可在大学需要重新排座次,自己不优秀了怎么办……

    大学新生的这些烦恼,表面上看是个人适应能力的问题,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大学与中学教育如何对接的问题。

    10月1日至2日,十几所高校、中学的领导和教育专家在四川双流棠湖中学举办了首届“大学·中学校长论坛”,对这一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论坛由光明日报教育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棠湖中学主办,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协办。

    “大学具有二传手的功能,最终培养出的毕业生质量如何,与中学第一手球打得怎么样有很大关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周振想长期负责学生工作,对一些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适应大学生活的现象颇有感触。

    他说,大学注重全面能力的培养,新生一入学,就会面临学习方法、生活能力、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转变和考验,如果中学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学生的适应期就会很长,有的甚至4年下来都难以适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今年劝退了3名学生,就是因为不能适应大学生活,导致心理出现问题,连正常的学习都难以坚持。

    北京35中校长郝日达也认为,高中生进入大学会面临三方面问题,一是大学与中学的管理模式不同,学生需要适应从他律到自律;二是教学上的衔接,从死学变活学;三是生活要自理。“从已经升入大学的毕业生反馈来看,搞好中学与大学的衔接,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

    “加强大学与中学的沟通,对合理使用教育资源非常重要。”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建明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大学与中学的对接。他说,现在大学新生最大的困惑是教学内容的重复,比如,政治理论和英语,很多学生反映高中都学过了怎么现在还要学,每年的新生座谈会都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中学和大学的课时都不够用,但一方面课时不够用,另一方面在浪费,如何解决不能再等了。”

    的确,无论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欠缺,还是基础文明修养的缺失,我们大学期间需要花大力气补课的,往往是基础教育欠下的账。所以,尽管大学每年都要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但每年都会出现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生活而退学的事情。这里的问题是,中学、特别是高中要想生存,必须要过高考这一关。在升学率的重压下,很多中学被迫放弃了对学生全方面素质的培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人文学院院长胡显章教授认为,大学与中学的衔接,过去一般考虑知识体系的衔接,但更为重要的是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衔接。

    胡显章说:“中学考试压力大,更关注升学率,但学生的思想道德、生理、心理的健康容易偏废。同时,中小学长期进行‘传承式’教学,学生认为书本上都是对的,学习上也是记笔记、考笔记,学生创造力下降。这涉及老师为何而教、学生为何而学的问题,无论大学还是中学,都要积极地进行相互衔接。”

    事实上,在中学与大学的衔接上,很多学校正在进行有意识的尝试。以清华为例,清华附小、清华附中和清华大学已经进行了多年的一体式教学改革,除教学观念一致外,还在机制上得到了保证。清华大学派遣优秀的中层干部到清华附中任校长,附中校长参加清华大学的相关会议,及时了解大学的教学改革动态。同时,清华大学实施“良师工程”,派遣教授到附中任课,提高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清华附中的教学改革也促进了清华大学的教学,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学教育的现实。如,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学存在与中学重复的问题,清华附小、附中和清华大学的英语教学除达到学习要求递进外,更加贴近国外学生掌握语言的规律,体现应用性。清华大学也改变了要求学生4年都要学英语的要求,对学生实行目标控制,达到基本要求的可以参加高级班或学习第二外语,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一些中学也正在努力冲破应试教育的束缚,为学生升入大学进行准备。棠湖中学建校只有10年,但在短短5年内即成为四川省重点中学,今年又成为国家级示范学校。校长黄光成说,学校提出了“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的全面发展培养目标,花费大量人力、财力,顶着家长的压力在高中开设音乐欣赏课,力争培养出更多“合格+特长”的学生,让他们在继续深造时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大学要了解中学的课程安排,适应中学的变化;中学也要了解大学的改革方向,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广东顺德容山中学校长吴剑平建议中学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大学也应加强学生的入学教育和课堂教学。

    胡显章说,中学与大学应该相互了解、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的教学改革提供鲜活的信息。“清华附小、附中和大学进行的对接改革还只是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希望有更多的学校来研究中学和大学的对接”。

中国青年报(刘万永)

 


开学两个月大学生出现"大一新生综合症"

(东方网2001/10/22)

    从四川考到北京上大学的周翔最近显得很苦恼,原来从小到大都当尖子生的她到了大学一下成了个入学成绩中等,相貌也平常"不起眼"的新生,"好像一下失去了被别人注意的视线",周翔还说:以前高中忙得要死,上了大学却闲得慌,苦恼的周翔问记者:我这是怎么了?

