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高职语文 > 高职研究

柴福洪: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研究
【时间:2008/5/31 】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2006-9-13 】 【作者: 柴福洪】 【已经浏览3392 次】

    [摘 要] “通识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个人今后多方向发展提供全面知识准备。高职教育的文化基础知识教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高职的专才教育有滑入庸俗化的现象,有可能丧失“高等”与“高级”的本质属性。“高等”,就高在基础文化科学知识的层次,高在专业技能的理论上;“高级”,就高在做人的品质,高在发展潜能上。高职教育有必要研究适合自己的通识教育模式,三年制专科高职能否采取专业、通识、实践三项教学并重的模式,创新四年制双专业高职本科,采取两个专业和通识、实践教学四个一年学时模式。为培养现代高级实用型、高素质人才努力。
    [关键词] 普通教育 专才庸俗化 高职的“高等” 人才的“高级” 高职通识模式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它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非专业性教育,与专业教育一起构成高等教育。

    通识教育,起自西方,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在我国,作为大学教育宗旨和办学思想,最早于清朝末年提出。新中国成立后,受前苏联教育模式影响,逐渐形成了高度专业化的专才教育,通识教育逐渐被忽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已成为高等教育适应未来社会、适应未来社会中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识教育在台湾和香港的大学里已经基本普及,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近几年,国内一些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都针对通识教育,进行着不同程度与规模的教学改革。

    现代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知识广博、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便为高层次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个人今后的多方向发展提供全面的准备,这与终身学习和职业流动的现代化潮流是相适应的。

    我国现行高职教育的主要弊端是专业技术分割过细,知识结构单一,素质教育薄弱,文化学养狭窄,不符合现代社会对知识面广、适应力强、具有思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需求。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已不再满足于让学生仅仅具备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他们具备可以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和素质。高职教育的现状逼迫我们不得不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选择适合高职教育的通识教育模式与举措。

    一、高职文化基础课的尴尬与高职教育的庸俗化现象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是三年制专科层次,以“能力”和“技术”为本位的大众化、平民高等教育。普遍实行的是文化基础课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组成,专业课是核心,专业基础课和文化基础课都是为学好专业课服务的。甚至有人认为:对专业课学习没有意义的文化基础课课程和内容,应该砍去,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速度,缩短学制(两年)。其基本观念是——高职教育就是高度专业化的“专才教育”。

    目前,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教学机构,部分院校单设“文化基础课部”或“公共课部”,是与院、系平级的教学单位;有的只单列政治和体育课,按文化基础课与专业相近性,把文化基础课教研室派发各系,仍担任全校基础课教学(如:《大学语文》、《现代汉语》交文法系,《高数》交计算机系,《英语》交外语系,《物理》交机械系,《化学》交生物系等等)。文化基础课教学另一个最大现实是:高职院校只要是教学改革或提高教学质量研究,无论是会上或会下,均会出现专业课与文化基础课教师代表之间,相互责难,各执一词;年年修订教学计划,年年都要为课时的多少“争”一番;学生普遍存在重专业“吃饭课”,轻文化基础课的现象。加之,高职在校生“惧怕”外语和高数的偏科现象严重。在高职院校里,文化基础课的现实是严峻的,处境是尴尬的。如没有计算机和英语考级制度,政治思想课有党组织的保证,文化基础课教学将更不如当前了。

    同时,一方面,有的高职院校,仍在以学科为体系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实际是名为“高职”的中专教育;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出现职业和技能教学强化过头的现象。这种现象既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有矫枉过正之嫌。如以某一种职业或岗位能力为教学内容的全部,以简单化的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定位,试图“将教室变为车间,将教师变为师傅,将学校变为工厂,将学生变为学徒”,严重忽视理论知识和人本教育;教科书的作用被贬低,理论教学、文化基础教学被淡化甚至取消。虽然纠正了以知识学习为核心的传统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但是却在高职教育中降低了要求,丧失了高等教育应有的功能,迷失了自我,失去了科学性。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已显示出功利化倾向,使高职教育滑入岗前培训的庸俗化轨道。

    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新的职业、岗位不断涌现,传统职业的劳动性质和职业内涵已经变化,技术变革每天都在发生,技术含量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作技术不断更新,劳动的创造性成分增强;“蓝领工人”劳动的本义已由体力性转向技术性,并正在转向科学性劳动;劳动力出现了跨行业、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自由流动;传统的守业观、终身职业观,向终身就业机会观和创业观转变。在“短、平、快”思想指导下培养社会急需人才,以“工匠式学徒”的高职生,既适应不了社会变化的需要,又没有搭起创业、转业的知识平台。

    二、教育的“高等”与人才的“高级”,决定高职必须进行“通识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是相对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而言的,是层次之分。层次的区别在于教育的平台不同,起点不同;而专业知识的区别在于内容的“专”与“广”。

    首先,看专业知识的层次区别。本人在90年代初,就对我国的中专学校会计专业教材,与本科会计专业教材作一比较,发现主要应用知识内容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中专会计专业教材“薄”,只讲“怎么做”、“如何做”;本科会计专业教材“厚”,每一会计事项,摆出了世界上多种可供选择的核算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优缺点评议,指出我国选择其中一种的意义何在。其实,就是多于中专教育传授了较宽泛和“为什么这样做”的知识。专业知识区别就是中专会计只讲做的方法,不讲做的道理;本科讲的道理多于做的方法。当时的优质中专学校强调专业技能的“练功”(如珠算达到能手级),而本科强调的是“道功”(即懂得道理多少的功夫)。这些,恐怕就是我国当时的本科教育与中专教育的专业知识区别所在。当时,调查用人单位的结论是:相同专业好的中专毕业生,比一般本科生更实用,工作更勤奋、更能吃苦耐劳。这是大学生社会声望高的时候,用人单位的认识。

