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二元教学 > 应用写作

应用写作考试大纲之一
【时间:2007/6/27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6228 次】

本站声明:采用劣质教材完成应试任务千万不要转载以免贻误学子!!!

第三章

3、文本的表达方式(重点)
  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修改与文面。

4、网络文本(难点)
 网络文本概述;网络文本与传统文学文本;网络文本语言的特征。


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9.叙述有哪些基本要求?
①精心挑选细节;②形成持续时间;③明确的倾向性;④展开要有逻辑性。

10.什么是白描手法?找一段运用白描手法的文章来分析一下。
白描是中国传统的描写手法,用质朴的语言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形象。(何:①不用背景;②少用形容词;③粗线条。)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

(附:鲁迅论白描。鲁迅在《作文秘诀》中说:“白描却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他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但现在的花纸却多有了背景了〉,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决不说到一大篇。”)

11.细节对叙述和描写都有什么作用?
可以“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

12.围绕当前的一个热点话题写作一篇议论文。
(作业)

13.请说明一种自然现象,比如风、雷电等,注意运用多种说法。
定义法、诠释法、分类法、分解法、举例法、引用法、比较法、比喻法、数据法。

大自然的现象——风
(蓝天网)

  大自然真是千奇百怪,样样俱全。风就是其中的一种。
  风,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走动。风像一位神奇的隐士,看不见也摸不着。一会儿,它像个乖觉的孩子;一会儿,
又像个调皮的顽童;一会儿,像个慈祥的母亲,轻拂着你的脸庞;一会儿,又像凶神恶煞,疯狂地抽打着你的身躯。总之,它是变化无常的。
  那么,风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其实很简单。只要空气流动,就会产生风。只不过,有时流动得快,有时流动得慢罢了。
  地球上,有6个风带:南、北信风带,南、北东风带和南、北西风带。由于这6个风带的纬度、方向和速度的不同,就会出现我们所说的不
同种类的风。此外,风形成的因素还有地形的高低、气候的冷暖等。
  风对我们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古代,劳动人民利用风的原理,给船加上风帆。于是,帆船就成了沟通各大洋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使用的帆船就
有两千多吨重,足以显示当时造船业的高度发达及风的巨大作用。近代,由于热机的发明,帆船的地位逐渐下降,但是,又由于现代的“经济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反复冲击,帆船的地位又逐渐回升了。日本曾提出造五万吨的风帆货轮的方案,荷兰也设想建设更大吨位的集装箱船。将来,新型的帆船会乘风破浪地出现在辽阔的海洋上。
  我国人民很早就利用风车磨面。现代,美国的一个研究机构,做了一个大风车,用来发电其发电量足够一个1500户人家的村镇使用。美国
还想造功率更大的风力发电机构,来解决当前的“能源危机”。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利用风的原理,制造风洞,研究气流,一定会有新的进展。
  不过,风也有它有害的一面。美国出现过的黑风暴,曾席卷大半个美国,将3亿吨优质土统统吹入了大西洋,给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我国
沿海的台风,墨西哥湾以及加勒比海的飓风,都给当地人民带来灾害。
  风是大自然的现象。它能给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但是,人是大自然的主人,他们有能力改造自然,征服自然。随着时代的进
一步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风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

14.文章的修改主要有哪些方法?
①反复诵读;②随写随改;③冷却式修改。

15.网络文本有什么特点?
①交互性;②时效性;③超文本结构;④多媒体。

16.网络文本与传统文本有什么区别?
①传统文本写作是一种线性思维方式,网络文本是网状思维方式;②传统文本以书面语言(文字)为主,网络文本则可运用多媒体手段;③传统文本是主流话语一统天下,网络文本则呈现众声喧哗。

17.你对网络语言怎么看?

