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各地大语 > 福建大语

胡萍:华文教育与无处不在的“大学语文”
【时间:2012/4/16 】 【来源: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 】 【作者: 胡萍(华侨大学文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已经浏览4425 次】

华文教育与无处不在的“大学语文”
——谨以此文纪念大学语文课开设30周年

胡萍(华侨大学文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摘要] 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然而目前大学语文课在全国各类高等院校仍处于边缘化地位,被称作“母语教育的守望者”。大学语文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明白:“大学语文”就在我们身边。
    [关键词] 华侨大学;大学语文;校园文化;侨捐工程;《敬萱堂记》;人文素养

  大学语文课已在高校普遍开设,在增强各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大学语文》教材琳琅满目,有的在选文及编排上颇具匠心,比如王步高、丁帆主编《大学语文》,被列为“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这套《大学语文》教材之所以受欢迎,与两位编者的几点主张是分不开的。王步高在《六朝松下寄语》中认为“大学语文”旨在提高学生的国文水平,希望文学成为大学生“人生航船上的又一架发动机”,“愿《大学语文》(教材)化成亿万兆的文学芯片,植入您的头脑、电脑中,它以其大容量及广泛的兼容性,成为您永久的朋友。”王先生的意见相当精辟,说出了许多大学语文老师的心里话。我们总是生活在学校具体的环境中,我们还可以、也应该充分利用周边环境和校园文化来进行大学语文教育,这种大学语文教育与课内学习《大学语文》相得益彰。

    笔者在华侨大学教授大学语文课程,切实认识到华文教育任重而道远。授课对象兼有境内生和境外生,各个班级的《大学语文》仅仅开一个学期,便是学生课堂学习的终结。然而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其实是生活的一部分,永远陪伴我们左右,“大学语文”是无处不在的!

    这种教学观念的提出,一方面是基于我对课程性质的思考——大学语文课应该具备以下功能:①帮助大学生梳理中小学所学的文学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史的简单架构,将新老知识系统化;②传布中华人文精神,使学生在古今文化精品的熏陶下,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③继承宋以来的“疑古”传统,不迷信书本和老师,敢于独立思考,等等。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最终要做到“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教”是为了“不教”。认为大学语文无处不在,另一方面则是基于我对“华侨大学”的了解——“侨”既是华侨大学的特点,也是华侨大学的优势,华侨大学的大学语文教学应该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华侨大学位于台湾海峡西岸,地理位置特殊。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曾指示:华侨大学在办学定位、办学规模、学科专业、科研工作等方面应该更加主动地、自觉地将学校的发展与海峡两岸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这方面,华侨大学的语文学科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对海峡两岸书面语和口头语的研究必将有助于海峡两岸关系的促进和发展。海峡两岸不仅使用同样的汉字(台湾籍学生写作业基本用繁体字,而且语句流畅,书写工整,令人欣慰!),而且说同样的方言(如闽南方言、客家方言等),甚至使用同样的俗谚。

    从1960年诞生的第一天起,地处“侨乡”泉州的华侨大学就是一所特殊的大学。华文教育是中国侨务工作的一项长期的战略重点,开展华文教育,是延续我们骨肉同胞亲情的重要纽带,而华文教育就是华侨大学办学特色之一。华侨大学校长吴承业早在2004年就提出了《关于重视发展海外华文教育》的建议;四年之后,由于中央的重视和校方的努力,华侨大学的华文教育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2005年10月华侨大学为泰国国防部17名军官进行为期一年的中文培训,次年华侨大学又为泰国参议院、众议院、教育部、外交部和国防部等的25名政府官员培训中文,这使华侨大学成为国内第一所为外国政府官员进行中文培训的大学。2008年4月,华侨大学首届泰国研究生班学员24人回校开题,圆满、顺利完成任务。在中国政府加大投入、海外“华文热”兴起的大环境下,华侨大学海外华文教育前景乐观。

    作为一所侨校,华侨大学始终不渝地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成了华侨大学的一大特色,学生课外活动精彩纷呈。比如,每年亮点迭出的“觞鼎”中华文化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功地走过了十六届。华侨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第十六届“觞鼎”中华文化节刚刚落下帷幕,“推广高雅艺术,弘扬中华文化”的宗旨贯穿始末,内容包括中华传统文化讲座暨国学论坛、社团巡礼活动以及第十届“刺桐”吟诵会——该吟诵会从策划到演出,所有的环节全部是学生负责,而无论参与到什么程度,其实都是在用语文、学语文。这一系列活动在校园内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提高境内外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利于提升境外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除华文学院和文学院外,华侨大学几乎所有院系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授课任务基本由文学院的教师来完成。华侨大学的大学语文教育不仅仅体现在课内,笔者还充分利用华侨大学的校园环境文化来进行教学。

    华侨大学主校区坐落在有“侨乡”之誉的泉州。泉州素有“海滨邹鲁”“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积淀深厚,是闽南文化的核心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原文化、古越文化和海洋文化在这里相生相长、交汇融合,形成了“冒险进取、爱拼敢赢、重商务实、开放兼容”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特色。处在泉州城东的华侨大学校园(简称“华园”)规划合理、格局大方。满园的树木,高低错落,置身其中,身心愉悦。

