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题项目

金艳:通识视野下主题写作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0/4/6 】 【来源:作者赐稿 】 【作者: 金艳】 【已经浏览2116 次】
2019年12月20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以“通识视野下的多元主题写作”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高校写作课研讨会上,华中农业大学《写作与沟通》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金艳老师在分会场作了主题发言,并引起了多所高校同行的密切关注和热烈讨论。以下是金艳老师提交给大会的发言提纲。
 
通识视野下主题写作的探索与实践
 
华中农业大学金艳
 
一、我校开设《写作与沟通》课程的基本情况
 
2019年3月中旬,国学部全体老师受学校委派,集体来到清华大学学习取经,回校后反复研讨,对课程进行设计构思。6月底,举行全校主讲教师培训,邀请清华大学严程老师来校分享经验。7月初全校主讲教师交流研讨,8月底对全校主讲教师进行培训,10月初43个主题课堂开课,12月初全校主讲教师交流研讨,12月底所有课程即将结课,并按计划陆续进入最后一周的展示环节。
 
我作为《写作与沟通》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这半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可谓负重前行,痛并快乐着。令人欣喜的是,经中文老师的反复论证,在多方合力共同推动下,我校从2019秋季学期开始,第一轮推出了43个主题课堂,来自11个院系不同专业的任课教师开始上课,主题内容体现出多元、通识特色,实现了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多元主题写作探索。这其中有经典解读,如《〈论语〉的思想与智慧》《屈原与楚辞》《法布尔与〈昆虫记〉》《傲慢与偏见》等;有名家探究,如《居里夫人》《苏东坡与陶渊明》等;有时代与社会,如《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社会性别》《人工智能时代》等;有科学观察,如《用数学的语言看世界》《生命之光》《生命的顺与逆》《神奇的食物》等;有文化大观,如《英国的女王们》《好莱坞电影与文化传播》《科学中的智慧》《中国武术》等。可以说,大多数课程的主题及内容都非常注重突出通识教育的特色,既强调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又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师资、学情及学科、专业特色,我校在班级设置、教学方法及实施环节等方面的设计上,对教学定位与目标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优化。课程总体目标确定为,以不同主题为切入点,采用小班研讨、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辨证思考,寻找和确定有价值的子话题,通过查阅文献、辨析问题、提炼话题、思考论证、撰写文本、个人小结、小组汇报等环节,将写作训练与沟通能力的提升融合于其中。目前,课程设置为16课时,计1学分,每班30人,实行小班教学,以利于启发式教学和交互式研讨。
 
由于这是前所未有的新探索,所以问题与困惑也在所难免。诸如,在教学内容、方法各有特色的前提下,如何遵循并实现课程本质特色与内在目标?如何落实以培养写作意识、提升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如何实现思想人文主题与写作沟通训练的有机融合?如何使写作与沟通课程与传统的应用写作、文学写作、学术写作、人际沟通等课程区别开来?如何避免出现为沟通而沟通、为写作而写作的应付行为?如何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帮助学生获得受益终身的思维与探究能力?如此等等。这些问题与困惑都需要深入思考和反复研讨,并在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中加以解决。
 
二、“读古代小说讲中国故事”主题课程的教学体会
 
2019年7月初,在学校第三轮写作与沟通课程的教师培训会上,我将课程主题对于本课程的意义阐释为:“主题是课程的切入点,是写作的生长点,是沟通的着力点。”强调要围绕相关主题进行课程设计,提供信息资料,探索教学方法,即由主题兴趣带入,学生自身发力,老师引领点拨,小组合作完成,最终实现写作沟通的能力训练与通识教育的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
 
我所确立的课程主题为:“读古代小说讲中国故事”。课程的基本思路和内在逻辑是从“读”到“讲”,从“思”到“写”,引导学生辨别阅读、细读、品读的差异,形成从讲述、讲解、讲评的进阶,掌握讲什么、怎样讲、对谁讲的技巧与方法,同时在写作与沟通实践中不断培养问题意识,增强写作思维和表达能力。
 
一轮课程即将结束,我经过总结与反思,深感此课程必须是教师与学生高度配合的双人舞。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既要学会跟上节奏,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更要具有创造性。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最终让学生收获领舞的能力与独舞的方法。就我自己的课程教学而言,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入场:学生误以为一股“清流”,却是老师的一场“阳谋”。学生以为就是通常的文学类通识课,既听老师讲故事,又可以取得好成绩。然后,意想不到的是,学生被要求进行探究式学习,自己阅读文献、撰写综述和论文,向读者或听众讲故事、讲道理、讲文化,以此倒逼学生走进深水区,学会“下水游泳”。这就是清华所强调的“无学术门槛,有学理深度”。
 