参考文章一

宽容还是扼杀网络语言何去何从?
人民网评论部策划编辑:陈阳波  2005年05月23日22:11

编者按:从早期简单易懂的“美眉”、“伊妹儿”升级到“酱紫”、“稀饭”,网络语言逐渐由网上流传开来,深为年轻人所喜爱。这种新的语言表达形式流传越来越广,冲击着语文教学,冲击着悠久的汉语和汉字,我们该如何看待网络语言流行的现状?

网络语言-时尚花哨的流行新锐

使用网语成为时髦。走进各所大中学校,我们随处可以听见“恐龙”“青蛙”“灌水”“BF”“MM”等这样的网络语言,有的学生甚至把它们用在作文中。“周末,读大学的GG(哥哥)回来,给我带了很多好东东(东西),都系(是)偶(我)非常稀饭(喜欢)的。那酱紫(这样子),偶就答应GG陪他去逛街吃KPM……”。这是天津一位中学生作文的选段。哎,如此作文,若无注解,真不知其所云何以?

随着不断的使用,“Q言Q语”也就增加了幽默、诙谐等特点,得到广大网友特别是众学生的亲睐和“稀饭”,成为不少青少年挂在嘴边的常用语,他们纷纷以“Q言Q语”为时髦。谁要是在网上一本正经地和别人聊天,就会被称为“老古董”。

网言网语

还会玩出啥花样?在网络风靡之初,网上聊天最火爆,但一开始聊天的语言用的都是舶来语,如符号型的表示符,如:最普通、最基本的一张笑脸用:)来表示,通常加在句尾;非常高兴地张开嘴大笑用:D来表示。随后就是一些英文的缩写语如BTW(BytheWay顺便说一句)等,然而,勤劳的网民不满足于E文,他们很快就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网上聊天之路,开发了一系列有意思的网言网语。2004年,内地的中学正式讨论“MM”之类网络语言是否可用于语文课上作文的问题时,通过网上写作而打入出版社成为“签约作家”的80位作家构成了2004年中国文化一大景观。

如今,“Q言Q语”已如狂澜汹涌不停,冲击着汉语文教学,冲击着悠久的汉语和汉字。它是汉语的现代化“革命”吗?

网络语言在演变自己中影响着社会

网语,具有演变潜力的社会变体。网语决非糟粕。语言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只要合理,总会得到承认,得到发展。两千年前的荀子就曾说过:“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由此看来,网语这一语言变体中如果部分词语经过考验被人们普遍接受后,就可能进入基本词汇之列。

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首先在于它以一种轻松活泼、幽默风趣、戏谑调侃的语态出没于传统媒体,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形成影响的积极意义在于,它使媒体语言的表达方式更加丰富、简洁而新鲜。一般来说,传统媒体注重对规范语言的继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而网络语言则强调对规范语言的偏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继承和偏离的相互交融会使一些精辟的网络语言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传统媒体,并在媒体的表达中与规范的主流语言并存。

网语浅薄的快感带来交流障碍。网络语言在它表现形式是汉字时,大概是不能不算汉语的。但是,别忘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汉语还是充满了交流障碍带来的阻力。一些人士爱不释“口”的另类语言:“偶稀饭粗稀饭(我喜欢吃稀饭)”……这还算正常人说的话吗?危机已不仅仅来自外语的威胁,祸起萧墙更让人忧心忡忡。使得汉语文化的被颠覆来得更直接、更容易。危机不成为危机,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危机大到让我们产生“危机是繁荣”幻觉的地步,一种是我们霸占了危机,以使它给我们带来诸多好处———比如喜欢“偶稀饭粗稀饭”所创造的浅薄的快感。

网语,宽容还是扼杀?

