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教材 > 复旦教参

《平郊建筑杂录》教学参考
【时间:2008/9/1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16480 次】

 

 

非中文专业同学不一定都要学习

文学史,但是肯定都要写论文,这

篇课文就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范本。

 

 

梁思成、林徽因《平郊建筑杂录》研读

 

 

一、课文注释

 

193210月,梁思成、林徽因对北平郊区古建筑进行考察。他们的第一个目标是西郊卧佛寺,其次是香山法海寺和杏子口佛龛(这篇考察录还有下篇,考察对象是天宁寺塔,课文未选)。考察完毕,夫妇俩合作完成了《平郊建筑杂录》一文,发表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211月第3卷第4期。

梁思成、林徽因在考察古建筑

这是一篇建筑专业的考察报告,尽管已经采用了非常通俗晓畅的文笔,但是阅读起来还是会有一些困难,下面就先从字面上作一些注解。

 

【北平四郊近二三百年间建筑遗物极多,偶尔郊游,触目都是饶有趣味的古建。其中辽金元古物虽然也有,但是大部分还是明清的遗构。】  此句似为病句,因为无论辽金元或明,年代都不会是“近二三百年”,这里的意思恐怕是说近二三百年间发现的建筑遗物。这个发现,也包括梁思成、林徽因他们的成绩,从20世纪30年代起,他俩从北平四郊开始,先后踏勘调查了中国广大地区的古建筑,走遍了中国近200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古建筑遗构。

 

【锐感】  “请问那时锐感”一语,“锐感”是直觉,敏锐的感觉,与之相反的有“钝感”一词。

 

【卧佛寺】  卧佛寺是北京西山的一座古刹,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50年),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曾叫兜率寺、寿安寺、大昭孝寺、洪庆寺、寿安禅寺、永安寺,今正式的名字叫十方普觉寺,因寺内有巨大的铜铸卧佛,所以通常人们称它为卧佛寺。

 

【青年会西山消夏团】  “青年会”全称“基督教青年会”,是西方一种世界性宗教组织。1885年由传教士传入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到各地,形成全国性组织,成为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一个重要组织。青年会围绕德、智、体、群“四育”组织活动,所以课文提到青年会西山消夏团及将佛池当作游泳池之事,说卧佛寺受了帝国主义压迫。下文的“佛教青年会西山消夏团”一语,是和作者聊天的住持和尚的调侃话语。

 

【卧佛寺的住持智宽和尚,前年偶同我们谈天,用“叹息痛恨于桓灵”的口气告诉我……】  “叹息痛恨于桓灵”一语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其中有“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语。汉桓帝是东汉皇帝,爱好佛事,朝中任由宦官肆虐,残害百姓,迫害士大夫和太学生,制造党锢之祸。其后的汉灵帝亦荒淫无度,宠信宦官,大修宫殿苑囿,搜刮民财,激起人民反抗,乃至爆发黄巾起义,东汉政权从此陷入苟延残喘的局面。这里梁思成、林徽因是模拟智宽和尚的口气。

 

【他的先师老和尚,如何如何的与青年会订了合同,以每年一百元的租金,把寺的大部分租借了二十年,如同胶州湾,辽东半岛的条约一样。】  1897年11月,德国悍然派舰队侵占了胶州湾,并强迫清廷于次年3月签订了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7年12月,沙俄舰队打着“监视德国”、“保护中国”的幌子,侵入辽东半岛的旅顺口和大连湾,并于次年强使清廷签订《旅大租地条约》。这里也是模拟智宽和尚略带夸张的口气。

 

【汉白玉的须弥座。三个汉白玉的圆门洞,黄绿琉璃的柱子,横额,斗拱,檐瓦。】  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源出印度佛教语,须弥座是佛教造像的佛座或佛教建筑的基座。

