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研究

张皓:大学语文教材应营造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
【时间:2010/5/29 】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22卷第6期 2003年12月 】 【作者: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 张皓】 【已经浏览4212 次】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第22卷第6期  2003年12月

新世纪“大学语文”教材改革笔谈

    [编者按]据多方信息,一本区别于当下众多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高等语文》将由江苏教育出版社推出。这本由北京大学教授温孺敏任主编,南京大学教授朱寿桐、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中山大学教授欧阳光任副主编的《高等语文》,集合了北大、南大、武大、北师大、清华、西北师大和中山大学等国内重点院校的众多权威教授编写,不久将在全国30多所院校铺开试用。该书的25个专题的目录已在有的报刊上公布。有消息称,这本《高等语文》力图推进大学语文的改革,结束当下大学语文教材的况乱状态。
    上述信息,引起了武汉地区部分多年从事语言文学研究和《大学语文》教学的有关专家的极大兴趣,为了进一步促进《大学语文》的改革,探讨在当今“人文日新”的形势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培养其较高的文化品味,以及《大学语文》如何在这方面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为此,2003年7月30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和《江汉论坛》编辑部举办了一个小型的“新世纪《大学语文》教材改革专题座谈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发表了很多意见,其视线所及已经超出对大学语文教材改革本身的关注。现将他们撰写的文章以笔谈方式刊载,以期引起更深入的讨论。

是《大学语文》还是《汉语言文化读本》?——从《大学语文》的合理定位说起

从教学角度看大学语文教材改革

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定位后的教改设想——简谈大学语文的改革

大学语文教材应营造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与弘扬人文精神的思考

    摘要:大学语文教材应营造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首先,要鲜明地体现出人文关怀与生态关爱;其次,大学语文教材的编选要以经典原著为本;第三,大学语文教材对于经典的阐释以适当的点拨为主,不宜长篇大论,不应越厨代庖,应该给学生和教师留下“填充空白”的空间。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生态环境;教材改革

    在全球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21世纪,我们的文化教育工作包括大学语文教材的建设担负着营造人文生态环境的责任。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的建设工作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并进入学术争论的视野,显然是一种可喜的现象。怎样编好新教材,或者说怎样进行教材改革,我想,首要的一步是更新观念,明确目的,以便营造一种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从而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使之终身受益。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编写大学语文教材的目的曾经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后又定位于培养能力。有名家说:课文不过是例子。语文教材被视为工具,甚至被视为敲门砖。“得鱼忘荃”、“抵岸舍筏”,考完了,文凭拿到了,教材就成了可以舍弃的荃、筏或砖头。文凭、知识和能力当然是必要的,但是还不够。人还要继续生存,不仅需要物质生存,还需要在一定的人文生态环境中获得良好的精神生存。这样,拘泥于“例子”说就不够了。精美的语文课文可以超越“例子”与“工具”,成为大学生的精神生存和日后继续发展的人文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大学语文教材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呢?事实证明是有可能的,那些经典的课文如《诗经》、《论语》、《离骚》、《庄子》、《史记》,陶、王、李、杜、韩、柳、欧、苏等人的诗歌文章曾使许多知识分子终身受用,不仅成为他们成长的人文生态环境,而且融入他们的精神血肉。反之,在当前消费时尚与急功近利盛行的情势下,如果教材编选不理想或使用不得当而被舍弃,那些文化工业的快餐就会趁虚而入占领精神的空间。当然,影响学生的因素太多,语文教材的作用微乎其微。要使语文课程的学习由外在的环境因素转化为内在的精神力量,主要靠大学生自己。从生态学的观点看,生命与环境是互动的关系。作为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和教师,却不能放弃营造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以陶染学生心灵的责任。

    为了营造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大学语文教材的建设是不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突出人文生态特色。