网语:现代汉语的革命者还是污染者。网络语言的利弊需要全面分析,它很可能给现代汉语带来革命性影响,也同时给民族共同语带来巨大的污染。网络语言中的新词汇必然大量进入现代汉语的词汇库中,有许多形象生动,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词语会丰富汉语词汇。这是需要肯定的。

但最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网络语言对汉字使用的影响。学生因为上网人数更多,对于新奇简便和身份认同情有独钟,而且小学生对于复杂的汉字确实还不太会写,于是,受网络语言影响的孩子们用数字、字母、谐音借代的办法使用语言文字。这种由好奇、方便而采用的书写形式,很可能成为他们今后难以改变的书写习惯,进而影响汉字的纯洁和规范。

网语不是害群之马,不必大惊小怪。新新网络语言幽默诙谐、风趣生动,很快成为许多学生的“新宠”,并迅速传播流行起来。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很多孩子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这些新新语言可能网下人觉得难以理解,但青少年学生们觉得非常有趣,而且在网上不用那么“一本正经”地交流,是他们在紧张学习生活中自我解压、尽情宣泄的一种方式。看来,对待网络语言,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宽容、理解并加以引导。对于以各种形式出现在网上的语言,不必大惊小怪,更没必要把它们当作洪水猛兽,大加挞伐,甚至置之死地而后快。

网络语言应规范。新的词汇和新的语言习惯应该是科学规范的、健康有益的,而不应该是怪异的甚至是低俗的。如今的网络语言中的怪字、错字层出不穷,对日常用语的规范性造成一定伤害。这对模仿力强、辨别力弱的青少年的成长是不利的。我们常说,语言作为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文化基石,是维系文化的血脉。不管社会如何变化,保持语言的纯洁和规范,都是重要的。希望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家长、老师共同关注这个问题,营造一种科学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网上环境。

网络语言任其自然又何妨?

网络语言不是洪水猛兽。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冲击力是巨大的,这或许令那些对传统语言有着深厚感情的学者教授们感到诚惶诚恐,也令惯于按书本传授语言知识的老师感到不安。这种感受可以理解。但是,不知在语言文化上造诣颇深的专家教授和语文老师们是否意识到,对网络语言进入现实生活感到恐慌,体现的是保守、封闭的文化态度。汉语本来就是不断变化的,坦然接受这种变化,是对语言发展规律的尊重。对个体而言,这是一种风度和胸怀;对使用汉语的民族而言,这是一种包容和自信。

让时间考验网络语言。为网络语言“正名”的精神固然可取,但对网络语言大唱赞歌笔者则不敢苟同。建议“中国现在应尽快编纂一本网络语言词典”,笔者不以为然。一方面,新的网络语言层出不穷,编撰词典只能是杯水车薪;另一方面,网络语言的魅力在于民间性和不确定性(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变形、改进),以词典的形式对其“安家”势必抹杀其生命力,甚至起到遏制其发展的副作用。不如一切交给时间,好的流传甚广的网络语言自然会披沙拣金,在历史的长河中最终闪光。

汉语:何妨听其自然。若从商朝算起,汉语流行三千多年了,不断变化着,发展着,不但没有衰败死亡,反而更加丰富,表现力更强了。民间的语言往往显得粗鄙无文,却有些野性,在我看来,比缺乏生气的八股调更可爱。有些词,有些搭配,刚接触时觉得别扭,时间长了,自己也跟着用起来了,大家都用,就留存下来了,那些大多数人不接收的,自然会消亡。所以,对于目前汉语出现的种种“混乱”,我们不必在意。

语言的变化是“社会的自然现象”,像天上的风,一时东,一时西,你抓不住它,最多只能像堂·吉诃德一样,和风车大战三百回合。

来源:人民网(责任编辑:陈阳波)

 

参考文章二

上海立法禁止网络流行语言的利与弊
cwg2008-TOM博客  2006-03-0408:59:30

据闻,自三月一日开始,上海将禁止在政府官方文件、以及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使用网络流行语言,否则将被视为违犯了地方性法规。也就是从昨天开始,类似“9494、PK、稀饭、泡MM、BT、PF、FT、3166、5201314、JJ、GG、粉丝等等”,将不会再出现在百姓常能看到的新闻媒体上。

