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二元教学 > 杭师作业

大学语文“爱情婚姻”章课堂实录(学生史秋钢)
【时间:2008/9/28 】 【来源:站长推荐 】 【作者: 美教042 史秋钢】 【已经浏览8171 次】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文章我们讲了一点点吧?有没有啊?我讲的就是,跟期中考考试同学提问时候,我一般回答都是强调杜十娘百宝箱的精神价值,同学们的问题都集中在对物质的损失很可惜。这个百宝箱为什么要把它扔掉呢?杜十娘岂不是可以靠着它很好的过下半生吗?那么我的回答是,杜十娘的追求,她的追求不是物质,有了她这样经历的人,她知道什么是最宝贵的,她知道情是最宝贵的。有一个人真正的对她好,这是最宝贵的,这是她追求,假如说,这一段感情没有了,那什么百宝箱在她眼里都是没有价值的。那么我是从这一方面来肯定她的。

  但是,我现在,在概述里面要强调一下,杜十娘这一种价值取向有负面的作用,我没有讲过吗?应该讲过的吧?就是我们作为一个农耕社会,几千年来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一直是重农轻商,不是一个市场经济的社会,对于经商的人我们认为这是不务正业,想要不费多少力就可以发财,把东西倒来倒去,投机倒把,大发一笔财。认为只有老老实实的种地的人才本分,有这样的一种观念。这种观念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发展。我们中学都学过历史,都知道到了明代的后期,中国是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也就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出处《三言两拍》,大家去看一下,写了江浙沿海一带当时工业的发展,家家都养机杼,雇了人,非常兴旺的景象。但是我们传统的观念对于商人是没有什么好感的,什么重利轻别离呀等等,这种观念其实影响我们社会的发展。我们学术界一直在讨论,为什么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夭折了而没有发展起来?如果发展起来,那么中国一定是率先进入现代社会的,因为明代后期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还没有开始。但是夭折了。夭折了之后,我们又回到了封建社会,接着到了清朝后期,封建社会也不能维持,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接着到了五四以后,到了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但是建了新中国之后,毛泽东的思想,我们那一代领导人的思想完全是小农思想,就是适应我们中国小农的思想,非常中国化的一个思想,包括一些价值观念等等。所以,一直,迟迟的,不进入商业社会,不搞计划经济,反而当作资产阶级法权来批判。一直到了1978年,我们搞改革开放,才重新接上了明朝晚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在这之前,是一个政治型社会,是一个计划经济社会。计划经济实际上延续了我们封建社会集权的一种社会制度。那么,到了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又回到了杜十娘时代。

  现在各种现象,缺乏诚信啊,偷蒙拐骗啊,腐败啊,等等,这种很正常。这是任何一个资本主义社会、一个国家在开始搞资本主义的时候,必然有的一个阶段。假如我们当初在明末,能把这个阶段过去了,那我们今天就不会出现这个情况了,我们会成为非常规范的社会。但那一段必须要经历的,我们当时没有,我们夭折了,所以现在正在经历。从这一点来看,这一只百宝箱,对待百宝箱的态度,实际上集中反映了是一个小农经济的一个价值取向,还是一个现代社会,我们现在说的现代社会,都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也就是目前学术界通行的工业化的社会、商品经济的社会、市场经济化的社会。杜十娘这个故事它完全是一个小农经济的价值取向。那么假如说是一个资本主义的取向,应该怎么样呢?我举一个西方文学名著为例,就是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基督山伯爵他已经是一个体现了资本主义思想的人,他充分看到了金钱的力量、金钱的价值,这个社会进入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他是物质的。所以基督山伯爵得到了一座宝山,他没有像杜十娘那样抛弃而是充分的利用,用它来惩恶扬善,是不是啊,既为自己报了仇,也报答了社会上帮助过他的人。这就是完全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所以这不是杜十娘的一个人一念只差,杜十娘这个行为上体现的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我们要这样讲作品的本身。

