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研究

李建武等:简论《大学语文》教材与“因课施教”的“现代”教法
【时间:2015/12/18 】 【来源:作者赐稿 】 【作者: 广东培正学院人文系 李建武 孙之卓】 【已经浏览3482 次】

    摘  要:大学语文课的定位特性中,人文性是其中最重要的。根据这一理念,那么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第八版在目前国内同类教材中是最好的。而采用“因课施教”教法则能大大改善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不感兴趣的现状,能较好地增强大学语文课的接受效果,真正实现大学语文课贴近学生心灵的教学目的。为此,文章提出了教者应加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思想”的理论修为、擅长制作精良的多媒体PPT课件的“现代型因课施教”的观点,以促进大学语文课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大学语文;徐中玉;教学方法;现代型;因课施教

一、《大学语文》教材、教学中偏重人文性的基本理念

    大学语文课进入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的课堂。二十多年来,我国出现了一大批大学语文教材,涌现了探讨大学语文课的大量研究性会议,一大批教师亲入第一线,进行大学语文课的实践教学。
    关于大学语文课的定位,学界有几种看法,如重人文性,或工具性,或审美性等。相对而言,人文性是其中最重要的特性,因为多数大学生毕业后将走上工作岗位,大学期间所学知识将作为永恒性的东西储存在他们大脑里,所学思想观念也可能影响其一生。根据这一理念,那么徐中玉、齐森华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尤其是第八版与第九版,在国内而言,是最好的。
    而将其第八版与第九版进行比较,笔者又以为:前者编排得更为合理。理由如下:一、第八版强化所有人文精神里最起码的价值标准:民本。第八版的第一单元命名为“以民为本” [1],第九版第一单元命名为“仁者爱人”[2],相对而言,前者更易被一般人接受。因为“以民为本” 是历来对统治者和知识分子管理者而言最基本的价值观要求,它表现了“民为国家基石”的观念,又可缩写为“民本”,言简意赅。而且“民本”很易与“民生”“民治”等联系起来讲解,能有效拓宽教者和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二、第八版将“以民为本”放在第一单元,极为醒目,能给学生留下极为鲜明而深刻的印象。三、第八版所选篇目更符合单元所示主题。如第八版把《纪念傅雷》放入“人物风神”单元,而第九版把它放入“冰雪肝胆”单元里。虽说不同的选放表现了不同的角度、考量与目的,但相对而言,《纪念傅雷》放入“人物风神”单元更符合历来史学家“以人为纲”的思维,也符合读者和学生“以人物为纲”的记忆法,会给他们留下极深印象。故笔者认为,第八版是目前国内最好的大学语文教材。
    笔者在授课中注意挑选最能反映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和文学经典的篇目,于是拟定了以下这些篇目作为授课内容:
    一、以民为本《民贵君轻》《山坡羊·潼关怀古》《原君》;二、心怀天下《君子安而不忘危》《赞美》《卖书记》;三、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秋水》《容忍与自由》;四、品格修养《孔子论修身》、《大学》《中庸》《饮酒》;五、社会人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乌夜啼》《苦恼》;六、人情世态《蒹葭》《般涉调·哨遍》《再别康桥》《我与地坛》;七、相思亲情《祭十二郎文》《雨巷》《听听那冷雨》《拣麦穗》;八、爱情婚姻《江城子》《沈园二首》《翠翠》;九、人物风神《李将军列传》《徐文长传》《纪念傅雷》;十、咏史怀古《登幽州台歌》《吊古战场文》《双调·夜行船》;十一、写景记游·《春江花月夜》《秋兴八首》《望海潮》《西湖七月半》。
    这其中《民贵君轻》《原君》《君子安而不忘危》《君子和而不同》《孔子论修身》《大学》《中庸》等是思想篇,其它多是文学篇。大学语文涉及到许多思想和文学精品,因而讲解时要精讲这些精品,并凸显其人文性和文学性。
    当然,众所周知,大学语文课要强调人文精神,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只有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才能培育出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因为人文精神的丧失,就会危及到国家的安全,让学生的错误心理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大学语文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面对挫折,失恋等问题,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正确处理国家、社会、他人之间的关系,为他们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大学语文要增强大学生文化素质,让学生思维不受拘束,进行发散型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大学语文课离不开读,要学生朗读,培养正确的语感,而老师作为教者,则要带着情感讲课,要以情感人,声情并茂,讲得有血有肉。但实际上实现起来却很难,究其原因,是教法上的问题。

