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重要教材

李昱: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第八版)指瑕
【时间:2008/12/17 】 【来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月 】 【作者: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李昱】 【已经浏览7040 次】

    摘要: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第八版)在古文的注释和断句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不明古汉语语法结构和汉语词汇发展史而造成的。

    关键词: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指瑕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渐趋重视,《大学语文》教材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众多教材中,由教育部高教司组编、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齐森华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是最受欢迎的一种。鄙人也喜爱这本教材,也多次讲授过。该教材是主编和其他多位专家学者呕心沥血之作。他们本着与时俱进、精益求精的态度,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多次对此教材进行了修订,精神可感。最新修订本(第八版)已于2005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不过,鄙人在学习钻研该教材的过程中,发现在古文的注释和断句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兹不揣浅陋,予以指出,求教于编者和读者。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告子下》),注:“衡,权衡”。(教材第26页注45)

    按:“权”作动词权衡、衡量讲,先秦已有用例,而“衡”作权衡、衡量讲,先秦绝无用例。《辞源》和《王力古汉语字典》“衡”字均未列此义。《汉语大字典》“衡”字之“衡量”义所举最早例证为汉代语料:“《淮南子·主术》:‘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高诱注:‘衡,铨衡也。’”其实此例句之“衡”字是“称量”义,并非“衡量”义。高诱注之“铨衡”应作“称量”讲。《汉语大词典》“衡”字之“衡量”义所举最早例句迟至清代。从以上几种有影响的古汉语工具书来看,“衡”字之“衡量”义晚出、先秦无用例,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此处“衡”应作“横”解。“衡”在先秦是个常用词,意思较多,主要有:(1)绑在牛角上以防触人的横木。《说文》:“衡,牛触,横大木其角。从角,从大,行声。诗曰:设其楅衡。”(2)车辕前端的横木。《释名·释车》:“衡,横也,横马颈上也。”《庄子·马蹄》:“加之以衡扼。”陆德明《释文》:“衡,辕前横木缚轭者也。”(3)横。《诗·齐风·南山》:“衡从其亩。”陆德明《释文》:“衡,音横,亦作横字。衡即训为横。《韩诗》:东西耕曰横,南北耕曰纵(从)。”(4)秤杆。《国语·周语下》:“律度量衡於是乎生。”韦昭注:“衡,称上衡。衡有斤两之数。”以上诸义均与“横”有关(称秤时秤杆也是横向的)。由于“衡”字常用义多,不堪重负,分化出“横”字,承担其中与“纵”义相对的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义及其引申义。所以“衡”与“横”不是通假的关系,而是母字与分化字的关系。“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高诱注:“困瘁于心,衡,横也,横塞其虑于胸臆之中,而后作为奇计异策。愤激之说也。”按:高注不误。“困”与“衡”相对,“心”与“虑”相对。“困于心”意为在思想上受困,“衡于虑”意为在思虑上受阻,两句意近。高诱解“衡”为“横塞”;朱熹注:“衡,与横同”;“横,不顺也”。“横”有阻碍、阻塞义。在思想上受困,在思虑上受阻,而后才能奋起(想出奇计异策)。这样解释,与上下文义方协调一致。

    2.“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按:此句断句有误,由不明句法结构所致。“以为莫己若者”在语法上讲不通。正确的断句应为:“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此句为“……者,……也”的判断句结构,“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是作句子的主语。此句意为:“俗话说‘听了一百个道理,就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是说我呀。”另按:中华书局标点本郭庆藩《庄子集释》同误。

    3.北海若曰:“……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庄子·秋水》)

    此段话注解有多处错误。

    (1)“而吾未尝自多者”,注:“自多:自我夸耀。多:赞美,自负”。(第71页注31)

    按:“多”,义为数量大,此处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自”是“多”的前置宾语,“自多”即认为自己多(此段“自多”共4见,均是此义),而不是“自我夸耀”。因为从上下文看,是在作量的比较:河伯本以为自己最大,“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郭象注:“言其广也。”),“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才觉得自己和大海相比,简直微不足道;而北海若虽然和江河相比,大到不可计量,却未曾因此就认为自己大,因为自己和天地相比,仍然很小(“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2)“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注:“比:并列”。(第71页注32)

    按:此解难通。高亨注:“按比读为庇。《方言》卷二:‘庇,寄也。’比形于天地,谓寄形于天地也。”高注不误。此句意为:认为天地之间使自己得以寄托形体,阴阳二气使自己得以成形。这样解释,语意上才能既与前文“而吾未尝以此自多”相连贯,又与后文“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相连贯。