    结束紧张的高中生活跨入大学门槛本是一件高兴的事,开学近两个月时,当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学校采访,却发现许多新生都遇到了这样的烦恼:生活不能自理,东西丢了好几件,每个月的生活费不知该怎样分配;高中太忙,大学课不多,怎么打发时间成了个事儿;考到北京前个个是尖子,聚到一起不显眼,心里也烦恼。类似于这样的问题,许多大一新生不知该如何是好,在学校流传着一种说法,把犯这些毛病的现象叫得了"大一新生综合症"。

    "大学新生的这些烦恼,表面上看是个人适应能力的问题,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大学与中学的教育如何衔接的问题",针对新生出现的一些问题,日前在一次研讨会上,中学校长们和大学校长们聚在一起共同为新生把脉,会诊"大一新生综合症"。北京35中郝校长认为:高中生进入大学会面临三方面问题,一是大学与中学的管理模式不同,学生需要适应从他律到自律;二是教学上的衔接,从死学到活学;三是生活要自理。从已经升入大学的毕业生来看,搞好中学和大学的衔接,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


建立沟通机制实现培养对接

《中国教育报》2001年10月26日第2版

    本报记者翟帆  中学教育对大学教育茫然,大学教育对中学教育漠然,大学和中学之间缺少沟通引发了高校新生普遍心理不适、教育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为此,一些大、中学校校长呼吁在大学和中学之间建立沟通机制,实现培养对接。

    不久前,位于我国西南一隅的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迎来了它的10岁生日。校庆活动中,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胡显章、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谢维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建明、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民忠、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周振想,这些高校领导的到来成为活动的最亮点。此外,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的教授以及部分著名中学的校长也应邀前来。

    是什么吸引了这些大中学校的校长呢?在庆典后的“首届大学中学校长论坛”上,记者找到了答案:了解棠湖中学先进的办学经验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重要原因是校庆活动为大、中学校校长提供了对话平台。将大、中学校校长和有关专家请到一起,共同探讨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沟通和对接问题,这在国内还是首次。

    在论坛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校长周振想说,大学新生因为对生活环境、学习方法的不适应而引发心理问题,现在已经比较普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今年上半年就有3名新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被劝退。中学里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缺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传授,导致了学生进入大学后的不适。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建明则认为,在大学里,一方面是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快带来的学时不够用,另一方面是政治、外语等课程与中学内容的严重重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产品与社会需要有差异,必须反过来寻找哪个工序中出了问题”,干工程出身的北科大王民忠副校长,将人才比作“产品”,把大、中学校教育作为产品的两道“工序”。王民忠指出,“对问题的寻找需要大、中学校相互间的密切配合和沟通、统筹调整,这些都需要一种机制上的保证”。

    北京35中校长郝日达认为,高中生进入大学将面临三方面问题,一是大学与中学管理模式不同,学生需要适应从他律到自律;二是教学上衔接,从死学变活学;三是生活要自理。这就要求大、中学校首先要在学校管理上、教学上、学生基本能力培养上实现对接。这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

    事实上,在中学与大学的对接上,很多学校正进行各种尝试。棠湖中学建校时间只有10年,在短短的5年内就成为了四川省重点中学,今年又成为国家级示范学校。校长黄光成介绍说,学校提出了“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的全面发展培养目标,保证了学生在继续求学时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棠湖中学通过与北师大合办教育实验基地、与中国人民大学合办艺术实验基地,以及与国外大学的交流与合作,使学校以特殊的方式,开始进入大学教育领域,在某种意义上将中学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地衔接起来。