二、大学语文因课施教的“现代”教法

    我们作为教师,除了按部就班地教课外,还要反思:究竟学生们听进去了多少?他们所听到的是不是左耳进右耳出了?笔者在学生中做了一些调查,发现很多时候,他们对某些老师的大学语文课一点兴趣都没有,他们用一个字形容大学语文课就是“闷”。笔者也看过被评为精品课的一些大学语文课视频,其实那实在是闷到极点的课,整个课程几乎完全按照中学语文的授课方式,按照简介作者及背景、朗读课文、归纳段落大意与主题思想、做思考与练习题等教学步骤。其中虽有教师设置了一些问题进行提问,但终究是一堂沉闷无吸引力的课。笔者以为,大学语文应该上成这样的课:能给大多数学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十几次课的印象,不然,教者就是失败的。
    当然,我们不必过于迎合学生的口味,把大学语文课变为看电影课,但考虑增加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必要的。由于我们面对的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所以我们必须树立起一篇课文着重讲一、两个重要的角度或知识点的观念,而不要追求面面俱到。大学生对于因循守旧、闷到极点的教学是非常反感的,只是慑于老师的角色地位,不敢“怒”不敢言。教师作为教者,应查觉出他们这种潜意识,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
    笔者以为:改进大学语文课,就要“因课施教”,即对于不同的篇目采用不同的授课方法。
    “因课施教”讲究人性化,对具体课文不作“一刀切”,不作“统一要求”。有的篇目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有的篇目以加强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互动和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点拨为辅;有的以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为主;有的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为主,譬如以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有的要注意教者声调的抑扬顿挫,激情释放,以情动人。此外,“因课施教”还要求我们应适当地结合现代以来有关各种思想理论的知识点,选取角度,切入课文,以求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形。
    1.选择与课文有关、但与其主题思想的关系看似不密切的某一知识点,深入挖掘
    为了提高吸引力,选择恰当的角度,将知识点穿插在课堂中是很有必要的。如李国文的《卖书记》有:“谁知这个男人对女性胴体及有关部位的崇拜,确实非常弗洛伊德的。”“穿列宁服的神色严肃的女小组长”批评我:“还有功夫去研究怎样写情书?这种小资产阶级的尾巴怎么下不了狠心一刀两断呢?”“语重心长地教导我:‘我真难以理解你们这些知识分子,怎么感情总是不对头呢?看起来,对你们的思想改造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啊!’”可就是这位义正辞严的小组长,却“使两个老同志为她犯了男女关系的错误,受到处分,我就有点不甚理解了”等话。
    对于这些话的讲解,笔者抓住“非常弗洛伊德”讲,而其中又着重扣住“潜意识”[3]与“本我、自我和超我”等理论来解读。讲授给学生:弗氏告诉我们,世界上除了意识以外,还存在着无意识或潜意识。潜意识就是被文化制度、道德规范所禁止的思想和欲望。我们平常人平时所说的话,一般来说,都是意识层面的东西,它是当时社会所认可和允许的话语和心理表征。潜意识就像冰山中水下的部分,其实在人的全部精神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讲解潜意识时,笔者由弗氏对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的分析讲到“俄狄浦斯情结”,即“杀父娶母情结”。学生一下子很难接受这种乱伦的心理,笔者就给他们讲生活中多见的“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并举出相关人物的例证。他们的精力一下集中起来,原本上课时在背英语单词或语句的某些同学也竖起耳朵,放下手上的书本,饶有兴趣地听笔者讲这些有趣的心理现象。
    由此,笔者知道,其实学生求知欲很强,他们希望在课堂上听到能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内容或知识点。
