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课文

张德福:关于《大学语文》教材选篇的思考
【时间:2008/10/13 】 【来源:大语论文集 】 【作者: 张德福】 【已经浏览4863 次】

    内容提要:建议大学语文学会和高教出版社统编一部文理本专通用型《大学语文》教材。教材的选篇要顾及到文言文和白话文、文章和文学作品、名篇和新作、中国和外国作品、文科和理科、议论文和非议论文、雅文和俗文、重道与重文、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讲授和自学阅读等方面的关系。这部教材的选篇,应充分满足文理两科中的任何专业、本专科的学历层次、教学时数的或多或少、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讲授和自学阅读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材;选篇;作品


    近年来,国内各出版社出版的用于各类院校、各个层次的《大学语文》教材,大约有几十种之多。由于需求的广泛,不少院校自行编印了一些教材,这些教材可以说各有千秋,五花八门。比较其所选篇目,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教材的选篇,不单纯是捡来几篇文章印刷了事,而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选篇要有科学性,即所选篇章的难易程度如何,学习这篇文章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解决一个什么问题,适合哪类学生学习,在总体中所处的位置怎样;另外选篇还要有广泛性,内容上、文体上要广;选定的篇目要有代表性、典型性;所选篇目的内容要积极健康,要有人文性、知识性,有的还要有趣味性;从表达方面讲,文章的语言要规范、流畅、得体,逻辑谨严、层次清晰,还要有文采,总之要耐得住推敲、无懈可击。

    建议大学语文学会和高教出版社责成有能力编写教材的院校,组织全国大学语文同仁编写一部大型的《大学语文》教材,这部教材应适用于文理科院校,也适用于本专科学历层次,其选篇要多,足够各院校系别、专业据自身专业特点的选用,其余的篇目,可以作为学生自读的内容,正好适合于文理渗透的需要;当前,学生的语文阅读量很小,讲余的篇章很多,也弥补了学生课外阅读的不足。高中起点的专科院校,其学生的语文水平,不比本科院校差多少,有些还强于本科生,所以也适于用“统编”教材,不过在选篇时也要考虑到他们的总体程度。

    编写《大学语文》教材,对篇章的选取与否,存在着各种关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十分必要。本文从十个方面谈谈对选篇问题的看法。
 
    文言文与白话文。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积累了浩如烟海璀璨瑰丽的文化财富,而各类文章和文学作品更是汗牛充栋,不可尽其万一。当今人们选来学习的,则是精之又精,简之又简,更是万一之万一了。古人之英才贤圣,灿若群星,我们只能捡取最亮的几颗,古人之千古文章,我们只挑选其几个名篇,这些精萃之品类,当然是精思文采之作,何可以一偏之见排斥于外?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章,起于政治风云变化的年代,生于口头语和书面文急遽变革的时代,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推演发展历史。其志士仁人辈出,文章及作品亦数不胜数。以古非今者,似只见松梅不见竹石颇为不可取。所以文言文和白话文都不可以钟爱一端而抛弃其余,选取的比例以各半为佳。

    文章与文学作品。古代所称的文章范围很广,后来随着文体分类细化,文章就主要指称应用文及现今所谓的散文,而诗词曲赋、小说、戏曲之类就属于文学作品了。其中散文一种是跨文章和文学作品两类的。古今文章,“为事而作”,所以其应用性极强,萧统在《文选序》中为文章所分类别,绝大多数属于这一类的应用文。不可排除文章中也有许多写得很有文采,但其应用性决定了“其文朴”、“其言实”、“其理真”的特点。《大学语文》的选篇除了选取好的文章外,还要多选一些文采华美、注重人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作品,而文学作品则恰具其长。所以,诗词曲赋、小说、戏曲都要适当地多选一些。目前,许多《大学语文》教材,诗词选得较多,而其他的文学样式相对少一些,也可能是囿于篇幅的原因,不过,可采用节选的方式,“以点带面”也可窥全豹于一管。如果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外再去寻找全文阅读,则完全达到了节选的目的。

    名篇与新作。名篇是流传选择的结果,经过历史的淘洗,流走了“黄沙”,沉淀了“黄金”。不过有许多“黄金”,在出生的那个年代仍是“黄沙”,后来经过名人的发掘,经过自身光斑的显现,才显出其黄金的本色,于是便流传下来了。也有一些光斑虽亮,但仍被掩于大量“黄沙”之中,因而未被发现,等待后人用慧眼去识别。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任何一篇名作,不是刚生下来就有名的。从这个观点看,我们在遴选名作之外,切不可小视近些年出生的还未出名的作品。也可能他本该就是一篇后代成名的作品,也可能由于你的推举选拔,他就成了后代人们都称善的名作。当我们注意新作时,要特别注意年轻人的作品,因为他们的作品最能体现时代气息,最能表现年轻人的心理感受,年轻作者正是才华横溢之时,他们的作品最受同龄人的欢迎,虽然不大合乎一些中老年的口味。想当年王勃、贾谊一举成名的文章,不都是创作于年青之时吗?