    接下来的《圆圆曲》先不讲。

    接下来的《翠翠》,很有问题,但你们在期中考试时没有一个人提出来。我们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不是啊?我看都看不懂,你们难道都看得懂了?没有人说自己看不懂!要敢于说自己看不懂。翠翠的爷爷和大老、二老之间的关系莫名其妙,翠翠的爱情莫名其妙,这个结局莫名其妙。最终,我才找到了答案,原来教材作了删节,他又不像《我与地坛》那样的来删节,《我与地坛》我们教材选了前三段,还是比较完整的,就是讲亲情,讲母亲,后面删掉的几段是讲周围的人。但是《翠翠》他是把沈从文的《边城》中篇小说,每一段挑了,拼起来,有很多东西,他又不用省略号,所以就造成了很多看不懂的地方。所以《边城》的全文我放到了网站上,那里面有。你们只要点进去,有全文,那里面故事交代的非常清楚。翠翠如何和二老产生了朦胧的感情,二老也对翠翠很有好感,翠翠也很喜欢二老。然后呢,大老也就是二老的哥哥,不知道弟弟的这段感情,大老也喜欢翠翠,那么大老跟翠翠的爷爷在过河时,比较随意地,其实也是比较试探性的提起他喜欢翠翠。那么,这个老人呢,也是,当时比较随意的,你喜欢我们家的翠翠,就看你用什么方法,你是走车路就有走车路的规矩,车路的规矩就是托人来说媒,这个船路的规矩就是湘西的风俗,到你喜欢的那个女子家附近,每天半夜去唱情歌,一直唱到打动她为止,唱个半年。可惜她爷爷的这个笑话开得并不合适,因为大老是个很憨厚的人,他不会唱,他不擅长唱情歌,而那个二老是会唱情歌的,唱歌那是个好手。所以大老就误会爷爷故意给他出难题,也就是给那个二老创造了方便。所以大老一气之下,他就离家出走了,因为他在家的话,二老跟他哥哥说了,我们不会争的,我们亲兄弟,对不对,不为这个伤和气。所以大老赌气出走了。本来他们家是在外头有活的,有船的。

  这一过程,沈从文是写的很清楚的,我们教材把它处理的糊里糊涂。这一篇小说,在看的时候,我再提醒大家,这是一篇,可以说是写爱情的小说。现在,边城,在那里还造起了翠翠的像,把它称为“翠翠的边城”。那么大家是把她当作一个爱情故事来看的。讲到爱情故事,我要强调一下,我们已经读过了,我们已经是大学的精英文化,我们不是琼瑶小说的读者,我们不是大众文化群,我们是精英文化,我们一定要看得更深远一些。我们同学在考试时提出的问题,其实我是理解的,觉得我们这样讲爱情,是不是亵渎了爱情。难道就没有真正的爱情吗?是不是?我们同学有很多这样的观念。这一种所谓真正的爱情,只把它看作是男女主人公两个人的事情,可以从背景中剥离出来。这种只存在于童话故事中,以及琼瑶小说中。那么真正的爱情不是这样的。翠翠和二老这样单纯的爱情,其实里边也已经有了一些的社会因素。他们之所以不能成功,其实二老家在当地是一个最有名望的大族,也最富有的。但是为人很好。他父亲是当过兵的,见过世面的,德高望重,为人非常好,非常肯帮助人,他始终也没有歧视过翠翠。翠翠家只有一条船,还不是他们的,还是公船,什么也没有。但二老的父亲对她爷爷非常好,请他去看那个那个什么节,请他喝酒,很好的。一直到最后,她爷爷死了,这个大老二老的父亲还想接她去住。那么大老虽然没有了,二老还在的,要把她接去。但是别人提出来不是很妥,这个事情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但是翠翠爷爷死了,她一个人怎么过,那么后来有一个老人,陪着翠翠,等待着二老回来,再举行个婚事。虽然中间有一个疙瘩,大老死了,虽然不是直接的原因,但我们民间说法,不吉利嘛,是不是?最后的结局是等待二老回来。那么《翠翠》的结局、归宿,还是朦胧的。但是,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翠翠的爷爷他好几次说话都搞坏了,大老二老的事情搞坏了,尤其大老死了之后他也觉得非常不好,好几次想去说,但是都被人家冷冷地碰回来了,而他爷爷本身也不好,说话不明白,曲曲折折绕个弯子,为什么?这还是一个金钱的作用,这个社会在起作用,他们家的这个势力,感到一个无形的压力。虽然他们人很好,但她爷爷一开口说这事情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有点高攀不起,这个话就说不响,曲曲折折,尤其山里面还有托人来给二老说媒,是家地主,这个闺女的陪嫁是一间作坊,这间作坊已经在动工了,这个作坊一旦开起来,那么每天的收入是很高的。所以说二老就是处于一种选择中,要船还是要作坊,让二老来选择。二老态度很明确,我宁肯要船,我不要作坊。虽然二老态度很明确,但是这件事情横在中间,让翠翠的爷爷更觉得矮了一截。即使沈从文所说的这个地方那么淳朴,没有受到现代的商品经济的冲击,还保持着淳朴的风土人情的地方,其实这个商品经济的压力已经悄悄地产生了,这就给翠翠的这个爱情故事蒙上了阴影。所以说,我们看这篇小说,就不要当作才子佳人的故事来看、当琼瑶小说来看。我们是大学生。

