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写作 > 创意写作

创意写作峰会上,大拿们都说了什么?
【时间:2020/9/3 】 【来源:雷勇、李雪雯 西窗创意写作工作坊 2018-11-21 】 【作者: 葛红兵等】 【已经浏览1365 次】
葛红兵:
齐心协力推进创意写作学科发展
 
       首先我要代表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欢迎,这是一个一年一度的创意写作学术界、教育界和产业界的盛会,大会从15年创办,一路走来,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它见证了中国高教创意写作学科的创生和发展,也见证了中国创意写作创作界与教育的联结,它是学科的盛会,也是写作界的盛会,它见证了中国创意写作事业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我们大家的友谊。
       大会2015年在何建明主席的直接主导下,由中国作家协会所属中华文学基金会、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发起主办,由上海市华文创意写作中心、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中心、澳洲拉筹伯大学网络中心、《探索与争鸣》杂志社承办、协办了第一届会议。第一届会议的时候,我们把它定义为国际华文创意产业界文创人员、职业作家、写作教育者的行业大会。大会旨在促进华文创意写作人才的培养,促进华文创意写作作品的培育,促进华文创意写作事业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促进华文创意写作人才、作品与创意产业、公共文化服务的联结,推进华文创意写作人才资质的国际交流,推广华文创意写作教育教学及学科研究。
       第一届大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量的共识,并且以宣言的形式对外发布。大会认为,随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国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创意写作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事业的基础性力量,完全有必要在高校建立创意写作学科。大会倡导中国学术界与教育界,研究创意写作理论,改革中国高校中文教育教学培养机制,创建中国化创意写作学科,为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专业创作人才和具有原创写作能力的创意产业核心从业人才做出更多的工作,同时加强创意写作与文化产业、事业的连结推广创意写作的社会化。
       第二届大会的时候,我们提出的主题是“建设中国学派的可能性,创意写作走出校园和产业结合的可能性”问题,也是在那届大会上,我们请来了写作界的企业界和从业领袖,阅文集团的加盟,让我们获得了业界的支持和连接,那年,我们除了在高校组织了高端研讨活动之外,还在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的扶持下,同时组织了华文创意写作周活动,请来了作家、企业家,组织了作品发布会,研讨会,很好地阐释了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大会的第二主题:打造中国创意写作界自组织平台,开发世界性华文创意写作文化品牌活动,促进世界华文文化创意产业原创力提升,原创作品的创作和原创人才的培养。在第二届大会上,大家提出,中国创意写作学科的建设应该和中国历史传统、中国现实状况结合,建构中国学派,展现中国气派。
       今天看来,第二届大会提出期待社会认可创意写作,期待创意写作走出校园,走出课堂,与广阔的社会生活结合的设想与呼吁,依然是有其现实价值的。创意写作学科被教育界的认可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教育部也在相关文件中正式提到创意写作,但是,离社会的广泛认可,创意写作界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创意写作需要走出校园和课堂,去证明自己的产业前景和事业力量,证明自己它在创新中国战略中不可忽略的地位和价值,也的确,中国正由生产型大国、服务型大国向创新大国和创新型驱动型发展大国转型,这个过程中中国需要全新的创新战略,不仅仅是要把科技创新看做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也同时要把文化的创意创新当做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在这个过程中,创意写作作为其核心底层支撑性学科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和认可。
       第三届大会,我们与高教出版社合作,把建构中国创意写作教育教学高地当做主题,我们主要讨论了创意写作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推广问题,创意写作不仅仅是高校的探索行为,同时也是在逐步想中学和小学渗透的全民教育行为,它把创意看做第一位,把写作看做是创意实现的基本主张,它把人人可以写作写作可以教授的主张带向了更加广阔的层次,正把创意教育推向更加广泛的教育领域,第三届大家也提出了对创意写作学科超速扩张的担忧,我们的基本理论研究、基本实践实验,我们对创意写作能力评估、潜能激发,创意写作中的分体写作方法,创意写作与产业及文化公共事业的关系的研究,等等,在中国,这些还是刚刚起步,尤其是创意写作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建构,我们还没有脱离向海外学习的阶段。我个人认为,第三届大会,是一个中国创意写作教育教学法的大会,它标志着中国创意写作学科在教育界由寻求创生和对创生的认可,而走向学科自觉甚至反省。
       各位代表,各位朋友,我们非常荣幸地迎来了第四届大会,我们建议成立中国创意写作教育教学联盟,创意写作应该首先在教育界凝聚更大的共识,获得更大的认可,形成教育界创意写作交流讨论的专有平台,为创意写作教育教学事业的推动和发展,为将来推动中国创意写作学学会的成立奠定基础。
       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大会过现在和将来,都是中国创意写作界最重要的盛会,它不余遗力地推动中国创意写作的发展,以中国创意写作从业人员、教育专家及专业作家为主体,团结在世界舞台上拥有重大影响力的华文作家、写作教育家及国际友好人士,推动华文作品的发布、产业对接、交流、研讨。大会希望联结国内外创意写作研究者、创作者,联结写作者与企业家,共同推介创意写作理念与方法,实现创意、创作与产业转化,促进华文创意写作事业健康、繁荣、可持续发展!
 