    清华大学及其所属的附小、附中一条龙创新人才实验,从1996年就已开始。据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胡显章介绍,除了教学观念的一致外,学校还从机制和体制上予以保证。清华大学派遣优秀干部到附中担任校长,清华大学一些重要会议都邀请附中校长参加,清华大学还把最好的教授派到附中任课,以提高附中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同时,附中的教改也促进了清华大学的教学,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学教学的现实。

    棠湖中学邀请大学校长参加校庆、举办“大学中学校长论坛”传达出这样一个意愿:建立大、中学校沟通的平台和机制,实现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默契配合和有效对接,共同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校长论坛:大学与中学教育对接初探

    人才的质量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能简单由大学或中学单一方面去实现,需要二者很好地协同合作。如果说大学具有二传手的功能,那么最终培养出的毕业生质量如何,就与中学第一手球打得怎么样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办学理念,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诸方面搞好大学与中学的对接势在必行。

    一、狠抓办学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搞好大学与中学教育对接至关重要的问题

    中学教育如果不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依然是升学考什么就教什么,学生就记什么,练什么,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习方法、能力的培养,重升学而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重课堂教学而轻社会实践,让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这既与教育方针相悖,也永远打不出第一手好球给大学二传手。长此下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的人才从何而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何谈起?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笔者认为狠抓办学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师生观、教学观、质量观至关重要。一是抓学习,要组织教师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现代教育的理论,开展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大讨论;二是与大学建立经常性、制度化的联系,可与著名高等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请大学教授以专题报告、讲座等形式对中学教师进行指导;三是以实验班、实验课题等形式让先进的教育思想进入课堂;四是定期派中青年教师到大学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研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等。

    通过上述途径,可以使干部和教师形成“五个转变”即:从重升学到重全面素质培养,从重智育转变到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重分数转变到重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从门门功课都得高分转变到重“合格+特长”;从重“时间+汗水”转变为按教育规律教学,重视学生学法指导和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确立“五会一长”目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确立“五会一长”(“五会”:会做人、会求知、会生活、会健体、会创造;“一长”:学生具有特长。)即合格+特长或优秀+特长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全面素质提高,是高中教育向大学打出第一手好球,让学生在继续深造时拥有更强的竞争力的切实而有效的作法。

    按照“五会一长”的培养目标,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行实践。一是以“五会一长”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二是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依托教育科研,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是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确保“面向全体学生”落到实处;四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五是开设丰富的活动课,学校可组织音乐、美术、科技、体育等兴趣活动小组供学生选择参加;六是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

    三、向教育专家“借脑”,加强大学与中学的沟通

    充分发挥教育人才资源优势,聘请教育专家、知名学者到中学作报告,开设专题讲座,让学校领导、教师及时了解把握先进的教育思想、大学的改革动态、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等,是加强大学与中学对接的有力举措。学校可定期组织教师、学生拜访专家、学者,聆听教诲,把专家、学者的思想、观点、见解,乃至个人奋斗经历、成才故事等,通过各种形式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影响教师,教育学生,促使学校优秀教育群体脱颖而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创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四有”新人,使学校成为优秀人才成长的摇篮。(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校长黄光成)

 


不拘一格降人才
——由韩寒、满舟现象引起的思考

复旦大学校长、教授王生洪  复旦大学副校长、教授孙莱祥

    精心挑选的典型,往往比许多长篇大论更引人注目、说明问题。当我们在这里讨论21世纪创新教育的时候,就联想到两个特殊的中学生:一个是大家早就熟悉的松江二中的韩寒,另一个是最近引起传播媒界关注的浦东高桥中学的满舟。

    韩寒、满舟之所以典型,因为两人都有多门课程不及格,包括语文;却又都在17岁写成20多万字的著作——《三重门》、《黑客攻击防范秘技》。由此,前者成为我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长篇小说作者,后者成为我国第一部反黑客著作的编著者。不同的是,满舟强烈要求进大学,韩寒却认为为什么非进大学不可呢?如此相反态度,引起了我们对人才及其兴趣、创新等问题的思考,进而又联系到复旦大学的通才教育问题。

