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教材 > 高教版

何二元:大学语文的听说读写训练
【时间:2020/8/20 】 【来源:高等教育出版社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1471 次】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培训资料3
 
  有的老师认为中小学语文才搞“听说读写”训练,大学语文应该侧重于课文分析、研究。于是我们的大学语文课堂上就经常能听见老师在讲“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艺术特色”等等,一篇课文两节课也讲不完。这是把中文专业文学史课、文选课搬到大学语文课堂里来了。我经常称这样的阅读为“伪阅读”——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老师自己阅读文学作品不是这样读的,我们的学生除了极少数将来做文学研究工作的,绝大多数也不会这样读,只有我们的课堂上在这样读,难道这不是“伪阅读”吗?所以,学生不爱听这样的课,也在情理之中,假如他们爱上了这样的课,就危险了,他们一辈子没有几本书好读了。
 
  这里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2014年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会议期间我们去黄河边游览,当我看到宽阔无比的黄河水面时,不由想起庄子的《秋水》,脱口而出:“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然后下面就说不下去了。这时有个参会的北京的编辑,他就从“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开始,滔滔不绝地把这篇文章一直背完。
 
  过后我就想,到底是我学得好,还是他学得好?这篇课文我也讲了无数遍了,能够说出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能够说出《秋水》的主题思想、写作特色,但是到了特定的情境我不能背诵,古人的语言没有进入我的语言,从语文的角度说,那个编辑学得比我好。
 
  那么,老师课堂上难道不要讲课了吗?当然要的,但是应该改变一下方法,我主张把“分析”改为“疏通”,也就是疏通课文大意。譬如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也讲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他用的就是“疏通”的方法,一共只用了9分钟,就讲得清清楚楚。那么剩下来的时间干什么呢?就可以做“听说读写”的训练。
 
 
  也许有老师认为中小学语文才搞“听说读写”,大学语文再搞就成了“高四语文”。或者也有老师担心,大学语文没有那么多的“听说读写”可搞。那么,下面我就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为例,讲讲我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曾经做过的几种方法,大家可以看看,这样的训练有没有变成“高四语文”。
 
  我的第一个方法,是最简单的训练,就是阅读、朗读、背诵,训练阅读能力和记忆能力。好文章是要背诵的,这是比听老师分析课文更重要的学习方法。前面我已经讲过我的亲身经历,老师尚且如此,大学生就不需要背诵了吗?
 
  第二个方法是学习“语录体”的课堂笔记方法。《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宽泛地说,老师的教案叫“笔记”,学生记录老师讲课的内容就叫“语录”。我要求学生学习孔门弟子“语录体”式的课堂笔记,这不再是中学语文课那种对“考试重点”“标准答案”的机械记录,而是要在“听”和“写”的过程中,锻炼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有了这样的能力,不但有助于上好语文课,也有助于上好其他专业课,这就是我所说的语文“工具课”为各专业学习服务。
 
  第三个方法是学习网络聊天。“侍坐章”很像是一场网络聊天——假如孔子时代有网络的话——其中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譬如要有好的聊天话题,孔子让学生“盍不各言其志”,就是一个好话题。学习好的语言,就如“侍坐章”里的那样。目前我们同学一些网络聊天品味不高,老师要加入自己学生的聊天,加以引导。我们知道,宋词开始也只是青楼歌馆里不入流的小调,后来苏轼、柳永等人加入进去,加以引导提升,终于使之成为一代之文。我们大学语文教师要有这样的担当。
 
 
  第四个方法是作文,我设计过一个作文:“我的姓名字号”。古人有姓、名、字、号。姓是祖宗给的,名是父母起的,字是成年后自己起的(也可以是长辈赐予)。由于名是父母起的,含有赐福和寄望,比较神圣,别人不能乱叫,所以长大行冠礼后就要起个字,我们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标题里就是这四个人的“字”,因为《论语》是孔门弟子记录并整理的,弟子之间只能互称字。但是老师就不同了,古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对学生是可以直呼其名的,所以课文里孔子就称子路“由”,称冉有“求”,称曾皙“点”,称公西华“赤”,这是四个弟子的名。
 
  古人的字虽然可以自己起,但也不随便,而是要把名所蕴含的美好意思发扬光大,和名构成表里关系,所以“字”又叫“表字”。我们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的“名”和“字”,就是如此。我们现代人有没有“字”呢?也有的,我们的网名、Q名、微信名,就相当于古人的字,所以我在这个作文里,要求同学讲讲自己的姓,含有哪些历史信息;自己的名,含有哪些父母赋予的美好祝愿;自己的网名,能否和自己的名字互为表里?假如不能,怎样改一改?这个作业,有不少学生写得很好,因为时间关系,这里没法详细介绍,我把它放在课件里,有兴趣的老师自己可以看。
 
  第五个方法,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设计相关作业。譬如我有一年给“视传”专业的同学上大学语文课,“视传”就是视觉传达,是学习平面设计的,那么,我就要求他们的作业本,首先就是一份平面设计作品,期末交上来打分。这样的作业,当年冰心在燕京大学教国文课时也尝试过。
其次,我还找出有关“侍坐章”的画作,和“视传”专业的同学们一起品评。
 
    (图略)

  点评:汉砖画,没有画出“侍坐”的感觉,那应该是恭敬而不失亲和的,这幅画里,师生关系有点太疏远了。第二幅明代画家画的《圣迹图》里的“四子侍坐”,但是对历史名物掌握不好,孔子时代还没有这些桌子凳子,那时是跪姿,席地而坐。曾皙的“舍瑟而作”,是挺起身来,不是站起来。我们学过《诗经•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作”就是挺起来。下面两幅是现代人画的了,人物之间虽然亲和了,但是左图那位弟子(应该是公西华)和老师平起平坐,又有失尊卑了。看来“侍坐”的情状还是很难画的;右图更有问题,孔子绝不会这样坐,他一定是端坐的。这幅画感觉像《笑傲江湖》里的桃谷六仙,闹腾得很呢。
 
  评完别人的画,我也让同学们也画一画,他们在绘画中,比较好地表现了“侍坐章”的课文内容,这既是语文为专业课服务,也是专业学习反馈语文课。
 
  以上我介绍了大学语文“听说读写”的五种方法,当然不是一次课都要用上这些方法,一次课一般就用一种,叫做“一课一得”。那么一学期十几次课,假如能有“听说读写”方面的十几个“得”,我们这门课也就算很有成绩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280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