阿来:
当我们谈论文学时,我们谈什么?

       这次会议邀请我谈谈自己的创作经验,我认为最大的经验还是阅读,要把一本书读五遍以上,你才能领会它的创作精髓。
        我自己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系统学习过写作。我早年曾经读过一本书,这本书对我的创作影响很大,是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小说鉴赏》,我是后来到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作家工坊中才知道,这本书是美国创意写作的正经教材,正式具体细读作品来教授写作。
       后来我做编辑的时候,我们杂志编辑部有一部写作教程,是詹姆斯·冈恩的《科幻之路》,我也是后来才知道,詹姆斯也是在美国教创意写作。
       所以我现在已经慢慢改变了观念,我认为写作无论是技巧还是观念,都是可以传承的,没有比绘画、音乐更特殊。如果只讲个性、天分,而忽略了最基本的知识和技巧,那一定是一种不完备的态度。
       然而,写作到底要教到什么程度?这才是一个问题。我们今天的教育过于耳提面命,事无巨细。我觉得饿应该启发受教育者,发挥其主动性的一面。
我在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时,在那边呆过一个学期。我就问院长:创意写作到底怎么样?
       院长回答说:我们确实培养了一批比较重要的作家,但是也有一些作家被我们教坏了。比如拉·艾莉森,写了《看不见的人》,前期作品非常好,后期就很平庸。艾莉森就是被我们教坏的作家。
       所以,到底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确实是一个问题。我们的中小学,就是因为教得太过分,所以我当初最讨厌语文老师。就是因为把每篇文章都分析得太过。
       我读到苏珊·桑塔格的《拒绝阐释》一书,就是反对文学的社会政治学批判。文科教学,最怕的就是过度阐释。我们的教学主要是意义阐释,而不是方法分析、语感培养。所以我认为文学创作教育应该从最基本的语感建设、形式感建设去出发,而教学方法,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分寸”。要培养我们新的感受力。那些仅仅从构思上、情节上出奇出彩的作品,我认为不叫创新,创新是我们面对新的生活和现实,如何处理,需要新的语言和感受,这才是创新。
       网络文学只是介质上出新,内容新不新是个问题。它的题材,很多民国、明清时候都有了,其实内容很旧。所以网络文学的建设,应该是用新的介质,呈现新的审美系统中,新的语言和观念,更多去表现当下生活。
       但是我们的文学教育没有让他们面对新问题、新现实,没有培养他们艺术的勇敢,伴随着牺牲的勇气。没有培养出面对和消化新生活的理想者。美国有一名诗人,卡尔·桑德堡,他就在描写当时的城市生活,描写芝加哥产业分工时,钢铁工人不敢罢工,他就表达了疑问:美国,你已经长出钢铁的身躯,我们还没有长出钢铁的胃,消化你、吸收你。这位诗人敢于面对新生活,就留在了文学史里。
        因此,我们文学创作教育应该真正从审美路径进入,而不是从社会政治学进入,去发现的表达系统——“语言”,去产生新的语言经验,者确实任重而道远。

