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教材 > 复旦教参

《园丁集》教学参考
【时间:2008/9/1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8391 次】

 

 

读翻译作品,最好能追溯到译者

最初的感动。这就要认识大学预科

时的冰心。

 

 

 

泰戈尔《园丁集》研读

 

 

一、课文读解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现代最著名的诗人,也是享有世界声望的东方诗人。他一生写了五十多本诗集和其他许多著作,1913年以《吉檀迦利》等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学院授予泰戈尔诺贝尔奖的颁奖词在高度评价《吉檀迦利》后说,“这一评价用于第二部诗集《园丁集》也同样适当。在这部诗集中,我们窥见了他的个性的另一方面:青年恋人忽而狂喜,忽而焦虑的爱情体验;人生浮沉中的渴求和欢悦。尽管如此,整部诗集仍然闪烁着更高世界的微光。”

《园丁集》共收入诗85首,这些诗虽然是由诗人自己从他各时期的诗集中选译的(由孟加拉语译为英语),但是正如泰戈尔《园丁集·自序》所说,这些诗有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在这八十多首诗中,诗人细致描绘了青年男女在恋爱中各种复杂而微妙的心理活动、思想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诗人鼓励青年不可因失恋而消沉,不能强求不该得到的爱情;诗人不赞成苦行者离家,认为这是违背神的意旨的,从而肯定了现世的人生。这些诗使人们感到,诗人真像一个辛勤的园丁,用勤劳的双手,浇灌着一朵朵美丽的爱情之花。诗集中有初恋的羞怯,相思的苦闷,期待的焦急,幽会的颤栗,新婚的快乐,生离死别的痛苦……诗人仿佛引导我们进入了神秘的爱情世界,领略其中的痛苦与欢乐,同时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执著追求。

以上是这部诗集总的内容,但是具体到每一首诗,意思不是都能十分清楚,诗人用了大量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这就使诗的意思有多种的解释,甚至给人超越语言的感受。当初这些诗传到英伦的时候,为了纠正英国一些读者对泰戈尔诗的误读,意象派诗人庞德曾这样说:“我想,我对于他诗歌方面要说的话是,应该自由地和完整地读这些诗歌中的每一首诗,忘掉对诗歌所含意思的追究,重新对它加以想象。不应像对待刻在旗帜上的星,而应像对待闪耀在夜空中的星星一样看待它。”这是正确的读诗方法。但是,在具体教学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们总是不满足于对诗歌的“欣赏”,还希望老师能够作出“读解”,那么,下面我就勉为其难地为教师们提供一点这方面的参考意见吧。

 

诗集的名称来源于第一首诗,它以“仆人”和“女王”的对话形式,表达了自己愿意做一个诗的王国里的园丁的意思。

 

附:《园丁集》第一首

 

仆人:

请对您的仆人开恩吧,我的女王!

 

女王:

集会已经开过,我的仆人们都走了。你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呢?

 

仆人:

您同别人谈过以后,就是我的时间了。

我来问有什么剩余的工作,好让您的最末一个仆人去做。

 

女王:

在这么晚的时间你还想做什么呢?

 

仆人:

让我做您花园里的园丁吧。

 

女王:

这是什么傻想头呢?

 

仆人:

我要搁下别的工作。

我把我的剑矛扔在尘土里。不要差遣我去遥远的宫廷;不要命令我做新的征讨。只求您让我做花园里的园丁。

 

女王:

你的职责是什么呢?

 

仆人:

为您闲散的日子服务。

我要保持您晨兴散步的草径清爽新鲜,您每一移步将有甘于就死的繁花以赞颂来欢迎您的双足。

我将在七叶树的枝间推送您的秋千;向晚的月亮将挣扎着从叶隙里吻您的衣裙。

我将在您床边的灯盏里添满香油,我将用檀香和番红花膏在您脚垫上涂画上美妙的花样。

 

女王:

你要什么酬报呢?

