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教材 > 人民教材

二 导游词
【时间:2015/3/27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3616 次】

杭州西湖导游词

 

各位游客,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个西湖。有人曾把杭州西湖和瑞士日内瓦的莱蒙湖比喻为世界上东西辉映的两颗明珠。正是有了西湖,才使杭州成了“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杭州因湖而名,因湖而兴,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温柔婉约的西湖造就了杭州“人间天堂”的美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前去游览吧!

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紧靠市区。“三面云山一面城”概括了西湖的特点。1982118,国务院将西湖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1985年,在“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评选中,杭州西湖的排名仅次于万里长城、桂林山水,位居第三。

西湖之美首先应归功于大自然的赐予,但与历代劳动人民的辛勤整治是分不开的。从2000多年前西湖形成起,它作为一个潟湖①,经过历代由白居易、钱镠、苏东坡、杨孟瑛、阮元等一次又一次的疏浚,既保持了秀美的景致,又留下了许多不可磨灭的人文古迹,引来了无数骚人墨客对西湖的赞美,从而为西湖增添了丰富的人文积淀。因此,西湖之美,美在湖山;西湖之亮,亮在文化。西湖不仅是山水的,而且是文化的。山水是它漂亮的外观,文化则是它美丽的灵魂。

西湖景区的范围很大,今天我们主要以游湖为主线,结合所见景观来进行导游讲解。我先把整个游湖的行程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从花港码头上船,先乘船观赏一下湖中三岛,然后沿着断桥、白堤到孤山景区,最后我们沿苏堤返回花港码头。

各位游客,前面那座点缀着亭台楼阁的岛就是小瀛洲,也叫“三潭印月”,是西湖三岛中最大的岛。其中水面占60%,从空中鸟瞰呈“田”字形,是一个“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湖上花园。

三潭印月的精华就是位于岛南面的3座石塔。请看,在碧波荡漾的湖中鼎立着3座石塔,亭亭玉立在盈盈绿水之中。塔高2,塔身球形,排列着5个小圆孔,塔顶呈葫芦形,造型优美。每逢月夜,特别是到了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人们在塔内点上蜡烛,洞口蒙上薄纸,烛光外透映入湖中,随着清波荡漾,仿佛有无数个月亮在水中晃动,这时塔影、云影、月影融成一片,烛光、月光、湖光交相辉映,呈现出“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绮丽景色,真是“一湖金水欲溶秋”,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

我们再来看湖中那座飞檐翘角的亭,名叫“湖心亭”。它不仅是亭名,而且也是岛名。湖心亭是西湖风景区中最大的一座亭,也是西湖三岛中最早营建的一座岛。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距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现在的湖心亭是1953年重建的,……屋顶全用金黄色琉璃瓦铺盖,四面厅落地长窗,富丽堂皇,古朴庄重。……倘若站在湖心亭中,极目远眺,水光山色,心旷神怡。所以清时“西湖十八景”中又将湖心亭一景称为“湖心平眺”。乾隆皇帝来到这里,对此地风光流连忘返,留下手迹“ 二”碑,取“風月无边”②的意思。

各位游客,大家再看前方这座单孔石拱桥就是著名的“断桥”了,它的名字和民间故事《白蛇传》联系在一起,成了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桥。或许有的游客会问:这座桥根本没有断,为什么要取名“断桥”呢?这要从清代康熙皇帝御题的“断桥残雪”说起。原来,旧时断桥桥面是台阶形的,桥面正中有桥亭,并装有一道木栅门。每逢冬日雪霁,当暖融融的阳光洒在断桥上时,东西向的桥面正中由于地势较高,从桥洞下水面泛起的冷暖空气对流较快,桥面中部的积雪总是较早消融,而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只是桥两面台阶上那斑斑点点的残雪,此时,若从远处眺望,桥面正中仿佛像断了似的,“断桥残雪”便由此得名。