    华侨勤奋、爱国,他们心系家乡尤其家乡的教育,认为教育是国家振兴的希望,把资助办学当作自己的天职,以有机会为家乡教育贡献力量而感到自豪。他们的桑梓情怀令人感动!闽南的侨捐工程比比皆是,华侨大学里的侨捐工程就更多了。如今,有几十项侨捐工程分别坐落在华侨大学的泉州和厦门两个校区。漫步校园,随处见到的一幢幢教学楼、
行政办公楼或学生宿舍楼,楼名基本都是有人名字嵌在其中,而他们基本上是这幢楼的捐资者(或子女等亲属),全额或集资,数额都不小。在楼基某处总有“奠基”石,在大厅某处总能见到“……楼志”。这些建筑物上许多字是繁体字,书法精湛,常常惹人驻足观看;而有些建筑物的楼志则是捐款者自己的手笔,从内容到字体,饱含深情,耐人寻味。这使人置身于一种良好的氛围中,不知不觉接受浓浓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于无形中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

    泉州多石,华园里就有几块上面有字的大石头,比如“紫荆园”“春华园”“秋实”等。教学区的“桑梓园”里,巍然耸立着一幢“敬萱堂”。“敬萱堂”的英文翻译是Memorial Hall to Mother。《敬萱堂记》见于敬萱堂(教学楼)大厅左侧墙壁上,字体美观,是捐款者施子清先生在大楼竣工之际(1995年重阳)写的一篇文章,内容如下:

    孔夫于重孝悌、申教化,是以中华美德世代相传。今敬萱堂之兴建,既为桑梓教育略尽棉薄,亦寓崇敬慈母之意。
    家母陈氏苋祖籍晋江古厝。余幼年,家父远渡菲岛谋生。太平洋战争起,侨汇断绝。家母上山落田,买卖估衣,以侍奉高堂,以一裹足妇女独挑全家生活重担,及至抗战胜利。越年,家父自菲旋里,修祖屋,筑新厦,扬教育,敦梓里桑与梓也!孰料天妒英才,谨两三年间,慈父见背。时余年九岁,舍妹出世仅两月。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端赖家母心诚
志坚,含辛菇苦而养育成长。每念及此,感激涕零,深感母爱之伟大。援立敬萱堂以表寸心。赞曰:春晖脉脉,懿范堂堂。五中铭记,三生难忘。筑彼黉宇,表我衷肠。弦歌悠扬,临濮之光。

    旋港晋江南庄 施子清 吴淑敏率子 荣怡 荣怀 荣恒 荣忻谨识
    乙亥秋月于香港雪香斋
    公元一九九五年岁次乙亥重阳吉时落成典礼。

    施子清先生在这篇记里说明了自己捐款的原因,最后的落款也很郑重。到网上查些资料看后,我觉得这篇记应该(也可以)拿到课堂上来——学习《敬萱堂记》就是学习“大语文”,通读《敬萱堂记》对大一新生的大学语文水平也是个全方位的检验。因为:

    (1)身边的名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与我建议学生课外阅读“传记文学”的初衷一致:传记文学对人的影响持久,甚至是一辈子。“传主”并不是一出生就是伟人、名人,也有坎坷和磨难。了解(捐款者兼作者)施先生的生平经历(相当于“人物传记”),可以使我们正视自己面临的挫折与困难——我们都祝愿别人“一帆风顺”,可是其实我们的生活中难免有不如意的事情出现,有思想准备才能够正确对待。

    (2)作者小时候吃了很多苦,创业艰辛,但他不忘祖国和家乡,将对母亲的爱和对祖国母亲的爱结合起来,于1995年捐款300万元人民币,在华侨大学造了“敬萱堂”教学楼,意味深长。“孔夫子重孝悌、申教化,是以中华美德世代相传。今敬萱堂之兴建,既为桑梓教育略尽绵薄,亦寓崇敬慈母之意。”说得多好!“身教”重于“言传”。既孝母又重教,一举两得。敬萱堂为华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场所,而敬萱堂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教材——爱母亲,爱家乡,爱祖国,将三者结合起来;好好学习,做个“孝”子!——谁没有母亲、谁不是母亲“含苦茹辛而养育成长”,可“深感母爱之伟大”的又有几人?当“孝子”由偏正关系变为动宾关系时,我们不该反省吗?

