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研究

郝晓丽:大学语文“好文章”再解读的思考
【时间:2012/7/30 】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2012年第2期 】 【作者: 天津科技大学法政学院讲师 郝晓丽】 【已经浏览4629 次】

    摘 要:在教学篇目难以做更多扩展的情况下,大学语文教师只能树立与中学语文不同的教学思路,对教材所选文章进行再解读。首先,在文艺学领域进行延伸,引入新方法。其次,在多学科领域进行拓展,树立新角度。最后,在现实语境中进行考察,发掘新意义。
    关键词:好文章;文艺学;多学科;现实语境

    “好文章”概念最早由陈洪等先生提出,指的是“经典汉语”的文本。而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中学语文教学教材在篇目选择上无限延伸,留给大学语文的教学空间越来越小。很多文章学生都已学过,有些文章虽没学过,但因其经典性,学生对其已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面对这种情况,有些人提出通过改变教材篇目达到改变教学内容之目的。但由于“好文章”的经典性,大学语文教材在选择篇目时又往往难以割舍。因此,在教学篇目难以做更多扩展的情况下,教师只能在深度上对文章做进一步发掘,努力将课上得有深度和内涵,体现出不同于中学语文的跨越感,显示出大学语文的高级性。

    一、在文艺学领域进行延伸,引入新方法

    (1)在文学史坐标中审视文章。文学史是描述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教材所选的具有典范意义的“好文章”,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审美价值,往往体现着文学史的演变。因此在历史视野中探讨文章独树一帜的思想和艺术,凸现其意义与价值就是教师要做的。在文学史坐标中审视文章可以帮助学生梳理以前所学的文学知识,将所学的零星的、分散的内容进行巧妙整合。语文教师应该将其作为一种有效教学策略,努力付诸实践。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材在篇目设置上缺乏系统性,教师习惯于孤立地评析文章。在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已有人意识这一缺憾,他们将语文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来建构,按文学史体系来编写大学语文教材。这一做法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系统化起到重要作用。但它毕竟是着眼于宏观层面的考虑,在教学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还要落实到微观层面的文章解读。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是很多大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众所周知,与之同题材的作品数量众多,就诗歌这一体裁而言,仅唐代就有180 多首。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为了说明在众多文本中《长恨歌》脱颖而出,被选入教材的理由,就应该在文学史的坐标中进行上勾下连,左顾右盼,增补大量文本。通过对比阅读,深刻了解《长恨歌》微妙复杂的思想内涵与精湛高超的艺术描写。

    (2)运用文学理论与批评知识解析文章。作为最后阶段的语文教育,大学语文要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即当学完该课程后,学生能够自行分析“好文章”蕴含的深意,揭示其艺术的独到之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不同于中学语文教学授学生以“鱼”,大学语文教学必须授学生以“渔”,即不再侧重零散、片断知识的传授,而是通过个案学习让学生总结规律、掌握方法。基于此,教师在分析文本时需穿插进一些文学理论和批评的知识,将知识与理论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指导。文章解读一定会涉及其作者,笔者以这一常见教学内容为例进行探讨。基础教育时期侧重于知识传授,对作者人生经历进行的是介绍。高等教育时期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对作者进行的是探究。要将作者的生活阅历和思想状况与作品有机联系起来,那么就需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作者资料进行筛选,提炼出其人生经历对情感、思想、性格、心态及至文学创作的影响。如我们了解白居易与青梅竹马的邻女湘灵相知而不得相守的情感经历,是为了理解这种憾恨之情如何投射在《长恨歌》中,进而影响了诗歌的主题。我们学习《天才梦》作者张爱玲的人生经历,是为了理解其经历如何造就了她对人生世事的认知,进而影响了她的创作,故而能在文章中发出“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这样客观、冷静的人生感慨。这样的探究解决了长久以来文章与作者讲读分离的情况,使课堂教学内容成为紧密的有机体。

    二、在多学科领域进行拓展,树立新角度

    (1)从特定历史、地理文化出发解读文章。任何一个学科的知识与理论都是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中,如建筑、绘画、音乐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尽相同。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应该在历史和地理两方面的关照下来解读文章。首先,任何文章都产生、存在于一定的时代,是特定时代文化的表现。因此只有了解特定时代的文化现象,把握这一时代的文化特质后,才能走进文章的内核。如先秦轴心时代的文化,秦汉大一统帝国宏大的时代文化特点,魏晋乱世期的文化多元走向,唐代三教并行的文化政策,文化的宏大气派,宋代文化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的特点,辽夏金元时期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明清时期文化的衰落与开新,现代的文化转型,当代的大众消费文化等等。在了解特定时期文化特点的前提下,教师进一步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四种形态出发结合具体文化形式或文化类型去介入作品的解读。如从魏晋名士文化出发解读《世说新语》,以唐代婚姻制度去介入李商隐爱情诗的解读,从精致细腻的宋朝士大夫文化出发去解读宋词。其次,文章产生、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内,反映一定区域的文化特点,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等。仅就中国地域来看,可分为九大文化区。而当我们探究出身或生活于某一文化区的作者写下的具有地域文化表征的文章时,就不能不考虑到区域文化的问题。如可以从关中文化去研究《秦腔》,从海派文化出发去研究张爱玲,从湘西文化去探讨沈从文《鸭窠围的夜》等等。