 

仆人:

只要您允许我像握着嫩柔的菡萏一般地握住您的小拳,把花串套上您的纤腕;允许我用无忧花的红汁来染你的脚底,以亲吻来拂去那偶然留在那里的尘埃。

 

女王:

你的祈求被接受了,我的仆人,你将是我花园里的园丁。

 

教材选入了第282763678385等七首诗,下面分别读解。

 

第二首读解

 

如果第一首诗可以看作是诗集的题记,那么这一首不妨看作是诗集的序。在这首诗里,“仆人”亮出了自己正式的身份:诗人。他在夜晚渐临的时候沉思冥想,他听到了来世的召唤,但是他表示他还不能放弃对现世的关怀。这实际上反映了印度传统文化中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按照印度传统,人生分为梵行期、家居期、林居期和遁世期四个阶段,40岁左右应该进入为来世作准备的林居修行时期了(这也应该是诗人创作后来包括在《园丁集》中的诸诗的大致时间)。但是在诗人的性格中存在深刻的矛盾,一方面他向往宁静的自我修养生活方式,选择远离喧哗世界的“寂园”作为定居地,另一方面他又不忍放弃对世俗人生的责任感,他说:“他们都需要我,我没有时间去冥想来生”。正因为他有这样博大的胸怀,所以能够超越小我,成为全体人民的代表,和年轻人一样年轻,和年老的人一样年老,从而使“整部诗集仍然闪烁着更高世界的微光”。

 

第八首读解

 

这样,诗人就看到了人世间的一幕幕鲜活的生活场景。他看到少女的春心萌动:年轻的王子出来寻找恋人,少女一直怀着渴望的激情等待着他。但是由于内心激动和非常害羞,她说不出等待寻找的就是她。全诗三个段落,分别描绘了在三个不同的时候,早晨,她在蓬松的头发上戴上一圈鲜花,而他在颈上挂了一串珍珠项链,阳光照在他的皇冠上。在令人倦怠的傍晚,她正心绪不宁地编着辫子,年轻的王子在夕阳的残照里,坐着马车来了。而当他在四月之夜来到的时候,她穿着一件充满娇媚暗示的衣裳。胸衣具有孔雀颈子的色彩,斗篷像嫩草一般的青翠,这些形象都象征着情欲和生命力的旺盛。(衷衣:贴身的内衣,引申为穿在里面的衣服。)

提示:诗集虽然不是一部有着严谨故事情节的叙事诗,但是在某些段落中仍能看出一些若隐若现的联系,比如前一首(第七首)就是这样写的:年轻的王子从女孩门前走过,女孩从颈上扯下红玉的颈环,扔在他走来的路上。然而王子没有发现,颈环在他的车轮下碾碎了。如果先读了这一首,那么我们就可以接着想象:后来王子有所察觉,他驱车回来寻找送他礼物的女孩,可是女孩由于激动和羞涩,不好意思说就是自己,于是双方就在期盼和寻找中一再错过。这样的情节是否让我们想起中国诗经《蒹葭》呢?意境是一样的凄美朦胧,语言是一样的纯洁脱俗,让人在替诗中主人公着急的同时,欣赏到东方女子含蓄多情的性格。

 

附:第七首

 

呵,母亲,年轻的王子要从我们门前走过,——今天早晨我哪有心思干活呢?

教给我怎样挽发;告诉我应该穿哪件衣裳。

你为什么惊讶地望着我呢,母亲?

我深知他不会仰视我的窗户;我知道一刹那间他就要走出我的视线以外;只有那残曳的笛声将从远处向我呜咽。

但是那年轻的王子将从我们门前走过,这时节我要穿上我最好的衣裳。

呵,母亲,年轻的王子已经从我们门前走过了,从他的车辇里射出朝日的金光。

我从脸上掠开面纱,我从颈上扯下红玉的颈环,扔在他走来的路上。

你为什么惊讶地望着我呢,母亲?

我深知他没有拾起我的颈环;我知道它在他的轮下碾碎了,在尘土上留下了红斑,没有人晓得我的礼物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是谁给的。

但是那年轻的王子曾经从我们门前走过,我也曾经把我胸前的珍宝丢在他走来的路上了。

 

第二十七首读解

 

