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百科 > 信息时代

张瑜:西方慕课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及其应对
【时间:2022/10/26 】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 2017.09 】 【作者: 张瑜】 【已经浏览418 次】
思想理论教育 2017.09
西方慕课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及其应对
张瑜(清华大学 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摘 要] 慕课已经成为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输出的新平台,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了新的挑战。西方政府与跨国资本大力推动慕课的全球扩张,借助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侵蚀我国教育主权。西方慕课把我国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群体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对象,其教育信息技术优势有效提升了西方国家意识形态输出的效能。应对西方慕课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要维护好慕课条件下的教育主权,确保国家文化安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慕课平台,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拓展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大力建设思想政治理论慕课平台。
[关键词] 慕课 意识形态安全 教育主权 思想政治理论慕课平台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2X(2017)09-0078-06
 
自 2012 年以来,一种发源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新兴教育形式MOOC在全球得到广泛传播,其中文翻译为“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简称“慕课”。目前世界三大慕课平台都位于美国,分别是Coursera、Udacity 和 Edx,吸引了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逾千万学习者。2013年,三大慕课平台开始大规模和我国高校进行合作,逐步在我国慕课领域占据优势地位。慕课创建宗旨被标榜为“把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传播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但实际上,慕课已经成为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输出的新平台,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了新的挑战。
 
一、西方政府与跨国资本成为慕课全球扩张的幕后力量
 
慕课的兴起十分迅速,在短短几年间其影响力已经从美国等地扩展至全球。慕课高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以美国为主要代表的西方政府和跨国资本力量的支持和推动。美国是慕课建设发展的主要推动国,美国政府长期以来积极推动教育系统与慕课平台之间的紧密合作。2014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由Coursera向全美300多万教师提供为期两年的认证证书免费券,以鼓励美国教师通过慕课平台进行教学培训,慕课培训证书将被美国各地的教师职业培训系统认可。与此同时,美国教育理事会大力推动慕课课程得到各个高校的学分认证。美国退伍军人事务署与 Coursera 签订协议,促进美国退伍军人利用慕课平台学习就业技能,提高知识水平。欧盟则发起了泛欧MOOC计划,其中法国教育部主动开发国家MOOC平台,政府投入资金建立法国数字大学。德国建立Iversity慕课平台,联合欧洲知名高校向全球推出慕课项目。英国也启动了“在线大学计划”,数十所知名大学通过 FutureLearn 面向全球提供免费在线课程,由英国国家开放大学统筹实施。在西方政府为慕课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条件的同时,跨国资本积极助推西方慕课平台走上全球扩张之路,把西方资本所主导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扩张到全球。Coursera、Edx、Udacity三大慕课平台的创立和发展都得到跨国资本集团的重点投资。其中,Coursera从创立之初到现在,先后获得包括美国最大风险投资公司KPCB、国际金融公司等多家跨国投资集团的多轮投资,获得的总投资额达数亿美元,而其最新一次投资将主要用于对拉美地区、中国及印度的扩张。毫无疑问,西方政府和跨国资本大力推动慕课建设及其全球扩张,既是要进一步争夺国际教育市场,抢占全球教育竞争的领先位置,同时也正是看到了慕课作为意识形态输出载体的巨大潜力。
 
笔者通过调研发现,Coursera平台上思想文化类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反映的是西方的文化知识传统,诠释的是西方政治文化经典,而关于东方社会与文化的课程非常少,其中仅有的关于中国的课程也是基于西方价值观的立场和视角来进行阐释和讲授的。西方慕课平台通过有计划、有选择的课程设置,在国际互联网上筑起一座西方价值观的布道高台。以哈佛大学慕课“China X”为例,这是一门由美国教授开设的关于中国历史的课程。该课程分为中国的政治与思想基础、中央集权帝国的创建与终结、世界性的唐朝贵族文化、新民族文化、从世界帝国到全球经济、满清时代、侵略叛乱和中国帝制的终结、建立现代中国——国家的诞生、中国与共产主义等主题。2014年10月面向全球开课后,第一期有4万多名学生正式注册学习,其中10%的学习者来自中国。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这门课程完全是以西方价值观的视角对中国历史进行解读和评价,在课程内容中充斥着大量的偏见和错误观点,包括割裂中国历史朝代的延续性,否认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存在;以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曲解孔子的思想,力图证明西方价值观的普世性;贬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丑化毛泽东等中国革命领袖,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等。总体而言,在西方政府和跨国资本集团的主导下,西方慕课平台无论是课程结构还是内容设置,都在极力展现西方意识形态的优越性,大力宣扬资本主义国家的“普世价值观”,日益鲜明地表现出其作为西方意识形态输出新管道的特征。
 
