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大中衔接

《鸭窠围的夜》高教版教参
【时间:2008/11/29 】 【来源:高教版《大学语文·教师手册》 】 【作者: 陈洪主编】 【已经浏览10034 次】

沈从文《鸭窠围的夜》

一、教师手册电子版
  1.教学目标
  2.教学要点
  3.文本详析
  4.思考题思路提示
二、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1.作者简介
  2.本文雏形──作者给妻子的信
  3.专家评论
三、其他参考资料
四、全文搜索
五、教学图片资源库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沈从文及其散文集《湘行散记》的基本情况。
  2.把握作者在文章中所寄托的深沉的生命感喟。
  3.体悟文章作者在平凡人生事相中发掘诗意、保持生活原生态的叙写方式。

二、教学要点

  1.文章的主旨。
  2.文章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的特色。
  3.文章对生活原生态的叙写和诗意的美学追求。

三、文本详析

  《鸭窠围的夜》是沈从文20世纪30年代散文代表作《湘行散记》中的第三篇,与全书有着一致的感情基调。它是一篇游记散文,通过作者旅途中夜宿鸭窠围时一夜间的见闻和思绪,描写了湘西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色和独异的人生形态,寄托了作者深沉的生命感喟。
  
  湘西是沈从文的故乡,他20世纪20年代初离乡出走,十多年后(1934年初)重返故里时,已是享誉全国的知名作家。他乘船由常德沿沅水溯流而上,于沿途将千里沅水及各支流流经的湘西乡村的景物人事记录下来,写成给妻子的信件,后经整理结成一部系列散文《湘行散记》,成为现代散文的名作。那是一部连续性的长篇散文,由十一个单篇组成。本文即是其中一篇。

  就结构层次来看,本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头两个自然段):写阴历年前某天夜晚,航行在沅水上的渡船泊于鸭窠围岸边,水手歇夜,以及湘西特有的吊脚楼景观。第二部分(从“河面大小船只泊定后”至“灶中正火光熊熊”):透过作者的想象,叙写水手们到岸上吊脚楼吃“荤烟”或烤火歇息的情景。第三部分(从“邻近一只大船上”至“也是很显然的事了”):由邻船一位水手的举动引起回忆,“温习”了十五年前自己经历的同样的情形。第四部分(最后三个自然段):写午夜时分水面上渔人“赶白”的古怪声音及由此引发的对湘西人历史命运的思考。

  本文是根据作者中夜宿鸭窠围时的见闻和思绪而写的,是湘西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和独异的人生形态。湘西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它地处湘、黔、川三省边地交界处,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艰辛。沈从文作为有着苗族血统的湘西作家,用一支有灵性的笔,突出地表现湘西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浸润着原始民风的特殊人生形式,描绘了湘西下层人民永远用血泪打发日子,世代相沿的悲苦命运;同时也描绘了他们为生存、为实现其人生权利与尊严所作的努力。

  本文中写到的吊脚楼,是湘西特有的建筑奇观;而它所着重描写的“水上人”(水手及随船旅行者)和“妇人”(妓女)们的关系,也是一种带有湘西地方色彩和时代色彩的特异的生活。《湘行散记》以许多篇幅叙写了沅水流域水手和沿河码头吊脚楼妓女的故事;他们的艰辛、凄凉、悲惨的命运,在其他的一些篇目中得到了表现。而这一篇着重表现的是其人生形态的另一面。作者写沿河吊脚楼成为长年与流水斗争的水手们等解除疲劳与寂寞的落脚处,写船上人过了瘾,胡闹已够,下船途中与窗口妇人的对话,写他们也是眼泪也是笑的动人的哀乐,写午夜时分水面上渔人“赶白”的劳作,等等。通过对湘西下层民众这些生活情状具体细微、极富实感的描写,表现了他们在艰难处境中对人生的顽强与执著,被压抑被摧残的生命力的坚韧与强悍,掺和着泪与笑的生活的庄严和忠实。通过作者的笔,我们看到的是,他们担负了自己那份命运,从不逃避为了求生而应有的一切努力,勇敢地为生存而搏战,同时在不无畸形的形式中追求着真挚缠绵的情与爱。这些内容使本文具有很强的独特性。

  沈从文“最亲切熟悉的”就是他的故乡,一条绵长千里的沅水及其支流两岸的乡村人事,对于生活在那里的农民、水手和士兵,“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在他看来,他们的生活,近乎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其中蕴藏着血与泪,也蕴藏着“正直素朴人情美”。作者描写这些,既是其人生经历使然,也寄托了作者的审美标准和人生理想。所以作者在记叙上述人和事的时候,没有作简单的道德评判,也超越了普通的“同情”,更没有丝毫的猎奇之意。他把自己的生命溶入其中,感同身受地“认识他们的哀乐”,深切地感到“这一切我也有份”。“看他们在那里把每个日子打发下去,也是眼泪也是笑,离我虽那么远,同时又与我那么相近。这正同读一篇描写西伯利亚方面农家生活的动人作品一样,使人掩卷引起无言的哀戚。我如今只用想象去领味这些人生活的表面姿态,却用过去一分经验,接触着了这种人的灵魂。”