各位游客,大家前面看到的这条长堤就是著名的白堤。它全长1公里,是杭州市区连接西湖的一条东西向的湖上纽带。当我们来到白堤,西湖的秀丽风光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请看,白堤横亘湖上,平静坦荡。特别是到了春季,环湖群山苍翠,湖中碧波荡漾,堤上桃树嫣红,抚面柳枝泛绿,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白居易曾经在《钱唐湖春行》一诗中称颂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各位游客,请看前面这座突出湖面的水泥平台及附近的亭台楼阁,这就是“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它是白堤的起点,也是杭州的三大赏月胜地之一。平湖秋月三面临水,在这里眺望湖光山色,奇趣盎然。尤其是皓月当空的秋夜,这里更是月白风清,水天共碧。一望波光粼粼的西湖,正所谓“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一番人间天堂的景象。

从平湖秋月上岸,就到了孤山。孤山是西湖群山中最低的山,海拔仅38,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历史上孤山曾长期为孤家寡人的皇帝所占有,因而又有“孤山不孤寡人孤”的说法。孤山上面有一座精妙绝伦的小庭院,被誉为“天下第一景”,它原是清行宫御花园的一部分。园内有一亭,名为“西湖天下景”,取自苏东坡的“西湖天下景,游者无贤愚”的诗句。最引人注目的是亭柱上的一副对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这副对联字字珠玑,耐人寻味,淋漓尽致地道出了西湖山水的绚丽景色,诠释了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无穷魅力。

各位游客,前面就是著名的百年老店楼外楼,它是杭帮菜的代表菜馆之一,店名据说取自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中“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名句。楼外楼的名菜享誉海内外,最著名的代表菜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宋嫂鱼羹、东坡肉、干炸响铃、叫花童鸡、蜜汁火方、南肉春笋、西湖莼菜汤等。在楼外楼用餐,真可谓“客中客入画中画,楼外楼看山外山”,可以让你尽情体会“佳肴与美景共餐”的意境。

各位游客,我们前方看到的这座古色古香的石拱桥叫西泠桥,此地古名“西陵”、“西林”、“西村”,后因湖水在此流过泠泠作响,故称“西泠”。西泠桥在历史上不仅以其优美的景色备受人们赞赏,而且更因苏小小的故事而称誉天下。它和断桥、长桥并称为西湖古代三大情人桥。苏小小是六朝时南齐著名的歌伎,她聪明美丽,能诗善歌,一日乘车出游,在白堤邂逅骑马而来的青年阮郁,两人一见倾心,苏小小随口吟了一首诗:“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然而好景不长,阮郁被在京做官的父亲派人催归,一去就音讯全无,从此,苏小小便郁郁寡欢,不久便积郁成疾,离开人世。当时有一位落魄时曾受苏小小资助而得中功名的刺史鲍仁,在西泠桥畔为苏小小造墓建亭,以示纪念。苏小小墓亭有十二副楹联,其中一联“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赞美苏小小虽身处风月烟花之地,但洁身自好,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可以用黄金铸一座塑像让后世瞻仰。苏小小的芳名与西湖美景并传,天下游人每到西泠桥畔,都会发出无数感慨。

各位游客,我们的游湖马上就要结束了。在即将结束游览之前,我想借用孙中山先生的话来评价西湖:“西湖的风景为世界所无,妙在大小适中,瑞士湖水嫌其过大,令人望洋兴叹。日本的芦之湖则嫌其过小,令人一览无余。惟西湖则无此病,诚为国宝。”因此,西湖不仅是杭州的明珠,更是东方的明珠,世界的明珠。“未曾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这是白居易离开杭州时对西湖的慨叹,您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呢?但愿我们后会有期。明天的西湖将以更新、更美的姿态再度欢迎您的光临。

(节录自《浙江省现场导游考试指南》,浙江省旅游局编,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版)

【注释】

① 潟,咸水浸渍的土地。潟湖,浅水海湾因湾口被泥沙淤积封闭而成的湖泊。

② 这是一个文字游戏, ”就是“風”字没有边,“二”就是“月”字没有边。

 

