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教材 > 杭师讲义

《大学语文》自编讲义(一)
【时间:2009/5/19 】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 2005年12月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18727 次】

《大学语文》自编讲义(一)

《大学语文》自编讲义(二)
《大学语文》自编讲义(三)

 

    按:这是我五年前做的一份讲义,使用的是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第八版教材。从徐编《大学语文》“增订版”到“第八版”,我大约已经连续完成了四、五轮的教学工作。熟能生巧,渐渐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于是做成这份讲义。讲义的内容和特点,大家可以自己去看,我要提示的是这样两点:一是在讲义中采用了文化研究的视野,和后来看到的温儒敏《高等语文》不谋而合。这说明徐本的人文主题教材,和文化专题教材并非水火不容,不会因为后者的出现就被人“一统江湖”。二是我教学的对象是艺术类专业(音乐、美术)学生,为此我在备课中尽可能挖掘教材中有关艺术教育的元素,有同行在网上看到我的教案,还以为有了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材,来向我打听。这说明徐编教材虽然是一种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而完全不影响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专业特点,因材施教。

目  录

“大学人文”和“大学文学”不能取代大学语文(代前言)   
    ……………………………………………………………1

第一章 什么是大学语文…………………………………………4
  第一节 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4
  第二节 “冰山理论”与《心灵的灰烬》…………………15
  第三节 大学语文编排体例设想……………………………33

第二章 文化研究:回到“文史哲”合一传统…………………34
  第一节 20年前的一个课题…………………………………34
  第二节 轴心时代与《先秦诸子语录》……………………37
  第三节 孔子、老子、孟子…………………………………39
  
第三章 《赤壁赋》的三种讲法…………………………………57
  第一节 从四个方面谈《赤壁赋》…………………………57
  第二节 文史哲之《赤壁赋》………………………………65
  第三节 大学语文的注释与考证……………………………68
  
第四章 三种文化研究(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主流文化)……79
  第一节 民本思想与人文精神………………………………79
  第二节 诗经(《蒹葭》《采薇》)………………………80
  第三节 市民文化与《西湖七月半》………………………87
  第四节 雅人笔下的俗文化:《钱》………………………90
  
第五章 民俗与文化人类学………………………………………96
  第一节 桑中之会与《陌上桑》……………………………96
  第二节 三星堆考古与《蜀道难》…………………………106
  第三节 东方的情人节:七夕………………………………115
  
第六章 大学语文与思想教育……………………………………121
  第一节 “文”“道”之辨与《墨池记》…………………121
  第二节 “忠”“孝”之辨与《陈情表》…………………133
  第三节 历史恩怨与民族大义:《乡愁》…………………138

第七章 文学理论:课文分析的依据……………………………145
  第一节 “穷而后工”与《梅圣俞诗集序》………………145
  第二节 “文气说”与《上枢密韩太尉书》………………155
  第三节 魏晋“言意之辨”与陶渊明诗……………………158
  第四节 意境理论与王维诗…………………………………168

第八章 文学与音乐………………………………………………175
  第一节 音乐意象与《李凭箜篌引》………………………175
  第二节 《锦瑟》的“音乐主旨”说………………………181
  第三节 《水调歌头》与音乐的演绎………………………186
  附:第四节 《乡愁》的音乐………………………………191

第九章 文学与绘画………………………………………………193
  第一节 “形神之辨”与《送郭拱辰序》…………………193
  第二节 艺术审美散文《看蒙娜丽莎看》…………………198

第十章 互动与作业………………………………………………213
  第一节 课堂互动与网络交流………………………………213
  第二节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与提问……………214
  第三节 大学语文的作业……………………………………226


“大学人文”和“大学文学”不能取代大学语文
(代前言)

    近两三年间,在围绕大学语文展开的讨论中,先后出现用“大学人文”和“大学文学”取代大学语文的两种提议,并且都编出了教材。①任何讨论都是有益的,何况这讨论还结合了教材文本的编写实践,更显出讨论者脚踏实地的精神。

    本文且不评价具体的教材文本,而是从理念上立论,认为大学人文和大学文学不可能取代大学语文。理由很简单,人文学科是和自然科学学科相对的一个概念,②它包括文史哲类的一大批课程,当然也包括了大学语文,不应该自贬身份来取代其属下的某一门具体课程。至于大学文学它更应该是一门专业课,不适宜作“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的文、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的公共课。所以大学语文的问题还是要在大学语文自身解决。

    首先,语文的概念是很丰富也很清楚的,它有语言、文字、文学乃至人文的意思,但是又不是简单地等同语言、文学等等,它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综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文教育应当灌输于人生的各个阶段。工具有简单复杂之分,工具的掌握也应当伴随于人的一生。如今有人质疑为什么小学语文、中学语文之后还要有大学语文,这是既看不到人文教育的终身性,也看不到工具掌握的阶段性。其实争论的焦点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大学语文为什么成为大学各专业的公共课(这个问题在中学文理分科时就应该提出)。这就要回溯语文学科的源头。在上个世纪初确立的语文学科,具体是叫做“国语”和“国文”课的,这最清楚不过地说明语文学科具有母语教育的性质(所以我主张把语文课的性质表述为“综合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母语教育”)。在任何国度,母语教育都是国民的终身义务,所以无论是文、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不同专业,只要你是中国人,就必须接受母语教育;所以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只要你是中国人,就必须接受母语教育。这就是大学语文能够成立的根本理由。

    相比之下,大学人文、大学文学是可以跨越国界的,只有大学语文应该固守自己的母语。和它相对的,是大学英语,从来没有人质疑过为什么要开大学英语,也没有人要以什么世界人文或外国文学来取代大学英语。据说在英国没有专门的英语课,他们的每一门课都承担母语教育的功能。这是一种境界,在我们还没能达到这种境界的时候,需要有一门具体的课程来承担母语教育,那么在大学阶段这门课程难道不应该是大学语文吗?