    一、人才和人才观

    人才可分为专才、通才、偏才三类,各自对学科、专业对口、知识面等要求有差别。

    1.与专业对口比较典型的例证在数理化生等理科,特别是数学、数论,强调专才、专业对口的多。中科院陈景润攻下哥德巴赫猜想,剑桥大学博士怀尔斯解决358年以来世界数学难题费马大定理,都很典型,两人都是专攻数论成为大师的,至于专业以外读什么书,知识面怎么样,没见过报道。如果认为这是个别现象,我们再以1901-1980年80年间117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为例,除了两位中专学历、一位请家庭教师、一位自学成才之外,其他113人即占96%的获奖者都是大学毕业,可见高等教育学历占绝对优势。进一步分析这113人中最著名的11位物理学家在大学所学专业,除了皮·居里、汤姆逊数学系毕业之外,其他如玛·居里、普郎克、爱因斯坦、尼·玻尔、海森堡、费米、杨振宁、李振道、丁肇中等九位即占82%都是物理系毕业的,可见专业对口也占绝对优势。这大学学历、专业对口两个“占绝对优势”,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多数而言,物理研究要上大学、专业对口。

    2.通才与作家、知识面。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文学家,大多具有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背景,是知识面广博的通才。不强调上大学、专业对口、专才,而注重跨专业、知识面广、不一定读大学、专业对口的以作家最为典型。世界四大文豪,莎士比亚自学成才,哥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三人都读法律,都不对口,没有一个是文学系科班出身。苏联文豪高尔基,只上过三年学。中国作家,毛泽东说李白、杜甫不是状元,也是学历问题。苏东坡诗文那么好,两次应试,名落孙山。现代四大作家,论专业,两位“旗手”:鲁迅、郭沫若都是学医的;两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是北大预科生,巴金毕业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论学历,只有郭沫若是本科毕业,鲁迅大专没毕业,茅盾、巴金中专程度;论专业,全部不对口。也就是说四大作家,只有一人即25%是本科学历,四人全部即100%专业不对口。当然说“作家不读中文系”是绝对了些,但作家不一定读大学,自学成才者多、读了大学的专业不对口多,却是中外文学史上的事实。这与物理奖得主读大学多、专业对口多的情况正相反。

    3.偏才与韩寒、满舟。韩寒、满舟几门课程不及格,韩寒甚至于留级,参加高考恐怕连高职分数线也达不到,更不要说名牌大学本科了。像这样的学生,如果他想进大学怎么办?满舟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我们认为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破格录取。既然当年钱钟书数学考试成绩15分而清华大学照样录取,我们为什么不能录取呢?河北邢台考生张启东,三年高考,数学、物理都满分,文科都不及格,结果在国内三年没考上本科,却被美国波士顿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跳了两级,留学去了,总不能说美国大学水平低吧!这样的情况再也不能出现了。高教法给了自主权,取不取看你的观念、魄力。我们的大学,除了主要用统一招生分数线选拔大量人才之外,对于无法达到分数线而在某一方面非常突出的偏才、奇才、怪才,应该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不可一刀切。这里有个一般与特殊的关系问题,也是人才观念问题。满舟想进大学,因为电子计算机与电子技术、高等数学、外语(特别是英语)等专门学科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些学科有专家指导学习进展快得多。韩寒写小说、搞创作,关键在读通社会这部大书。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所以进不进大学的确并不重要。但是,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要成为进入“大家”行列的作家,必须有深厚的功底,为此复旦大学愿为韩寒创造进一步提高的条件,如旁听课程、名师指导等。

    二、兴趣和创新

    专才、通才、偏才,不管那一种才,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很早开始的,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坚持不懈,直到最终突破,取得杰出成就的强烈兴趣。可见兴趣在培养创新人才中起关键作用。