诗集中的还有些诗篇在表达爱情的强烈的同时,常常巧妙地暗示爱情之无限神秘和莫可名状,语言在这里往往无能为力,这一首就是如此。那个以讲述者的身份出现的青年通过一系列对比,即使再三剖白自己的心灵,还是不能让女孩弄懂自己的心意。是真的不懂吗?当然不是。恋人之间即使完全不用语言也能在刹那间读懂彼此的心意,但是这个调皮的女孩就是不给青年明确的答复。或许是她真的不懂吧,因为爱情实在太深奥了。正如在下一首(第二十八首)诗中所说的:你想要追探了解我的意思吗?那好像月亮探测大海。假如你谈论的是一块宝石,是一朵花,我都能很简单的回答你;可是你谈论的是一颗心呀,你能说出何处是它的边和底吗?可是你谈论的是爱呀,“它的欢乐和痛苦是无边的,它的需求和财富是无尽的。它和你亲近得像你的生命一样,但是你永远不能完全了解它。”

 

附:第二十八首

 

你的疑问的眼光是含愁的。它要追探了解我的意思,好像月亮探测大海。

我已经把我生命的终始,全部暴露在你的眼前,没有任何隐秘和保留。因此你不认识我。

假如它是一块宝石,我就能把它碎成千百颗粒,串成项链挂在你的颈上。

假如它是一朵花,圆圆小小香香的,我就能从枝上采来戴在你的发上。

但是它是一颗心,我的爱人。何处是它的边和底?

你不知道这个王国的边极,但你仍是这王国的女王。

假如它是片刻的欢娱,它将在喜笑中开花,你立刻就会看到、懂得了。

假如它是一阵痛苦,它将融化成晶莹眼泪,不着一字地反映出它最深的秘密。

但是它是爱,我的爱人。

它的欢乐和痛苦是无边的,它的需求和财富是无尽的。

它和你亲近得像你的生命一样,但是你永远不能完全了解它。

 

第六十三首读解

 

这首诗写一对情侣在天还不亮的时候就要分手。作为抒情诗,“行路人”当然不必有具体所指,但是我们也不妨作些猜测。印度是一个宗教之国,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各种宗教——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锡克教等等——的信徒,他们在一生中往往都要离家云游,或朝觐圣地,或传播教义,或探寻宗教信仰的真谛,所以在印度就特别多见和“行路人”有关的爱情故事。在泰戈尔的小说、戏剧创作中,也有不少这样的题材,往往是某个女孩热切地爱着“行路人”,而他却不懂得爱惜,等他参悟到自己追寻的其实正是纯洁的爱情时,往往悲剧已经酿成。

诗中吟道:“在你眼里发光的是什么样的不灭之火?/ 在你血管中奔流的是什么样的不宁的热力?/ 从黑暗中有什么召唤在引动你?/ 你从天上的星星中,念到什么可怕的咒语,就是黑夜沉默而异样地走进你心中时带来的那个密封的秘密的消息?”这几句就似乎很明白地表示,“行路人”此时正陷于宗教的狂热中。

假如我们把这首诗和下面一首(第六十四首)结合起来看,故事情节就得到了延伸。这首诗中的“我”,可能正是昔日的“行路人”,从前他路过这里,受到很好的款待,“鸟声使他们欢悦,友爱的花儿在道边向他们点首”,可是如今这一切都已经不再,再“没有灯在等待我”,“我在一天之末做了没有主人的客人。/ 在我面前的是漫漫的长夜”。这情节正反映了诗人对待现世与来世的复杂感情,他并不主张放弃宗教,但是更希望人们珍惜和把握今世的生活。

 

附:第六十四首

 

我在大路灼热的尘土上消磨了一天。

现在,在晚凉中我敲着一座小庙的门。这庙已经荒废倒塌了。

一棵愁苦的菩提树,从破墙的裂缝里伸展出饥饿的爪根。

从前曾有过路人到这里来洗疲乏的脚。

他们在新月的微光中在院里摊开席子,坐着谈论异地的风光。

早起他们精神恢复了,鸟声使他们欢悦,友爱的花儿在道边向他们点首。

但是当我来的时候没有灯在等待我。

只有残留的灯烟熏的黑迹,像盲人的眼睛,从墙上瞪视着我。

萤虫在涸池边的草里闪烁,竹影在荒芜的小径上摇曳。

我在一天之末做了没有主人的客人。

在我面前的是漫漫的长夜,我疲倦了。

 

 

第六十七首读解

 