  这个最后一篇《菉竹山房》,有人提出来,干嘛要选这篇,好文章有的是,我也有这个看法,这篇文章陈旧的发了霉。但是,这却是我们今天的一种价值取向。你看看我们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大宅门》、《血色残阳》之类的。哪一部电影不是发了霉的感觉,一种霉气扑面而来,是不是?那这个就是这一类的故事。当然,封建社会把人变成这样。但是,这篇小说写的不美。反封建的小说可以写成悲剧,悲剧也是美的,它有一种凄美,是不是啊?比如巴金的《家》《春》《秋》,里面也有年轻人的理想追求,也有纯洁的爱情。西方这个美学里边分为“壮美”和“忧美”。其实我们对于悲剧还可以说它有一种凄美,也是很美的,包括李商隐的凄凄惨惨。但是,这篇课文,实在是觉得太发霉了。

  好,这个概述,我们应该是讲完了。

  今天我们按照同学的投票,讲下《长恨歌》。其实没什么讲头,因为白居易的东西通俗,大家都看得懂,《长恨歌》又那么有名,大家都很熟悉。所以,以前有人说语文老师的本事是把复杂的讲简单了,把简单的讲复杂了。又不复杂又不简单,不好讲。复杂的就文言文之类的,看不懂那倒可以说说,有的课文很简单的,那老师也可以把课外资料来作补充。但《长恨歌》本身内容很丰富,对我们来说又不是很复杂,那么通俗,就不好讲。所以我们这节课从朗诵入手。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Flash,朗读一遍。

   (Flash播放)

  我们再来讨论这个朗诵,这里有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这是个悲剧,我们在听悲剧时,竟然有几个同学在笑,怎么回事?有没有问题啊?好像这里有点问题吧?能不能解释啊?我们有些同学只会发自自然的,本能的喜怒哀乐,不能进行心理的分析。按理说,听悲剧在笑,假如我在笑,我会想想怎么回事,我听悲剧怎么会笑呢?我这个人有没有问题啊?我们有没有问题呢?我觉得肯定有问题了。我觉得同学们没有问题,那问题就在于朗诵者了,朗诵者有问题了。因为我们听众是对朗诵者,对所听到的东西的一个反应嘛。悲剧不能让人笑,是不是?这个读有问题了,我们要研究研究一下朗读。我们平时也搞过朗读比赛,不是说比过就拉倒。我们平时要积累,这样比赛时才有好成绩。你靠临时努力肯定要不够,平时一定要学。好的一些朗诵、音频要拿来学、观摩。他这个不好,把悲剧读的让人笑。问题在哪里?我觉得角色错位。他们两个人显然进入了一种演戏的角色,一个话剧角色。唐玄宗、杨贵妃,是不是啊?他们深入到了这两个人心里面去体会他们的情感,把他们表达出来,是不是啊?这样表达也可以,不见得会笑,但是那是表演,不是朗诵。假如说《长恨歌》是一出越剧、歌剧,他们两个人不是朗诵者,而是唐玄宗、杨贵妃,穿戴起来,故事情节穿插上去,她们的表演我们不会笑,是不是啊?我们每天看电视,有的也是这种大喜大悲的,我们不会笑。但朗诵这不是话剧表演,不是背台词,他们应该把角色定位好,如果化装,也应该是白居易,就不会有这种过火的表演。第二,从她们的表演来看,里面有一种情感取向,就是同情,非常同情。爱情、同情、讽刺、批判还是什么主题?这个问题,是这篇文章最大的问题,这个问题我先不讲。下面我让大家看一个高档的东西,非常高档,我建议大家花钱买的,我是从网上下载的,但是很难提供给你们,太多,有二十集,就是《唐之韵》,唐朝的“唐”、之乎者也的“之”,韵律的“韵”,非常高档,非常精华,它绝对不是大众文化,它是精英,包括它朗诵的处理,都是非常好,非常高档,我们来看一下。其中白居易在这里面占了两集,我们来看一下其中一集。

   (VCD播放)