    (2)在多学科领域解读文章。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进行解读,“好文章”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意蕴,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基础教育阶段,课时有限,不可能在多学科领域对文章进行方方面面的考察,从而给大学语文留下了可探究的空间。那么在庞杂的学科体系中如何透视文章是笔者将要探讨的问题。首先,教学可以在哲学、历史等相关科学进行拓展,如结合儒道思想讲解《论语·先进》、《孟子·梁惠王下》、《礼记·大学》、《庄子·秋水》、《楚辞·渔父》。其次,教学可以在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音乐艺术等相近学科中进行拓展。如可以结合绘画艺术讲解《梵高的坟茔》,结合戏剧艺术讲解《秦腔》,结合书法艺术讲解《兰亭集序》,结合音乐艺术讲解《西北有高楼》。最后,教学还可以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学科中进行拓展,如结合建筑讲《西北有高楼》,结合民族政策讲唐代边塞诗《燕歌行》、《老将行》等。当然以上的探讨仅为教学提供一点经验,随着个性化教育在大学中的施行。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的专业的学生群体,教学内容应该显示出差异性,体现出教学的个性化特点。这就需要教师独具慧眼、选取适当学科对文章作出解读。如经管类院校可以从管理学讲解《三国演义》,教育类院校可以结合教育思想讲解《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专家与通人》、《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等等。需要指出,在多学科领域进行拓展强调的是教学视野的拓展而非教学内容的转向。教学始终不应脱离“文章本位”,教学要以交叉学科为切入点来寻找交叉学科与文章内容的内在联系,讨论和最终解决文章本身的问题。如《西北有高楼》引入音乐知识是为更好地了解诗歌本身内涵及阐释如何在诗歌中表现音乐这一问题。再如《长恨歌》中引入大量历史事件,是为了更好了解诗歌本身的蕴涵,且通过将史实与文学描写参照对看,了解历史与文学的不同,进而深刻认识《长恨歌》中杨贵妃这一文学形象。

    三、在现实语境中进行考察,发掘新意义

    (1)联系实际生活解读文章。就当前大学语文教材篇目来看,由于秉承“大一国文”的传统,大部分教材都会选择很多古代经典文章。大众文化语境之下,教育的功利性得到彰显,学生往往以有用和没用区别课程。而大学语文课程恰恰就是有些学生认为的“无用之学”。在他们看来,文章所涉内容,与当今的社会生活相去甚远,与他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关系不大,因而缺乏学习兴趣。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发掘文章的当代意义,揭示其对我们当代生活的启示,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合,使学生感知文章的现实应用价值。以诸子百家散文的讲解为例,此类文章蕴涵丰富。但由于作品年代的久远,学生阅历的浅显,学生往往不能领略其精神实质。教师要把古代圣贤的思想与情感变成活生生的当代现实,在文章中发掘与学生生活相对接的部分。以此延伸,导入学生生活。如结合学生的个人修养、处世交友讲解《庄子》的人生智慧,或结合学生的沟通交际讲解《墨子》与《孟子》的论辩艺术。此外,大学语文教材中以爱情为题材的文章较多。根据学生当前的生理特点及大学向社会过渡之特点,有别于中学语文的浪漫阐释,大学语文教师要从社会现实出发进行阐释。如讲授张爱玲对爱的现实性的描写,可以结合金钱与爱的关系来探讨情感的社会属性。讲授秦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时”,可以结合两地恋探讨恋人的相处模式。讲授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必秋风悲图扇”,可以延伸出爱情的永恒与变动问题,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第三者现象进行分析与批判。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客观看待情感问题,正确对待现在及将来面临的爱情问题。

    (2)结合文化现象解析文章。大学语文所选文章多是经典文本,具有永恒而持久的魅力,超强的文化影响力。当前出现了很多以之为母本而进行的再创作,此类作品是经典文本在当代的一种存在方式,具有特定的文化意义。作为年轻人,大学生对这些创作,颇为好奇,甚为关注,教师有必要将其引入课堂,进行探讨。一方面,为了拉近学生与教学对象的心理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对一些好的新创作加以借鉴。如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于丹的《论语心得》、《庄子新得》等。该类作品都是知名学者在大众文化语境下,对古代经典做出的新解读,融入了他们对现实的思考,对现实生活具有启示意义。教师在讲授先秦散文时可以适当借鉴。此外,当前有些流行歌曲在创作时融入了很多古典因素,出现了诗意的回归,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教师可以将这一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引入课堂加以借鉴。如讲《蒹葭》引入台湾女作家琼瑶谱写的电视剧插曲《在水一方》,讲《渔父》引入蔡琴演唱的歌曲《屈原》,讲《诗经·邶风·击鼓》引入歌曲《最浪漫的事》,讲《上邪》引入《还珠格格》的主题曲《当》等。另一方面教师要明确,不是所有的创作都可以借鉴。文章解读尽管是开放的,但其中仍蕴含着比较稳定的、不变的思想。而有些创作,缺乏严肃性,淘空了原作的艺术灵韵,丧失了原作的深刻意蕴,如《戏说诗经》、《悟空传》、《水煮三国》、《麻辣水浒》、《大话红楼》等等。对于这类大话或恶搞式的解读,教师将其引入课堂的目的不在于借鉴,而在于引导学生用审慎的态度去看待这一过度阐释,坚持一定的批判立场。最后需指出,不管是借鉴还是批判,文章才是我们探讨问题的落脚点。通过了解文章在现代的传承,激发起学生对原作探索的欲望,在传承中通过比较凸显文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精神,使学生由此学会思考一些严肃的文化命题,能够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以及建设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李瑞山. 论大学语文的课程方向与内容构建[J]. 中国大学教学,2007(6).
    [2] 陈洪. 大学语文“编写说明”[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张岱年. 中国文化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陈立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531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