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书评

丁玉波:对《大学语文》中几处注释的辨疑
【时间:2012/10/8 】 【来源: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 】 【作者: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丁玉波】 【已经浏览4701 次】

    关键词:《大学语文》;注释;考辨

    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大学语文》(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6月版)中的医古文部分,有几则注释尚待商榷,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应的考辩且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同道指正。内容包括词义辨析、正音、勘误等。

    1.舍客长桑君。(《扁鹊传》)

    教材注释:过,拜访。“过”确实有“拜访”之义,可用在这里有不当之处:其一,扁鹊所处为客舍,客舍中有客人来是属于正常现象;其二,下文有“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这说明到客馆来的有许多人,而在来客中,扁鹊惟独认为长桑君奇特不凡,时常悉心地接待他。又“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也足以说明此处“过”不适合解为“拜访”。其三,长桑君是扁鹊的老师,教材释“拜访”义,显然也有悖情理之处。鉴于上述理由,本人认为:“过”在此处应释为“经过”,这样,既符词义又合文理。

    2.若太子病,所谓尸厥者也。(同上)

    教材注释:尸厥,古代一种假死之病,以突然昏倒,其状如尸为主症。考《素问·谬刺论》:“其状若尸,或曰尸厥。”王冰:“五络闭结而不通,故其状若尸也,以是从厥而生,或曰尸厥。”马莳:“身脉虽动而昏晕迷心,其形任人推呼而无有知觉,状类于尸,名曰尸厥。”又《中医大辞典》云:尸厥,古病名,厥证之一。据此,“尸厥”应
释为“古病名”,而教材注为“古代一种假死之病”欠妥。

    3.有自山泽来者,必归宋清氏,清优之。(《宋清传》)

    教材注释:主,这里是“接待”的意思。训“主”为“接待”似不妥。经查各类辞书,未见有此解。按“主”有“掌管”或“守”义。《广韵·魔韵》“主,掌也。”《孟子·万章上》:“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又《广雅释古三》:“主,守也。”《论语·学而》:“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统观全文,此处的“主”正是“掌管”或“守”义。“清优主之”即“宋清很好的保管贮藏着来自山泽的药材”。这样与下文所写的“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咸誉清。疾病疕疡者,亦皆乐就清求药,冀速已。”的内容相吻合。

    4.厥身已弊,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伤寒论》序)

    教材注释:重泉,指黄泉之下,即阴曹地府。笔者认为“重泉”释为“黄泉之下”,词义已经非常清楚明白,后面加上“即阴曹地府”不仅有画蛇添足之嫌,而且徒增文章的迷信色彩。

    5.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本草纲目》原序)

    教材注释:传奇,指明代的传奇戏剧。把“传奇”讲成“明代的传奇戏剧”有局限性。按“传奇”古小说体裁之一。一般指唐宋人用文言写作的短篇小说。《新唐书·艺文志》:小说类有唐裴铏《传奇》三卷等。唐宋传奇为后代说唱和戏剧所取。宋元戏文、诸宫调、元人杂剧等也称为传奇。从本文李时珍的自述中可知:他“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数言。”又《李时珍传》云:“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眠。”据此,不难看出,课文中的“传奇”应该指得是李时珍之前的民间的一般文艺作品。

    6.尝读《内经》至《方盛衰论》,而殿之曰。(《不失人情论》)

    教材注释:殿,镇守。这里引申犹谓“镇篇之言”,即“最重要或最关键的话”。查《素问·方盛衰论》可知,“不失人情”是置于本篇的篇末,且不属于镇篇之言;“人情”在文章中指得是人的病情。而李中梓引用此语,论得却是“人的常情”,显然是作者借题发挥,故课文注释有误。按:《广韵·散韵》:“军在前曰启,后曰殿。”可知:殿,是行军走在最后。而《中医字典》释“殿”为“行军在最后,引申为最后。”其所举例句正是李中梓《不失人情论》:“尝读《内经》至《方盛衰论》,而殿之曰”句中的“殿”字。由此可证“殿”在课文中的意义指得是:文章最后。

    7.于是付许狱考验,首服。(《华佗传》)

    教材注释:传(zhuàn),递解。按“传”此处读zhuàn音有误。《汉书·刘屈氂传》:“又诈为诏书,以奸传朱安世。”。严师古注“传,逮捕也。”《后汉书·王允传》:“灵帝责怒,而(张)让怀协忿怨,以事中允,明年,遂传下狱。”李贤注:“传,逮也。”《三国志·魏书·方技传》:“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经查相关辞书,
上述所引文中“传”字读音皆为chuán,由此可知,课文中的“传”字,正确的读音应为chuán。且“传”应释为“逮捕”为宜。

    8.石之为药精悍,公服之不得数溲,勿服,色将发臃。(《医案三则·仓公治中热》)

    教材注释:巫(qì),快,赶快。“亟”在课文中应读“jí”音。副词,表示时间,相当于“急”,“赶快”。《尔雅·释诂下》:“亟,疾也。”邢昺疏:“皆谓急疾也。”又“亟,速也。”邢昺疏:“速,亦疾也。”《说文·二部》:“亟,敏疾也。”据此,课文“亟”字注音为qì是错的。

    9.另外,在《大医精诚》题解中,分析孙思邈对“精”的论述是这样说的:文中首先论述了“精”的道理和方法,要求医生必须“用心精微”,得到高人指点(神授)并“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如此才能做到医术精湛。笔者认为这样分析对原意有些曲解。课文云: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只有用心精微的人,才可以跟他谈论医学道理)。同时作者后面又进一步地指出: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所以医方卜筮,是难以精通的技艺,既然不是神仙传授的,凭什么能掌握其中深奥微妙的理论)?这里作者观点非常明确,文意表达十分清楚。而把文章原意理解为:要求医生必须“用心精微”、又加上所谓的“得到高人指点(神授)”,显然是不正确的。

    附:勘误(以每篇课文为单元且限于正文中的错处)

    10.《扁鹊传》:

    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视文。“郄”虽同“郄”,但不能写“郄”为“郄”。
    先生小国。“遇”应为“过”。
    秦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医”前漏掉“太”字。

    11.《华佗传》:

    其疗疾,合汤不数种。“遇”应为“过”。
    见佗北壁此虵辈约以十数。“悬”应为“县”。

    12.《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咸日新其用,大济人。“丞”应为“蒸”。

    13.《温病条辩》叙:

    六气之中,君相两火无论。“矣”应为“已”。
    盖自叔和下。“以”应为“而”。
    父以子,师以传弟。“传”应为“授”。

    14.《养生论》:

    ……追述者以小道自溺,故欲之者万无一能成也。“故”前漏掉“凡若此类”一语。

    15.《内经》四则:

    故与万物浮于生长之门。“沉”应为“沈”。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逆之则乱。“治”应为“死”。“逆”前漏掉“从之则治”一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512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