    (3)《敬萱堂记》本身也是一个绝好的教材:①繁体字,可以对学生进行识字教育。②没有标点,可以让学生做断句练习。③楼名中的“萱”指母亲,行文中的“桑梓”指家乡,为什么?出处在哪?这些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自己去“知其所以然”。寻根究底,会发现《诗经》等“源头作品”生命力是多么旺盛!④“赞”是一种颂扬文体,多押韵;《敬萱堂记》是一篇应用文,行文格式尤其是落款的讲究,可以起到示范作用。⑤《敬萱堂记》是书法教育的好教材——书法美观,阅读它就是在审美,无形中接受了“美育”;它是施先生的手迹,而他小时候家境贫苦、买不起纸墨,是用毛笔沾水在地面上练字的!练字本身是需要毅力的,而小施子清这样的练字情景我们可以想见……⑥记中提到“太平洋战争”,跨世纪的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去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历史的真相,思考“战争”在人类史上的作用。⑦我们把目光投向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为他们的成长担忧,可单亲家庭中的顶梁柱、“单亲母亲”的艰难有谁知!⑧每个人都有名字,有“人名学”。施子清先生原名叫施清林,是在赴港之后易名“子清”以表衷肠,曰:“赤子之心,不浊者清。”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几易其名,我们能否从中获得一些新的知识?

    楼名“敬萱堂”而不是其他,一方面显得施先生的脱俗不凡,另一方面则可见施先生的学问功底——只有具备一定古文修养的人,才能取出这样典雅凝练的名字。曾读日本学者富谷至先生的《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书写材料的文化史》,他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最近的体验,“站在历史学的前沿,重问我们的今天”,说在IT时代、脱纸时代的今天,书写材料的变化无疑会给社会情况、人类生活、特别是知性生活带来不少的变化。其中包含着令人畏惧的因素。由纸向存储盘的书写材料的变化所招致的最显著的现象是,不再用笔在书写材料上书写,转而在键盘上打字。其结果,汉字的书写能力显著降低——即使是具备高度识字能力的人也由于打字机的持续使用而忘记了已知的字(所谓“提笔忘字”),无法将其正确书写出来,而且识字能力在短时间内迅速减退。不仅仅是书写能力的丧失——缀合文字进行表现的写作能力退化,有妙趣和深度的佳作越来越少。佳作的缺乏联系着思想深度的渐失,浅薄思想的表现不会成就佳作,两者相互制约。今天正在发生的由纸到存储盘的书写材料的变化,无疑会导致汉字书写能力的丧失、陋拙文章和浅薄思想的横溢。这个社会正面临着修养低落、文化真空的危机。而等在教养和文化的缺失之后的是,甚至不知“亡国”二字如何书写……

    ——深夜读富谷至先生的文章,我感觉后背发凉!相比之下,施子清先生不敲键盘,白纸黑字的《敬萱堂记》,给人一种文质彬彬的感觉,书法古朴、文采斐然,行文简洁又内容扎实——让学生去阅读,一定会有多重收获。

    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人也许熟视无睹、习焉不察,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们到底能认识几棵校园里的树?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积淀,大学精神渗透在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需要我们投身其中,慢慢地品味和咀嚼,否则,我们只能与这些无价瑰宝擦肩而过或者连面都见不到。于是,我告诉学生校园里有块石头上有三字“桑梓园”,附近有座敬萱堂,内有《敬萱堂记》,要求去找到它们,后做作业:境外生抄写并断句,境内生则自选角度写读后感——都要交手写的作业,不得打印。我发现这样的要求带来了非常好的效果:每位学生都用心去做了这次作业,无论是抄写的境外生还是写读后感的境内生,我觉得他们的内心都受到了某种程度的震撼,而我评讲他们的作业又让他们得到了一次绝好的教育。

    除了敬萱堂和《敬萱堂记》外,华侨大学校园里的楼记很多,许多都可以拿来作为活教材使用。另外,可以问学生:林树哲先生捐款的老年活动中心叫“椿萱楼”,什么意思?《永亮锦云楼志》中的“执……牛耳”什么意思?这些都是身边的学问。问学生这样的问题,启发他们去思考,慢慢地,他们就会自己去发现身边的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日积月累,综合能力提高了,语文水平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此外,学校附近的名胜古迹也可以拿来为我所用。比如,问学生:“崇武古城”是个城市吗?——古今词义在变化,“城”在先秦只指城墙,比如《诗经·邶凤·静女》中“俟我于城隅”,《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片段中“都城过百雉”,其中“城”都指城墙;而“城”在现代只指城市,“万里长城”中“城”就指城墙,这是对古义的保留。另,“兵作于外为寇,作于内为乱”(“安史之乱”就是兵作于内),崇武古城与抗击倭寇有关,《左传·僖公五年》中宫之奇谏假道时曾说“寇不可”,这是很有道理的。——崇武古城,不仅是说明词义发展变化的好例子,而且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好教材!古人“游学”以广交朋友、增长见识,今日学生有春游、秋游、郊游,华侨大学学生在历史文化名城里走动、穿行,其实是时时刻刻在学习啊。只要有心,身边处处皆学问。

    有人说:“大学语文”行“大”,姓“语”。《大学语文》的教学,要充分挖掘并利用周边环境及校园文化,因为大学语文是无处不在的!

    (注释乱码过多。略)

    华侨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7BS504)
    [作者简介] 胡萍(1971-),女,安徽歙县人,博士,华侨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学,教育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661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