    母语首先是一种语言,语言的操作有初浅与精深的区别,说大学语言难道比中学语言更高明吗?回答是当然如此。大学生当然应该比中学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母语,所以中学语文之后还要有大学语文。语言又是一种文化载体,大学文学、大学人文都可以纳入其中,中国有文史哲合一的大语文(杂语文)传统,纯文学之外,先秦哲学、两汉史学、历代策论乃至九章算术等等,都为大学语文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所以选文溢出文学也很自然,不必因此怀疑它还是不是语文。甚至外国文学、世界人文也可以成为大学语文内容的,它反映的是我们母语包容、转换世界语言的能力。

    所以大学语文不能没有语言学习的内容,说语言在中学学过了,大学应该学文学了,这是割裂母语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最终会毁了我们的母语教育。当然语言应该有层次,上世纪初对于“国语”“国文”的设置,就是强调了这个层次,今天的中学语文和大学语文之间,也应该有一个飞跃。问题是语言的人文性质使其不可能像科学那样容易精确测定,这个质变的过程往往不是很清晰,加上我国的大学语文确有一定问题,于是招致“高四语文”的讥讽。“高四语文”说,正是主张用“大学人文”和“大学文学”取代大学语文的一个基本证据。

    不可否认,“高四语文”的现象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确实存在,分析起来原因有二。首先,我国的大学语文起步时定位就不够高。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当时刚刚结束10文革运动,我国教育质量普遍下降,许多大学生写文章错别字连篇,有的甚至连申请书、借条也不会写,因此人们将大学语文定位于还初、高中语文的欠帐上。但是这个定位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10年文革影响的不仅是语文质量,可以说所有学科质量都普遍下降,比如当时有的高校数学系便传出大学教授教学生小数点的奇闻。那么是不是要在所有的学科中都来还历史的欠帐呢?显然不行,否则就根本不叫高等教育。这个问题当时很多大学是通过办预科班来解决的,今后再出现这个问题也应当如是处理,而不应该以降低大学教育起点为代价。

    第二个原因,似乎所有的讨论文章都未能加以注意,就是大学语文其实不是铁板一块,它起码是分成全日制教育和自学考试两大块。中国的自学考试制度在不拘一格育人才上确实功不可没,但是毋庸讳言它正在越来越并入应试教育的轨道,高考中行之有效的死记硬背标准答案那一套做法,也正日益成为自学考试的基本手段。从这个现象上说,自考大学语文确实有点像“高四语文”。

    所以,说大学语文是“高四语文”,在开设大学语文之初可以,对自学考试而言可以,但是不应该用来一概贬低今天全日制大学中普遍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这未免抹杀了编者和教者两方面的辛勤劳动和探索。教材编写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大学语文教材已有数十种之多,特别是徐中玉教授主编的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20年来,一改再改,至今已经修订到第八版,从学科定位,到编写体例,到文章选取,都反复听取各方意见进行斟酌修改。③近年来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更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各种探索,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之外,又有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北京大学的《大学新语文》,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十多所大学合作编写的《高等语文》等,这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绝非一句“高四语文”可以抹杀得掉的。

    从教者方面说,“高四语文”的说法更是抹杀了广大高校教师的辛勤工作。大学体制与中学有根本不同,教师本身都是学有专长,又没有高考的压力,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从内容选择到教学风格方面都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就笔者所了解的一些大学语文教师,几乎是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教法的。这里仅介绍一下笔者自己教授这门课的一些体会。

    笔者这几年都教大学语文这门课,开始是领导指派,随后在教学中对这门课日益发生兴趣,逐渐成为自己的一个学术研究方向。与“高四语文”论者的思维方向不同,笔者并不急于与中学语文划清界限,反倒是致力于大学与中语文教学衔接的研究。笔者觉得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课文的选取,中学语文教材已经十分注重选取经典文学作品,大学语文除非向文化领域拓展,否则再想找出中学语文没有选到的课文,确实难乎其难。然而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选文发生重叠,其负面作用也许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严重,正如幼儿园小朋友可以诵读古诗,而当这些古诗在小学、中学甚至大学教材中重复出现的时候,并不会有人因此就说是大二幼儿班水平。古人评价屈赋的学习价值:“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故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④不正十分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吗?选文的重叠,也许更能逼着教师把大学语文上出不同于中学语文的特色,所以反而可能有积极意义。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大学语文课程是具有素质教育的意义的。素质教育并不排斥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任何一种完整的教育都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层次,知识要积累,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甚至“死记硬背”都是必要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会转化为能力,能力不一定只是动手,动脑也是一种能力,读书的能力,考试的能力,掌握母语的能力,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这些能力将来都会转化为社会生存的能力,所以对于中小学教育的成绩不宜轻易否定。能力的培养和反复运用,最后就会变成一种气质,一种读书人的气质,一种文化人的气质,一种文明人的气质,这是我们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毋庸讳言,素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最为薄弱的一环,这一方面因为在高考的压力下,中小学教育无暇顾及那些难以精确测定的素质内容;另一方面,素质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小学只是打一个基础,真正见成效恐怕还要到大学阶段,我们不能因为中小学没有最终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就否定中小学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意义。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我们的中学生好象是一壶只烧到七、八十度的水,大学教育就是要再加上一把火,把这壶水烧开。基于这个认识,一些民办大学不嫌弃高考中稍差一点火候的落榜生,他们成为这些大学的抢手生源,并与其他大学生一样学习成材。我们的认识绝不应该比这些民办大学还低。

    回到语文教育上来,由于上述原因,现在的中学语文教育可能尚无暇顾及那些人文素质的内容,而只能把重点放在基本知识的积累和语文能力培养上,但是这正好为大学语文的素质教育提供了条件。比如教学庄子的《逍遥游》一课,假设不是中学语文教学已经讲清楚课文中大量的字词注释,大学语文教师又怎么可能优雅地越过字词教学,更深入地挖掘课文所含有的哲学机智、文学浪漫以及人生境界,并从更高的高度反观庄子的语言艺术?当大学教师如此成功地组织教学时,绝不可沾沾自喜学识上的高人一筹,而应该对中学教师的辛勤劳动心存感谢。大学的教学环境是优越的,大学语文没有大学英语那样的四六级考试,甚至不被纳入学校考试科目(通常是考查课),这些被一些人认为是走入困境的种种不利,⑤恰恰为我们提供了更加适宜的素质教育环境。

    最后,由于大学语文是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开设的的一门公共课,这就要求“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这是一个很高的学科要求,是一种大语文的学科视野,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绝不是“万金油”式的教师便能够轻易胜任。这两年笔者给艺术类学生上大学语文(又分别为音乐专业与美术专业),对语文与艺术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尽量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把这种关系展示出来,受到了学生的欢迎。⑥笔者还没有给理科类学生开过课,但是设想假若给理科类学生开课,一定会借鉴李政道博士诠释科学与艺术关系的那种思路来进行教学设计,⑦那将是对自己的一个很大的挑战,谁能说这样的大学语文没有学科特点,是形同虚设呢?

    注释:
    ①见中新网上海(2002年)8月2日消息:《新锐的<大学人文读本>即将取代<大学语文>》,报道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夏中义主编了《大学人文读本》三卷本读本;又见深圳特区报2005年3月28日消息:《大学文学将替代大学语文》,报道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评论家李庆西、复旦大学教授郜元宝编撰了新读本《大学文学》。
    ②这里且忽略关于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学科关系的讨论。
    ③《经典教材再次自我提升》,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9月24日。
    ④[宋]刘勰《文心雕龙·辨骚》。
    ⑤见《大学语文的未来何去何从:尴尬的大学语文》(光明日报2004年2月13日)等文章。
    ⑥见我的个人教学网站 www.eyjx.com (二元教学)。
    ⑦见李政道主编的大型画册《科学与艺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第一章 什么是大学语文?