尹鸿:
让人回到故事的中央——从《无问西东》说起
 
       故事是创意写作的核心,故事是人类的原始需求,故事是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双重超越。
       文学是人学,故事即人事。
       我们现在的电影之所以还不够好,就是因为很多故事是没有“人”的故事。电影里的人成为一种概念、功能和消费符号。
       我想借用我们创作的《无问西东》来说明以上。这部电影讲述了四段故事,其实是很多故事,压缩到了四个人身上,但都是真实的故事。《无问西东》的所有人物都是真实的,我们把事件加在一个个人身上。
       电影之所以能呈现出那种高贵的气息,主要因为不是概念符号,而是来自故事当中人的高贵。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和精神个体,人的行为是从人性选择出发。所以我们的人物设计是从人物的“内在动机”出发的,而不是脱离人性的“外在目标”。到最后看见众生、自我、光明和梦想。
       如果把一个人物从个性中发掘好,那么一定会呈现出普遍性。我最后想借用歌德的话“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人在创意、创意在人。学会理解人,学会与人沟通。以前我们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还要加一句“识万种人”。要懂人心、做人事。
 
KyleMuntz:
美国和中国的创意写作

       美国如今的教育理念:教室中去中心化、没有标准答案,老师引导,进行个人探索之旅。
       我在中国教《小说写作》这门课,我认为它是高级英语教育中重要一维。虽然我面对的学生很多是学西商务英语或其他专业领域英语的。
       美国创意写作的形式:教学形式:学生写作、文本讨论、同行研讨。
       内容指定:长篇或段篇,进行模仿和批判。包括小说的技巧、用词、感受、角色等。去模仿、欣赏和享受。每门课规定的名著不一样,每个老师也都能以读到有效的视角去欣赏文本。
       写作作业:每周一个小作业。或者规定文本,去模仿和体验,描述、使用隐喻等,每学期完成2-3个完整的故事。
       最好的方法就是实践,师从专业作家,最终找到自己的风格。文本的选择旨在接受不同风格。
       一个好的作家首先得是好读者,课堂讨论占比重很大。但是在本科课堂中,还是传统讲授形式比较多,研究生则偏重自由讨论,老师只是其中之一,学生主导批评,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观。写作不仅仅是技巧,而是对自我进行探索。自己如何看待写作这件事情。
       在中国教授创意写作经验:山东大学教授的时候,学院老师很怀疑,第二语言如何写好小说?学生们首先会犯下很多语法错误。但是很多学生会全勤投入,许多学生也能写出很好的小说,最终坚持下去写小说的人并不多。
       创意写作更适合英语水平高的学生,但是去锻炼英语,却更合适、更有效。在美国和中国教书,经典教法却不会改变。都是进行多次仔细讨论和指定问题,进行课堂展示。教师为主导,学生则为主体。
       在我的商务英语的课上,学生也很喜欢创意写作。中国学生的进步更为明显,远程提交作业,我会认真修改。但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只有少部分学生会继续写小说。这是高级英语习得的最佳方式。它会带来全新的表达方式、阅读和分析方式。促使学生能力提升,而且能以更预约的方式克服距今,去交流、创造语言、激发想象力。更热情地通过创新来提升英语。
       虽然像哈金、仇小龙、李一云这样的华裔英语小说家并不多见,但是希望以后能更多。

王宏图:
创意写作与经典文本阅读
 
       王安忆在《小说写作》这门课上,提到现在的学生不仅没有写作和表达的冲动,连看书的冲动也没有。
        现在社会上弥漫着一种丧文化,似乎地平线都闭合了,体现在不爱读书等多方面。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经典读了太多,影响了自己去发挥创意。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日记里提到:“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标新立异,都要离群索居,以自己的个人思想和感情为起点从头做起。”所以从后浪漫主义开始,都以模仿为耻,而且刻意隐瞒外在作家对自己的影响。
        其实思想的闭合和阅读的闭合有关。创作的起步实则是对某种类型的经典文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模仿有关系的。不仅是技巧的模仿,还是精神的模仿。
       我们现在的文学面临的是一种零和游戏,非此即彼,非黑即白。众生喧哗,而且思想观念上容易产生极化。这可能和外在科技的发展有关系:个体的渺小、无能为力、人的智能被剥夺。如果以后,人工只能已经发展到了不依赖于以前的数据,能自发采集数据,那么人类的末日可能真得来了。
       经典文本对写作启示还是有的。我们现在的学生,提交的小说大多是校园小说和校园爱情,他们的经验很惨白。但即便如此,也可以学习法国作家莫里亚克《爱的荒漠》,也是表现青春成长的。中国也有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
       除了个人成长,还有很多表现对共性生活的理解,有很多范本。比如《罪与罚》。这部小说讲的就是一个大学生杀死了一个包租婆,然后进行忏悔。其实这也是当时思想实验小说“超人哲学”的产物。它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一种朦胧的萌芽现象。还有《群魔》,虚无主义的群像,作者的预见。托马斯·曼的《魔山》,欧洲一战前期的思想交响曲。和我们现在有某种相似的地方,各地都像一团火。旧的时代要终结,新的秩序还没有开始。抛开意识形态来看,我们现在似乎也如此。还有萨特的《苍蝇》等。自由一旦在人的灵魂中觉醒,神也无法控制,所以必须要激发人的内在力量和勇气。路翎《财主底儿女们》,是一种青春成长叙事。其实里面包含了很多中国精神资源和西方资源。宝贵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西方的新教伦理精神、酒神精神等。打通中西,以此孵化出新的中国精神,才是独特的。培养出这种精神,与现实相扣,才能更有价值。
 
