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全国学会 > 历届年会

汪涌豪谈大学语文
【时间:2019/1/11 】 【来源:年会录音 】 【作者: 汪涌豪】 【已经浏览2257 次】
  汪涌豪,复旦大学教授,本篇节选自他2018年11月17日在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七届年会上的讲演,原题为“语文的出路与人文养成”。录音整理:陕西杜慧琦 。
 
不是谁都能教大学语文
 
  什么样的人才能去教大学语文。我是很佩服你们的。因为这门课太难教,不是谁都能承担下来的。……我们看那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板着脸,不许干涉中国内政,不许干涉中国内政……那些都是不会说话,都是没有学好大学语文的。……我们的主持人只会说,我们中华民族从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这个话听到下面的记者他没有感受。下面记者二十几岁的他本国史都搞不清楚,他能够搞得清楚你中国史什么吗?你要告诉他,你这样讲的话,他就明白了。问他看没看过奥赛博物馆,看没看过卢浮宫,看没看过大都会?所有的西方的绘画里面都有高头骏马,都有长矛,都有盔甲,都有拎着血淋淋的人头。你在中国的艺术上看得到吗?中国的艺术都是山水翎毛花卉。可怜无定河边骨,尤是春闺梦里的人,中国人说打仗是要死人的,中国从来不分战争是正义的,西方人说战争是正义的,你就是英雄,斩杀无数。如果是非正义的,你就是暴徒。中国人说战争是要死人的,他不区分正义和非正义。正义的战争也是要死人的,造成了一个新寡的妻子,造成一个倚门翘首的老父亲。那么好了,正义的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尚且如此,尚且这样表达,那非正义的战争还用说嘛,这就是中国人天然的爱好和平。
 
大学语文研究要从中小学语文讲起
 
  哈佛在1945年发表了一个著名的红皮书,这个在世界教育史上是划时代的,叫自由时代的通识教育,我们所说的通识教育,以后引申出来的全人教育,都是从这个地方来的。它是讲的大学教育,但是他大篇幅的从中学教育讲起,所以我今天也想在讲大学语文的时候,我也必须从中学甚至于还拖到小学的时候讲起,你千万不要觉得我跑题,因为我有哈佛大学的红头文件做背书,就是说,我们中学语文教育长期以来都是这样,教条枯燥的这种讲解,还有缺乏针对性的特色分析,还有那种结构性的肢解,还有一种无事生非的课后面练习,课后提问。这个答案这个课文里面的本文里面已经清清楚楚了,他还要再问一下,这个东西有意义吗?那作者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你还问什么问呢?没事找事,看着真难受。中学里面,以前我还听说过一个叫四遍八步法,就是每篇课文要经过跳读啊,速读啊四个环节。然后还有八步,就是先要找中心思想,然后再讲写作特点。这个东西作为很重要的一个经验,向全国的中小学生老师推广。他表面看起来很专业很语文,其实在我看起来是非常的反语文。什么叫跳读,什么叫速读?最好的“读”就是熟读,我们经常用外国文学,或外国语文的这种方法来教中国语文,结果中文没教好,外语也没教好。比如说我们出的试题,有的连这个出题的人自己可能会答不全。我辅导我女儿功课的时候,他们在复旦附中的时候,有一道语文题,现代文阅读就是我的文章,我在文化报纸时评里面发的文章。但是我自己做,它下面附带着4个大题目,12个小题目,我只做对5个。王蒙已经是吐槽过,他给他的外孙做语文辅导,就是王蒙自己的文章,他都不及格,这肯定是有问题。常常是在课堂上寻章摘句,先是背景介绍,再是范文自读,再是字词讲解,再是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一路展开过去,然后是成语,然后是句式,到底是疑问句、反问句还是倒装句?然后是修辞手法,中心思想,考来考去就考这个东西。我儿子当时三四年级的现代文阅读,如果我不看标准答案,我都不大会做。它的标准答案,李白写成李太白就是错的。这真是见鬼了。
 
大学语文问题很多
 
  大学语文虽然没有那么呆板,但是问题很多,我们大学语文粗讲的多,精讲的很少,讲内容的多,讲形式的很少,讲修辞的多,讲到文字的很少,讲观念的多,让学生动手的也很少。比如字词,我们是只讲课文的意思,不大会讲初始意义。或许这个老师周到一点,把这个字的初始意义讲了一下,就没空讲它的延伸意义,而且初始意义也是讲里面最简单的一种,而延伸意义也通常讲最粗鄙的那个。我们去翻汉语大词典,在一个字后面,可以组成一长串词,我以前做青年教师的时候,比较直率,给学生批作业,批完以后我跟他们说:“你们写得不错,但是你的文字实在不行。学生不服气,我说那你们随便组一个词,列出一个字,你们全班九十几个人都组词,组完了本老师再加三个,加不出我滚蛋。后来他们组的词,我总可以加三个,加十个都行。我就是想让他们服,因为他们不知道我中学的时候抄过辞海。那时没书看,有个同学家里有个老辞海,我就抄出来。比如说,我曾经让他们组过“兰”,一个人高马大的男同学站起来说:“兰花,算不算?”我说你说算就算。“兰”的初始意义还真是兰花,一种植物,但是它的延申意义很多,比如美好的时辰,叫兰时;农历的时候有兰月;你交到一个好朋友,孔子以兰为友,就是兰友;兰友、兰客说出来的话,金玉良言就叫兰言。这个兰言如果是个女性,她就住在兰室里面。如果是个男性,他就住在兰房里。你不要搞错,室和房的意思不一样。然后男女都可以住在兰堂里面,点的灯就叫兰烛,人的风度气质很好,女的就叫兰仪,男的就叫兰度。
 