这一首以“鸟儿”为抒情对象。但是,“鸟儿”象征什么?鸟儿为什么要垂翅?我认为这里讲的是“死亡”主题。

《园丁集》始于诗人“坐在生命的岸边默想着死亡和来世”,因此,“死亡”也是这部诗集的重要主题。对于泰戈尔来说,死亡的主题既涉及到他独特的宗教思想,也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在他43岁的时候,许多亲人都在一年内相继离去,他在痛苦中仿佛有了某种颖悟:“到处弥漫的人世间生存的压力以生死的均衡使自己保持平衡,因此才没有把我们压垮。不可反抗的生命力的可怕的重量不是我们必须忍受的——这一真理那天像奇妙的上天的启示那样突然在我心里出现。”“死神给了我正确观察事物相互关系的能力,使我得以理解世界在它极美时的情况,因此当我看见以死神为背景的宇宙之画时,我感到了它的魅力。”诗人发现了死亡的意义和审美价值,死亡没有压垮他,反而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假如我们再把这一首诗和前后几首的内容串联起来,那么,就更容易看出这一主题。在稍前的第六十一首中写道:

 

安静吧,我的心,让别离的时间甜柔吧。

让它不是个死亡,而是圆满。

让爱恋融入记忆,痛苦融入诗歌吧。

让穿越天空的飞翔在巢上敛翼中终止。

让你双手的最后的接触,像夜中的花朵一样温柔。

站住一会吧,呵,“美丽的结局”,用沉默说出最后的话语吧。

我向你鞠躬,举起我的灯来照亮你的归途。

 

这首诗中“让穿越天空的飞翔在巢上敛翼中终止”和六十七首中“鸟儿”的“垂翅”,显然是同一个意思。再看第六十八首:

 

没有人永远活着,兄弟,没有东西可以经久。把这谨记在心及时行乐吧。

我们的生命不是那个旧的负担,我们的道路不是那条长的旅程。

一个单独的诗人,不必去唱一支旧歌。

花儿萎谢;但是戴花的人不必永远悲伤。

弟兄,把这个谨记在心及时行乐吧。

 

必须有一段完全的停歇,好把“圆满”编进音乐。

生命向它的黄昏下落,为了沉浸于金影之中。

必须从游戏中把“爱”招回,去饮忧伤之酒,再去生于泪天。

弟兄,把这谨记在心及时行乐吧。

 

我们忙去采花,怕被过路的风偷走。

去夺取稍纵即逝的接吻,使我们血液奔流双目发光。

我们的生命是热切的,愿望是强烈的,因为时间在敲着离别之钟。

弟兄,把这谨记在心及时行乐吧。

 

我们没有时间去把握一件事物,揉碎它又把它丢在地上。

时间急速地走过,把梦幻藏在裙底。

我们的生命是短促的,只有几天恋爱的工夫。

若是为工作和劳役,生命就变得无尽的漫长。

弟兄,把这谨记在心及时行乐吧。

 

美对我们是甜柔的,因为她和我们生命的快速调子应节舞蹈。

知识对我们是宝贵的,因为我们永不会有时间去完成它。

一切都在永生的天上做完。但是大地的幻象的花朵,却被死亡保持得永远新鲜。

弟兄,把这谨记在心及时行乐吧。

 

这首诗和第六十七首的主题显然是连续的。还可以从更具体的诗歌意象看出死亡的隐喻。印度教重视来世,为此它要虚化今世,把今世的真实性说成是人的幻觉,一个有名的隐喻就是:“某人看到一条蛇,而那里恰恰是一根绳”。那么,“这不是林中树叶的阴影,这是大海涨溢,像一条深黑的龙蛇”,是不是这个意思呢?是不是说,你看到的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所以不要恐惧,不要垂翅呢?以此推论,“这里没有希望,没有恐怖。这里没有消息,没有低语,没有呼唤。这里没有家,没有休息的床。这里只有你自己的一双翅翼和无路的天空”,应该就是那最高的“梵我同一”的静穆境界了吧?