刁克利:
大众写作的表征与影响

       我们现在文学界,在文学批评里谈了太多,理论研究太多,但是离实践太远,所以应该回归到实践。我对当下有一个判断:大众写作的时代来了!
       第一,写作人数众多,写作目的不尽相同。有些为了表达,有些为了发达。
       第二,写作的种类变多了,各种类型产生。类型文学、软文、剧本、宣传语等等。现在又很多地标建筑,人文景观阐发、校园的标语、生日贺卡等,都有“诗意策划”,都越来越有创意。
       第三,发表途径增多了。包括书、网络、甚至还有机场广场、厕所等。
       第四,人人都是帝王。在自己的写作王国里,很多穿越小说中,人人都可以当王。但是我们现在还有很多没有写到。比如家政服务、创业者、外来户等等。在这个大时代,很多旧人物的新面貌我们还没有注意到。
       第五,要有直面现实的勇气。把真实事件写出来,敢于写出来。
       所以就面临一个问题,到底要写什么,怎么教?要教他们创作的秘密。现在技巧差不多已经够了,但是如何把材料组合起来,更应该从骨肉联合起来。那就必须要问,为什么写作?这样一种动力。
       好多人认为作家不食人间烟火,其实一饭一粥对他们来说都有影响。研究他们如何超过世俗生活,既对现实关注,更要注意作家对现实的超越。
       怎么教?一个方法就是阅读经典,学英语想练口语就要找更好的人,学文学也要学经典。但丁的写作,就是对空间的拓展。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城市(地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资源,要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才是大作家,能有超越同时代的人的见识。这才是伟大作家的勇气和秘密。舞台的有限性和舞台的无限性。荷马史诗,一共只写了三四天,却展现了十年战争。最初的对时间的剪彩。写传记,应该向中国传统学习,中国的传记是很好的。不仅给人做传,还给山水作传。我们每个人去给自己身边的人做传,给家乡山水做传,也很有意思。
       那么创意写作究竟研究什么?
       1、类型文学特色,类型学肯定很重要。
       2、传统资源现代发掘。
       3、写作的艺术、文学创作艺术史、作家史。
       创意写作的作用在哪里?
       1、对人的影响,不一定能成为作家,但是能更体 谅人,更理解人的运行。
       2、能够改善社会和文字的环境,更柔软尤里耶更温暖。
       3、记录现实的生活,对时代的见证很重要。
       4、提升文学品质。
       对于作家的理解,我认为有三种。作家其实既是文曲星,又是文曲星下凡。第一是职业化作家。通过写作来谋生。第二是艺术化作家。那些衣食无忧的大作家可以追寻更高艺术性。进行艺术实验。第三是类型化作家。在某一写作领域有过研究。

吴岩:
科幻未来主义与当代写作
 
       阿来老师提到的詹姆斯·甘恩,现在还没有过世,至今仍然活跃在科幻文学界。科幻文学和其他小说不一样,培训非常重要,不教不行。美国有一个“号角”培训班,40%重要科幻小说家都在这里培训过。现在中国最有名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写了《三体》,获得了克拉克奖。这个奖是奖给想象力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的。
       我们南方科技大学成立了“科学与人类想象中心”,主要研究想象力和脑科学,是科技前沿的一个预判。我们认为科幻创作与科幻培养非常重要,但是中小学中很少见。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未来对现实的加速入侵现象越来越明显。未来已经来到。未来是昨晚到的,冲入我们的现实当中。所以我们要更早去设想一些预案,因为另一个科技现实正在来临。比如华大基因,排列人体基因,告诉我说未来人类永生可能不是梦想,下一代很可能是永生的。是多世纪的生命体。
       但是当今的科幻写作与科技发展严重不匹配,与这种现实差距都很明显,作品思想内涵远远不能匹配。我们说,《三体》只是对过去时代的一个总结,虽然这样的作品很少。那么创意写作要有面对未来的使命,必须在“未来已经来临”的眼光下去看未来。“幻想”是被鼓励的,感受要大于理性。技术有底线,伦理有底线,但是科幻没有底线。科幻未来主义对去未来主义的批判继承,应该是乐于面对未来,乐于开放的。不要把人类当成中心。
 
西渡:
创意写作可以教吗?
 