    中国作品与外国作品。一些《大学语文》教材实际上是“大学中国语文”教材。只收中国的作品,自然作为中国学生,理应多接受一些中国文化,但也不能排斥外国文化,尤其在当今开放的年代,中西文化处于大碰撞大融合的年代。环球民族之繁盛,文化之多彩,构成了一个缤纷的世界。我们应多多吸收他国他民族优秀的精神财富,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拓展我们的视野,在比较中摒弃落后的因素,吸收先进的文化。国外的一些哲人、文学家、语言大师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大学生理应学习和继承。如有的教材,所选的培根《论学问》,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以及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作品,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让人感受到了强大的艺术震撼力。

    文科与理科。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适用于文科或是适用于理科的问题;另一个是作品所写作的内容是社会科学或是自然科学内容的问题。“语文”是社会科学又是基础,就决定了不管你是学自然科学的还是社会科学的,都要打好这个基础。不过也有个贴近专业、把学语文和学专业结合起来的问题。当然,所学专业“三百六十行”,如何能结合过来?不过作为一个方向也可以探讨一下。一些好的科技说明文和大众化的科技论文都可以选若干篇,而对于学理科专业的人来讲,既学了语文又结合了专业,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如学医学的可学学高士其的《我们肚子里的食客》,学生物的可学学贾祖璋的《白丝翎羽丹砂顶》,学建筑的可学学茅以升的《桥的运动》,肯定会有裨益的。

    议论文与非议论文。议论文重在说理,以理育人,培养人的理性思维能力,也能敦促人的政治修养和道德修养,六经中的半数和诸子百家的文章都是议论性质的文章。议论文在《大学语文》的选篇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这也是必要的,是《大学语文》的性质决定的。但议论文过多也有其弊端,一是降低了《大学语文》中“文”的素质,不大适应年轻人的接受心理。艺术创作中的其他表现方式,如记叙、抒情、用韵等也产生有极大数量的好作品,记事文中的以事言理、以事感人,抒情文中的以情动人,韵律文中的音乐节奏美,都给人以思想启迪、感化教育、美学享受。而此三种创作形式的“文”往往不同于议论文中的“文”,是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的。另外,当今的年轻人,不贯于接受生硬的说理,而乐于接受寓事、寓情中的理,所以合理地安排议论文与非议论文的比例,是很必要的。

    相应地还有一个重道和重文的问题。中国古代重道的意识很强,凡文章皆应“明道”,“文”也为“载道”服务,因而“文”自身的地位也被大大地削弱了。当然,“文”不可离道,但毕竟“文”有其自身的价值,这是不应被忽视的。在二者关系的处理上,我们当然首选文道俱佳的作品,但对于文采纷呈似乎“少道”的作品也不该排斥,因为它也是充实百花园不可缺少的花卉。

    雅文与俗文。中国古代的文人都是靠三坟五典、四书五经起家的,历代的科举考场就是制造这种文人的工厂,而这些文人就承袭着经典,吐辞必依经,言必称坟典,一代代地、一批批地创造着雅文。这是中国的主流,自然不可忽视。但是一些民间才人,或是落拓的“雅人”,他们生活在下层,也用各种文艺形式创作一些俗文。而这些俗文有广大的受众,深受百姓的喜爱,因而深扎其根,世代不衰。诸如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历代经典的民间故事,千百年来各地流传的戏曲等。让学生通过这“管豹”之见,了解我们先民中的民间艺人也创造出了相当多的灿烂文化,丰富着我们文艺的园地,让他们不要忘记这来自民间的濡养,如要去搞创作,切切记住这创作之源泉。

    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这本来不是个问题,但也成了问题。中学语文与大学语文各应有其自身的性质、目的、要求。但近些年来,中学语文教改,把大学语文和大学中文专业讲授的篇目选去,因而逼得大学讲授的篇目也需要做出相应地调整。其实,这“两家”应坐下来认真研究一下,根据各自的教学目的,根据教育的连续性原则,根据篇章的难易度、知识点以及其他一些特点,分一下“势力范围”,相对稳定一个时期。这样不至于发生同篇文章,你选我也选,你讲我也讲,造成不必要的纸张金钱时间青春的浪费。有人持“讲授的角度、深浅不同”之论,其实不必辩驳,一篇文章能有多少个不同的角度?你还能讲多深?所以《大学语文》的选篇,应避开中学讲授的篇章,中学拓展阅读的篇目也不宜多选。试想古今中外诺大可选的空间,为什么偏去“与人争食”呢?

    讲授与自学。一本《大学语文》教材,应满足学生三个方面的需要:课堂学习、教师规定自读和学生自由拓展阅读。从教师来说,就应计划好讲授的篇章和学生自学的篇章。一般院校安排“大学语文”的课时都不多,要想让学生在语文综合素质方面得到更大的提高,必须要求他们多读一些书,多分析一些作品,这样才能弥补课堂讲授时间短之不足。规定自读的作品要与讲授的作品同步,最好文章内容有某种联系,或是同一体裁的文章;教师要采用导读的方式,即在讲完课后,要导入布置自学的作品,指导学生在阅读时要注意什么,重点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等等。对拓展阅读的作品也要有所指导,最好安排时间统一讲一次,或于绪论中概括强调。总之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努力,达到一个目的,让学生在多读中获得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学生中存在一种惰性,一些对语文不感兴趣的,你不严肃要求,他是不会“光顾”的,针对这种情况,规定自学的内容也应在考核之列,强迫学生“就范”。兴趣也是可以改变和培养的,只要教师精诚所至,学生也会金石为开。

    这部“统编”的《大学语文》教材,有这样一些特点:选篇广博,文道兼丰、适用面广,实用性大,目的性强。这部教材像一大桌丰盛的宴席,它兼收南北大菜、东西名馐、满汉全席、欧美大餐、宫廷名馔、民间小吃,真可谓雅俗皆宜、少长乐享。当然这个桌面是有限的,鲍翅燕窝不可多享,民间小吃只供品尝;至于特殊人类所需的如“猴脑”等品是绝不供给的,那种每餐必以玻璃渣子送饭的,只好请你望桌兴叹了。

    本站链接: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934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