 

第八十三首读解

 

这首诗写了一个似真似幻的故事。“她”生活在山麓下一片玉米田边,而“陌生人”在黄昏时分从白雪深处的山峰上下来,默默地凝望着“她”所居住的茅屋。接着,第二天,“她”随“陌生人”默然而去。诗人在这首诗里,创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意境。在这个故事中,“陌生人”象征的就是“死亡”。凭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前面的连续两首诗(第八十一、八十二首)中,都是“死亡”的主题:“死亡”来娶他的新娘,她们做“死亡”的游戏。

 

附:第八十一首

 

你为什么这样低声地对我耳语,呵,“死亡”,我的“死亡”?

当花儿晚谢,牛儿归棚,你偷偷地走到我身边,说出我不了解的话语。

难道你必须用昏沉的微语和冰冷的接吻来向我求爱,来赢得我心么,呵,“死亡”,我的“死亡”?

 

我们的婚礼不会有铺张的仪式么?

在你褐黄的卷发上不系上花串么?

在你前面没有举旗的人么?你也没有通红的火炬,使黑夜像着火一样地明亮么,呵,“死亡”,我的“死亡”?

你吹着法螺来吧,在无眠之夜来吧。

给我穿上红衣,紧握我的手把我娶走吧。

让你的驾着急躁嘶叫的马的车辇,准备好等在我门前吧。

揭开我的面纱骄傲地看我的脸吧,呵,“死亡”,我的“死亡”。

 

附:第八十二首

 

我们今夜要做“死亡”的游戏,我的新娘和我。

夜是深黑的,空中的云霾是翻腾的,波涛在海里咆哮。

我们离开梦的床榻,推门出去,我的新娘和我。

我们坐在秋千上,狂风从后面猛烈地推送我们。

我的新娘吓得又惊又喜,她颤抖着紧靠在我的胸前。

许多日子我温存服侍她。

我替她铺一个花床,我关上门不让强烈的光射在她眼上。

我轻轻地吻她的嘴唇,软软地在她耳边低语,直到她困倦得半入昏睡。

她消失在模糊的无边甜柔的云雾之中。

我摩抚她,她没有反应;我的歌唱也不能把她唤醒。

今夜,风暴的召唤从旷野来到。

我的新娘颤抖着站起,她牵着我的手走了出来。

她的头发在风中飞扬,她的面纱飘动,她的花环在胸前悉悉作响。

死亡的推送把她摇晃活了。

我们面面相看,心心相印,我的新娘和我。

 

不过由于作者对于死亡有比较深刻的宗教理解,所以他的描写虽然让读者略有不安,却并不阴森恐惧,反而显示出一幕幕梦幻般的神秘美感。“那边”“也还是那股流泉长成江河——也还是那片土地伸广变成平原”,也还是“醒起听见泉流潺潺,杉树的叶子在夜中沙沙地响着”,只是她的伙伴们暂时还都留在这边,所以她略显得有点孤单。

 

第八十五首读解

 

这是诗集最后一首,相当于尾声。一百年过去了,那个辛勤的“园丁”,那个“坐在生命的岸边默想着死亡和来世”的诗人,都已经把“圆满”编进了死亡,永恒的只有“群花盛开的园子”,永恒的只有永远吟唱的诗篇。唯有它们能够“传过一百年的时间”,来到今天的读者身边。

值得惊奇的是,当我编写这本教参的时候,当我们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重新吟唱这些诗篇的时候,算起来距离诗人用孟加拉语写作这些优美诗篇的时间,正好是一百年。

我们和异国的诗圣有缘了。

 

 

二、教学重点

 

——读者冰心还是译者冰心?大学语文选择“读者冰心”。

 

冰心是在五四时期接触到泰戈尔诗歌的,当时她和那个时期的许多青年一样,正为找不到人生的出路和理想而苦恼,这时候她读到了泰戈尔,一读之下就感到震颤,禁不住像今天的“粉丝”们那样提笔给她的偶像写了一篇短文:

 

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

 

泰戈尔!美丽庄严的泰戈尔!当我越过“无限之生”的一条界线——生——的时候,你也已经越过了这条界线,为人类放了无限的光明了。

只是我竟不知道世界上有你——

在去年秋风萧瑟、月明星稀的一个晚上,一本书无意中将你介绍给我,我读完了你的传略和诗文——心中不作别想,只深深的觉得澄澈……凄美。

你的极端信仰——你的“宇宙和个人的灵中间有一大调和”的信仰;你的存蓄“天然的美感”,发挥“天然的美感”的诗词,都渗入我的脑海中,和我原来的“不能言说”的思想,一缕缕的合成琴弦,奏出缥缈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

泰戈尔!谢谢你以快美的诗情,救治我天赋的悲感;谢谢你以超卓的哲理,慰藉我心灵的寂寞。

这时我把笔深宵,追写了这篇赞叹感谢的文字,只不过倾吐我的心思,何尝求你知道!