【导读】

我们在单元导读中说过,作为公共课的应用写作,不宜涉及专业文书。不过这又不是绝对的,有些专业,离我们很近,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那么也可以作为我们学习应用写作的资源。比如本课所讲的导游词,虽然属于导游行业的专业文书,但是我们谁没有过外出旅游的经验呢?只要外出旅游,就会听到导游人员的讲解,即使是自助游,在景区中也会听到这种讲解,有时几个旅游团队凑到一起,各团导游的讲解此起彼伏,讲解得好的导游会把别团的游客也吸引过去,让我们感受到好的导游词的魅力。所以,这是学习应用写作的一个好的内容。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游览观光的讲解词。导游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1.“欢迎词”与“欢送词”;2.对于旅游景点与行程的整体介绍;3.对于具体景点的重点讲解。

课文第一段:“各位游客,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前去游览吧”是欢迎词;最后一段“各位游客,我们的游湖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愿我们后会有期。明天的西湖将以更新、更美的姿态再度欢迎您的光临”,是欢送词。欢迎词和欢送词虽属仪礼性内容,却不能让游客感觉是一种例行公事,而必须体现出导游人员发自内心的真诚。第二、三、四自然段,“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紧靠市区”到“最后我们沿苏堤返回花港码头”,属于对游览景区及游程的整体介绍。这篇导游词的主体则是对各景点的详细解说。

导游词属于应用类记叙文,既是记叙文,自然也有时间、地点、人物、游程这些要素,不过这些要素与文学类记叙文又有很大不同。试比较本文与第七单元《西湖的雪景》一文。

先讲记叙文的人物。游记的“人物”一般就是作者自己,所以可以处处以我为主,“独抒性灵”。比如《西湖的雪景》,最主要的人物当然是“我”,即作者钟敬文,他从这一日“在床上感到意外冰冷之故,清晨初醒来时,我便预知昨宵是下了雪”说起,至湖滨登岸,感叹社会贫富不均,一路说的都是自己的感受,假如导游这样讲解,便成笑柄。所以导游词虽然也以第一人称解说,实际上只是“旁白”与“画外音”,真正的主人应该是游客,作为导游,既应该陪伴游客,无处不在,又不应该喧宾夺主,要给游客留有自己陶醉欣赏的余地。

再看时间要素,游记通常都是事后的追记,有时候还可以追溯到很远,比如《西湖的雪景》是从前一次西湖的雪景说起的。而导游词则须提前写作,虽是提前写作,又须处处做现场讲解设想,比如这篇杭州西湖导游词,便处处提示:各位游客,我们来到了这里,我们来到了那里,具有强烈的现场感。

再看地点要素,游记的游踪和景观描写,是有详略的,通常挑选作者印象最深的几个点,比如《西湖的雪景》题为“西湖”的雪景,重点却只在灵隐与里西湖。导游词则不然,虽然景点也有主次之分,但无论主次,导游词都须一一加以介绍。比如这篇《杭州西湖导游词》便是按照“三潭印月——湖心亭——断桥——白堤——平湖秋月——孤山——楼外楼——西泠桥”这些景点一一铺叙,平铺直叙是文学创作的大忌,然而在导游词写作中则必须如此。

最后谈谈导游词的语言,也许导游词是应用文中最接近文学语言的文种,确实,一篇好的导游词,不啻一篇好的文学作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也要把握分寸。一方面,导游词写作要向文学学习,这篇课文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到位;另一方面,文学语言的运用也不能过分,导游词终究属于讲话稿写作范畴,必须注意口语表达,不能太书面化了。从这方面看,这篇导游词的缺点是太过文雅,或许这只是一个书面稿,在具体讲解时还会加以口语化的处理。

 

【思考与练习】

1.对比阅读本文与第七单元《西湖的雪景》,体会两种文体的语言差别。

2.设想在节假日邀请同学上你家乡的某个景区(景点)游玩,并准备一篇导游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537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