卧佛寺琉璃牌楼

【《日下旧闻考》】  《日下旧闻》是清人朱彝尊于康熙二十六年编成的。他从一千六百多种古籍中选录历代有关北京的记载和资料,分为十三门(即星土、世纪、形胜、宫室、城市、郊垌、京畿、侨治、边障、户版、风俗、物产、杂缀),四十二卷。一百年后,乾隆对百年中改置添建的宫殿坛宇、名胜古迹进行考证,加上康熙、雍正和乾隆自己的诗文,成为《日下旧闻考》。该书收集保存了许多史料,为历史研究、文物工作提供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刘士能先生告诉我们南京附近有一处律宗的寺】  刘士能,与梁思成、林徽因同为中国营造学社成员。律宗,见教材注释。

 

【角梁下失去的铜铎】  duó,是一种大铃,古代乐器,亦为宣布政教法令所用。此指钟鼓楼角梁上悬挂的风铃。

 

【迎面是一座天王殿,里面供的是四天王——就是四大金刚——东西梢间各两位对面侍立,明间面南的是光肚笑嘻嘻的阿弥陀佛,面北合十站着的是韦驮。】  四天王(四大金刚)大家很熟悉,但是阿弥陀佛常会和弥勒佛混淆,两者不是同一尊佛,阿弥陀佛是主管西方极乐世界的佛,而弥勒佛是未来佛(参后面的“三佛”)。

  韦驮是佛教中的护法神,为身穿甲胄的雄装武将样,形象有二,一为手持金刚杵,以杵拄地,一为双手合十,将杵搁二肘间。体格魁伟,威武勇猛,面如童子,表示他不失赤子之心。

 

【正殿五间,供三位喇嘛式的佛像。】  卧佛寺正殿又称“三世佛殿”,“三位喇嘛式的佛像”分别为释迦、燃灯、弥勒。据佛经说,燃灯为前世佛,释迦是今世佛,弥勒为后世佛,他们均是如来佛的化身,分管人们的前、今、后三世。

 

 

【从前面牌楼一直到后殿,都是建立在一条中线上的……但可藉此略窥制度耳。】  “伽蓝七堂”制形成于宋代,“伽蓝”就是“僧园”之意。“伽蓝七堂”的布局同我国传统四合院布局几乎完全一致,从此成为我国佛寺建筑的标准式样。佛教的每个宗派的“七堂”都有所不同,后世沿用的大都是禅宗七堂之制,即佛寺必备山门、佛殿、法堂、方丈、僧堂、浴室、东司(厕所)七堂,到明清时期演变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法堂、罗汉堂、观音殿七堂。现存最好的实例就是北京西山的十方普觉寺,虽未完全保存伽蓝七堂制,但可借此略窥一斑。(《佛学大词典》)

十方普觉寺也就是卧佛寺。这是本篇的重点和难点,梁思成和林徽因当时作了一张平面图,再下面是今人的照片及图示。

今人画的卧佛寺平面图及照片图示

 

【日本飞鸟平安时代】  日本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历经飞鸟(593-710)、平安(794-1192),中间还隔着奈良(710-794)时代。

 

【殿前伟丽的娑罗宝树】  娑罗树,常绿乔木,高30余米,叶子长卵形,花淡黄色,原产印度。人们常将它和七叶树混淆,其实是不同的。娑罗树、七叶树和菩提树被合称为佛教三宝树。

卧佛寺娑罗树

【法海寺】  京郊有两个法海寺,一个是香山法海寺,位于北京西郊香山寿安山南麓的一个分支山坡上;一个是石景山法海寺。两寺南北相对,因此香山法海寺又称“北法海寺”,而石景山法海寺又称南法海寺。南法海寺以明代壁画出名,梁思成、林徽因考察的是北法海寺。

 

【寺门……有圆拱门洞的城楼模样,上边却顶着一座喇嘛式的塔】  这是梁思成、林徽因当时拍下的照片,现在门上的塔早已没有了。再下面是现在的照片。

 

 

当年法海寺门上塔

 

 

现在的法海寺门

 