    首先,大学语文教材要鲜明地体现出人文关怀与生态关爱。人文关怀是对各种压迫人的霸权的否定,是对人的异化的匡正,是对人受奴役特别是精神奴役的解放,是对人的生存、人的需求、人的价值和人的根本利益的关心与尊重,特别体现为关怀人的文化需求,关怀个性,关怀弱势者。马克思所说“人的复归”,中国古代儒家所谓“仁者爱人”,鲁迅“救救孩子”的呐喊,海德格尔对“诗意栖居”的诉求等,体现了人文关怀的丰富性。生态关爱或称为绿色关怀,是人文关怀的延伸与补充,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爱护,是对大自然和一切生命的敬重,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精神之关系的高度关注。中国古语云:“生生之谓易。”西方诗人说:“生命之树长青。”人类社会进人21世纪,特别需要绿色关怀,需要适于人性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人既不应甸甸于所谓神灵之下屈从自然,也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肆意榨取之;而需要亲近大自然,融人大自然,善待大自然,与之和谐相处。就大学语文而言,精选一些充分表现人文关怀与生态关爱的课文,正是教材建设的关键。例如,我们读杜甫的诗,体会“人生有情泪沾臆”,领悟“山鸟山花吾友于”,便感觉到人生的甘苦珍贵,花鸟与人相亲相近。读刘禹锡的《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想象将自己融入绿色世界,绿色也化入人生。梭罗的《瓦尔登湖》,启示我们思考每一座山川湖泊的宁静与伟大。张载的《西铭》提出著名的“民胞物与”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视天下百姓为自己的同胞,万类生物为自己的同类。诵读这些内涵博大的文本,将使我们终身感受人文与生态关爱。

    其次,大学语文教材的编选要以经典原著为本。传统教材以经典性课文为主体的模式不宜轻易被否定。所谓经典,是指经过历史淘汰与实践检验而流传的典范之作。例如《诗经》、《文选》、《四书》、《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都是古代学者选取经典文本作为教材的成功范例。新的时代,新的教材并不排斥传统文化经典,可以从历来的典籍中挑选和挖掘具有生命力的名篇,从现当代佳作和国外名著中选择一些精品作为补充。课文中最好有一部分原著全本,如《老子》不过五千字。因限于篇幅,大部分课文只能选单篇原著,但单篇也须用全文,尽量不要节选,以免断章取义。为帮助学生接受,需要编写简明扼要的导语和注释,设计具有启发性开放性的讨论题,但其字数一般不宜超过原著字数,以保持始终以经典原著为主。以经典原著为课文的优点在于:其一,由诵读原著把握第一手材料直接感受和了解古代文化;其二,经典文本代表着人类文化的精髓,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其三,这些文本拥有众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词汇量较大,形成丰富的语言材料;其四,这些精美的文本不仅值得欣赏涵咏,而且是作文的典范,有助于举一反三。总之,以经典原著为本,就是不把它们当作可举可不举的“例子”,而是以学生终身受用为目标,营造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如果仅仅把课文看作“例子”,就可能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是随意选“时文”,将当红一时之作选进教材,不久就过时速朽;二是编者的讲解过多,课文即使是经典原著也成了应证编者观点的例子,“六经注我”,喧宾夺主。教材以讲解为主的弊端还在于使学生不读原著,只要会背先生概括的“要点”就能过关,结果本末倒置。

    第三,大学语文教材对于经典名篇的阐释以适当点拨为主。经典课文多为古代名篇,例如荀子《天论》、庄子《齐物论》、李白《蜀道难》、苏轼《前后赤壁赋》等等,作为教材编者,有必要提供适当的背景材料和注解,需要现代阐释,需要人文与生态解读;但不宜长篇大论,不应越厨代庖,应该给学生和讲课教师留下“填充空白”的空间。因为语文学习的特点是潜移默化,心领神会。我们的教材要有利于促使大学生自主学习,参与讨论,通过本文的感悟获得有效的收益。况且,对文本的解读不应限于唯一答案。提供多方面求解的思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庄子》中有一则“螳螂捕蝉”的寓言,写蝉得美荫而螳螂搏之,其后又有“异鹊从而利之”,庄周见而捐弹反走,曰:“物固相累,二类相召。”对这则寓言过去的解释是讽刺见利而忘身者。今人却发现其中蕴涵着庄子的一种生态关爱的思想。但我们不能强迫学生接受某种观点,可以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参考生态学所谓“食物链”的现象来加以分析评价,允许不同意见的讨论。对于现当代作品例如鲁迅的文本,也需要排除实用性的误读,回归鲁迅的人文意识和生态关爱,但也只能点到为止。此外,大学语文教材的对象是文、理、工、商各科大学生,不必要求具有汉语文学的过于专业化的知识。必须明确我们的目的是营造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

    当前大学语文教材在国内已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市场,各家出版社与各高等学校联手,出版了数量众多的教材。事实上已经为营造人文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我们殷切地希望这些教材进一步提高质量,尽可能为21世纪的中国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可供终身受益的人文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刘正国)

    作者简介:张皓(1944-),男,湖北武汉人,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艺生态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671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