网络语言的盛行,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和使用表达功能。但正因为其不严肃性和广为流传,已经严重的冲击了现代汉语在话语表达工具上的地位,与此同时,这种半洋不洋的语言,业已进军新闻传媒、甚至已经渗透到流行文学的创作之中。

这种冲击还不仅仅体现在语言的发明和篡改上,它作用于媒体新闻,流行于大街小巷,成为追赶时髦的年轻一代的语言快餐,进而影响到整个文化氛围、汉语民族传统的纯洁。网络流行语言的立法禁止,无疑是一场文化传统的保卫战,上海作为文化的敏感区,一马当先的保卫行为,将会带动整个内地文化界对这种低俗流行文化的抵制。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上海的地方性立法是由官方出面,对低俗流行语言的重拳出击。这一官方举动试图向文化界展现出,官方,在把握文化发展方向上的一贯任其自然态度(改革开放以后),转向了积极参与、力求控制的姿态。这无疑给那些孤立无援的文化捍卫者以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在向文化界发出了及时修正行驶路线的警示。

很显然,文化界的资深人士,以及对媚俗文化深恶痛绝的人们会对此拍手称快,然而立法修正文化的发展方向,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甚至加剧网络语言捍卫者和青少年使用者的叛逆情绪。立法对文化的约束,虽然让我们看到了法制时代走向文化控制领域的进步,同时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国家主义言说权利的生硬与至尊的权威,不容挑战。上海的立法,会引发内地其他大中城市和地区的效仿。法制规范文化之风,将会从这个先河开始,席卷整个内地。

然而,立法是否会削弱言论自由的公民权利?是否会导致网络文化的倒退?是否会被传媒和流行演绎文化界接受和遵照执行?这一切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现在有法了,传统文化的捍卫者们,可以欢呼雀跃,而流浪于网络的游子大军们,却丝毫不会感到任何的不爽。他们发明它们,他们使用它们,他们也可以像用过的一次性手纸那样,随时把它们丢弃在语言的荒漠里,他们从不会在意它们是否环保。

 

参考文章三

全国政协委员:优胜劣汰网络语言会自然过滤

中国人的母语有强大的生命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是活着的,是成长着、发展着的。若干年后,不少源自网络的语汇,会被收入新的汉语词典,也会被各种正规的公文所用。而那些粗俗的,不健康的网络语言,最终必定会被自然淘汰。

网络的普及和盛行之后,网上出现很多新鲜奇怪的符号和词汇,没有人能够阻止它们在网上流行。年轻人喜欢用这些新的符号词汇传情表意,觉得有趣,好玩,能表现他们的个性和心情。

但是用外语替代中文词汇,出现在汉语的文本中,非常别扭。前些日子在上海开中国作家协会的全委会,请外交部长李肇星来作报告,他说:“对那些在说中文和写中文的人,不时掺杂一些洋文,我反感得很。明明是聚会,却偏要说‘PARTY’,明明是妻子,偏要说‘WIFE’。你是中国人,不会说中国话吗?!”他的话,使大家共鸣。

我认为,在国家的机关公文、新闻报道以及各种正规的汉语文本中,应该用规范的汉语。网络上流行的俚语俗词,现在还难登大雅之堂。不过,也不必对这件事惊恐,年轻人在文学创作中使用一些他们认为是合理有趣的网络新词汇,完全不必禁止。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一些和这个时代的生活相关的新词汇,其中凝聚着民间的智慧。

中国人的母语为什么如此美妙,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是活着的,是成长着发展着的。要现代人像两千年前的古人那样说话写作,不可能。我相信,若干年后,不少源自网络的语汇,会被收入新的汉语词典,也会被各种正规的公文所用。而那些粗俗的,不健康不合理的网络语言,最终必定会被自然淘汰。

来源:《北京晚报》(责任编辑:张莉)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276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