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教材 > 教案导读

《看蒙娜丽莎看》2014年教案
【时间:2014/6/2 】 【来源:本站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4516 次】

 

一、语文知识与训练

 

本课侧重“读图与读文”的话题,用文字描述图画,是一种高超的语文能力,在这个忽视文字用读图取代读文的时代,老师们要探讨一下如何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1.首先还是阅读训练

虽然中学也有这篇课文(苏教版高中必修第三册),但我认为这样的课文并不适合中学生阅读,中学生可以读朱自清的《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大学生才更适合读熊秉明的《看蒙娜丽莎看》。从工具论说,语文应该是各科学习的工具,大学生培养阅读这类课文的能力,可以听学术讲座,可以写艺术评论,中学生能干什么呢?要让大学生读这类课文,熟悉这类课文,喜欢这类课文,起码要让大学生知道他们应该阅读、熟悉、喜欢这类课文,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本来还应该让学生读《看蒙娜丽莎看》这本书的(也是熊秉明作品集的书名),但是下载不到,这样的文体总要多读(所谓“观千剑”)才能熟悉的,看哪个老师能够提供。

 

2.关于“读图”与写作的训练

课文导读中说:“本单元选这篇课文的目的,还在于分析‘读图’与‘读文’,这篇文章所展示的,正是传统的图文关系,就是用文字展示图像。文学是语言艺术,它以语言文字为符号,表现其他艺术不能表现的内容,亦表现其他艺术能够表现的内容,如一幅画,属于造型艺术,文学能够运用语言文字把画的内容表述出来,如朱自清的《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熊秉明的《看蒙娜丽莎看》;如一首乐曲,属于表演艺术,文学也能用语言文字来表现,如白居易的《琵琶行》。这种运用语言文字再现艺术形象的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训练这样的“读图”能力,有助于纠正“读图时代”所流行的那种浅阅读。

“读图”能力可以通过阅读来训练,也可以通过写作来训练,假如要学习课文的方法写一篇画论,一篇名画欣赏的文章,就涉及到很多方面的东西,比如要熟悉画中人,熟悉绘画作者(和文学欣赏一样要知人论世),了解画作在后世的流传过程,最好还要有绘画方面的专业知识(学生应该学一点艺术评论和美学方面的知识),这样的训练,当然也更适合大学生(而不是中学生)。所以作为本课的一项补充作业,也可以找一副名画让学生尝试一下,这方面我还没有过尝试,说不出更多。

 

3.多媒体教学问题

课文导读中还说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要过多依赖多媒体课件,以免剥夺了学生这方面的训练。”这是没有说清楚的,这里要纠正一下。多媒体课件不是绝对不能用,而应该是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教材还提出一个标准,就是要注意区分图画的功能,是有修饰性与资料性两种的,大学语文应该多用资料性的图画,少用修饰性的图画——单纯为了调节课堂气氛,弄出一点音响画面,这不是高等教育的档次。所谓资料性图画,就是文字不可能表达的东西,说很多的话,不如用图画直观显示一下,比如本单元《彩陶的纹饰》一课里的那样。本课作者说到很多世界名画,这些当然也应该展示出来,不能让学生凭文字构想,只有像《月朦胧,鸟朦胧》那样的一篇已经不复存在的图画,才适合让学生凭文字构想。所以这里纠正一下:本课教学是最适合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的。

 

 

二、文本详析

 

1.提供一些注释与图片(注:图片在课件中提供)

1)神祇:“神”指天神,“祇”指地神,“神祇”泛指神。注意区分下面加一点的“祗”zhī,在现代汉语字典里的释义为:恭敬,如祗仰(敬仰)、祗候光临。

2)凝眸:目不转睛地看。眸,眸子,眼中瞳人,泛指眼睛。谛视:仔细察看。谛:仔细,如谛听、谛视、谛观、谛思。

3)安格尔:法国著名画家,古典主义画派的最后代表人物。画风工细精致,长于肖像画。曾作为学院派主要画家与新兴的浪漫主义画派相抗衡。

4)提香:意大利著名画家,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把油画的色彩、造型、笔触的技法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所作人物肖像画颇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5)鸷:凶猛的鸟,如鹰、雕、枭等。阴鸷:阴险凶狠。

6)鸩,一种毒鸟,相传以鸩毛或鸩粪置酒内有剧毒。

7)林布兰特:通译“伦勃朗”,曾被形容是17世纪荷兰画派最伟大的艺术家,他把他这一生对生命的理解,融会贯通进宗教作品中。在他的作品中,特别是他的黄金时期(1606-1642)的作品中,有一种照向神圣事件、或主角人物身上的金色光源。(熊秉明是否因此才说“他们的眼光像壁炉里的烈焰”?)