第一节 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

    大学语文历来面目不清,被人讥讽为“高四语文”。这种讥讽并非空穴来风,且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第一,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在编写体例上的雷同。我们都知道,中学语文是按照文体划分来构建单元的,通常划分为记叙文单元、议论文单元、说明文单元、应用文单元、诗歌单元、小说单元、散文单元、戏剧单元、文言文单元等,这种划分在逻辑上是混乱的,然而一直来似乎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大学语文一开始似乎在这一点上刻意显示出与中学语文的区别,以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全国通用《大学语文》为例,一开始选择按时代顺序编写(1981年本),这虽与中学语文不同,但是却是大学中文系文学史的体系,考虑到大学语文这门课的性质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的文、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的公共课”,这种体系显然行不通。其后又采取了按体裁分类编写(1988年本),即仍然是中学语文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系列,这恐怕是被讥讽为“大四语文”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在逻辑上比中学语文还要混乱,因为中学语文系列虽然不合逻辑,但总算还是错得明白,知道记叙文议论文之类的划分和诗歌小说散文之类的划分是搞不到一起去的,只好分别摆在那里任人指责了,而大学语文却试图掩盖这种逻辑错误,比如把小说归入记叙文,把议论散文归入议论文(注:现在此版本不在手边,凭记忆或许有误,待查),文言文也是如此,分别归入记叙文议论文等等,试图把本来是两种甚至三种标准的划分混合起来,不能不造成更大的混乱。从1996年开始则实行按课文主题编写单元,这种做法一直保留到今天,2001年的“增订本”划分为“品格·胸怀”“为政·爱国”“社会·民生”“人生·世态”“亲情·人性”“爱情·婚姻”“传记·逸事”“怀古·咏史”“写景·记游”和“论文·品艺”十个单元,以及“中国小说”和“外国小说”两个实在无法归类的单元,到了2005年的最新版本(号称为大学语文“第八版”),也基本沿用这一思路,设计为“以民为本”“心怀天下”“和而不同”“品格修养”“社会人生”“人情世态”“乡思亲情”“爱情婚姻”“人物风神”“咏史怀古”“写景记游”“论学品艺”等十二个单元。这种划分其实掩盖着一种更大的误区,就是“文”“道”关系的错位。在改革开放前,中学语文曾经也长期存在这种误区,语文课几乎成为政治课,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已经逐渐扭转这种现象,越来越注意到语文应有的学科地位和自身价值,然而大学语文却再次逆流而上,以“道”作为教材的主线,而“文”仅仅成为一种载道的工具,这就有可能使大学语文课再次沦为大学中的一门思想道德课。这个问题目前似乎很少人注意并提出,然而却是本讲义编写中清醒注意到并且努力要纠正的。

    第二,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在入选篇目上多有重复。有人曾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与该届学生中学时使用的《语文》作了比较,结果《大学语文》所选的67篇文章中,与中学《语文》出处一致的有60篇,占总数89.6%,与中学不一样的仅7篇。2001年的增订本虽对此有所改正,但所收文章与高中语文课本重复的仍有近30篇,如果算上初中语文课本以及与中学语文配套的课外语文读本的话,重复篇目几近一半。除了篇目重复外,大学语文课文的质量也受到人们质疑,有批评者说,翻开人民教育出版社所编《高中语文》(2001年版),古今中外文学及其他学科名家名作鳞次栉比,并着意选择许多当代名家之作,明显增强了时代感,如霍金的《宇宙的未来》、里夫金·霍华德的《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房龙《〈宽容〉序言》、伍尔夫《墙上的斑点》、萨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节选)、宗白华《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黄仁宇的《孔孟》、汪曾祺《胡同文化》、余秋雨《道士塔》、郑愁予《错误》、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使人感受到一股新鲜和丰富的文化气息。而大学语文的篇目大部分是直接从自学版的《大学语文》中挪移过来,并无新意可言,所选当代作品太少,如增订本当代作品仅为全书的5%,显得暮气过重,很容易让大学生产生隔阂和厌烦情绪。

    应该说2005年的大学语文第八版已经充分注意到上述问题,将课文篇幅增加到120余篇,选文的视野也从原来的纯文学扩大到其它人文领域,比如胡适的《容忍与自由》、爱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观》、熊秉明的《看蒙娜丽莎看》、萧伯纳的《贝多芬百年祭》等,当代作品的数量也有所增加。但是笔者认为问题并没有因此得到解决,以课文篇目与中学重复来批评大学语文,这本是批评者的一种误区,中学语文六年12册,再加上同样数量的配套课外读本,应该说好文章基本上已经选光,大学语文再想在这一方面与中学语文一比高下,几乎已经没有多大的可能,弄得不好,还可能丢失语文的学科特色,编成一种不伦不类的“人文读本”(不是已经有人在尝试这样做了吗?)。笔者认为,大学语文之所以没有自己的特色,被人讥讽为“高四语文”,其根本的原因不在篇目的重复与否,而在于教学的层次不高,不能显示高等教育应有的高度。从教学的角度看,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小学可以学(甚至幼儿园也可以学,比如幼儿学唐诗),中学可以学,大学也可以再学,不存在被谁垄断了文化资源的问题,关键是学习的层次是根本不同的。所以,所谓“高四语文”问题,反映的不是课文篇目的重复,而是大学语文缺乏高等教育应有的高度。那么大学语文应该有怎么样的教学层次?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笔者将另行撰文研究,这里且先提出一点:大学语文应该是一种研究型的学习。现在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探索中,都提出了“研究型”学习的口号,然而这并不恰当,因为研究需要必备的知识积累和方法训练,这是在中小学阶段不可能完成的,或者说中小学最多还只是处在研究的准备阶段,这时候提出研究,其结果既干扰了正常的知识积累过程,又不过是让学生养成凭空想象的类似“脑筋急转弯”的不良学风而已。研究型学习是大学阶段的任务,大学语文正在这一点可以完全不同于中学语文。这里,笔者以一篇初中语文已经出现过的课文为例,来尝试说明这个道理。这篇课文就是傅雷的《心灵的灰烬》。

    傅雷的这封家书,中学语文也选入过(中学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傅雷家书两则》),而且内容还比大学语文多了一则。但是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是根本不同的,我们正好借这篇课文,对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关系作一彻底解说。

    一、中学语文教材

    中学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有《傅雷家书两则》,即一九五四年十月二日的一则(亦即《心灵的灰烬》)和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六日的一则。这里选择第一则进行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www.pep.com.cn/200410/ca554122.htm