  到底是讽刺还是赞美,我们讨论不能离开原著,我们来看原著,我们不要别人的东西听了很多东西,这个自己的、白居易的东西没去听,白居易的意思没去理解,我们来看看白居易的这篇文章。

  一开始“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就有作者的这个感情取向了,有没有啊?第一句话,这是个好色皇帝,是不是啊?第一句话就很明确,“汉皇”、“唐玄宗”,这叫避讳。因为唐朝虽然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唐玄宗的时候了,但还是李家天下,所以回避一下,把他说成“汉皇”。从第一句来看,它似乎是一个批判。第二句“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马上就出现矛盾了。假如说第一句是批判,第二句就不像了,第二句显然是在给皇帝唐玄宗遮掩了。我们都知道杨贵妃和唐玄宗的事了,那绝对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养在深闺人未识”拿现在的话说就是处女了,是不是啊?就专门等着皇帝了。但实际上这一段历史应该说非常摆不上台面的,乱伦的,是不是?杨贵妃本来是唐玄宗儿子的妻子,是太子妃原来,寿王妃,是他儿子的妃子。然后被唐玄宗看中了之后,要娶她,那么公公怎么要儿媳妇呢?这事情不是就有点麻烦了?终究有个顾忌啊。于是就让她出家了。古时候出家是一个好方法,很好的办法。出家人她只要一出家,她的前边这一段落就勾销了。你再去找她,再去问她,她会告诉你:“施主,这个人已经不存在了。”是不是啊?“这些事情我已经忘记了,出家人四大皆空,我尘缘已了,这些事情已经和我没有联系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所以说呢,她出家去当了女道士。当了几年我一下子忘记了,以前好象有说八年。好象又说没这么长。然后,出家之后还俗,就是脱胎换骨。以前的事情就和她不相关了。用这样的办法,那白居易会不知道吗?这个事情闹得天下沸沸扬扬的,大家都知道的。古人也有很多诗歌写过,有一首大概是李商隐的吧,七绝的,说的是唐玄宗摆宴席,把他几个儿子都叫去,大家一起欢宴,宴席回来,“宣王沉睡寿王醒”,他几个儿子都封王了,那个宣王回来睡得很安稳,寿王睡不着。为什么啊,他去酒席,上面坐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下面是他儿子,眼看着以前是他的妻子,现在成为他后妈了,这个事情让他回来睡不着,这个事情在诗里很多,白居易不会不知道。所以,这首诗写什么?这一句看起来又不像讽刺。如果讽刺这是可以大做文章的地方,但是他要掩饰,“养在深闺人未识”这样的掩饰理由只有一个好解释,为后面爱情的展开作铺垫。如果那样的风波一写,这爱情还怎么写啊?他这个位置就是站在白居易的诗人的角度,应该是这样的。这一套视频非常好,各方面都很好,朗读尤其好,我们听了绝不会笑。那么,刚才这段视频对于《长恨歌》大致上的情节作了解说,解说的非常精练。这个《唐之韵》二十集的文字我早就放上网了,大家可以去看看,那个文字非常好,非常精练非常有味道,雅俗共赏,它既不是那种学术的,但也不是很俗气的那种,不光光是讲故事。

  根据刚才那段,我们来看,它也肯定了《长恨歌》是一篇赞扬爱情的,是不是啊?那么书上问我们,要看我们的意见,我们的意见是哪一种?就是书后第一题:“对于《长恨歌》的主旨,历来有不同认识。有人以为是讽刺荒淫,有人以为是歌颂爱情,有人以为是双重主题。你的意见如何?理由是什么?”我们是哪一种?这个认为是讽刺荒淫的同学举手看一下,哪些同学?认为是歌颂爱情的哪些同学?认为是双重同情的哪些同学?三种观点都有,那么确定自己的观点是容易的,假如说我们考试做题,这样的题目,它通常不是选择题,而一定要伴随着说明理由。说明理由怎么说,就要去作品中去找依据。你认为是讽刺荒淫的,你看“汉皇重色思倾国”、“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安史之乱,安碌山打的旗号是什么?就是清君侧!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当了宰相,他们一家兄弟姐妹“皆列土”,都分封,她的两个姐姐封为“虢夫人”和“秦国夫人”。杨国忠这个人本来是一个市井无赖,他会治理什么国家?他最擅长什么?他最擅长的是在赌桌上给别人计算筹码,这是杨贵妃没得宠之前他主要的生活,在市井上混,他这一本事是管用的。后来这一特长得到了发挥,宫廷里皇帝和妃子玩时,他在旁边就可以计算,皇帝和妃子都可以玩,动辄就是上百万,赏赐给杨家。所以安碌山就是利用了这个借口,因为天下人对于杨家都很有反感。所以,假说接到了皇上的密诏,要他们进京来除掉杨国忠,否则臣子造反,天下人都反对的,这对他们不利的。