8)作者在巴黎生活多年,对西方各种哲学思想非常熟悉,所以这里使用的“存在”一词应该是有存在主义哲学上的意义的,即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

9)鸱枭:鸟名。古人对猫头鹰的文言叫法。

10)肢胴:四肢和身体。

11)睇视:本义是斜视,这里有顾盼的意思。

12)缄默:缄,封、闭。

13)莞尔:微笑的样子。此词《侍坐章》出现过。

14To be or not to be:通译“生存还是毁灭”,这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莱特》中的一句台词,作者引申为“爱还是不爱”。

15)戆:傻,愣,鲁莽,如戆头戆脑。

16)浮士德是德国传说中的一位著名人物,他为了换取知识而将灵魂出卖给了魔鬼。他追求知识,他满腹经纶,却于事无补;追求爱情,爱情被保守思想和封建礼法扼杀;追求政治,为封建王朝服务,却因爱上海伦而葬送自己的前程;追求艺术,追求古典美,也以幻灭告终;社会理想追求,建造人间乐园,却在呐喊中倒地而死。许多文学、音乐、歌剧或电影都是以这个故事为版本加以改编的,如歌德的《浮士德》。

17)丽达:芬奇于1506年创作过装饰画《丽达与天鹅》。丽达是希腊神话中的海仙女,嫁给斯巴达王廷达瑞俄斯,其夫忘了向爱与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献祭,便遭报复。阿佛洛狄忒乘丽达在湖中洗浴时,让主神宙斯化为天鹅,自己变成鹰在后追逐。天鹅飞落湖边,丽达把它楼在怀里,遂怀孕产下四个卵,孵出四个儿女。

18)少年维特: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早期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的男主人公,是一个热烈追求爱情的少年。

19 :眨巴眼睛。

20)卓孔达夫人:一译“乔孔达夫人”,一位富商的妻子,据说是蒙娜丽莎的原型。

21) 圣约翰洗礼者:即施洗者约翰,基督教《圣经》中的人物,据福音书记载,他在耶稣传教之前就劝人忏悔,并在约旦河里为民众施洗,据说也为耶稣施洗。基督教认他为耶稣的先行者。

22) 哥雅:通译“戈雅”(1746-1828),西班牙宫廷画家,油画《裸体的玛亚》和《着衣的玛亚》是他的代表作品。“玛亚”是西班牙语“俏女郎”之意。

23) 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一般说法,这幅画画了三到四年,也有说画了十年以上,仍然没有最终完成。

24) 隼:鸟类的一科,翅膀窄而尖,上嘴呈钩曲状,背青黑色,尾尖白色,腹部黄色。饲养驯熟后,可以帮助打猎。亦称“鹘”。

 

(略)

 

三、思考与练习

 

1.“看蒙娜丽莎看”这个标题很特别,它是一个省略了主语的兼语句式,两个“看”形成了循环,而且无穷,如下图:

 

课文中还有不少这样的句式,找出来试做分析。

例“她的注视要诱导出你的注视”、“她诱惑你的诱惑”、“他在这可怕的眼光中一点一点塑造这眼光的可怕”、“他必须画出那画不出之所以画不出”……

 

2.在《看蒙娜丽莎看》一文中,多次出现诱惑一词,它们的意思都是相同的吗?请加以分析。

提示:有43诱惑,其中有画中人与观画者之间的互相诱惑,有男女之间的诱惑,有提纯了的纯诱惑,有世界对于探索者的诱惑,但是最要注意的是区别形而上的诱惑与形而下的诱惑,课文的基本思路是要引领我们摆脱形而下的庸俗的诱惑,上升到形而上的哲学的、精神的高度,从而真正领悟这幅世界名作的价值。例:某同学的作业答案:

 

文章第四段的第一句中,出现了两个诱惑,这两个词由于修饰不同的名词(少女少妇)而意思不同。少女的诱惑,是肌体开始发育成熟的身体的诱惑,而少妇的诱惑是指心理发展成熟的魅力。这段中其他诱惑分别归属于这两种不同意思。第五段中的诱惑只是一个动词,表现画中人与观看者的互相诱惑。这里作者使用了移情手法,仿佛画中的发有了生命。第七段最后一句中的诱惑,是指达·芬奇的人格与精神世界是对世人的一种吸引。第八段的诱惑是指女人对男人的诱惑,首先作者是一个男人,其次是一个不曾恋爱结婚的男人对女人的认识,用一种冷静、客观、形而上学的距离去观察。……十三段之后的诱惑是指对追求的向往,对任何东西,爱,事业,科学等,或者说更是一种满足感,是对于成功和过程的享受。

 

3.美国康奈尔大学艾布拉姆斯教授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批评范畴有社会、作者、作品、读者四个要素,四要素的关系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由此生发出界定、划分和剖析艺术作品的主要范畴,生发出借以评判作品价值的主要标准。《看蒙娜丽莎看》一文显然也用了这样的多视角观照,你能配合这一图形从课文中找例子说说看吗?

这个图示假如用于《看蒙娜丽莎看》,还需要做一些改造,因为在这篇课文里,作者、读者与作品的关系并非单向的被动接受,而是发生交流,双向的,具体可以看课文分析“画、画中人、达芬奇、读者”一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5179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