这种造在门洞上的塔叫“过街塔”,这种建筑形式盛行于元代,是喇嘛教派里常见的一种建塔方式。据说这是因为蒙古族原居住地开阔,民族无定居点,为了让流动中的人能经常看到他们崇拜的佛塔,故在交通要道上建造过街式塔。元统一全国后,把这种塔带入中原,由于过街塔通常建在人们行走的要道上,与后来的道路建设相冲突,所以绝大多数在道路建设中被拆除了,保存至今的过街塔很少。

 

【门额上题着“敕赐法海禅寺”】  chì,帝王的诏书。

 

【门上那座塔的平面略似十字形而较复杂……最顶尖上有仰月的教微。】  这一段是重点,之所以描写得这么细致,就是为了起到保护古物的意义,万一以后毁坏了,要重修也有参照依据。前面说这是一个缩小的北海白塔,北海白塔是圆形的,这个塔从照片上看也是圆形的,但是这里说“塔的平面略似十字形”,也许另有建筑角度的观察。“佛像带着背光,成一浮雕薄片”,应该是类似下图(当然应该是附着在塔上的,不是这样独立的)。“塔肚四面四个浅龛”,龛kān供奉佛像或神位的石室或小阁,类似下图:

 

   

 

相轮(或利刹),佛教语。佛塔顶端的部分,杆上贯串圆环,多与塔的层数相应,为塔的表相故称。梁思成、林徽因拍的照相虽看不清楚,但是既然说好像是缩小的北海白塔,我们就能以今天北海白塔作参考。

 

 

北海白塔顶端构造

 

【居庸关上本有一座塔】  在居庸关城的中心,有一座白色的大理石台子,叫做“云台”。原来就是一座典型的元代过街塔,建于元至正二年至五年(1342至1345),当时,台上建有3座并排的白色藏式佛塔,可惜塔在元末明初被毁,今台上尚遗留有柱础。

 

 

杏子口  《日下旧闻考》提示,“杏子口”也作“杏石口”。今北京西郊有杏石口路和杏石口桥。

 

三个石佛龛  佛龛,供奉佛像、神位等的小阁子。下面是当年梁思成、林徽因考察拍摄的四幅照片。

 

杏子口北崖石佛龛                     杏子口南崖石佛龛

 

东面墙上有历代的刻字,跑着的马,人脸的正面等等。

 

西面墙上有古拙的画——佛像和马——那佛像的样子,

骤看竟像美洲土人的Totem Pole(图腾柱)。

 

龛内有一尊无头趺坐的佛像  ,两足交叠而坐,佛像的标准坐姿。

 

 

二、考察报告与论文写作

 

这是一篇古建筑考察报告,虽然标题用了“杂录”,其实是很严肃的学术论文。文章最初发表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3卷第4期,(注:“营造学社”就是“建筑学社”,但是梁思成认为“建筑”一词是外来的,“营造”才是中国特色的术语,不光能够反映建筑、建造,更能反映经营、设计的意思,所以学社采用了此名。)该期学刊栏目编排,在《平郊建筑杂录》一文的前两篇论文分别为《故宫交渊阁楼面修理计划》和《琉璃釉之化学分析》,可知是把它作为很严肃的学术论文看待的。

这个定位很重要,提示出大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论文写作。大学语文是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的文、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这些专业的学生不一定要学习文学史,但是一定都会要写论文——大三有学年论文,大四有毕业论文。写论文是一种高级语文能力,是运用母语研究、表达各专业理论和实践的一种高级能力。现在中学虽然也有所谓“研究性学习”(教育部曾经发文要在高中开展这种学习),让中学生写所谓的“小论文”,但是中学尚未进入专业学习阶段,所谓论文就往往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加以现在中小学应试压力很大,也不可能有时间真的进行研究性学习。写论文是大学生应该学习、掌握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所以虽然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要在大三、大四,但是论文方向的选择、研究资料的积累,都需要及早入手,如果在大一语文课就能略微介绍这方面的基本知识,有利于为今后的论文写作作准备。当然,光凭一两次课不可能就让学生学会写论文,但是用一两次课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习写论文,则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本教参把这一课(以及后面的张爱玲的《更衣记》等课文)定位为论文的研读和写作,并建议今后教材修订时增加这方面的内容(最好是顾及各个专业,供老师选讲)。