然而我们既在“梵”中合一了,我也写了,你也看见了。

一九二○年八月三十夜

(原载1920年9月《燕大季刊》第1卷第3期)

 

后来冰心在自传中说:

 

五四运动的时候,我还在大学预科,新文化的高潮中,各种新型的报刊多如雨后春笋,里面不但有许多反帝反封建的文章论著,也有外国文学的介绍批评,以及用白话写的小说、新诗、散文等。在我们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我们在课外贪婪地阅读这些书报,就是在课内也往往将这些书报压在课本底下,公开的“偷看”,遇有什么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就三言两语歪歪斜斜地抄在笔记本的眉批上,这样做惯了,有时把自己一切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也都拉杂地三言两语歪歪斜斜地写上去。日子多了,写下来的东西也有相当的数量,虽然大致不过三五行,而这三五行的背后,总有些和你有关的事情,看到这些字,使你想起很亲切很真实的情景,而舍不得丢掉。

这时我偶然在一本什么杂志上,看到郑振铎译的泰戈尔《飞鸟集》连载,……这集里都是很短的充满了诗情画意和哲理的三言两语。我心里一动,我觉得我在笔记本的眉批上的那些三言两语,也可以整理一下,抄了起来,在抄的时候,我挑选那些更有诗意的,更含蓄一些的,放在一起,因为是零碎的思想,就选了其中的一段,以繁星两个字起头的,放在第一部,名之为《繁星集》。

 

半年多之后,冰心又写出了她的第二部组诗《春水》。这两部诗集获得极大成功,成为中国新诗史上的经典之作,当时许多人都学着冰心写小诗,包括宗白华、苏雪林、巴金等,甚至形成了一个“小诗运动”。

《繁星》由164篇小诗组成,下面介绍几首:

 

1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太空,

何曾听得见它们对语?

沉默中,

微光里,

它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5

黑暗,

怎样幽深的描画呢?

心灵的深深处,

宇宙的深深处,

灿烂光中的休息处。

 

8

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

 

21

窗外的琴弦拨动了,

我的心呵!

怎只深深的绕在余音里?

是无限的树声,

是无限的月明。

 

23

心灵的灯,

在寂静中光明,

在热闹中熄灭。

 

这些小诗和《园丁集》显然还很不同,但是当时冰心读到的不是《园丁集》,而是《飞鸟集》(郑振铎译),我们且看《飞鸟集》前面的四首:

 

1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窗前唱歌,又飞去了。

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2

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3

世界对着它的爱人,把它浩瀚的面具揭下了。

它变小了,小如一首歌,小如一回永恒的接吻。

 

4

是“地”的泪点,使她的微笑保持着青春不谢。

 

冰心的《繁星》应该是受这些诗的影响。所以当时闻一多称冰心是“中国最善学泰戈尔”的女作家,徐志摩认为,冰心是“最有名的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

作为读者,冰心是很成功的,她一下子就抓住了读泰戈尔的感觉,她揣摩泰戈尔创作方法,把以前零星写下的,不知有何用的一些文字,整理出了两部在文学史上都有地位的诗集。

但是,作为泰戈尔的译者,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受到感动激发出创作热情,那比较容易,只要是青年读者,有诗情,有天分,瞬息之间就被你把握住了机会。但是翻译,那就难得多了,尤其是泰戈尔这样的大诗人,你需要懂得他的国家,他的民族,他的宗教,他的哲学,他的人生经历……对此冰心很清楚,她需要积累,她需要等待,这一等就是三十多年。冰心初读泰戈尔时是1919年,等到翻译《吉檀迦利》和《园丁集》时,已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那时她也已是一个著名作家,有了人生经历,还先后三次出访印度,有了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同时她有了更阔大的阅历,对泰戈尔和其他诗人作了比较,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了作为“这一个”的泰戈尔。她后来这样谈到翻译泰戈尔和纪伯伦作品:

 

“泰戈尔是我心仪已久的诗人(特别我自五十年代初以后,去过印度三次,对于他的作品的背景,比较有些认识),他的诗和纪伯伦的一样,也有充满了东方气息的超妙的哲理和流利的文词,但他们的社会和家庭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泰戈尔的诗显得更天真,更欢畅,更富于神秘色彩,而纪伯伦的却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年轻人讲处世为人的道理,平静里却流露出淡淡的悲哀。总之,我翻译这两位作家的散文诗的时候,都没有感到辛苦,只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冰心《我也谈谈翻译》,《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初版。)

 

作为教学重点,我们应该是讲读者冰心,还是讲译者冰心?这里涉及到大学语文定位问题,我认为假如是中文系讲文学史,那么当然应该是讲译者冰心;但是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的其他专业的公共课,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注意的是读者冰心,使他们在读了泰戈尔后,也能够像当年的冰心那样,成为泰戈尔的“粉丝”,获得感动,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写作姿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思考与练习提示

 

1.尝试用泰戈尔的方式,反复朗读课文所选的这几首诗。

 

提示:什么叫“泰戈尔的方式”呢?据一则回忆录说,泰戈尔第二次来中国,住在徐志摩与陆小曼夫妇上海的家里。他非常喜欢那里的环境,还特别喜欢朗诵诗,常把自己写的诗读给别人听。读时并不是抑扬顿挫地大声朗诵,而是低低地喃喃吟唱,听起来可以让人很快投入到诗的意境之中。陆小曼回忆说,她最喜欢这种情景,感觉“比两个爱人喁喁情话的味儿还要好多呢”。

 

2.完整阅读《园丁集》(借阅书籍或按照教参提供的网站链接阅读电子版本)

 

提示:《园丁集》虽然不是一部有连续情节的叙事诗,但是诗与诗之间还是存在若隐若现的抒情脉络,一首诗的主题,往往要结合上下篇才能更好地把握,对此上面教学参考中都已经详细提到。所以同学们起码应该完整地读一遍诗集,才能较好理解课文的这几首选诗。

 

3.写作题。

相信很多同学在平时学习中,也都有当年冰心的那种习惯:“遇有什么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就三言两语歪歪斜斜地抄在笔记本的眉批上,……有时把自己一切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也都拉杂地三言两语歪歪斜斜地写上去。……虽然大致不过三五行,而这三五行的背后,总有些和你有关的事情,看到这些字,使你想起很亲切很真实的情景,而舍不得丢掉。”——我们这本教材有为同学们专门设计的“笔记区”,请在那儿写上你学习这篇课文的“三言两语”的心得体会。同时希望把这个做法贯穿到整个大学语文的学习中去,教师可以组织同学课堂交流,或在期末时让大家把所写的收集起来,作为作业上交。

 

 

 

本站链接 

 

 

 

课文赏析

 

论泰戈尔的《园丁集》    泰戈尔抒情诗窥微    柔情的低语—《园丁集》

 

泰戈尔

 

诺贝尔颁奖词    第一位东方获奖者

 

泰戈尔与中国

 

泰戈尔爱的哲学思想与“五四”新诗    泰戈尔散文诗的特色和中国品质

 

泰戈尔与冰心

 

爱的宗教哲学—冰心与泰戈尔诗歌之比较    冰心的散文与泰戈尔的爱的哲学

冰心小诗与泰戈尔、松尾芭蕉    浅谈冰心对泰戈尔的译介

从冰心—泰戈尔的主体经验看翻译中积极接受的重要性

 

冰心与翻译

 

译书的我见    我也谈谈翻译    冰心的翻译与翻译观    冰心在翻译方面的成就   

一片“冰心”在亚非—从阐释学谈冰心与翻译

 

大中比较

 

苏教版教案系列:《泰戈尔诗三首》教案    中学教参:《园丁集》十三

 

多媒体资料(见光盘)

 

泰戈尔传    繁星·春水    园丁集-    泰戈尔石: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视频)    园丁集18(朗诵)

 

网络链接

 

泰戈尔-人物百科    冰心官方网站    园丁集(泰戈尔著 冰心译)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635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