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题项目

兰霞:化云为雨润物无声——《口语传播艺术》课程思政建设特色
【时间:2020/4/15 】 【来源:作者赐稿 】 【作者: 华中农业大学兰霞】 【已经浏览2406 次】
《口语传播艺术》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系华中农业大学校级教研课题,是面向我校广告学专业所开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开设时间为大三的上学期。该课程于2018年9月获批立项,2019年12月顺利结束,结题考核为“优秀”。主持人为兰霞,参与者有金艳、方宪老师。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既为思政课程的教学改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为其他人文素质课程建设提供了较为成功的范例。
 
本课程课程思政的基本理念是:“化云为雨、润物无声”。即,将课程思政的内容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课堂内外、贯穿于理论和实践当中。目的是通过教学内容和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对理论知识学起来、在课堂内外忙起来、在实践之中用起来,让老师的这朵云推动学生的一片云,将思政的元素化为甘露播撒在学生心间,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为行,达到课程思政以文化人的效果。
 
一、明确目标,化有形为无形
 
结合课程目标,融入思政目标。将有形的思政目标融到教学内容之中,化有形为无形。
 
例如,演讲部分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演讲的基本概念、演讲的方法和技巧,采用的是典型案例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尽量做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将思政目标——珍惜当下,守住尊严,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之中。
 
在讲授演讲的技巧和方法时,首先举到了陈州《我找到了幸福》的演讲。通过观看陈州的事迹,同学们明白了:只要心中有梦,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就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当视频播放到没有双腿的陈州用自己的双手(双脚)登上了泰山的那一刻,我看到了同学们眼中的泪花以及坚毅的眼神。接着,举到了梁植的两篇演讲,分别是《我的偶像》和《约定》。同学们不仅从案例中了解了邓稼先这样的老一辈科学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更为这些老一辈科学工作者为了祖国的强大而奋不顾身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精神所感动。同学们从《约定》中感悟到的是,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不仅要珍惜现在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更应该努力学好知识,掌握本领,“守住尊严”!
 
二、润物无声,变知识为技能
 
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巧妙融入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提升语言表达的技能和技巧。
 
例如,在讲授朗诵部分的内容時,注意充分挖掘汉语言中所蕴含的声韵平仄之美,突出特色,秉承“雅韵传情,用真心真情打动人”的教学理念,精心挑选课程案例。例如,通过讲析《将进酒》《木兰诗》《春江花月夜》《人民万岁》《老水手的歌》《不朽》《祖国到底是什么》《眼前即是如画的江山》《阵地上的婚礼》等既饱含强烈爱国激情、又充分体现语言独特魅力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和品味源远流长的汉语之美和音韵之妙,进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鉴赏和诵读能力,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在这一部分,同学们朗诵的作品主要有:《蒹葭》《如果有来生》《天狗》《故宫》《琵琶行》《人的一生》《死水》等。其中,周辰同学朗诵的陈然的作品《我的自白书》,给大家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周辰同学用饱满的激情、铿锵有力的声音和极富表现力的手势,塑造出革命先烈英勇不屈,慷慨悲壮的英雄形象,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赞赏。周辰同学由于在课堂上有优秀表现,后来推荐他代表学校参加全国红色诗文大赛,与另一个同学搭档朗诵《铁窗遗书》,获得广泛好评。
 
三、春风化雨,做最好的自己
 
好的教学效果是将知识转变成技能,好的课程思政是将思政目标化为具体的行动。通过精心设计和实施课程教学,圆满完成了教学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
 
例如,在讲授课程最后一章“口语传播的技巧”时,主要采用实践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的方法,由预先指定的小组用精心准备的PPT汇报和总结本学期的课程内容,再指定另一小组对汇报内容进行即兴点评,最后由老师进行全场的总点评。老师结合同学们在汇报和点评中的具体表现边讲边评,在启发的过程中引出口语传播的四个主要技巧,即仔细观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巧妙表达。
 
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学会了怎样准备材料,让学生完成了PPT的汇报,让学生明白了成功背后的付出,让学生学会了总结和思考,让学生掌握了口语传播的各种技巧和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学会了自我成长,学会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怎样才能做到最好的自己。
 
通过对《口语传播艺术》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的研究,使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学生普遍反映收获不小。周正同学说:“口语传播课上有多次课堂展示的机会,锻炼了在众多人面前展示自我的能力。”田晓鸥同学说:“就像我这次的口试,我修改了45次的演讲稿,但是最后选择了一个大家更易于接受的方式。”罗鑫莹同学更是直接以“令人印象深刻的口语传播”作为汇报的标题,用以表达对本课程的肯定和喜爱。刘婉晴同学在总结中说:“在教学方法上,兰老师除了优秀的示范和丰富的案例讲述外,对章节的安排也是循序渐进……这种教学方法更接近于‘传道受业解惑’。这样一种我一直向往的课堂状态,让我发现更多关于这堂课的可能性——从口语传播艺术中获得了一些重要技能……这堂课本身所带给我们的口语能力的强化也非常显著。我能看到自己的变化,也能看到同学们的变化,这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希望以后,在每个山头都有能力唱好自己的歌。”
 
作者兰霞,系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理事、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5369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