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汉语测试

“国际母语日”:专家倡议设立大学汉语能力和文化考试
【时间:2007/7/29 】 【来源:ZHC测试 2007-03-22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3451 次】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在海外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相形之下,大多数国人的母语能力和素质却不升反降,与海外的“汉语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汉语“外热内冷”的这种不正常现象引起了社会众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在刚结束不久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母语日”活动纪念大会上,东南大学的陈怡教授感慨道,“文化是民族的根本,母语是文化的载体,一旦文化载体遭到破坏,民族就失去了立身之本,我们就不能称自己为中华民族,而只能称为黄种人的种族。”
   
    陈教授的感慨绝不是危言耸听。早在2004年的“文化高峰论坛”上,著名作家王蒙就曾说,“我经常看到一些演讲者在公众场合说话时常在汉语中夹杂英语单词,唐突而别扭;我还听说部分小学提倡学习英语而忽略汉语,而北大去年的教学改革方案中,竟要求老师用外语授课,使得有些学生说话、写作常出现欧化句式,汉语水平远不及英语。中国汉语的优良传统与语言优势消失殆尽。”
   
    在“国际母语日”活动下午的专家讨论中,陈怡教授的演讲“加强母语教育,提高人文素质”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回应。陈教授是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学电气工程出身,却对《道德经》、《论语》等中华文化经典颇有建树,曾多次在全国几十所大学做过专题讲座。陈教授同时还是《中国大学教学》杂志的主编,对教学改革尤其是语文教改有着深厚的情结。他在担任东南大学教务处长期间,东大的《大学语文》课程获得了教育部精品课称号,其教材也被众多高校所采用。
   
    针对当前国内母语地位缺失的现象,陈教授提出,要将母语的保护落到实处,只有从母语教育入手才是根本,第一是从能力和文化两个层面建立有效的考试评价体系,为此,陈教授倡议在全国范围内设立汉语能力考试和文化考试,从上至下带动语文教学的改革。第二是进行有步骤、合规律的教育,总的来说应从语言文字、文学和文化三个层次着手,根据不同阶段受教育者的特点有计划、有系统、有步骤地开展,例如:小学以语言文字教育为主,中学以文学教育为主,大学以文化素质教育为主,大学后的社会教育则应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但遗憾的是,现在我们的大学教育甚至还在补中小学的课,这不得不让人忧虑。
   
    科学有效的母语评价尺度的缺乏,是影响大学乃至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原因。如果连一个人的母语能力和素质都无法正确评价,何谈教学改革?对这个问题,教育测量专家、北京语言大学的谢小庆教授持有同样的看法。谢教授认为,“大学、研究生毕业要考英语4、6级考试,要对英语水平进行验收。许多大学开设有“大学语文”课程,却没有一个对汉语水平进行验收的方式。这可能是汉语水平普遍滑坡的原因之一。”而对于考什么?陈教授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他建议在现有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的基础上增加文化考试的比重,如对《论语》、《道德经》等中华文化经典的解读。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的语言考试有三类:第一是语文高考,第二是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普通话水平测试、汉字书写能力测试,第三是对外汉语考试(HSK)。现有的语文高考既没有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标杆,也没有将语文教育引导到发展学生交流表达能力的方向。而对外汉考主要是针对外国人的。目前,教育部语言文字工作的主管部门正在对第二类三种汉语考试进行统筹规划,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也已将语言交际能力列为了八项职业核心技能之首,将汉语运用能力和企业人力资源建设和大学生就业紧密挂钩。可见,切实提高母语能力和素质不仅关涉民族大义,还关涉我们每个人的幸福生活,关涉我们共处世界的和谐。
   
    据悉,从1999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每年2月21日确定为“国际母语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主办下,中国从去年起开始在母语日前后举行全国性的纪念活动,堪称国内最高规格的母语会议。明年该活动还将继续举办,并有望走向民间、走向全社会。这对于我国母语必将起到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像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用司司长王登峰所期望的那样,让我们的汉语真正实现“内外同热”。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5636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