    1.兴趣导致创新。杨振宁教授说:“一个人要出成果,因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凡杰出人才、创新大师都有异乎寻常的强烈兴趣。达尔文就是这样,他记忆力不好,外语很差,中学因成绩低下而退学,但在幼年、小学、中学、大学期间,一直喜欢捉虫。剑桥大学对达尔文的帮助,并不在他所学的神学专业,而是自由旁听制度,在旁听中又碰到亨斯罗这样的好教师,他对达尔文的捉虫兴趣给予肯定、强化、引导。同样,爱因斯坦也因功课不好而中学退学,第一次考大学三门课程不及格而落榜。但早在五岁第一次看到指南针时,发现不管怎么转动始终指向同一方向,他感到非常惊奇,觉得一定有某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在起作用。这种惊奇,引导、决定了他所从事的事业。当然,在强调兴趣时,也要注意与国家需要、社会责任感相结合。北京大学王选,在选择计算机专业、发明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中,就是这样考虑问题的。

    2.“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既然兴趣对人才、创新如此重要,那为什么一些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大多缺乏强烈的兴趣爱好?最重要的是数百年来形成的过于偏重知识数量积累、忽视思想方法创新的传统教育教学的落后弊端。应试教育片面强调死记硬背、读书知识数量积累,并把这些作为衡量教学质量标准的政策舆论导向。那么多的教科书、辅导资料、正课、补课、作业、考试、排名、开会、训话,连体育、劳动也要发书,也要死记硬背应付书面考试,弄得学生疲于奔命,不堪重负,哪里还有心情、精力、时间、自信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呢?反而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所以爱因斯坦在应《纽约时报》教育编辑请求而写的声明中,痛心疾首地指出:“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可惜许多任课教师至今仍不觉悟,还强调出发点是好的,不在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上下功夫。

    3.探索精神、好奇心的培养。既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科学家都是从非常强烈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出发走上科学研究之路,作出重大创新贡献的,他们在回顾自己生平事业道路时都对兴趣持完全肯定态度。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要在教学中废除千篇一律、照本宣读、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满堂灌,提倡因材、因人施教,深入浅出,把深奥的道理用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方式语言传授,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这才是高水准的教学。这种高水准,除了课堂教学,还要在兴趣小组、实验实习、社会调查、课外活动、文娱演出、体育竞赛、学生社团等第二课堂中体现出来。

    三、对创新教育的进一步思考

    从创新教育中的人才、兴趣两个突出问题,又联想到下面三个问题:

    1.关于高考及3+X。明年起正式实施3+X的高考形式,这对中学教育是个挑战,对大学与中学的沟通也提出了新问题,将对高等学校选拔全面发展人才、多方面发现各种特殊人才产生积极影响。过去的考试科目使学生不得不把全部精力投入高考所要求的几门学科范围内,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兴趣与潜能发现。而3+X,意味着把学生各方面的成绩都计入考分之中,这对于发掘人才,无论是全优人才还是特殊人才,都是一个突破,不致顾此失彼。

    2.关于大学与中学的衔接。我们的中学承担着为高等学校培养、输送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大学与中学的衔接,特别是教学上的衔接是一个重大问题,这方面的工作需要调动中学、大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中学方面,已在师资力量强、教学水准高的50所中学中开设了研究型课程,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可以对自己有强烈兴趣的前沿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为以后进一步深造打下扎实基础。大学方面,如我们复旦,在复旦附中和杨浦高级中学等学校开设讲座、上课答疑,在与学生的直接接触中,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前进的方向,并从中发现尖子人才,为以后选拔保送生作准备。

    3.关于知识、能力与方法。学习总要从掌握一定的知识开始,知识在学习、研究、创新中的重要的、基础的地位是任何时候都不可否定的。但这里要注意成为主要倾向的是:数百年来中国传统教育教学最突出的弊端,主要不在不要知识,而在片面过份强调读书知识数量积累越多越好,“象牙塔里”死记硬背死读书,脱离实际,忽视动手能力、思想方法、开拓创新。因此,我们在进一步教学改革、倡导创新教育中,必须抓住这个主要倾向,除了知识之外,还要注意能力、方法,应用、创新。应用能力,如计算机操作、外语翻译、中文写作以至人间沟通等。思想方法,如杨振宁所说的,他在西南联大学了演绎法,在芝加哥大学学了归纳法,又在中美教育的反思比较中提出了要切近实际、学得大胆些、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等见解。

