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大中衔接

《将进酒》中学教参
【时间:2008/11/28 】 【来源:无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4977 次】

人教版《语文》(必修)第五册

《将进酒》教学参考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1)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2)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
  
  情感目标
  了解相关的咏酒诗篇及酒文化。
  
  教学重点
  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教学方法
  师生探讨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导入新课请大家猜一个简单的谜语:酉时下大雨。

  酒是一种文化,它与中国古代诗人似乎结上了不解之缘。他们或仗酒力助发豪兴,举杯而灵感纷来;或借酒来排遣愁绪,饮酣而笔底奔腾。无数名句佳篇都与滟滟美酒相互辉映。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不见》还用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来概括他的一生。

  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李白的一首劝酒诗《将进酒》。(酒)

  指导朗读

  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诵读时应适应着诗人感情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声调,要注意诗中节奏的变化。起兴:

  入题:

  举杯劝酒:劝酒辞:

  开头用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黄河一联用了比兴手法,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高堂一联说及人生,悲白发叹意极浓,悲字应重读。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

  节奏要逐渐加快。人生一联,尽欢和空对月须重读。天生一联显示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读得掷地有声。会须句要用升调读,读得豪气十足。

  应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

  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钟鼓二句是劝酒歌的主题,也是全诗的主旨,应读得从容。不足贵不复醒用极强音读。古来两句以抒情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上句宜轻读,下句宜重读。陈王两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用叙述语调读,重音落在恣欢谑上。主人两句,前句宜轻读,后句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宜重读。五花马三句当快读,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万古愁三字要用夸张语调读。朗读练习方法:①分层进行,每段分两层,依次是:起兴、入题、举杯劝酒、劝酒辞。②学生边读边看课本注释,疏通文意。③找出表现李白狂放的诗句。④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各层大意。⑤练习背诵。学生自由朗读,诵读感悟。此诗气势豪壮,又情感起伏较大,可先指导个别同学朗读,再采用齐读的方式。教师可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及时指导诱发,营造高昂活跃的课堂氛围。然后了解学生对诗歌的初步感悟程度。并结合注释了解大意。学生练习朗读。整体把握1、一个惊心动魄的开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从空间夸张,一从时间夸张。真是巨人式的感伤。

  2、两处用典:(1)、烹羊宰牛且为乐(语本曹植《箜篌引》)(2)、陈王昔时宴平乐。(语出曹植《名都赋》。)

  3、三种主要情感:(1)、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3)、表达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4、感情脉络的四个层次:(1)、感伤之情:如君不见两句。(2)、欢乐之情:如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3)、愤激之情:如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自欢谑。(4)、狂放之情:如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作业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不同。
  
  名句赏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赏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不是李白的独创,早在春秋时代问世的《论语》就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记载;汉乐府《长歌行》有诗云:百川东入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独伤悲。告戒世人:光阴易逝难回头,莫让年华付水流。宋代豪放派词人苏东坡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及《三国演义》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都是我国古代流水文化的扩展和延续。《将进酒》一开篇,就把作者的视线引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既描写了大河奔腾的壮观景象,又抒发作者逝者如斯的伤感。至于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如青丝暮成雪。与作者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则有异曲同工之妙。诗歌开头这两句,不仅为下面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也为李白的开怀畅饮提供了充足的借口。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进还复来。

  赏析: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进还复来。这是后世多少仕途失意者的自慰之辞。但在唐代,李白初进长安,确实对自己的前程充满信心,这在他的《行路难》略有表现: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泰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这首诗中,作者想渡黄河、登泰山,无奈巨冰塞川,大雪满山,要奔赴前程,可谓举步维艰啊。但作者并没有心灰意冷,相反,他还从姜子牙(曾辅佐周文王)和伊尹(曾辅佐商汤)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行路虽然困难,但终究有长风破浪之时,到那时便可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是在公元744年写《行路难》,那年正是被唐玄宗赐金还山的时候,那时千金尚未散尽虽有怀才不遇的失落感,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幻想还依稀可辨。八年之后,即公元752年,李白写《将进酒》时,当年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梦想已化为泡影,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实际上并未受到重用,所谓千金散进还复来实际上并不见来,仕途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苦,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宋代词人李清照语)由此可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进还复来。表面豪爽,暗藏忧愁。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赏析: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钟鼓本是一种乐器,在这里是击鼓作乐之意,馔玉是指精美的食品。在封建时代,只有衣食无忧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致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李白不羡慕达官贵人的生活,实际是对权贵们的一种蔑视,这是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最可宝贵的性格。这种不随波逐流的叛逆性格在作者的另一首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所表现: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动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当然,有骨气,不等于没有忧愁。李白在蔑视权贵的同时,一种难言的惆怅也在心中涌动,他想通过长醉不复醒来忘却怀才不遇的痛苦,但醉酒真能解愁吗?李白在《宣州谢眺楼芡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作出了明确的回答: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得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满腹惆怅的人,当他一心解愁却又无法解愁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愁苦啊!表面上开怀畅饮,实际上愁箭穿心,这就是《将进酒》中的李白!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赏析:在《将进酒》中,李白像一个大哲学家,对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进行了哲学化的概括。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就是作者在饮与名的问题上作出的结论。李白仿佛站在历史的最高点上,指点古代圣贤的功过是非。我们暂且不论他那唯有饮者留其名的高见带有多少历史依据,只说他与陈王的深情厚意。在中国历史上,寂寞的圣贤不可胜数,作者为什么就提到陈王呢?我们从陈王的生平可以略知一二。陈王就是三国时候的曹植,他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最终没有得到父亲曹操的重用。曹子建七步成诗是著名的文学典故,他的《七步诗》家喻户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与曹植一样,李白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身世:他初入长安,抱济世之志,却为小人排挤,最后落个赐金还山的下场。他对曹植情有独衷,大加赞赏,也许是同病相怜的缘故吧。