破冰:学生惶惑中前行,老师“暗中”相助。所谓“暗中”相助,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而不是像以往老师讲授示范、学生模仿的传统方式。作为授课教师也得走出舒适区,必须重新设计课程内容,思考如何把握节奏,如何加强点拨引导。
山回路转:面批不仅仅是写作批改指导,更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的柳暗花明。本课程规定,老师必须对学生个人或小组进行多次面对面的交流指导。第一次面批时间设计在学生确定题目和拟出提纲之后,不是老师给学生一个正确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大胆表达思想,进行自我审视。交流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写作本身,更多的是对学生困惑的理解与包容,对其探究体验的关怀与引导,给予学生更多坚持前行的力量。
 
几番起落:写作怎能不经历几番风雨?写作过程是很艰难的,但只有写起来,才会写下去、写得好。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对初稿的小组互评结束后,适时加以第二次面批,为后期的修改直至终稿提供有力点拨。
 
渐入佳境: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由困惑到清晰,由抵触到有所期待。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学会了从大量相关信息中进行甄别、选择和思辨,通过对文本的阐释与观点的表达,初步领悟了批判性思维的养成路径。
 
一点感受:在这一走出舒适区的教学探究过程中,深感师生共舞的难,更感能够共舞的好。学生在经历了自我探究式学习之后,深感收获满满、自信爆棚,写作不再言之无物,而是能够实现有效沟通。老师在历经了几番激情独舞或艰难领舞之后,终究能在学生的成长中收获希望与成就。
 
虽然这轮教改实践成绩喜人,但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如何准确把握老师点拨的节奏与力度,如何更好地提高面批的效果,如何激励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交流等,都有待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索和解决。对此,我们充满了信心和决心!
 
附1:课程结束后部分学生的反馈意见
 
这门课让我改变了原来固有的学习观念,在学习过程中从一味地接受老师的思想转变为自主得出感悟,进行梳理。虽然过程中有时候很迷茫,完全不知道怎么做,但是一点一点做下来,最后还是收获了笑容。其实我觉得,回头看走过的路比最后的笑容更珍贵。——管科1901李儒昊
 
老师把讲台给了同学们,让我们彼此切磋,自由发挥。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知识、培养的能力在脑海里保留的时间会更加长久,甚至是终身的。——园艺1901覃童彤
 
对于我个人来说,收获主要是来自思想上的,就像金艳老师说的那样,让我们化被动为主动,这个其实真的很难。在我以前接受的教育里,大多是老师给我一个题目,我们没有太多选择,然后我在这个题目下面自己发挥完成作业。可是,这次就好像自己给自己出题目,看似简单了,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改变,其实也更难了,因为出题本身就是一个很难的思考的过程,也是我十分不擅长的一个方面。其次,便是勇于开始的一种态度吧。——管理工程1902雷芳晴
 
这个课堂最好的地方在于开放和包容。大家畅所欲言,把所思所想和所有同学分享,为其他同学打开了思路,也为自己解决了疑惑。可以说,课堂就是提供思想碰撞的场所。同时,课堂小组的展示机会也很多,我们可以学习其他小组的经验和方法。这门课程虽然课时不多,但是质量很高,为我们之后的学习提供了很多方法和思路,也让我们知道集体力量的强大。很多自己不懂的东西,经过讨论后会让人豁然开朗。——法学1901徐子贻
 
要跳出舒适区。就像是杨绛先生说的那样:“走好选择的路,别选好走的路。”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并且坚持到了最后,给我的历练和能力提升真的很有帮助,收获真的很多。——社会学1902赵慧琳
 
我们这学期上过的每一堂课,下载过的每一篇论文,发出的每一声叹息,交过的每一次作业,一起化为一条最璀璨的星河,将在我的记忆深处存留下去。——管科1902李儒昊
 
附2:在课程QQ群里写给同学们的一封信
 
同学们好!
 
这门课时八次却用时无数的课程结束了。第一次上课,同学们措手不及,老师也在摸索尝试。然而无论怎样,大家面对自己成果的欣喜已经让所有的压力释然。
 
昨天下午,咱们学校第二轮课程新招募教师培训已经进行了,用心领会课程目标的首轮结课教师无不感受太多,心怀忐忑的新进教师无不压力很大。然而,这门让人“开眼”的课,就是要逼着学生舒适区出来,哪怕跌跌撞撞,却终于从习惯于被安排到主动探究,有了这样的意识和历经一整个过程,慢慢学会从闭着眼睛听老师讲、张着嘴巴接受书本和前人扔给的知识与观点,到学会从海量信息中辨别、选择、梳理、运用、质疑、创新,逐步拥有并养成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和能力。这将是回归教育最本质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潜力,开启学生自己的发动机。
 
昨天的培训中,我用到了咱们班同学的反馈,也给校长和老师们播放了第九组精心制作的视频,大家看到了这门课过程中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更看到了同学们逐渐拥有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真诚地感谢大家的配合、包容和不离不弃,大家辛苦了!因为有了你们的付出,下学期第二轮的教学中,我一定会逐步改进和完善。
 
接下来的日子里,忙起来,学起来,快乐起来!
 
祝福大家!
 
金艳
2019年12月2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2670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