  作者还几次讲到他的“忧郁”。这种忧郁、哀戚亦即悲悯的情思,源于作者对湘西人民灵魂的深刻理解,也源于他对湘西民族历史遭遇和现实境况的观照与反思:午夜中“赶白”的“那种声音与光明,正为着水中的鱼和水面的渔人生存的搏战,已在这河面上存在了若干年,且将在接连而来的每个夜晚继续存在。”“我所看到的仿佛是一种原始人与自然战争的情景。那声音,那火光,皆近于原始人类的武器。”这种人生的感喟,因与具体的生命形态相联系,浸润着深厚的历史感,而有了哲理的内涵和动人心魄的力量。

  本文体现了作者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段和美学追求。本文在记人、叙事、状物、写景时,没有舍弃生活中本有的原生态中充满生命活力的元素。而“舍弃”往往是一部分“主题先行”作品的常用手法。创作需要“提炼”与“剪裁”,但不能先存了一个表现什么、歌颂什么的念头,并以此为标尺,大施刀斧。要知道删芟了枝叶,也决然得不到花果的(鲁迅语)。本文中,吊脚楼中男子吃荤烟的情景,楼屋中的场面,水手和妇人短暂相聚构成的“一幅图画”,都被作者不加修饰地、传神地记录了下来。作者的追求是“始终保持那个物性天然的素朴”,“一切还带‘原料’意味”。这样的记叙和描写具有高度的自然生动性,是那些“提纯”了的作品所无法相比的。
  
  可以参照沈从文在旅行过程中给夫人张兆和的家书,看看作家是如何捕捉生活中的动人场景,如何提炼主题和改写素材的。(见《从文家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说作品保存了生活的“原生态”,并不意味着它是板滞、芜杂、生硬的记录。本文感人之处的另一个方面,是其在展示那种自然和人生的景观时,既是严格写实的,又是渗透了主观色彩的,就像作者所说的“注入他个人的想象与感情”。在写吊脚楼中水手们吃烟或烤火歇息时,写在楼屋中留下名片的各色人物的命运时,写水手与妇人的情爱时,写邻船人或作者自己离船上岸时,均以想象之笔出之,主观的视角无处不在,这比一件事一件事的实写,更有概括力,也更有蕴涵。作者听到小羊固执而又柔和的叫声,心里感到忧郁和软和;看到大小红白名片,猜想主人们的命运,心中很激动;想到水手和妇人的哀乐,引起无言的哀戚;回忆十五年前自己的事,对于人的命运感到十分惊异;听见水面上“赶白”的声音,望见火光时,感觉迷惑与沉默等等,作者的感情流贯全篇。可以说,作者是用心灵之笔绘出“动人的画图”,发出生命的感喟,用想象和感情使作品充满诗的气息。从对平凡的人生现象的描写中自然流溢出诗意的潜流,可谓作品的最成功之处。

  本文以叙述为主,将描写、抒情、议论自然融入。其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极见功力,寥寥数笔,境界全出。如开篇所写:“天快黄昏时落了一阵雪子,不久就停了。天气真冷,在寒气中一切都仿佛结了冰,便是空气,也像快要冻结的样子……两岸高大壁立的山……这时节两山只剩余一抹深黑,赖天空微明为画出一个轮廓。”着意渲染了寒夜中鸭窠围河西岸上迷朦而充满生气的氛围,使人如临其境,如睹其景,历久不能忘怀。又如最后一部分写午夜时分渔人“赶白”,黑夜中“水面上那一分红光与那一派声音”,构成幽远而近乎神秘的氛围,也同样令人难忘。

  场面描写的方法与以上所述近似,如船只泊定后水手们做饭吃饭歇息上岸的场面,想象中归船水手与吊脚楼妇人叮嘱对话的场面,岸上临街铺子中屋主人与船上人等默坐烤火的场面,禳土酬神还愿巫师在锣鼓声中作旋风舞的场面,等等,均是以朴素而有表现力的语言,略作勾勒,场面即骤然生动起来,极见功力。

  四、思考题思路提示

  1.如何理解本文所写的旧时湘西水手的生活情状?

  本文所着重描写的“水上人”和“妇人”们的关系,是一种带有湘西地方色彩和时代色彩的特异的生活。作者借此表现他们在艰难处境中对人生的顽强与执著,被压抑被摧残的生命力的坚韧与强悍,掺和着泪与笑的生活的庄严和忠实。

  2、作者在本文中寄寓了哪些人生感喟?其意义何在?

  目睹湘西下层人民顽强地在泪与笑中打发日子,努力保持着生命的尊严,千百年为生活而搏战,这种生命形态也许还将继续延续下去,悲壮而又辛酸,作者感到无限的“忧郁”、“哀戚”和“悲悯”。这种人生感喟源于作者对湘西人民灵魂的深刻理解,对湘西民族历史遭遇和现实境况的观照与反思,且与具体的生命形态相联系,浸润着深厚的历史感,从而具有哲理的内涵和动人心魄的力量。
  
  3、本文的表现手段和美学追求是怎样的?