考察报告是论文的一种形式,学年论文、毕业论文都是允许采用考察报告形式的。而且,这种论文形式还应该大力鼓励推广。几千年来,中国人的论文往往更注重的是为圣人经籍作注,走的是演绎为主的路子,缺少的是西方那种实证的传统,到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一批优秀知识分子开始开展田野调查(社会调查),梁思成、林徽因就是这样的实践者,他俩从北平四郊开始,先后踏勘调查了中国广大地区的古建筑,走遍了中国近200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古建筑遗构,每考察一处,都写下详细的考察报告,今天在《梁思成文集》里,就可以看到大量这类文章,如《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华北古建筑调查报告》等。这类调查报告为中国古建筑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

 

 

三、考察报告提出的三点原则

 

《平郊建筑杂录》就是这样一篇考察报告,报告以小标题形式提示了考察的重点内容:一、卧佛寺的平面;二、法海寺门与原先的居庸关;三、杏子口的三个石佛龛。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最开头有一段导语,这段导语写得相当有文采,给全文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相信这段文字出自林徽因之笔(而后面那些专业性很强的朴实的叙述语言更多的出于梁思成之笔)。林徽因不但是一名可以和梁思成平分秋色的建筑大师,她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名重要的作家和诗人,是可以和徐志摩这样的文学大家唱和交流的一代才女,她的文学才能又绝不限于文人特长的风花雪月,同时还渗透于学术研究文章,梁思成常感叹自己的文章质朴有余文采不够,需要林徽因来为他“点睛”,甚至戏言“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料向学生说明文学修养与专业论文写作的关系,同时我们也可借此倡导这类有文采的论文(现在那些“标准化”的“论文”太令人生厌了)。

这篇报告开头一段写得非常有灵气,同时又恰到好处地概括了全文内容,提出了古建筑学上的几个重要观点。

第一个观点是“建筑意”。这是在中国建筑理论中第一次出现的理论范畴。后来有不少文章研究到底什么是“建筑意”,有的说是建筑意象和意境,有的说是建筑美学,但我觉得都不如这篇报告说得清楚:

 

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到流血成渠的杀戮。他们所给的“意”的确是“诗”与“画”的。但是建筑师要郑重郑重的声明,那里面还有超出这“诗”、“画”以外的“意”存在。眼睛在接触人的智力和生活所产生的一个结构,在光影可人中,和谐的轮廓,披着风露所赐予的层层生动的色彩;潜意识里更有“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凭吊与兴衰的感慨;偶然更发现一片,只要一片,极精致的雕纹,一位不知名匠师的手笔,请问那时锐感,即不叫他作“建筑意”,我们也得要临时给他制造个同样狂妄的名词,是不?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所谓“建筑意”就是超出建筑意象“诗”“画”感觉的一种对于历史文化与历史兴衰的感叹。这次梁思成、林徽因考察的重点是中国辽宋时的古建筑,后来更发现中国独存的唐代建筑,那些曾经轰轰烈烈的历史话剧,曾经显赫一时的历史人物,如今安在哉?唯有这些建筑物默默穿越历史的岁月风尘,给后人以无尽的凭吊与感慨。不仅是保存完整的建筑物,即使是那些建筑残骸,甚至只是些碎砖片瓦,在建筑师的眼里,都能引起历史兴亡的感触。所以作者不由得引用了《桃花扇》中的唱词:“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建筑意”是一种深远的历史眼光,可惜不是人们都能够领悟。新中国成立,梁思成、林徽因奔走呼吁保护北京古建筑,但是不被采纳,不少在战争年代都没有被毁坏古建筑,却在和平年代一一被拆毁,甚至几代古都的城墙也没能保住,林徽因在和北京市长的激烈争执中最后说的一句话是:你们拆掉的是真古董,将来要重建也只能是假古董。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了林徽因的话,如今到处修建“假古董”,即使能够修得再像,甚至仍然能够让人感到诗情画意,但是永远也不可能找回那种“建筑意”了。所以这篇报告中“建筑意”一语的提出,实在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第二个重要观点是建筑审美要“以貌取建”,不受习俗势利左右。“大名煊赫,尤其是有乾隆御笔碑石来赞扬的,并不一定便是宝贝;不见经传,湮没在人迹罕到的乱草中间的,更不一定不是一位无名英雄。”正因为有了这个原则,所以在报告卧佛寺时,作者略过乾隆御碑而侧重于该寺平面呈现的唐代体制,显示出高明的眼光。也正因为这个原则,能够发现杏子口上那并不起眼的七百年前的金代遗建。