    当然,这是从这个故事角度来说。从历史角度来说,安史之乱其实还有原因,这就是藩镇这个制度始终要出问题的,是不是啊?地方上权太重,是不行的,整个封建社会都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特别是一些封疆大吏,因为镇守边疆,兵权重了之后,就容易造反,历来都有这种事情。一直到了我们新中国成立以后,还是有这个事情,毛泽东最怕的就是这个事情,最后林彪出问题不就是这样?所以毛泽东对历史是研究的很透,毛泽东不大看西方的东西,但他对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帝王之术非常研究,特别是《资治通鉴》,他是放在枕头经常要看的,那么毛泽东就知道军权在下面是很危险的。大概是60年代,还曾经采取过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调换各大军区司令,我们这里是属于南京军区吧?几大军区嘛。实际上这几个大军区就是藩镇,非常容易形成历史上的藩镇,特别是建国从49年开始到60年,十多年过去了,毛泽东最担心时间长了形成一种上下亲密关系,那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各大军区司令调换,下面人不调,给你割断与下面人的联系。所以当年那个许世友,少林寺和尚出身的人,很卤莽,也很忠心,许世友这人很单纯的,很重感情的,他和下面的人很有感情,他不愿意走,而且大家都知道调动的意思,怕他们造反,这个别人不响,许世友就吵闹了,后来许世友到了广州军区,后来又口出狂言:“想用通过调动来削弱我的实力,以前我只能调一个军区,现在能指挥两个军区,现在我在广州军区我指挥的动,南京军区也只要我一句话。”但是毛泽东知道他和林彪不一样的,他这个人就是卤莽。所以从历史原因来看,安史之乱他有根本原因。但是这个故事里我们就把它归罪于杨家了。你们看书上注释一,注释一这一段,他只是概述,只把这过程,这个白居易和几个朋友在当年发生这个故事的地方游玩,谈起了这个故事,然后大家都一起说,不写下来很可惜。为什么要写下来,就是要给后世留下一个警戒,初写时是有这个意思的,但是后边,我们看,后面写来写去,我们读来读去,特别是后面,我们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按照白居易的理论做文章是要在一开头就点明主题,结尾再要概括主题,要对主题加以总结的,这就说明他是在写爱情,这个问题怎么理解?我的理解是,这是一篇长诗,就有回旋的余地。

    长诗可以有多主题,可以开始是这主题,中间有了变化,好的作品有它自身的生命,真正的作家不会将自己的感情强加于作品,像巴尔扎克,他写小说,写好在那哭,别人问他怎么了,他说小说里的人死了。这就是写小说。不是作者让他死,让他有个悲惨的结局,而是故事按照自身的逻辑发展,这个人物必须死,作者舍不得也没用。《长恨歌》的主题在写作的过程中就这样发展起来,通过人物身份的转化。唐玄宗是皇帝时,他不去早朝,荒淫误政,他是太上皇时,名义是说太上皇,实际上是软禁,变成了普通人,而杨贵妃变成神仙,他们的爱情就值得同情了。我认为是作品前后主题发生了变化,是作品自身展开,情节发展导致的。

  最后,《圆圆曲》,人们常拿它来和《长恨歌》比。书上讲的《圆圆曲》的三个好处,我看来恰是三个问题:1.结构太复杂,让人摸不着头脑。2.大量用典。王国维认为《长恨歌》最好的一点是不用典,勉强算用了两个典(小玉与双成),所以我们读起来很方便。3.唐朝言论开放,第一句话“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就没关系,而清朝吴伟业说话就吞吞吐吐了。我认为这三点是致命的。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可以提纯,可以变成普通人的爱情故事,可以引起我们对他的同情。但是吴三桂引狼入室,是不可原谅的。


  
  评:好恐怖呀!把我的每一句话都录音记下来了,今后上课我可不能信口开河了。不过这种整理录音的功夫确实很重要,以后你们听学术讲座,也可以这样做,把演讲整理出来,发到网上,这个功夫将来工作中是非常有用的。(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245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