    7 傅雷家书两则①

    傅雷和傅聪父子,不但是生活中的朋友,而且是艺术研究上的知音。傅雷以自己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预想着儿子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传递着自己的惦念和祖国的声音。阅读这两封信,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份动人的舔犊之情吧。

    1954年10月2日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九月二十二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耽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②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铬心的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末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说到音乐的内容,非大家指导见不到高天厚地的话,我也有另外的感触,就是学生本人先要具备条件:心中没有的人,再经名师指点也是枉然的。

    1955年1月26日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的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波10)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助你,扶掖③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你那位朋友说得不错,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音乐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天舅舅说你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曼罗兰的理想有些想象了。河,莱茵,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个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带着,跟你一块到无边无岸的音响的海洋中去吧!名闻世界的扬子江与黄河,比莱茵的气势还要大呢!……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不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牛斗的表现才对。
  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眼前你感到的还不过是技巧与理想的矛盾,将来你还有反复不已更大的矛盾呢:形式与内容的枘凿④,自己内心的许许多多不可预料的矛盾,都在前途等着你。别担心,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没有perfect[完美,十全十美]的一天,人生也没有perfect[完美,十全十美]的一天!唯其如此,才需要我们日以继夜,终生的追求、苦练;要不然大家做了羲皇上人⑤,垂手⑥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腻了!

    [注释]
    ① 选自《傅雷家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版)。傅雷(1908—1966),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翻译作品达34部。
    ② [克利斯多夫] 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多夫》中的主人公。他一生与音乐为伴,在生活中到处碰壁,始终是一名孤独的反抗者。
    ③ [扶掖(yè)] 扶持,提携。
    ④ [枘凿(ruìzáo)] “方枘圆凿”的略语。方榫头,圆榫眼,二者合不到一起,比喻两不相容。枘,榫头。凿,榫眼。
    ⑤ [羲皇上人] 羲皇,指伏羲氏。古人想象伏羲氏时代的人都无所事事,恬淡闲适。羲皇上人,意思是成了伏羲氏时代的人。
    ⑥ [垂手] 表示无所事事,无为。

    [研讨与练习]
    一、 阅读课文,说说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二、傅雷在给儿子的另一封信中曾经说过:“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从这两封信来看,这种“父子如朋友”的境界体现在哪里?
    三、 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回答括号中的问题,并从课文中再摘抄几句含义深刻的语句。
    1.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tuin,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是怎样一种情绪?)
  2.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孤独的赤子创造的是什么样的世界?)
    四、写信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感情、展开深层次心灵交流的常见方式,它与面对面的交谈有着不同的效果。请你也试着就某一话题,跟父母进行一次朋友式的通信交流。

    [读一读,写一写]
  庸碌  凭吊  谀词  扶掖  大惊小怪  廓然无累  重蹈覆辙  涕泗横流  自知之明  气吞斗牛

    二、大学语文教材

    《大学语文》增订本第四章“人生·世态”也有傅雷《心灵的灰烬》一篇。

    心灵的灰烬
    傅  雷

    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上海南汇县人。现代著名文艺翻译家。1927年赴法国巴黎大学文科、卢浮美术史学校留学,专攻美术理论、艺术批评。1931年秋回国,在上海美专讲授美术史和法文。1934年任《时事汇报》总编辑。1940年以后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翻译工作。在他一生所译的33部作品中,巴尔扎克的作品占15部。除翻译外,尚作散文、书评、音乐论文、札记,有《傅雷家书》等著作多种。傅雷性格耿直,“文革”中被迫害而死。

    一九五四年十月二日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九月二十二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耽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铬心的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末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说到音乐的内容,非大家指导见不到高天厚地的话,我也有另外的感触,就是学生本人先要具备条件:心中没有的人,再经名师指点也是枉然的。

    (注:课文删去结尾一小段:“为了你,我前几天已经在《大英百科辞典》上找Krakow [克拉可夫]那一节看一遍,知道那是七世纪就有的城市,从十世纪起,城市的历史即很清楚。城中有三十余所教堂。希望你买一些明信片,并成一包,当印刷品[不必航空]寄来,让大家看看喜欢一下。”)

    [注释]

    ① 此文系傅雷1954年10月2日给儿子傅聪的信,收入《傅雷家书》(三联书店1981年8月第1版)。题目为编者根据信的内容而设。1954年初傅聪赴波兰参加第五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并在波兰留学。
    ② 克利斯多夫:傅雷翻译的罗曼·罗兰的长篇名著《约翰·克利斯多夫》中的主人公。约翰·克利斯多夫一生为纯真的艺术而奋斗,历经无数次的精神磨难,最终获得艺术创造的成功和精神的安宁与自慰。
    ③ ruin:英文,意即毁坏、废墟。

    [提示]

    这封信里,作者以极为诚恳、坦率、平实的语言,就有关人生态度和修养问题,对儿子傅聪作了亲切指导,告诫他应该正视生命的挫折,在健康平衡的心理状态中谋求发展。中间既有富于理性的真知灼见,又充盈着父亲对儿子的热爱与期望。
    这封家书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表现出作为艺术翻译家的傅雷所具有的广博的学识和大度的胸怀。同时,这封书信的深厚的语言文学修养,又使它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充满艺术感染力的“文学作品”,这正是包括此信在内的《傅雷家书》的一个显著特点。
    行文中信手拈来的太阳、雨水、灰烬、古战场等比喻,贴切自然而寓意深微,对强化书信的哲理意味起了很大作用,非常耐人咀嚼。

    [思考与联系]

    一、 本文反映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二、 简要分析这封家书的艺术特色。
    三、 指出信中的比喻,说明其喻意。

    从这两份教材的教学设计看,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真的是没有什么不一样,甚至可能还比中学语文难度还低一些,因为中学语文起码还考虑到家书太短而合并了两则为一课呢。

    三、中学语文教学(教参)