       我当年读北大的时候,第一堂必修课是:北大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其实这不是陈平原主任说的,而是在1952年,北大第一任主任杨晦说的。但其实大家有误解,北大中文系还是培养出了很多作家。中文系之所以这样说,就是让大家不要抱着一定成为作家的心理来读北大中文系。所以最后反而成就了很多作家。
       关于文学创作能不能教,中外皆有争议。诗歌写作需要天赋似乎多一些,小说写作技巧的要多一些。涉及理性的是可以培养的,比如人生经验、意识、语言、方法、结构等。主要是如何对待非理性的问题,比如天赋、直觉、想象力、情感等。其实非理性也是需要激发的,需要进行自我训练。
       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经验去发掘深意,这也可以教。把语感培养作为重要一个环节,在写作中需要将这些经验置换为一种非理性的形式感,具体发生作用时,转化为一种语感,使之成为自然流露出来的东西。
       我在开设一门“大类平台课”——“中国现代诗歌鉴赏与写作”,就觉得能不能写作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创意的能力,这应用的场景是很多的。比如80、90年代最成功的书商,都是诗人,他们拥有一种能力,把握市场的直觉。等到功成名就时,又辞去媒体、商业、市场监管,回过头来专事写诗。
       此外,我觉得欣赏诗歌的能力和幸福能力有关。刚才有老师建议读《小说鉴赏》,其实和《小说鉴赏》一起出版的还有一本《诗歌鉴赏》,只不过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中文版,这本书对与现代诗歌教育由非常大的参考。
       创意写作具体目标:各个学校是不一样的。清华大学90%都是不就业的,都是研究型的继续深造。因此我就特别注重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新知识脉略和线索,不能仅仅以当代诗歌为素材。

 

朱大可:
汉语写作的核心价值
 
       我对创意写作的态度是:祝贺走向成熟,但是不要寄望太高。
       因为创意写作面临以下几个挑战:
       第一,现实经验的惊悚性和文学经验的虚弱性。比如最近重庆的公交车事件,文学经验就赶不上。文学所描述的经验和现实经验的差距特别大。
       第二,世界文学的衰退。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基本上已经消耗完了。后发劣势倒很明显,表现在文学上。另外诺贝尔文学奖也遇到了伦理危机,作品也越来越弱。新媒介蓬勃发展,阅读文学的人越来越少了。
       第三,我不太赞成直接把美国创意写作搬过来,需要进行改造。我们对创意写作的态度和西方的期许不一样。西方人家读好几个博士,主要是为了打开生命空间。我们的写作就是和饭碗有关,所以很多人抱着极大的希望,就一定会失望,毕竟和写作相关的职业太少。
       第四,机器人写作的冲击。我指导携程有一个诗歌软件编制的计划,到一个经典写一首诗。很多文案都可以通过机器人写作来完成,那么人如何应付这种挑战?
       第五,中小学教育的弊端,如何应付?我们的大学生创意思维已经闭合了一半,研究生基本闭合,大学要怎么教?比如小学课文《月光曲》,贝多芬在欧洲巡回,听到了盲女弹奏,贝多芬去协助,然后记下了稿子,最后成了《月光曲》。这不是胡扯吗,逻辑不通。中小学就是这样培养的。所以这给创意写作造成巨大压力。
       那么创意写作究竟是什么?我认为:
       第一,它就是一门手艺,好的话可以用来谋生。实在不行可以去做展览策划、书评、旅游攻略、剧本改编等等。
       第二,它就是一种教养。比如写字的好坏就是一种教养。一个人的风度、优雅谈吐,好文字也是一种风度和教养。
       第三,它是一种疗愈。可以进行自我疗愈,我原来抑郁症特别重,后来通过写作摆脱了这种抑郁和焦虑。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完全黑白颠倒的创作,完成了一部长篇,后来所有的毛病都好了,还当上了创意总监。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162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