    (3)“方存乎见少”,注:“正存有自己见识很少的想法”。(第71页注33)

    按:释“见”为“见识”,误。“见”字之“见识”义出现较晚,先秦未见用作此义。《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和《王力古汉语字典》“见”字的“见识”义所举最早例证都是唐代语料。即使它们断代不够准确,“见”字之“见识”义晚出是可以肯定的,所以此句完全错解。

    “见少”是“被认为少”,“见”表被动先秦常见,《庄子》中除此例之外尚有多例,“少”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见少”与下句“又奚以自多”之“自多”相对,一被动一主动,“少”与“多”也正相对。“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意为:“正处于被认为小的境地,又凭什么认为自己大?”此解于上下文义方顺畅。将“方存乎见少”解释为“正存有自己见识很少的想法”,与前后文义如何连贯呢?

    4.“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注:“恶(wù)乎:怎么可能”。(第84页注10)

    按:“恶”作副词,表示反问,可译为“怎么”。但此处之“恶”不是副词,而是疑问代词,作介词“乎”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等。“恶乎成名”意为:凭借什么成就君子之名呢。皇侃《论语义疏》:“恶乎,犹於何也。”不误。原注将“恶”解为副词“怎么”,又将“恶乎”解为“怎么可能”,此为囫囵吞枣式的理解,由不明“恶乎”为介宾结构所致。这样解释,虽此处似乎能讲得通,但意思上是有偏差的,而且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古文水平也是不利的。例如:《孟子·公孙丑上》:“敢问夫子恶乎长?”《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处不在。’”这两处的“恶乎”若解为“怎么可能”就讲不通。“恶乎长”意为“对什么擅长”,“恶乎在”意为“在哪里存在”。

    另外,“恶”作疑问代词、副词或叹词均读wū,不读wù。

    5.“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报任安书》),注:“推贤进士为务:以推荐贤才为己任”。(第123页注6)

    按:此句标点有误,注解亦误,主要原因是不明此句结构。正确的标点为: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以……为……”是古汉语固定格式,不宜用逗号点断。此句意为:任安劝司马迁应致力于两件事:一是“慎于接物”,二是“推贤进士”。这两件事之间是并列关系,所以用顿号隔开是可以的,不影响语气的连贯。此句由于施事、受事均被省略,从而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若补上省略成分应为:(汝)教(我)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另按:中华书局标点本《汉书·司马迁传》、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文选》所收此文同误。

    6.“仆又薄从上上雍”(《报任安书》),注:“薄从,被迫随从”。(第124页注21)

    按:释“薄”为“被迫”,误。“薄”为“(时间上或空间上)逼近”义,如:薄暮;日薄西山。《释名·释言语》:“薄,迫也。”《广雅·释诂三》:“薄,迫也”;“迫,近也”。《说文》:“迫,近也。”薄、迫同源,为“逼近”义,无“被迫”义。另按:此句前句是“迫季冬”,为避免用词重复,而改用与“迫”同义的“薄”字。

    7.“见主上惨悽怛悼”(《报任安书》),注:“怛悼,悲痛思念”。(第125页注66)

    按:释“悼”为“思念”,误。“惨悽怛悼”四字均为悲伤义。“悼”作“悲伤”讲,古汉语中常见。《诗·卫风·氓》“躬自悼矣”毛传:“悼,伤也。”《广雅·释诂一》:“悼,哀也。”《广雅·释诂二》:“悼,伤也。”

    《方言》卷一:“悼,伤也。秦谓之悼。”释“悼”为“思念”,于古无据。从上下文义看,释“悼”为“思念”也难通。因为“主上惨悽怛悼”的具体表现是上文说的“陵败书闻(李陵战败投降匈奴的奏章上奏主上),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其中何来“思念”之意?

    8.“余既哭而铭之”(《梅圣俞诗集序》),注:“既哭:哭后”。(第409页注31)

    按:由不明语法结构而致误。“哭而铭之”:“而”是连接词,连接状语和谓语,“哭”是动词性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哭而铭之”意为哭着给他写墓志铭,“余既哭而铭之”意为:我哭着给他写了墓志铭之后。“而”连接动词性状语和谓语的结构,先秦多有用例。例如:《论语·先进》:“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庄子·大宗师》:“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孟子·公孙丑上》:“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责任编辑:张叔宁)

    作者简介:李昱(1968-),男,安徽郎溪人,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264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