二、慕课教育技术优势强化了西方国家意识形态输出的效能
 
从世界范围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信息技术在不断推动着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慕课作为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与“以学生中心”教育教学模式的结合体,是技术改变教育的又一个新产物。但无论其技术和形态如何变化,课程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教育主渠道的性质不会发生变化。美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者阿普尔在其《意识形态与课程》一书中认为,课程知识不仅仅是一个分析的问题(什么应被看作知识),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怎样组织和储存知识以让儿童获得和掌握它),更不是一个纯粹的心理学问题(怎样让学生去学习);相反,课程知识的研究是一个意识形态的研究,即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在特殊的机构中,特殊的社会群体和阶级把学校知识看作是合法性知识。简言之,课程是主流阶级的权力、意志、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体现和象征,它实际上是一种官方知识,是一种法定文化。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透过其新技术的外在形态,我们要认识到西方慕课的实质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全球输出的新形式,是信息技术条件下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全球传播的新形态。笔者对近年来进入到我国的一些西方名校慕课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这些课程实质上就是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核心课程。例如,耶鲁大学慕课“美国成文宪法”是一门系统讲授美国宪法及其相关历史与政治内容的课程,该课程的主讲教师把美国宪法的诞生称为“伟大的创举”,“美国宪法是证明人类可以建设良好政府的最后希望”;斯坦福大学慕课“民主化进程”以西方民主作为“普世价值”标准,对其他国家政治制度进行批判,课程主讲教师把中国列为一党制威权政体,并称中国政府是“不负责任的政府”,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否定;哈佛大学慕课“新媒体时代的保密与新闻业”极力推崇西方新闻自由主义,课程的一名讲述者批评中国的新闻机构“是完全为政府建立的,完全为政府说话……在中国,新闻都是和谐的,完全为政府颂扬功绩的……类似中国这样的新闻毫无自由”,等等。这些课程作为美国意识形态教育的核心课程,凭借慕课技术应用及其全球扩张,产生出意识形态输出的强大势能。西方慕课一方面保持了课程教学的基本形态,包括教师授课、课后作业、问题讨论、课外阅读、测试评估、课程认证等方面,这些规范的教学环节设计尤其是学分认证的诱惑对课程学习者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与此同时,西方慕课平台注重发挥其国际互联网传播、新兴教学技术、跨国学习社区以及大数据分析手段等特点和优势,增强了对全球学习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大提升了西方意识形态的输出效能。例如,在哈佛大学慕课“China X”中,主讲人邀请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中国历史进行专题解读;课程教学也不限于文本,经常通过游览博物馆中有关中国文物的展区作为课程内容的实景呈现。在教学视频之外,课程还提供了由美国拍摄的反映中美关系、中国“大跃进”运动、中华民国国歌等内容的音视频资料,线上的学习社区中会设置不同主题的问题供全球学生交流和讨论。然而,这些教学新技术新工具却成了主讲者曲解中国历史、误导学习者的有效手段。课程主讲人通过展示一些中国文物的实物图片和考古发现的记录影像,以此作为“有力”的实物证据来否定中华文明史的连续性,其目的是打着“还原中国历史真相”的幌子混淆视听,希图消解中国统一的历史。课程还积极利用慕课平台的网络互动和话题引导来达到错误观点的传播效果。该课程设置的讨论题提出:“如果蒋介石在1949年之后继续统治中国大陆,中国今天会是什么样子?”这样的一些回答在教师引导下被广泛讨论:“如果蒋介石继续领导中国,中国将会比现在更好,中国共产党的出现导致中国失去了30多年的发展时机。”可以说,正是基于对国际慕课平台的主导,西方国家的“文化霸权”和意识形态话语权得到增强,提升了其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能力。
 