    大学生处于性心理走向成熟的时期,有迫切希望了解异性、性与爱的心理。而“性”的问题对他们而言,又是实际生活中不能轻易接触到的(他们多为大一或大二的学生,性行为的心理较为保守)。因而在精神层面、虚拟层面听老师讲有关异性、性与爱的内容恰好符合他们的内心需要。可以说,结合《卖书记》这一课讲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既可颠覆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语文教学法,又可实现学生听课率很高的好效果。
    于是笔者还介入弗氏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来分析解读,说他将人格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最底层是“本我”,“快乐原则”是其根本原则。“自我”奉行的是“现实原则”,它引导人们趋利避害。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超我”,它受道德原则支配,由“自我理想”和“良心”两部分构成。讲解中举出实例。
    讲了弗氏“三我”理论后,笔者再结合课文来消化理论知识,说:按弗氏的本我观点,所以男人会对女性感兴趣,同时女人也会对男人感兴趣。可是,这个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女领导却完全忽视这一点,认为男女之情是不合法的,知识分子写情书,更属于搅惑人心之举。可事实上,她这一说法是极其虚伪的,因为从后文来看,她却能使两位老同志为她犯了错误,或者说,本我的需要在支配她暗地里从事着男欢女爱的事情[4]。这一切说明她完全是带着面具在生活,她是一个被当时社会文化所扭曲了心灵的人。倘若她大大方方接受了弗氏的某些思想,也就不会视男女之情为不正常、为异端了。她的错就在于本该把很自然的、很正常的男女之情却看成非法非礼之举,说了言不由衷的话。由此可见,这个女组长极其虚伪,值得作者讽刺。
    在整个讲解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兴致勃勃地在听笔者授课。而这种效果其实就是笔者想要的大学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因而,要讲好《卖书记》这一课,必须了解弗氏的主要理论,了解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精髓,要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做基石。没有较为深厚的心理学知识背景作支撑,就难以    让这一课实现吸引学生眼球、耳廓以及神经的效果。可见,讲授《大学语文》课需要知识结构与理论修为做基础。
    2.选择与课文有关、且对理解主题思想作用很大的某一文化视角,深入开掘
    这就是侧重讲思想文化,以理服人。这以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为例。从现代解构学的角度看,张养浩正是消解古今一切封建王朝的合法性,对它们的存在合理性进行了相当勇敢地解构。于是笔者给学生讲何谓“消解”和“解构主义”,告诉他们:解构主义讲究打碎和消解“中心”,消解权力与权威,消解等级制,主张“多元化”。张养浩的“兴,百姓苦”可以说,就是一种跳出主流意识形态的古代解构思想。他采取的是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态度,否定一切王朝,也就包含否定了他的当朝元朝。元朝的主流意识形态要求文人和百姓拥护蒙元统治,热爱蒙元的国家机器。但张养浩却不是如此,他保持着一个文人所具有的独立的人格魅力和思想认识。这种魅力和思想也就是他独立批判的人文精神的体现。
    笔者还勾画张养浩《潼关怀古》与时代背景的关系,讲明:在元朝,很多文人都有这种消解功名富贵的思想存在。如白朴的[双调·沉醉东风]《渔父》写道: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煞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5]。白朴的[中吕·阳春曲]《知己》(其四)写道:“张良辞汉全身计,范蠡归湖远害机”[5]。其[寄生草]《劝饮》写道:“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蜺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王实甫的[越调·斗鹌鹑]《丽春堂》写道:“且不学刘伶荷锸,也不学屈子投江,且做个范蠡归湖”。[5]马致远的[南吕·四块玉]《恬退》写道:“且绿鬓衰,朱颜改,羞把尘容画麟台。故园风景依然在,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5]。把“三顷田,五亩宅”的田园生活作为自己的人生志趣。
    也就是说,元代许多文人不约而同地有着相似的人生观,都希望过着退隐田园的生活,远离官场,否定功名富贵,寄情于山水,或者说,在追求一种道家逍遥、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而这种思想与统治者所要求的服务于当朝、追求功名富贵的想法是背离的。这些叹世归隐题材的元代散曲给我们很多启发,也带来新的思维角度。