  从对平凡的人生现象的描写中自然流溢出诗意的潜流:在记人叙事状物写景时,没有舍弃生活中本有的原生态中充满生命活力的元素,追求“始终保持那个物性天然的素朴”,“一切还带‘原料’意味”。这样的记叙和描写具有高度的自然生动性。另一方面,在展示那种自然和人生的景观时,既严格写实,又渗透了主观色彩,“注入他个人的想象与感情”;作者的感情流贯全篇,想象和感情使作品充满诗的气息。


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1.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主要笔名有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当过上士司书。1922年在五四思潮吸引下自身来到北京,升学未成,在郁达夫、徐志摩等人鼓励下,于艰苦条件下自学写作。1924年,他的作品最早载于《晨报副刊》,接着又在《现代评论》、《小说月报》上发表。1928年,与胡也频、丁玲相继来到上海,曾共同创办《红黑》杂志。1929年在上海中国公学教书。这时期的作品结集为《鸭子》、《旅店及其他》、《蜜柑》等,所描写的湘西乡俗民风和鲜明的生活,引起人们的注目。《萧萧》、《牛》、《柏子》、《阿丽思中国漫游奇境记》显示了他早期小说较成功的乡土抒写和历史文化思考。1930年后赴青岛大学执教,创作日丰。到抗战前,出版了20多个作品集,有《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还有重要的选本《从文小说习作选》。中篇小说《边城》于1934年问世,标志着他的小说的成熟。抗战爆发后,经武汉、长沙,取道湘西去云南。途经沅陵时,写散文《湘西》、长篇小说《长河》(第1卷)。后至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5年后回京,在北京大学教书。同时编《大公报》、《益世报》文艺副刊。1949年以后,长期从事文物工作。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研究中国古代服饰和物质文化史。1960年发表《龙凤艺术》等文。1978年调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他以作家身份被邀参加第三次全国文代会,增补为全国文联委员。1980年曾赴美国讲学,并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的终审名单。1981年出版了历时15年写成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1988年,86岁的沈从文先生因为心脏病复发离开了人世。


其他参考资料

沈从文:一只不断上涨的股票
王润华

  历经9年艰苦编辑的32卷本的《沈从文全集》终于出版了,由于沈从文从没有发表过他的全部的创作,有很多尚未公开的文学与论文,因此《沈从文全集》出版时,就是沈从文研究重新出发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沈从文并不是目前的沈从文,这是可以肯定的。
  沈从文是走出本土,自我放逐到北京后,才开始写作的。如果沈从文没有离开凤凰,就在本地,他的作品、他的思维肯定会很不一样。他走到北京,当时湘西的文化,以中国为中心的文化,西方的文化,强烈地冲击着他。这种多元文化使沈从文迸发出非常具有爆炸力的创造力,创造了他目前了不起的文学作品,以及现在一般人还不怎样重视的他的文学批评。

  研究沈从文首先应该认识到他是一位边缘人,是自我放逐者。在中国文学中,从屈原的流浪放逐、李白杜甫,一直到曹雪芹,这种边缘人的作品就是跟一般的作家不一样。可怕的就是在这里。现在西方有很多作家,尤其是美国,很多作家都是流亡的人,是垃圾,是不被认同的人。20世纪中期以来,这一直是主流,一直到后现代。

  沈从文之所以了不起,首先在于他书写一个被物质文明毁灭的乡村小说的小说新传统,沈从文在小说中用乡村的眼光审视现代文明,这是现代小说的开始。同时他创造性地糅合诗歌、游记、散文来抒情,他打破文学形式尤其是小说文体的界线,现在我们这个社会,大学打破围墙、国家走向全球化,实际上就是这种思维的一个前进。沈从文在文学观、小说理论,都具有前卫性与前瞻性。金介甫等都有专书论此。而且沈从文也是一位世界级的文学批评家,他与艾略特一样,都是诗人批评家,是一个有创作经验的人来总结创作,他批评的都是与他作品很相似的作家,比如他分析鲁迅前期的乡土小说,非常非常的精彩。很多作家,你读了很多次,但每次读时经验都会有所不同,都会有新的发现,而且你自己都会被改变,沈从文就是这样的一个作家。时代改变了,沈从文的价值就像一只绩优股,每天都在上涨。

  1977年,当国内中文系的学生尚有不知沈从文为何人之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学者金介甫却早已写出了《沈从文笔下的中国》。他的另一部著作《沈从文传记》于1985年出版,开沈从文学术研究之先河。幸抑不幸?夫复何言。

  金秋时节。凤凰。沈从文百年诞辰国际研讨会上。记者终于见到了这位被誉为国外沈从文研究第一人的金介甫先生。相约夜半时分,在先生笔下清澈纯净的沱江边,对坐轻谈,领会着先生“鸟声如洗”的感悟,牵扯着丝丝缕缕“湿湿的记忆”。那个夜晚,让人无限感怀。

  (汪润华: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院长)
  
  摘自:金羊网《羊城晚报》2002年12月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474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