三、西方慕课以我国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群体为主要渗透对象
 
慕课的学习者主要是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群体。青年学生群体富有活力和创造性,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思想发展尚处于变化阶段;知识分子群体是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群体,在知识传播和文化生产方面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能够对整个社会的政治观念、文化思潮产生较大影响。西方国家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很早就开始重视通过国际教育文化交流活动实施意识形态输出和渗透。“通过学术讲座、国际会议、学术赞助、教育文化交流等精英文化的途径,把自己的政治理论、意识形态输入到对象国,影响该国的知识分子,使这些国家的知识精英接受和传播西方的文化精神,改变对象国的知识传统,最终实现文化渗透和文化冲击的目的。”长期以来,我国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群体一直是西方对华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对象,而新兴的全球慕课平台更大大提升了其渗透的对象规模和影响效果。从近些年来一些西方名校慕课受到我国高校学生广泛追捧的现象来看,西方慕课精准定位于我国的大学生和青年知识群体,所产生的意识形态渗透作用不可低估。2013年清华大学在线教育机构开展了一项关于全球慕课的中文学习用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慕课学习者中18-25岁的用户最多;从社会职业类型来看,学生群体所占比例超过一半,达到55.5%,在职人员占40.3%;从学历分布来看,以高学历学习者为主,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习者比例超过调查人数的80%。同年的另一项调研显示,我国慕课学习者在平台使用方面以美国慕课平台“三巨头”为主,即Coursera (87.37%)、Edx(24.75%)、Udacity(20.2%)。而且在学习者中,出现了规模可观的高中生群体,说明慕课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基础教育阶段。笔者在清华大学调研发现,西方慕课对学习者的政治认知和价值观念能够产生较大影响。总体观察西方国家对我国开展意识形态渗透的策略和方式,我们可以看到,以好莱坞影视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产业在我国大力推销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而西方慕课的大举进入则是通过高等教育平台营销其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系统化知识和理论体系,由此西方国家对我国构筑起载体多样、内容互补、对象广泛的意识形态渗透体系,进一步加大了对我国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思想争夺。
 
四、西方慕课借助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侵蚀我国教育主权
 
教育主权是国家主权和文化主权的逻辑延伸,教育主权自身也是聚合性的,其核心层面的立法权、司法权是刚性的,教育管辖权、投资权、运行权、产权、信息共享权则属于弹性层面。从表面上看,慕课的全球开放、免费学习等特征使得国际高等教育呈现出一个开放竞争的新局面。然而实际情况是,由于西方国家拥有一大批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优势,西方慕课平台通过名师授课、课程共享、学分互认等机制,打破了高等教育的国家边界,把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势位”转化为影响世界高等教育的话语权,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西式教育”、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在此趋势下,世界开放教育资源的共享变成空话,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强势文化”单向地向世界输出。美国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中心主任菲利普认为:“Coursera、Udacity等 MOOC 界巨头,已经各自开发出一套能够反映其教育思维的教学标准。它们显然会将此教学标准维系下去,而这无疑会进一步巩固西方教育法的统治地位。”通过慕课平台进一步抢占国际高等教育话语权、挤压发展中国家的本土文化,西方国家由此得以逐步侵蚀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主权,最终形成西方对世界教育主导权的深层控制。
 
具体而言,西方国家凭借其教育资源优势、资本优势、技术优势打造全球慕课教育平台,通过国际服务贸易、教育主权让渡、数据资源占有等方式对发展中国家教育主权形成侵蚀。首先,全球慕课催生出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新业态。当前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器。而慕课的出现模糊了原有的教育服务贸易承诺的框架边界,使全球教育服务贸易在跨境资金结算、课程证书认证、商业社区存在、师生人员流动等方面产生出许多新的机制。教育服务贸易与新教育信息技术平台的叠加,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产生了新的形态。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互联网课程裹挟着西方价值观、意识形态,“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席卷全球,直接或间接改变世界各国的教育理念和学术观念,产生新的文化殖民主义。由于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跨国教育的重要输入国,西方慕课的全球扩张对于我国的教育和文化安全带来新的挑战。其次,慕课的全球扩张引发教育主权让渡的新问题。教育主权让渡的实质是各国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把自己所具有的教育权力部分出让,交与国际组织或超国家体使用,以期实现参与、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发展本国教育、更好地培养人才、壮大国家实力的目的。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在GATS的教育主权让渡中除境外消费做了较大让渡外,在跨境交付、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等三类服务提供方式中让渡的权力较少,这种谨慎让渡思想和做法基本适应加入WTO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然而,全球开放的互联网慕课平台极大冲击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主权让渡,实际上慕课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学习者所在主权国家的管控,从而成为教育主权让渡领域中的一块“飞地”。再次,随着慕课平台的全球应用,大量的在线教学数据和用户属性数据在世界各地产生,这些数据不但具有巨大的文化与经济价值,而且影响到用户所在国的数据主权。Coursera、Udacity、Edx三大慕课平台都是在美国创立,因此美国可以获得全球任何地方的用户数据。其结果是,数据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却被美国企业所掌握。教育大数据是信息时代的战略资源,关乎国家的战略安全,对经济、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西方慕课平台进入我国后所导致的教育数据安全问题,提升数据安全意识,维护国家教育主权。
 