    那么从教学方法看,两者是否有区别呢?这里我们不提中学语文教师的实际授课,因为这样难免会因人而异,没有普遍性。这里先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为例,教学参考书简称“教参”,是中学老师教学的指挥棒,也是中学教学中盛行的“标准答案”的权威出处。所以这里用教参来揭示中学语文教学一种普遍的模式,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http://www.pep.com.cn/200406/ca426662.htm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出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前者,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但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第一封信的开始,傅雷首先宽慰儿子:不必担心父母会因为知道了孩子的精神消沉而烦恼或不安。而且,孩子向父母诉苦,在家信中发泄,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接着告诉儿子: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那么,应该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呢?首先,应该对这一切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他还用“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的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其次,“慢慢”“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情”,即冷静、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为借鉴。“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从而越来越坚强。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第二封信,起因于傅聪在音乐会上的成功演出。孩子的成功总是父母最大的幸福与骄傲,但傅雷与其他父母不同的是,他的幸福与激动还来自于艺术的成功、祖国的光荣。“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作为父亲的傅雷,毫不矜持地对儿子表达了他异常激动的心情:“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若是一般的父母,也许仅止于此了,而傅雷的伟大,就在于他借助儿子的成功之机,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砥砺,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他首先赞许儿子:“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而这,正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如果说,上一封信是要儿子在消沉时保持坚强,那么,这里所说的成功时“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更是坚强的表现。只有做到了坚强,才能永远不怕孤独。傅雷对“坚强”含义的理解,浸透了人生的感悟,十分耐人寻味。“坚强”的最高境界,乃是保持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因为“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这可以说已经是人生至境了!
    接下来,傅雷奔放的思绪又从艺术飞到了中国的“黎明”。他从傅聪如流水般的演奏风格中,想到了克里斯朵夫,进而想到了新中国的“复旦”,想到了滔滔不竭的中华文明。他激励儿子,被这般伟大的文明之河哺育过的艺术家,“应该有气冲斗牛的表现才对”,洋溢着对新中国的热情,对中华文化的信心。
    书信最后,傅雷再次回到了情绪的“矛盾与快乐”问题。第一封信里,他曾说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这一次,他又强调“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从而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让“完美”的地平线永远激励着我们向前进!

    二、问题研究

    1.对于“坚强”,应怎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也是贯穿两封信的内在精神。傅雷对儿子说:“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可见坚强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坚强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即使孤独也不怕”(见第二封信),并且“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见第一封信)。二是“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这两方面合起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胜不骄,败不馁”,就是宠辱不惊,得失泰然。第一封信里所讲的“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第二封信所说的不怕矛盾,相信“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也都是这个道理。
    但“坚强”的最高境界,可以说还在于葆有一颗“赤子之心”。“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赤子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2.如何理解“赤子之心”与“孤独”?

    傅雷说:“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当代哲学家周国平则说过,孤独、寂寞和无聊是三种不同的境界,分别属于精神、感情和事务的层面;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对精神与灵魂有着执着追求的人,对人间充满挚爱的人,才可能体验真正的孤独;孤独产生于爱……傅雷对孤独的理解,与之和而不同。傅雷相信:“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正因为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不含私心杂念,没有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会遭到误解和排斥,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这心灵的朋友,这精神的世界,足以让他无惧身边的孤独,永远不感精神的孤独!周国平说“孤独产生于爱”,傅雷说“爱让赤子不孤独”,实在是异曲同工。
    赤子之心无比纯洁,剔除了纷纭杂念,才可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并以之“打动听众的心灵”。艺术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便都在这里企及了。

    3.如何理解“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文中提到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以贝多芬为原型),说傅聪常以克里斯朵夫自命,其个性也与之相像;又说“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其意旨在鼓励儿子像贝多芬那样,不惧矛盾,勇敢面对,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

    练习说明

    一、阅读课文,说说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此题意在让学生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含义。
    第一封信里,傅雷希望儿子能够正确地对待情绪上的消沉和低落,学会用达观的态度泰然处之,保持心灵的平衡;进而能够冷静、客观地分析事理,正视现实,吸取前车之鉴。第二封信,希望儿子在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仍然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二、傅雷在给儿子的另一封信中曾经说过:“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从这两封信来看,这种“父子如朋友”的境界体现在哪里?

    此题意在让学生体会傅雷与傅聪的父子深情,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回答这一问题。有些方面还可以从《傅雷家书》的其他篇章中寻找例子。
    “朋友”的意义,首先在于感情上、精神上的互相理解与慰藉。当傅聪情绪消沉时,可以毫无顾虑地向父亲倾诉,而父亲并没有高高在上、横加训斥,或者说些教条式的训诫。相反,他能够充分理解儿子的痛苦,首先尽力地安慰他,让儿子觉得温暖、放心;然后娓娓而谈,以十分平等的口气给他提出一些人生的忠告。朋友的境界,还在于志同道合,互为知音。傅雷与傅聪对音乐艺术有许多共同的感受可以交流,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这也是“父子如朋友”的体现。

    三、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回答括号中的问题,并从课文中再摘抄几句含义深刻的语句。

    1.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到过感情的ruin,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是怎样一种情绪?)
    2.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孤独的赤子创造的是什么样的世界?)
    此题意在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深化对人生境界的体悟。

    1.这句话意在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只余下万千感慨,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这就是我们对待往事应有的心态。
    2.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剔除私心杂念,远离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就是这些心灵的朋友和美好的情感,成为赤子创造的博大宽广的精神世界。

    四、写信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感情、展开深层次心灵交流的常见方式,它与面对面的交谈有着不同的效果。请你也试着就某一话题,跟父母进行一次朋友式的通信交流。

    此题意在促进学生与父母的心灵交流;同时练习用书信的方式表情达意。


    这份教参虽说看似挖掘得非常深入,分析得非常详尽,甚至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但是究其实质,仍然是一种主观臆想加标准答案的典型的中学语文教学思路,这种思路说白了,无非是:一、把多的说少,比如对主题思想的概括;二、把少的说多,比如所谓的“问题研究”,把谁都知道的“坚强”一词的意思分析到你不背标准答案就说不正确;三、不多不少的就换着花样说,比如对课文的所谓“整体把握”,无非是用另外的话复述一遍课文而已。推论开去,不但是这份教参,其实整个中学语文的课文分析,都无非是这样三个办法,如果是长一点的课文,则再加上两条,一条是整体分析成部分,一条是部分综合成整体。这样分析来分析去,却永远不会增加任何新的信息。比如教参分析“朋友”的意义,说是“首先在于感情上、精神上的互相理解与慰藉。当傅聪情绪消沉时,可以毫无顾虑地向父亲倾诉,而父亲并没有高高在上、横加训斥,或者说些教条式的训诫。相反,他能够充分理解儿子的痛苦,首先尽力地安慰他,让儿子觉得温暖、放心;然后娓娓而谈,以十分平等的口气给他提出一些人生的忠告。朋友的境界,还在于志同道合,互为知音。傅雷与傅聪对音乐艺术有许多共同的感受可以交流,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这也是‘父子如朋友’的体现。”这些话哪里来的?无非是编者自己想出来的,其结果只是增加了一条毫无价值的“标准答案”而已。可是让我们看看下面两则材料,一则是傅雷夫人的描述:

    (傅雷家书,一九六一年四月二十日母亲的信)亲爱的聪,接到你南非归途中的长信,我一边读一边激动得连心都跳起来了。爸爸没念完就说了几次Wonderful! Wonderful! (令人惊奇的,令人愉快的)孩子,你不知给了我们多少安慰和快乐!从各方面看,你的立身处世都有原则性,可以说完全跟爸爸一模一样。对黑人的同情,恨殖民主义者欺凌弱小,对世界上一切丑恶的愤懑,原是一个充满热情,充满爱,有正义感的青年应有的反响。你的民族傲气,爱祖国爱事业的热忱,态度的严肃,也是你爸爸多少年来从头至尾感染你的;我想你自己也感觉到。孩子,看到你们父子气质如此相同,正直的行事如此一致,心中真是说不出的高兴。你们谈艺术、谈哲学、谈人生、上下古今无所不包,一言半语就互相默契,彻底了解;在父子两代中能够有这种情形,实在难得。我更回想到五六、五七两年你回家的时期,没有一天不谈到深更半夜,当时我就觉得你爸爸早已把你当做朋友看待了。

    另一则是傅聪曾经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他(父亲)苦闷极了。那时他成了右派,朋友都不敢来看他了,他基本上没有人可以交流,只能给我写信,就这么简单。他把我当成朋友进行交谈。”(傅聪荧屏深情说傅雷——“我是他的一面镜子”,中国文联网,http://www.cflac.org.cn/gd/2005-05/09/content_4194601.htm)看了这两则资料,然后我们才知道中学语文的所谓课文分析该是多么的皮相。

    四、大学语文的学习方法

    虽然是同一篇课文,但是大学语文应该有完全不同于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这是大学语文能够成立的根本原因。

    第一,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提供比课文更多的信息。

    按照信息论的观点,课文只是冰山一角,所以学习应该是探索型的,要探索海平面以下的更大山体。西方文学理论有文学四维的说法,可以为我们拓展学习思路提供一个简单的框架。

    就这篇课文来说,可从以下三方面拓展研究:
  
    1、尽量通读家书,对《傅雷家书》有一整体的了解。课文仅700多字,而《傅雷家书》前半部分(网站上的电子文字版本只能找到前半部分,完整版本多为只供阅读的扫描格式,无法进行文字编辑)就有七万多字,信息量扩大了100倍。
  
    2、书信是双向的,正象我们听人谈话,假如只听一面之词,难免会不知所云。比如课文开始就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傅聪给父亲的信中说了些什么?为什么担心父母亲读了会“烦恼或是不安”?这都不能凭想象来分析,所以按理还应该把傅聪的信找来对照着读。然而《傅雷家书》中傅聪的信很少,除了文革丢失的原因,傅聪还解释了另一方面的原因,他曾说:“我父亲做人是严谨的,朋友来信他一定回,如果朋友信中有什么话令他有感触的话,那他就会洋洋洒洒象写一本书一样回一封信。我就做不到这一点,能打个电话就不错了,要我回封信就太辛苦了!因为我几十年在国外,尤其是父母过世之后,我基本上不再写什么文字了!多苦啊,写一封信要花几天,那我也不用练琴了,得放弃了!那样的话,真是愧对江东父老!所以在《傅雷家书》里看不到我的回信,因为我不愿意发表出来,我觉得那些东西太幼稚了!那个时候的我跟现在的我虽然本质上没有区别,但是在深度和广度上有距离。”(傅聪谈艺录,http://www.classical.net.cn/digest/dspnews.asp?ipt=1579
  
    3、《傅雷家书》发表后,影响了数百万读者,这些读者发表了很多感想的文章。另外,很多的学者、研究者,研究或纪念傅雷,也写了很多文章以及传记(比如大学语文教材中就有施蛰存的《纪念傅雷》),也应该尽量找来参考,这比自己一个人傻想(就像中学语文教参对“父子如朋友”的傻想)要有益得多。
  
    第二,大学语文教学要引导读者(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交流。
  
    古人说“文无达诂”,西方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能让“标准答案”把我们的心灵窒息了。文学欣赏是一种精神的自由飞翔,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碰撞,读者不同,撞击出来的火花怎么会相同?这篇课文的欣赏可从以下两点入手:

    1、细读课文。这篇课文融入了对人生的艺术感受,比如“心灵的灰烬”、“凭吊古战场”,是处理心情的一种艺术,冷处理,距离产生美,这些非常适合艺术专业的学生学习(这两年我先后给音乐学院和美术学院的同学讲课,故以下讲述多以艺术专业为对象)。
  
    2、最好还能看一些关于作者生平传记作品以及作者艺术方面的译著。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有高深的艺术素养,特别善于翻译艺术作品,他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和《艺术哲学》有极高的艺术品位,后来者难以超越。傅聪曾经说:“我父亲是一个真正的人文主义者,他觉得人文的东西都应该是通的。他从小在美术上、文学上、哲学上给我的那种教育绝对不亚于在音乐上的,甚至可以说比音乐上的更多一些。”(傅聪谈艺录,http://www.classical.net.cn/digest/dspnews.asp?ipt=1579)《傅雷家书》中有大量谈艺术的内容,美术方面,谈黄宾虹的很多,被黄宾虹引为平生知己,《艺术哲学》也是谈美术理论的,很容易引起艺术专业学生的共鸣。
  
    探究冰山下的部分是研究,心灵碰撞是欣赏,合起来就叫做“赏析”。所以大学语文课也不妨叫做“文学名作赏析”的。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引导同学赏析课文的几个侧面。

第二节 “冰山理论”与《心灵的灰烬》

    一、傅雷与家书

    《傅雷家书》始于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止于一九六六年六月三日。1981年由傅雷的次子傅敏整理出版,1983年再版。《傅雷家书》出版后,多次再版重印,据说发行量已达三、四百万册,影响了几代青年和家庭。
  
    家书缘起: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七日,傅雷全家在上海火车站送傅聪去北京,傅聪将从北京赴波兰参加第五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并在波兰留学。第二天晚上傅雷给尚在路上的儿子写了第一封信,成为《傅雷家书》的开端。家书的最后一封是一九六六年六月三日写的,信中提到当时国内“文化大革命闹得轰轰烈烈”,然后就与儿子中断了联系。两年后,傅聪才从国外得知自己的父母已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二日夜在家中双双自杀。


傅雷与夫人朱梅馥

    傅雷(1908—1966),文学翻译家。字怒安(取“文王一怒而天下安”之义),号怒庵。上海市南汇县人。20年代初曾在上海天主教创办的徐汇公学读书,因反迷信反宗教,言论激烈,被学校开除。“五卅”运动时,他参加在街头的讲演游行。北伐战争时他又参加大同大学附中学潮,在国民党反动派逮捕的威胁和恐吓之下,被寡母强迫避离乡下。1927年冬离沪赴法,在巴黎大学文科听课;同时专攻美术理论和艺术评论。1931年春访问意大利时,曾在罗马演讲过《国民军北伐与北洋军阀斗争的意义》,猛烈抨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留学期间游历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等国。1931年秋回国后,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工作,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翻译态度严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受政治迫害,夫妇二人于1966年9月含冤而死。