  练习巩固课后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导入新课

  艺术手法: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

  (1)这首诗的基调是愤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

   ①开头四句写悲。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因此作者以黄河起兴。黄河自西而来,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直奔东海。上句写大河之来,上句写大河之去,形成咏叹味。接着四句向人们喻示时光流逝迅疾,一去不返,人生由青春至衰老不过朝暮间事。两个长句,既用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

   ②人生以下六句写欢。人生两句由悲而翻作欢乐。诗人渐趋狂放。朋友间的聚会是人生中快事,金樽对月将饮酒诗化了,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烈。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相信自己一定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作者写了盛宴,一饮三百杯。

   ③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酒宴开始,诗人的感情由欢乐转为愤激,借以渲泄心中的不平。钟鼓馔玉不足贵是出于愤慨。古来两句亦属愤语。说到惟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因为曹植是他景仰的人。他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

   ④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

  (2)夸张的写法。这首诗具有震撼古今的气势和力量,与夸张手法的运用不无关系。诗中有些夸张是凭数字表现的,有些属于感觉的夸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作者似乎一下子就把读者指引到波涛汹涌的黄河岸边,观赏水从天来,东流入海的壮观景象,读者在领略诗句内含的同时,也感受到其中的艺术魅力。思维拓展李白是诗仙,也是著名的酒仙。在诗文中哪些内容说明李白不愧于酒仙这个称号?

  李白一生不得志,借酒浇愁,及时行乐,是他无奈的选择。正如他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所写: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酒并不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也就不能真正消解他的忧愁,但是酒可以暂时麻痹痛苦的灵魂,寻得暂时的内心平衡。而李白的喝酒也不像一般的凡夫俗子的喝法:菜来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也,两壶也?而是整只的牛羊,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罢休,宁愿舍弃一切,也要换得美酒。在夸张的语言背后,是痛饮豪迈的李白,所以时人称李白为酒中仙。杜甫在他的《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借酒解愁,酒酣赋诗,慷慨悲歌,抒发胸中郁闷,酒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五花马,千斤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拓展学习比较《将进酒》与唐代另一位天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的《将进酒》。看看在创作上有何不同。

将进酒(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思想内容方面:这首诗的诗眼你这为应该是哪一句,为什么?相比之下,你认为两首《将进酒》哪一首写得更好,为什么?

  两首诗歌的高下,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若论诗歌的境界,李白诗的高度是极少有人能企及的,包括李贺。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这句说正值暮春时节,娇艳鲜红的桃花零落如雨,令人感触到时光奔逝,生命短促,所以才有劝君终日酩酊醉这样劝人及时行乐的句子。

  李白说行乐须及春,如果说前面写的是行乐,那么这两句意味须及春。这与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有着极为相似之处,但相比之下,那种理想与现实碰撞而产生的痛苦情绪似乎更为沉重,而那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傲气和自信则在这里是几乎看不到了。这与李贺本人的遭遇和思想有关系,他是一位二十七岁便夭折的天才,自幼体弱,相貌近乎丑怪,却有一颗非常早慧而敏感的心。他算是有贵族的血统,但家道早已衰微。他因遭受打击,连进士考试都未能参加,后来只得到一个从九品的小小官职。羸弱多病的体质和不幸的遭遇使他的思想十分伤感。他虽也有远大的抱负,更怀着对于生命的深深眷恋,却常常感觉到前途迷茫和年华流逝的恐惧。这首诗正是此种眷恋和恐惧的产物,从中我们可看到一个封建社会青年诗人才华横溢而带有病态的内心世界。课堂小结李白生活在盛唐,但就在开元之治如日中天之际,唐玄宗就已开始失去励精图治之心,封建统治阶级渐渐脱下开明的外衣,朝廷广开才路的诏令也越来越变成一纸空文。不过在安史之乱前,阴影还潜伏在光明下面。因此,他一方面对唐王朝产生了怀疑和失望;一方面又对它还抱有很大幻想。一方面感到青春易逝,功业未成,而自悲自叹;一方面又觉得来日方长,此生还大有可为,而自慰自解。所以在他的诗歌中就出现了明暗交错、悲欢杂糅的调子。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是一种消极避世,但愿长醉不复醒也是一种消极避世;长风破浪会有时是渴望用世,天生我才必有用则是渴望用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8455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