    高职教育就是把二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成为既有“道功”又有“练功”的适用型人才。“理论知识够用就行”的原意,应该理解为高职相对于四年制本科少一年学制,要对“道”的部分进行适当的(够用就行)删减,挤出时间“练功”。“够用就行”的“度”,很难把握,若把“理的部分”都删了,就变成中职了,不删节则学时不够。删多少,删那些,如何删,成了高职教材编写的关键所在。

    再看知识平台的层次区别。平台就是台阶,就是层次。高职教育的知识平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基础知识平台;二是就业、创业、转业的知识平台。文化基础知识平台好理解,它与初、高中的语数外、理化生的区别一样,是较高层次的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的区别,就是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本质区别,基础教育是为高等教育作知识准备的教育,高职教育是“终极教育”,其毕业即就业,它不仅要学习就业的技能,还要为就业、创业、转业准备必要的知识。为“就业”服务的必要非专业知识较好认定,就是基本的做人的知识;而为“创业”服务的必要知识也能认定大部分,如创新意识与潜能、“梦想”的习惯、踏实地的作风、不满足现状的观念、远大的志向、百折不挠的精神、更会做人的知识等等;但“转业”的必要知识准备,谁也不能事先预计到是那方面的知识,如武打高手一样,要有见招拆招的本领。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就是这两个知识平台的建立。它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特征;也是高等院校竞争的终极境界;更是高校的“高等”与高级人才的“高级”所在。

    世界上,目前为解决这个“高等”与“高级”的问题的办法,就是加强“通识教育”,以不变应万变的“万全之策”。高职教育既然是高等教育的一类,它也必须在“通识教育”方面有所建树。目前,高职教育只有摇摇欲坠的文化基础知识平台,就业、创业、转业的知识平台尚没有搭建的舆论。

    三、高职教育的“通识教育”模式

    高职的通识教育要与文化基础课统筹考虑,即对现有“文化基础课部”或“公共课部”进行改造,派发到各系的基础课要集中。为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把单科化的专才教育融合为整体化的通识加专业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建立以技能与素质教育并重为取向的跨专业、跨学科通选课体系。一种办法是,在最基本的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精品课程,让学生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拓宽知识基础。另一种办法是,把学制延长一年为本科制,让学生学两个跨学科的专业。

    第一种办法是对现有学制和专科性质不予改动,只是对课程计划进行调整,实行三个三分之一。总体课时分配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占一年学制的课时;通识教育课也占一年学制的课时;实习实验课(含社会实践课)占一年学制的课时。其中通识教育课在课外讲座挤出的课时应由专业课占用,政治思想课和体育课属通识教育课范畴。

    另一种办法是改高职院校为“跨学科双专业本科制”。这种跨学科双专业设计,就是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的思想体现。一是跨学科本身就把自然、社会、人文方面的知识,体制地、逻辑地融合在一起。二是双专业就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两种以上的岗位选择。三是强化通识教育后,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为激发学生志向与兴趣奠定了发展基础。其课时分配是一个专业一年,通识教育课一年(比三年制的一年课时宽裕,跨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就具有通识性),实习、实验课一年。

    第一种办法适用于目前的高职学制,只要认识上去了,容易推行;第二种办法需要教育行政最高当局的首肯,才能实施。其实两种办法可以同时实施,即对原由教育部批准设立、第一轮评估优秀等级的职院实行第二种办法,其他职院实行第一办法。

    高职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不外乎三大领域,即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人文科学领域。自然科学领域包括基础科学类,应用科学类,科学、技术与社会类;社会科学领域包括政法类,社会、心理、人类、教育、卫生、性别研究类,管理、信息传播、经济类;人文科学领域包括艺术类(一般和操作),哲学、政治与宗教类,中华历史文学修养与历史学类。并把现有政治思想课和体育课融入其中(改体育课为培养终生健身运动知识与练习课)。

    三大领域九大类课程,以专业知识通识化及结合现代生活基础技能为设计准则,每类别的课程尽可能多元化、知识化、经验化。实施初期,每学期的通识课程由学校在上学期末,对全体师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教学计划,经通识课程领导机构批准,邀请校内外适合的专家讲授。每学期通识课程必须在50门至80门之间,供学生选修。为扩展知识视野及平衡人文、科技素养,要求理工科学生修满一定学分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课程,人文社科学生修满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协助学生发展整体的志趣与生涯。

    为培养现代高级实用型、高素质人才作出我们应有的努力。

                            
    作者简介:柴福洪, 男, (1957年5月-- ), 湖北蕲春人,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所长、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经济、财税经济。本文为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5年度规划课题,编号为2055B194。
    
    参考文献:

    [1]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 [M]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2] 袁黎. 江英,通识教育与武大[z]自强新闻中心,网址:
http://www.ziqiang.net/shared/ht9/
    [3]邱立中,警惕高职教育的庸俗实用主义倾向[z]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网址:
   
http://www.tech.net.cn/research/system/expand/10840.shtml
    [4]台湾,国立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通识课程,网址:http://140.114.40.209/course/index.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9687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