教好大学语文要懂古汉语
 
  大学语文靠的是中国人,所以如果我们不对中国母语的古汉语的特质有一个确定性的了解,你怎么可能教好大学语文?古汉语的丰富、渊厚,雅洁、生僻之美,现在能领略的人很少了,你比如说杜甫的《戏为六绝句》,每个人都耳熟能详。以前我看余秋雨大师主持的青年歌手大赛,有个女歌手叫王丽达,文化题,给她四个人,一个陶渊明,三个唐代诗人,问题是哪一位诗人和其他三位不是同一个朝代?请问是谁?就瞪着大眼睛,眼大无光,不知道。连陶渊明你都不知道。然后就问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谁写的?她当然不知道。第三个问题,问她的就是《戏为六绝句》,什么叫“不薄今人爱古人”?她也不知道。那么余大师就跟小王说:那我就给你解释一下,“不薄今人爱古人”就是不菲薄今人,更爱古人一点。你说这是什么人?这是互文见义。好比秦时明月汉时关,你不能解释为秦朝时候的明月,汉朝时候的关。那汉朝的时候没有明月的吗?秦朝时候没有关了吗?应该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候的关,对吧?这是中国人常见的省文啊,所以现在的许多大师,你都没法说。我们一直说汉语是母语,是人的精神家园。但其实汉语有它的上源。这个上源是什么?就是古汉语。它是这么的丰富、渊厚,雅洁、生僻之美,世上少见,非现代汉语可以替代。现代汉语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是他的省文而已,就是它减省的版。但是语言被糟蹋的很厉害,上世纪70年代,台湾的余光中就说中文式微,到了90年代,白先勇就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这个当时在语文学界有很大的影响,都是台湾人说的。这种直贯而下的干净的洗练的汉语的正宗,受到太多人的忽视,甚至于是冒犯。往前开始讲言文一致,五四的时候白话运动,再到后来有拉丁化,汉字简化,把寡妇的“寡”写成“一人”,这谁想出来的?还好,后来刹车。可以说100年间,没有哪一种语言,像汉语那样饱受这么剧烈的变动。
 
大学语文不是通识教育,也不是应用写作
 
  大学语文在一些高职院校被弄成了应用写作,在一些本科院校被弄成了通识教育。我所说的人文和这个通识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也有一些不同,我后面会讲到,不然的话会变成通俗教育。像复旦现在各种各样的书院都是进行通识教育,那还要大学语文吗?还是要。也就说它有相对通识教育的独立性,当然更有相对应用写作的独立性。因为大学语文的本身的特殊性,它所具有的社会功能,许多时候并不是一种职业培养一句话可以概括尽的。对大多数从学的学生来说,它是一种根本性的基础性的人文精神的启蒙和熏染,它是用润物无声的方式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从他的立身做事言行举止当中体现出他自身的价值。受到大学语文课程的滋养,因此我们必须要拒绝一切实用主义、技术主义的游离,并且不要放弃对世界、对人生、对语言所带出的人的意识的一种本质的体验,根源性的体验。这样它才能真正的进入到学生的生活,并对读过这门课的学生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乃至于形成为他的一种重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如何将人文教育贯穿到大学语文中
 
  我最后讲的是如何将人文贯穿到大学语文中,各位都是专家,长期的积累,然后受到许多误解,冷落、委屈,对吧?我就谈一点粗浅的。我觉的要将人文养成贯穿到大学语文中,言易行难,真正的落实很难。怎么样落实呢?需要探索,不求一律,但是有个重点,绝对不能等同于通识课;第二点,绝对不能上成理论课;第三点最重要需要学生动手写,讲的部分可以消减。如果你本来是讲三分二的,学生写三分一,我的强烈的建议是你讲三分一,学生写三分二。任何一本大学语文,大学生没有一个看不懂的,再加上你有许多的提示,而且还有文体知识的介绍,还有注释。你怕他看不懂吗?怀特海很了不起,以前这种大师都是综合性的,又是哲学家,又是逻辑学家,又是数学家,又是教育家,他说,大学存在的理由在于他联合了青年人和老年人,老年人就是我们老师,共同对学习进行充满想象力的研究,保持知识和火热的生活之间的联系。第四点还必须讲人文传统写作与当下生活的联系。如果让我上大学语文的第一课,我就会出一个题目让学生先写起来,叫孔子在1919年。五四不是要打倒孔家店吗?如果孔子穿越到1919年,他会为自己怎么样的辩解?这不是我突发异想、匪夷所思,老外通常都是这样的题目,让老子重回楼观台,楼观台在陕西周至,许多人去旅游,这个尹喜就在那个地方截下了老子,老子在这地方写了5000言,不然老子重回楼观台,这种穿越交互,里面可以有许多增长点,有一个知识体系像一个棵大树,每个不同的人投向这棵大树的光束是不同的,然后可以使这根树干长出新的枝条,这多好!那么这样的题目可以写成散文,可以写成诗歌,可以写成小说,更可以写成戏剧,然后可以发表、可以朗诵、可以分角色扮演,形式活泼,不能满堂灌。最后一点,过程当中一定要讲评。从用字到修辞到间架结构到整体,一定要讲评。
 