五、应对西方慕课意识形态挑战的思考
 
第一,维护慕课时代的教育主权,确保国家文化安全。教育是民族的血脉传承,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一个国家要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确保享有充分完整的教育主权。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国家安全面临着一系列复杂而严峻的挑战。面对中国经济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西方国家把思想文化的争夺放在了更为显著的位置,以图在文化倾销和教育扩张中进一步垄断世界文化的主导权,维持“西方文明”的优势地位。西方慕课全球扩张所造成的教育主权侵蚀,是西方文化殖民的新形态,其带来的教育主权问题涉及我国文化安全、信息安全、政治安全等诸多方面的国家安全,中国教育应当将维护教育主权作为新形势下推进教育发展的核心原则之一。教育主权作为国家主权的一部分,表现为国家政府行使本国教育事务的最高权力,拥有教育事务的自决权和自主权。面对西方慕课在意识形态领域带来的新挑战,我国各级教育部门要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模式,从完善政策制度、开展理论研究、加强舆论引导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出台政策、完善制度,建立健全对国外慕课课程引进的审查机制,对于违反我国法律法规、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容采取有力的管理措施。高校要提高政治意识,不但要加强课堂管理,严格落实“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明确要求,不给违反宪法和法律的错误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同时,对于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教育教学阵地要给予高度重视,合理使用西方慕课,对西方意识形态的课程内容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和研判,主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利用高校课堂、讲坛做好讲清、辨明的工作。主流媒体要加强对西方慕课意识形态渗透的调查报道,对西方慕课带来的教育安全、文化安全等问题给予足够关注和深度报道,形成“中国立场”的舆论导向。
 
第二,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慕课平台,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全球化的慕课平台已经成为国家间文化软实力较量的新战场。应对西方慕课的挑战,我国在进行依法管理、有效监督之外,还要积极、自觉地打造高质量的中国慕课,实现中国教育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打破西方文化霸权和话语权垄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慕课平台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和国际传播的新阵地,我们要从应对教育国际化挑战、国家教育全局和人才培养战略的高度把握慕课教育的发展趋势,制定慕课建设发展的国家战略,集中优质资源,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高水平在线教育平台,打破美国三大慕课平台的国际垄断地位,建立中华文化和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在具体实施方面,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投入是慕课建设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应将我国慕课建设列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加强顶层设计,进行系统谋划,推出规范和促进国家慕课平台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和机制。高校应充分发挥慕课建设的主体作用,主动把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在线教育优势,在建设共享慕课平台、提供高质量慕课课程、探索有效慕课教育方式等方面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特别是要重点建设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优质慕课课程,利用新型教育信息技术展示中华文化魅力,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力,加强中国话语体系的国际传播。要引导和规范市场资源对慕课建设的参与,增强我国慕课平台的发展动力;集中各方优势力量建设、输出一批优秀慕课,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第三,拓展我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大力建设思想政治理论慕课平台。针对西方慕课对大学生的思想冲击,我国要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利用慕课平台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建设,运用新型教育信息技术和在线平台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把握新形势新问题,坚持与时俱进,主动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慕课体系,拓展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要把握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接受方式的变化,不断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实效性,在网上意识形态斗争的新战场上保持清醒头脑,做到寸土必争。清华大学于2014年9月在全国首先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慕课,2015年实现本科生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部开设慕课课程,至2017年5月,校内外的学习者总人数已超过20万人。清华大学开设的“毛泽东思想概论”(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慕课课程于2015年登陆Edx面向全球开课,迈出了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走向国际的第一步。从一些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慕课建设经验来看,慕课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改革创新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了显著效果。国家教育、科技等相关部门应加强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鼓励引导更多高校利用慕课平台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在互联网时代始终引领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成长。
 
参考文献(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531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