    四、复旦大学为什么要实施通才教育

    复旦大学从1993年起实行学分制,实施通才教育,基本方针是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求创新12字。这样做的主要理由是:

    1.体现研究型大学特征。研究型大学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日本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不设本科;另一种如美国哈佛大学那样,本研比基本上是1∶1,国外以此种模式居多。哈佛在1975-1982年七年内建立本科生核心课程,其指导思想是通才教育。我们认为这是可以借鉴的。这种核心课程的特点是:跨学科的学科跨度尽可能大、包容重要的学科门类尽可能多、离学生原有兴趣尽可能远,这样很可能发现更重要的领域、更浓厚的兴趣。其指导思想是通才教育。

    2.综合大学的文理相通。复旦大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特别是50年代院系调整为综合大学,为适应改革开放要求又开设不少新课程,和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更使我们有了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大多拥有的高水准医学院的优势。这一切都有利于当代学科课程文理相通、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并重的发展趋势。例如文科生修理科课程,理科生修文科课程,社会科学专业攻数学以掌握定量分析,技术科学专业攻经济、管理以利于市场开发。

    3.适应当代学科课程整合趋势。斯坦福大学朱棣文领导的Bio-X研究,组合了生物、物理、化学、医学、工程学、数学等多个学科,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等也在做类似的工作。我们学校也创立了Bio-X学术沙龙,建设由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等学科参与的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交叉学科,开设了金融数学等课程。

    4.以博促专,培养大师级人才。通才与专才的关系,一定意义上可用博与专的关系比喻更易理解。博在传统教育观念中常指本专业、同类书的大量阅读,当代则注重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面尽量铺得开。这样可以开拓视野、活跃思想,理解知识的总体、结构,各学科课程的地位、意义以及相互关系。我们的课程设计、本科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正是以此为指导思想的。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全民素质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关键是大师级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世界顶尖级高科技人才的竞争。同时,对多数人来说,则更多地体现在面广点深、以博促专、一专多能上,以利于培养复合型、通用型人才。大学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我们必须在“创新教育”中作出更大的努力。

 


上海拔尖高中生为何可以直接升学

光明日报  2000年1月19日

    我在报纸上看到上海的大学和中学联办实验班,学生可以不参加高考直升名牌大学,我想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种经验是否有可能在全国推广? (江苏徐州读者 吴卫)

    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四所名牌大学,今年首次与复旦附中、上海交大附中、上海中学、华东师大二附中四所重点中学联办实验班。四所中学完成高二学业的优秀学生经过自主选择、校长签名推荐和大学进行综合能力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入实验班学习,一年后免试直升四所名牌大学。

    实验班学生的综合能力测试工作日前已告结束,82名参加测试的学生全部达到了上海市教委确定的最低录取资格线,他们中有59人报了复旦和上海交大,23人报了北大和清华。实验班学生经上海市教委认定后,由市高校招生办办理录取事宜。如果学生认为所报高校提供的专业不合自己的意向,则该学生仍可在原中学继续学习,毕业时参加统一高考。

    与过去已经实行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免试“保送”大学相比,实验班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选材更精---联办实验班的四所中学都是上海的一流中学,在众多学生中,能够进入实验班的不过区区几十人,自然是优中选优;二是介入更早---完成高二学业的学生进入实验班学习后,由大学与中学共同承担实验班的教育任务。

    据了解,联办实验班是为了加强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沟通和衔接,开辟在中学阶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的新途径,进一步深化高考制度的改革。此举受到了普遍欢迎,许多教育界人士认为,有一部分拔尖学生在高二年级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学习潜能,但在目前的高考制度下,他们不得不把精力浪费在习题的重复操练上。大学与中学联办实验班,可以让拔尖学生摆脱高考束缚,发挥学习潜能。并且,因为摆脱了高考束缚,实验班的教育将注重研究性学习和课题研究,自然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他们还希望试点成功后,多招收一些拔尖学生进入实验班学习。
本报记者曹继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2827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