什么样的人可以教大学语文
 
  最后我想说的是什么样的人可以上大学语文。首先最重要的一点,知识分子才能上大学语文。在座的说难道我们不是知识分子?有的时候你就不是,你只是个知道分子,你懂得很多。以前中央电视台有个叫王小丫,现在嫁人了不出来了,一个知识题,请问五四运动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一个傻冒他答对了。恭喜你答对了,后台领奖品,他乐呵呵抱回去了,这就叫知道分子。对你知道的知识进行解构怀疑批判,然后催生出新的知识,这才叫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特点就是批判。大家看过洪堡写的《德意志道路》吗,知识分子永远站在社会的彼岸,对着此岸的社会保持高度的警惕,哪怕这个此岸社会里面东西已经形成优势力量,比如说经过议会的推动,总统已经签署了,你不说话了吗?你依然要说话。为什么?从来没有完美的东西?不好的让它变好,好的让它变得更好,要让人说话。我们要做知识分子,不要做知道分子。当一个小孩子写出来作文越出你的知识边界,越出你的接受度了,你应该为他感到高兴。我跟学生是不来往,但是我看到考卷里面有一份好的,我就会找到他,我就请他吃饭。我请他吃饭不是为了他,我有私心的是为了我,我就看我的产品,你在我的调教之下,这个人像点人了。第二点,老师不能只懂一个专业,门外皆成陌路。我是搞现当代文学的,古代文学就不懂,我搞古代文学,就可以现当代文学一概不知了,搞文学的,理论就不懂,现在遍地都是这样的人。尽管王国维说得好,今天是一个分业的时代,百科全书式的专家的确是越来越少,但是我们还应该是有一个广阔的、融合的视野。特别是我们上的大学语文,我们一定不能局限于自己的一个专业,走出门外皆成陌路。我们要有许多的朋友,我们有许多的眼睛,要多变户籍,以前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只能到水边去照照镜子,他家里没镜子,一个小户人家有个梳妆台有一面镜子。大户人家是什么?我坐着,前面一面镜子,下面三个丫头,侧面、后面。这个时候你看到的是一个立体的自己,才能把自己看得清楚。如果一个老师的武库里面只有一两件装备,问到古代懂得,问到现代时不懂得。难道大学语文里面只有古代的东西吗?难道大学语文里面只有中国的东西,没有外国的东西吗?所以我刚才翻了谭老师主编的《大学语文》,最后一篇是钱谷融先生的,他的格言里面说到,他看了阿波罗神庙里面写的,希腊人的认识你自己,或者翻译成知道你自己,了解你自己。因为我去过,我知道其实应该是德尔菲神庙。如果有个学生指出这不是阿波罗神庙,是德尔菲神庙的,那我就要请他吃饭。那你教课的老师,你在备课的时候,你也要全面看一看。这个小问题对全国来说,不伤害。这个没有关系的,每个人都会在这个知识点,有的时候随便一说说漏了,而且德尔菲神庙里面确实还有太阳神的庙,这都没关系的,但是你上课的时候,如果你能备课备到这样细致的程度,或者你的知识储备里面,你看过施瓦布的《希腊神话故事》这样的书,你就会自然的知道这个地方有可以说的。还有希腊的神话可以展开去很多的东西可以讲的,对照着读书。如果你只局限于一点知识,你就不能讲到这一点。还有就是我要冒犯大家,上大学语文,以后不能老是青年教师,青年教师是不够格的,他自己都没有想明白。……这里面所选的那些优秀的课文里面所包含的深意,比如钱谷融先生说的那种散淡的人生,那里面许多东西好挖掘的,钱谷融先生是我们很佩服的一位老学者,他的为人处事是我们学不来的。他不仅是华师大的财富,是我们共同的财富。他有许多的深意可挖,既联系当下,又连通着传统。钱先生非常喜欢《世说新语》,为什么处在当下的时代,他喜欢《世说新语》呢?大可玩味,很有深意。老先生智慧啊,这里面许多东西可以讲,一个青年教师讲得明白吗?还有最后一个,老师不能在自己专业论文之外,没有别的心灵文字,最好还能创作,最好还会写诗。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8494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