    傅雷翻译的作品,共30余种,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其中巴尔扎克占15种: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罗曼·罗兰4种:即《约翰·克利斯朵夫》及三名人传《贝多芬传》《弥盖郎琪罗传》《托尔斯泰传》。此外还译有丹纳的《艺术哲学》等。他的全部译作,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傅雷译文集》,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出齐。《傅雷家书》(1981)整理出版后,影响了中国几百万读者。
  
    傅聪  1934年生于上海,翻译家傅雷之子。九岁开始学钢琴,1955年在华沙举行的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上名列第三,同时获“玛祖卡”最佳表演奖。此后在波兰留学,1958年移居英国,自此足迹遍布五大洲,只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近五十余年,在国际音乐界有“钢琴诗人”之称、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当今世界最伟大的钢琴家”。


“家书”时代的傅聪

    二、课文分析

    一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九月二十二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

    这是傅雷一九五四年十月二日写给儿子的信。傅聪大约是一九五四年七月下旬离国去波兰参加比赛的(傅雷在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七日的信中说“你车上的信写得很有趣”)。当时傅雷收到儿子九月二十二日发的第六封信,从傅雷说的“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可以推断傅聪在第五封家书中是向自己父母倾诉了一些事的,之后担心会给父母带来什么烦恼或是不安,于是又写了第六封信表示歉意。可惜傅聪的这两封信现在我们都见不着。不过从傅雷说的“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可以找到一些线索。

    傅雷给儿子的第八封信是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四日上午写的,全信如下:

    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正常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的去争取。否则出国的准备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别是乐理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
    另外一点我可以告诉你:就是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你的情形与我不同:少年得志,更要想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更要战战兢兢,不负国人对你的期望。你对政府的感激,只有用行动来表现才算是真正的感激!我想你心目中的上帝一定也是Bach[巴哈],Beethoven[贝多芬],Chopin[萧邦]等等第一,爱人第二。既然如此,你目前所能支配的精力与时间,只能贡献给你第一个偶像,还轮不到第二个神明。你说是不是?可惜你没有早学好写作的技术,否则过剩的感情就可用写作(乐曲)来发泄,一个艺术家必须能把自己的感情“升华”,才能于人有益。我决不是看了来信,夸张你的苦闷,因而着急;但我知道你多少是有苦闷的,我随便和你谈谈,也许能帮助你廓清一些心情。

    看来傅聪是在闹恋爱了。在一篇题为《傅聪的钢琴人生》的网络文章中,有一段题为“随风而逝的初恋”的文字,介绍说傅聪在出国前有过一段初恋,两人青梅竹马。据说后来在傅聪卧室的床头,还一直挂着一幅初恋女友的素描画像,那是早年傅聪前往波兰学习时,女友亲笔画好后送给他的。1954年他被文化部选中派往波兰深造,被迫告别恋人。不久,命运的旋律急转直下,傅雷被划为“右派”,傅聪怕受父亲牵连,1958年12月从波兰出走英国,从此有国难回,他的初恋也就此告吹。傅聪的恋爱是否指这段恋情?但是这篇文章又提到,在从波兰出走英国前,傅聪又曾经爱上一个波兰女孩。据说,傅聪就是在她的帮助下成功出走的。又有没有可能是这段恋情?

    一年多后,傅雷在一九五五年十二月十一日夜给傅聪的信中又提到了这个问题,他说:

    ……批评与自我批评最需要的是勇气,只要存着一丝一毫懦怯的心理,批评与自我批评便永远不能作得彻底。我并非说有了自我批评(即挖自己的根),一个人就可以没有烦恼。不是的,烦恼是永久免不了的,就等于矛盾是永远消灭不了的一样。但是不能因为眼前的矛盾消灭了将来照样有新矛盾,就此不把眼前的矛盾消灭。挖了根,至少可以消灭眼前的烦恼。将来新烦恼来的时候,再去消灭新烦恼。挖一次根,至少可以减轻烦恼的严重性,减少它危害身心的可能;不挖根,老是有些思想的、意识的、感情的渣滓积在心里,久而久之,成为一个沉重的大包袱,慢慢的使你心理不健全,头脑不冷静,胸襟不开朗,创造更多的新烦恼的因素。这一点不但与马列主义的理论相合,便是与近代心理分析和精神病治疗的研究结果也相合。
    至于过去的感情纠纷,时时刻刻来打扰你的缘故,也就由于你没仔细挖根。我相信你不是爱情至上主义者,而是真理至上主义者;那末你就该用这个立场去分析你的对象(不论是初恋的还是以后的),你跟她(不管是谁)在思想认识上,真理的执著上,是否一致或至少相去不远?从这个角度上去把事情解剖清楚,许多烦恼自然迎刃而解。你也该想到,热情是一朵美丽的火花,美则美矣,无奈不能持久。希望热情能永久持续,简直是愚妄;不考虑性情、品德、品格、思想等等,而单单执著于当年一段美妙的梦境,希望这梦境将来会成为现实,那么我警告你,你可能遇到悲剧的!世界上很少如火如荼的情人能成为美满的、白头偕老的夫妇的;传奇式的故事,如但丁之于裴阿脱里克斯,所以成为可哭可泣的千古艳事,就因为他们没有结合;但丁只见过几面(似乎只有一面)裴阿脱里克斯。歌德的太太克里斯丁纳是个极庸俗的女子,但歌德的艺术成就,是靠了和平宁静的夫妇生活促成的。过去的罗曼史,让它成为我们一个美丽的回忆,作为一个终身怀念的梦,我认为是最明哲的办法。老是自苦是只有消耗自己的精力,对谁都没有裨益的。孩子,以后随时来信,把苦闷告诉我,我相信还能凭一些经验安慰你呢。爸爸受的痛苦不能为儿女减除一些危险,那末爸爸的痛苦也是白受了。……

    不但重提“初恋”话题,而且连一些语言也和课文中的几乎一模一样。比如:“批评与自我批评最需要的是勇气,只要存着一丝一毫懦怯的心理,批评与自我批评便永远不能作得彻底。”而课文中也说:“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比如:“挖了根,至少可以消灭眼前的烦恼。将来新烦恼来的时候,再去消灭新烦恼。挖一次根,至少可以减轻烦恼的严重性,减少它危害身心的可能;不挖根,老是有些思想的、意识的、感情的渣滓积在心里,久而久之,成为一个沉重的大包袱,慢慢的使你心理不健全,头脑不冷静,胸襟不开朗,创造更多的新烦恼的因素。”这段话也和傅雷要求儿子把过去的感情挫折当作“心灵的灰烬”的说法相同。