    学生们看到笔者这么延伸视角、扩展知识面,也很容易加深对解构主义和咏史怀古、叹世归隐文学作品的印象。类似展示解构主义的课还有睢景臣的《哨遍·高祖还乡》。应该说,结合这种课讲些后现代精神的知识,是很受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欢迎的,是不错的课堂设计。
    3.穿插一点对理解课文主题作用较小、但却能吸引学生耳廓的作者掌故
    很多学生喜欢听老师介绍写作背景或作者经历。如《再别康桥》,因为这一课他们在中学阶段已学过,因而,如果只是单一地分析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学生们会觉得很“闷”。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关注度,我们教者除了必要的诗歌欣赏(如意象与意境的分析)、多练习朗读,感受其中的音韵美外,不妨穿插一点关于作者婚恋史的介绍,如作者与三个女人(前妻张幼仪、恋人林徽因、后妻陆小曼)以及陆小曼前夫王赓的故事。当然穿插这样的作者掌故时,还需进行适当的道德点拨。如陆与王的婚姻可形容为门当户对的但缺乏生命活力、犹如一潭死水的婚姻,徐与张的婚姻也是一种老式婚姻,是一种悲剧性的结合。而徐与陆突破当时传统习见,热情奔放地敢于恋爱与婚姻正体现出一种接受过西方唯美思想熏陶的爱情观念对旧习俗的冲撞。我们既要盛赞徐、陆爱情的自由恋爱性,批评没有爱情的婚姻,同时也要告诫学生:对于感情,我们要三思而后行,不要像徐那样过于任性而为、随意而作。因为这样的恋爱态度会给对方造成伤害,大有“见一个爱一个”、“花心大萝卜”的嫌疑。故而借助此课,可帮助学生建立婚恋不是儿戏、讲究慎重恋爱与结婚的钟情观。
    4.一篇课文配一、两个核心角度,进行知识讲解或文化启蒙
    对于《庄子·秋水》和《饮酒》(其五)》的讲解,则可围绕道家的相对论与崇尚自然的自然论来解读,让学生感受道家思想的积极面,学会多维思维。对于《容忍与自由》,则可结合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讨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同时吸收儒、释、道、伊斯兰等宗教思想合理成分的正确见解,认识社会的多元化思想对于安定国家、融洽社会的积极意义。对于文言小说《聊斋志异·婴宁》,除了一般性地串讲字词意思外,还应着重突出对婴宁性格的分析,其中抓住李贽的“童心说”来分析,肯定童心的可爱,说明没有被物化的自然状态,即任性自然、率性而为是值得赞扬的,与此相对,被封建文化同化与规训的“后婴宁”是令人遗憾的。对于《春江花月夜》这样的篇目,则应深入挖掘其意境美,深入学习意境、意象等知识概念,理解景物、感情与哲理的水乳交融。对于《李将军列传》这类的课文,除了分析李将军的精神为人外,还可把文章的翻译作为重点,即以增强学生的古文阅读与翻译能力为主要目标。如首句“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是一个典型的判断句,学生知此就可以触类旁通,知道所有的判断句式。
    笔者把以上这种“因课施教”称为“现代型因课施教”。这种教法与“传统型因课施教”的不同在于前者的教者必须熟悉现代以来各种思想,尤其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思想,加强这方面的理论修为,凸显思想性与人文性,还要会制作、播放图文并茂的多媒体PPT课件。总之,通过贯彻“现代型因课施教”,可以对现有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现代和后现代的“启蒙”,力争让他们成为既具有多视角思维能力、又是现代型社会所需要的建设型人才,而这样教改的目的是让他们真正喜欢上大学语文课。

    参考文献:
    [1]徐中玉、齐森华. 大学语文(第八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2]徐中玉、齐森华. 大学语文(第九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3]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8-9.
    [4]弗洛伊德. 性爱与文明[M]. 滕守尧,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330.
    [5]俞为民、孙蓉蓉,编. 新编元曲三百首[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292、290、306、297.

    载2010年第2期4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第130-13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394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