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专著 > 章节介绍

新书摘要(6)无问西东汪鸾翔
【时间:2018/2/20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2102 次】

    何二元《现代大学国文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版。第六篇:汪鸾翔:《我对于国文改良的意见》(1920)

 

    汪鸾翔,最早的大学语文教师,清华校歌“无问西东”的原创者。

    最近电影《无问西东》热播,“无问西东”出自清华校歌,1923年清华学校公开征集校歌,最终采用了学校国文教员汪鸾翔创作的歌词,歌词第三段曰: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孰绍介是,吾校之功,
    同仁一视,泱泱大风。
    水木清华众秀钟,
    万悃如一矢以忠,
    赫赫吾校名无穷。

    汪鸾翔是清华大学国文教师,是中国较早的大学语文教师。本书收入他写于1920年的《我对于国文改良的意见》一篇,在这篇文章里,他详细介绍了自己怎样热衷西学最后却变成了一个国文教师。

    他说,我与国文的关系,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是热心科举的时代。当时我十一岁至十五岁的光景。彼时不但四书五经,全要背诵,就连朱子的注解,也都全要背咧。到了考试的时期,八股试帖之外,还要作甚么经文与策论,对于十余龄的童子,真是一件苦事。

    第二时期是负笈游学的时代。那时两广总督在广东开办“广雅书院”,出示招生投考。我连夜赶紧报名,把寄来的题目,满皆作上,足足写了一大本,如法寄去。试官一看欢喜,把我高高的取上,从此我就撇入这个书院肄业。学习的课程分经、史、理、文四大课,我在这院住了数年,所有平生的学问知识,皆是从这院里来的。

    第三时期是厌弃旧学的时代。据上所说,我乃完全的一个旧人,怎么会有厌弃旧学的时代咧?当光绪二十年甲午,中国与日本打仗,中国出兵的腐败情形,与那日本的藉势欺侮情形,是我所目击亲见的。我看国事糟到这步地位,大都由于文人不讲新学的缘故,不免废书而叹,遂以西艺自任,将翻译的西书,买了个盈箱满箧,伏首钻研不怠。一时兴之所至,竟要将中国的古书,束之高阁,甚至想学秦始皇的故事,拿一把火来焚了才好呀。久而久之,不但将我所住的仿佛似古物陈列所的旧书房,竟焕然一新变了仿佛似标本仪器室的新气象了。不但亲友之中,人人以新学家相称许,连自己也就自忘其陋。俨然以西方的兑飞(Dufay)、培根(Baon)、达尔文(Daiwin)、赫胥黎(Huxley)自命。

    第四时期是还读我书的时代。我讲我的科学,本来是很有味的,然而我为何又要讲回我的国文来咧?原来当日风气大开,研究科学的人不少,回看本国文字的学,反在存亡危急之状,若不亟加讲求,恐将陷于朴鄙不文的现象。且科学程度有定,青年多优为之;国文途径分歧,非胸有成竹的不能董理。且文字是变化人精神上的事,比科学偏之于物质方面,作用稍微大些。此乃我情愿牺牲研究科学的光阴,改而为讲究国文的缘故。

    这非常像当年鲁迅、郭沫若等人的始则追随新学,继而弃医从文,或许这是那一代知识分子都曾有过的普遍心态。总之,无问西东的汪鸾翔,最终做回了大学国文教师,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至于在这篇《我对于国文改良的意见》里,他发表了如下意见:(一)白话文不访间作;(二)诗歌必须兼读;(三)小说宜加选择;(四)高等之阅书宜改为选科;(五)经学必不可少。大致都是当时普遍的意见,甚至是有一点儿陈腐的意见,但其中也有一些精辟的见解,如对于“白话”的解释,把古代的白话和今天的白话打通,这就有一点胡适《白话文学史》里的意思。再如说“经”就是古人把最好的说理文和记事文挑选出来,加上一个“经”的称呼。这样的解释,确实有助于打通古代经学和现代国文文体教学。其中最具独到之见的则是“(四)高等之阅书宜改为选科”一项。“阅书”即阅读教学,他主张阅读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意向划分系统,“其研究哲学的,归哲学系统;其研究史学的,归史学系统;其研究文学的,归文学系统”。这是在清华学校最先提出的分科与选科的主张。

 

【参考资料】

汪鸾翔《对于国学问题再略表我的意见》,《清华周刊》第318期,1924年6月13日

编辑部:《改良清华国学建议集成》,《清华周刊》第318期,1924年6月13日

清华校史概略、学制沿革,《清华周刊》1931年第35卷第11-12期

王云霞《从〈清华周刊〉十年看清华文学传统渊源》,程光炜主编《中国名校优秀硕士论文•中国人民大学卷 》,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年版

清华大学中文系编《却顾所来径:1925-1952年清华大学中文系教师学术文选》(上),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版

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编著《清华大学校史稿》,中华书局1981年版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九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齐家莹《清华人物》,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启功主编《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传略》,中华书局2001年版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三联书店2001年版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稿》第1卷《清华学校时期(1911-1928)》, 1991年版

《汪鸾翔“无问西东”原创者,学贯中西一大儒》,《羊城晚报》2018年1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583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