    所以,可以比较肯定,傅聪在为初恋而痛苦烦恼,写信向自己的父母倾诉。而傅雷这封回信中之所以见不到太多关于“恋爱”“初恋”的字样,当然是在顾及儿子的面子啦。

    但是不能排除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傅雷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一日晨的信说:“十二日信上所写的是你在国外的第一个低潮。这些味道我都尝过。孩子,耐着性子,消沉的时间,无论谁都不时要遇到,但很快会过去的。游子思乡的味道你以后常常会有呢。”因此,傅聪的精神消沉恐怕还有乡愁的因素。不过假如真的是思念祖国,傅雷就应该在信中大大褒奖儿子一番,而不会让他把这些情绪当成“心灵的灰烬”。所以仍不能定论。

    资料:儿子烦恼多为恋爱

    一九五四年四月二十日
    孩子:接十七日信,很高兴你又过了一关。人生的苦难,theme[主题]不过是这几个,其余只是variations[变奏曲]而已。爱情的苦汁早尝,壮年中年时代可以比较冷静。古语说得好,塞翁失马,未始非福。你比一般青年经历人事都更早,所以成熟也早。这一回痛苦的经验,大概又使你灵智的长成进了一步。你对艺术的领会又是可深入一步。我祝贺你有跟自己斗争的勇气。一个又一个的筋斗过去,只要爬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所以孩子,我很高兴你这种蜕变的过程,但愿你将来比我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对人类有更热烈的爱,对艺术有更诚挚的信心!孩子,我相信你一定不会辜负我的期望。

    一九五四年七月十五日*(母亲的信)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对于你的感情问题,我向来不参加任何意见,觉得你各方面都在进步,你是聪明人,自会觉悟的。我既是你妈妈,我们是休戚相关的骨肉,不得不要唠叨几句,加以规劝。……现在你也长大成人,父母对儿女的终身问题,也常在心中牵挂,不过你年纪还轻,不要操之过急。

    二

    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耽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这几句更让人隐隐约约觉得父子俩谈的就是初恋问题。所谓“过来人”,是指已有过某种人生经历的人。所谓“大惊小怪”,更不可能是指乡愁,因为乡愁太平常了,根本说不到大惊小怪。傅雷年轻时出国留学也闹过异国初恋,而且那时候是有了苦闷无处可以发泄,他的父亲早亡,他的母亲由于老一代人的生活背景,也绝不会接受儿子带回来一个“番女”,所以那时候傅雷是非常痛苦的。

    资料:傅雷的初恋

    1927年,傅雷来到法国巴黎留学,经过短期的语言补习,顺利考入巴黎大学文科,就在那时,他结识了美丽的法国女郎玛德林·贝尔。玛德林热情似火,她又很热爱中国文化(他俩的结识还是因为玛德林要买一幅中国的古画),而傅雷也为巴黎的艺术所吸引,于是他俩常常在一起谈中国春秋时代的圣贤,谈古希腊的哲人,谈文艺复兴,谈约翰·克利斯朵夫、冉·阿让跟欧也妮·葛朗台。傅雷很快堕入爱河。他在出国前,母亲已经为他定下一门亲事,女方是他的表妹,也就是后来他的终身伴侣朱梅馥。于是,他决定悔婚,他给母亲写了一封信,托刘海粟代寄,幸好刘没有给他寄出。果然后来傅雷和玛德林出现分歧,傅雷抱着中国传统观念认为爱情最终要通过婚约来固定,而玛德林却坚持恋人双方都是自由的,于是不断的争吵,终于导致分手。

    三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应该说,傅雷开导儿子的方法是十分高明的,他把儿子生活中出现的这种波动浮沉,说成是因为他不是一个“庸碌”的人,既顾全了儿子的面子,也增加了儿子的自信。“极高的修养”一句,与我们学过的《逍遥游》的意思相同,儿子当然还达不到这种程度,所以有浮沉,有烦恼反而是正常的了。
    不过他也告诫儿子,这种“高潮-低潮”中的浮沉不能太过分,更不能因此颓废。接着,他用了“太阳太强烈”等两个比喻,希望儿子保持心理平衡,不至于受伤。
    紧张、颓废、受伤,这些父子间的隐语,更令人要猜想到他们是在谈论与恋爱有关的事。

    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

    于是又提到了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是他们父子俩共同的偶像,永恒的话题。仅在家书前半部分,我们能看到的就有:

    一九五四年一月三十日晚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

    一九五四年六月二十四日下午
    ……孩子,别烦恼。我前信把心里的话和你说了,精神上如释重负。一个人发泄是要求心理健康,不是使自己越来越苦闷。多听听贝多芬的第五,多念念克利斯朵夫里几段艰苦的事迹(第一册末了,第四册第九卷末了),可以增加你的勇气,使你更镇静。……

    (第一册包括“黎明”“清晨”“少年”三卷,第一册末了也就是“少年”卷的末了,讲的是克利斯朵夫经过一年的荒唐的恋爱,开始醒悟。第九卷“燃烧的荆棘”,末了写到克利斯朵夫又经历了一场及其强烈而危险的爱情,然后从音乐创作的激情中找到了解脱。)

    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六日
    ……音乐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天舅舅说你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曼罗兰的理想有些相象了。

    一九五五年四月二十一日夜
    ……我知道克利斯朵夫(晚年的)和乔治之间的距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是免了的。我还不甘落后,还想事事,处处,追上你们,了解你们,从你们那儿汲取新生命,新血液,新空气,同时也想竭力把我们的经验和总代表的理智,献给你们,做你们一支忠实的手杖!万一有一天,你们觉得我这根手杖是个累赘的时候,我会感觉到,我会销声匿迹,决不来绊你们的脚!(乔治,即克利斯朵夫-奥里维-乔治,是克利斯朵夫好友奥里维的儿子。)

    一九五六年二月二十九日夜
    ……大多数从事艺术的人,缺少真诚。因为不够真诚,一切都在嘴里随便说说,当作唬人的幌子,装自己的门面,实际只是拾人牙慧,并非真有所感。所以他们对作家决不能深入体会,先是对自己就没有深入分析过。这个意思,克利斯朵夫(在第二册内)也好像说过的。

    卷四“反抗”:
  为了苏解他的饥渴,他想漂灵于已经获得的泉源,把他从前的作品来安慰一下……可是那种饮料简直受不了!他喝了第一口便连咒带骂的唾了出来。怎么!这不冷不热的东西,这种乏味的音乐,便是他的作品吗?——他把自己的曲子重新看了一遍,心里说不出的懊丧:他莫名片妙,不懂当初怎么会写出来的。他脸红了。有一次,看到特别无聊的一页,他甚至转过身去看看室内有没有人,又去把脸埋在枕上,好似一个害臊的儿童。又有几次,他的作品显得那么可笑,以至他竟忘了是自己的大作……
  这些作品里使他最起恼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284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