这篇考察报告其实还有下篇,那里提到了考察报告的第三个原则。梁思成、林徽因这次出发考察时曾确定一个原则,就是要亲自测绘、照相,并写出游记(报告),“不录无自己图影或测绘的古迹,且均附游记”。今天我们从《梁思成全集》找到这篇报告(在第一卷),那么就会看到,卧佛寺一节附有作者亲手绘制的白石桥结构图和卧佛寺平面图;法海寺一节有两幅寺门的照相,由于当时摄影器材的简陋,图象比较模糊,所以又以文字详细记录寺门塔的各部细节形象及尺寸;杏子口一节附有四幅照相,而且都有考察者的身影,梁思成拍摄的有林徽因的身影,林徽因拍摄的有梁思成的身影,这更增添了资料的真实性。

从论文写作的角度,这些观点和原则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就是一篇论文既要有详细的论据资料,更要有理论研究的眼光,有了正确的眼光,才能发现有价值的资料,并给这些资料以恰当的描述与评价。

 

 

四、考察报告各节的重点内容

 

1、卧佛寺的平面

 

这一段虽然用了较多笔墨描述卧佛寺的历史沧桑之感,但是重点却在这一小段:

 

从前面牌楼一直到后殿,都是建立在一条中线上的。这个在寺的平面上并不算稀奇,罕异的却是由山门之左右,有游廊向东西,再折而向北,其间虽有方丈客室和正殿的东西配殿,但是一气连接,直到最后面又折而东西,回到后殿左右。这一周的廊,东西(连山门和后殿算上)十九间,南北(连方丈配殿算上)四十间,成一个大长方形。中间虽立着天王殿和正殿,却不像普通的庙殿,将全寺用“四合头”式前后分成几进。这是少有的。在这点上,本刊上期刘士能先生在智化寺调查记中说:“唐宋以来有伽蓝七堂之称。惟各宗略有异同,而同在一宗,复因地域环境,互相增省……”现在卧佛寺中院,除去最后的后殿外,前面各堂为数适七,虽不敢说这是七堂之例,但可藉此略窥制度耳。

 

虽然中学语文已经学过按空间线索结构文章,但是由于我们不能去实地察看卧佛寺古建(北京的学生有这个可能,希望他们将来能报告实地察看的结果),加以对佛教建筑的格局我们也不很熟悉,所以讲解时是一个难点。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下面两幅平面图,对卧佛寺的成一个大长方形,而普通的庙殿的将全寺用“四合头”式前后分成几进这一区别,形成一个大致的概念。

 

        

卧佛寺平面图梁思成 林徽因作              阿育王寺平面图 [日]田边泰作 梁思成译

 

(注:此二图分别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梁思成全集》第一卷296页和239页)   

 

2、法海寺门与原先的居庸关

 

这一段把法海寺门与居庸关联系起来写,反映的是古建筑研究的独特视角。居庸关上原来有一处过街塔,但是在元末明初就被毁掉了,现在在法海寺发现了同样的建筑,这就能提供对居庸关过街塔的想象,更实际的意义是,假如将来要修复居庸关过街塔(这是完全可能的,许多历史遗构都是毁坏后又修复的),就可以提供参照,所以作者对法海寺门塔的记录特别详尽,除了照相以外,还有细致的测量和文字的描述。所以下面这个小段是这一段的重点,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仔细阅读:

 

门上那座塔的平面略似十字形而较复杂。立面分多层,中间束腰石色较白,刻着生猛的浮雕狮子。在束腰上枋以上,各层重叠像阶级,每级每面有三尊佛像。每尊佛像带着背光,成一浮雕薄片,周围有极精致的琉璃边框。像脸不带色釉,眉目口鼻均伶俐秀美,全脸大不及寸余。座上便是塔的圆肚,塔肚四面四个浅龛,中间坐着浮雕造像,刻工甚俊。龛边亦有细刻。更上是相轮(或利刹),刹座刻作莲瓣,外廓微作盆形,底下带有小方十字座。最顶尖上有仰月的教微。仰月徽去夏还完好,今秋已掉下。

 

法海寺门塔今天已彻底消失,这正说明作者当年的考察记录具有抢救遗产的意义。

 

3、杏子口的三个石佛龛

 

这三个佛龛地处偏僻,建构又小,很容易忽略,但是作者用了“以貌取建”的眼光,终于发现了这一很有价值的金代建筑。也许是怕这一历史遗建终于会被湮没(已经局部损坏,而且在关于北平掌故的书里,还未曾发现有关于这三座石佛龛的记载,正说明不被重视),所以这里的记录非常详细,在《梁思成文集》中还附有四幅照相(第一卷第299页),一幅是北坡的两尊,一幅是南坡的一尊,一幅是有历代刻字的墙面,一幅是像美洲土人图腾柱的画面。

还值得注意的是下面两段话:

 

在龛前,高高的往下望着那刻着几百年车辙的杏子口石路,看一个小泥人大小的农人挑着担过来,又一个带朵鬓花的老婆子,夹着黄色包袱,弯着背慢慢的踱过来,才能明白这三座石龛本来的使命。如果这石龛能够说话,他们或不能告诉得完他们所看过经过杏子口底下的图画——那时一串骆驼正在一个跟着一个的,穿出杏子口转下一个斜坡。

 

这三座小龛,虽不能说是真正的建筑遗物,也可以说是与建筑有关的小品。不止诗意画意都很充足,“建筑意”更是丰富,实在值得停车一览。至于走下山坡到原来的杏子口里往上真真瞻仰这三龛本来庄严峻立的形势,更是值得。

 

这就为开头提出的“建筑意”作了注脚。

 

 

五、思考与练习提示

 

1.什么是“建筑意”?(可作为期末试卷的简答题)

 

“建筑意”就是超出建筑意象“诗”“画”感觉的一种对于历史文化与历史兴衰的感叹。

 

2.作者为古建筑考察确定了哪三个原则?

 

⑴ 要注重“建筑意”;⑵ 要“以貌取建”,不受习俗势利左右;⑶ 要亲自测绘、照相,并写出考察报告。

 

3.实践题

考察当地一处古建筑,写出考察报告(最好能配以照相图片),由教师推荐发到教学网站上。

 

参考:《运河公园人文历史景观考察报告》,这是笔者指导女儿(中学生)写的一篇报告。(见网络链接)

 

4.思考题

阅读《冬游北京西郊卧佛寺》,比较考察报告和普通游记写作的区别。

 

提示:见网络链接。 

 

 

本站链接 

 

 

 

课文参考

 

建筑意:建筑美的内涵    从诗文之境到建筑之意    当代游记二则

 

作者介绍

 

朝圣: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    建筑是她心灵诗歌——纪念林徽因    旷世才女林徽因

梁思成讲课趣闻    忆梁思成先生教学事例数则    试从古建筑学和新文学来解读林徽因

作为中国建筑学术先行者的林徽因

 

多媒体资料(见光盘)

 

图片    卧佛寺课件PPT    丰碑-梁思成    林徽因画传

 

网络链接

 

梁思成与林徽因(费慰梅)    林徽因传(林杉)    年谱与相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273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