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汉字文化 > 2019年

传统文化视角下汉字教学探究
【时间:2019/6/3 】 【来源:本站 】 【作者: 唐丽珍】 【已经浏览1912 次】

【提 要】不论在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阶段,汉字教学的现状和汉字的境遇都不容乐观。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为了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一方面,我们应利用汉字本身存在的构字理据,遵循汉字构形规律,科学合理地分析讲解汉字;另一方面,应重视对汉字构形的文化解读,挖掘汉字构成的文化特征和意蕴,使汉字教学既内涵丰富,又生机勃勃。

【关键词】汉字教学  汉字文化  构形

传统的汉语教学 (一般称为语文教学 )历来重视汉字教学 ,把它作为汉语教学的突破口。从周代直到近代,童蒙教育总是从分析汉字结构的“六书”开始,以《仓颉篇》《急就篇》《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等常用字押韵的韵文为识字课本,“先识字,后读书”,汉语教学的基础阶段以汉字教学为中心。

然而,汉字教学的现实境遇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有二:

1.汉字文化的断层。近现代对于汉字“掘根式”的批判使得关于汉字的研究出现了断层,人们对汉字的性质认识不足;加之西方拼音文字占主导地位的冲击,在基础教育阶段现行的汉字教学被简单化为识字教学,机械移植西方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未能认真分析两种不同文字系统的差异,这种纯粹工具主义的做法忽视了汉字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特质。近年来,尤其是随着“坚定文化自信”的号召的发出,汉字教学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普及读物,电视和网络上汉字主题的节目也纷纷面世。表面上,对汉字文化知识的需求表现得迫切而热闹,然细观就会发现,这些读物和节目良莠不齐。一些教师与家长由于缺乏汉字教育理念,甚至随意拆解、解读汉字。如“碧”字,有老师为方便记忆,编道:“王姑娘,白姑娘,一起坐在石头上。”这从根本上割裂了汉字形与义的关系,违背科学性,需要汉字研究者和施教者冷静理性地作出引导。汉字文化是科学的,它必须建立在深入的学理之上,基于汉字构形规律来科学地分析每一个汉字,不能靠臆测随意讲解。汉字教学首先应在准确的前提下来追求有效和不失趣味。

2.信息化的到来,深刻影响着汉字教学。键盘时代许多人用键盘输入代替了手笔书写,在纸上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在高等院校中,对于学生而言,无论是平时作业、实验报告,还是毕业论文、学年总结,老师都要求交打印稿,有的手写稿甚至不予批改,这就大大减少了学生手写汉字的机会。别说学生,就是汉语老师也深有感触:电脑用得多了,常常提笔忘字、频频写错别字。曾经在古人眼中形神兼备的汉字,在现代却变成了键盘上的排列组合,导致学生对这些形神兼具、栩栩如生的汉字不仅不能产生亲近感,反而越来越感到隔阂和陌生。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识字是一个人文化素质提高的第一步。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追根溯源,我们必须做好汉字教学的工作,利用汉字本身存在的构字理据,挖掘汉字构成的文化特征和意蕴,从而提高汉字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担负起传承汉字文化的重任,进而实现通过汉字文化透视整个中华文化的功能。

一、遵循汉字构形规律,科学合理地分析讲解汉字

从汉字的内部结构看,汉字构形是有规律的,形、音、义之间有特定关系,每一个汉字都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例如,字,现代读音为móu,在造字之初,其含义为牛鸣也的字形与牛鸣之义紧密相联:下部的,表示动作的主体是牛;上部的象其声气从口出的字形实际上就是一头牛在叫的样子,其读音móu也与牛鸣之声相近。

汉字的古文字形,更是具有因义赋形、见形知义的特点。如,“既”和“即”,很多学生在使用这两个字时经常混淆。其实,只要写出它们的古文字形,其意义差别就一目了然。两字的左半部分都是盛了食物的食器“豆”,“即”字甲骨文为,其右半部分是一个头朝向食物跪坐着的人。《说文·皀部》:“即,即食也。”“即”的本义是指一个人靠近食物进食,“接近、靠近”是其重要的引申义,如成语“若即若离”中的“即”;也可引申表示“开始从事,当下、目前”,如“即位”“即日”再进一步引申可表示“立刻,就”的意思。而“既”字甲骨文为其右半部分的“人”的头已扭向食物相反的方向。因此“既”的本义是指餐毕离开,“尽”和“完了”是其重要的引申义词义进一步虚化,成为副词,古汉语中经常用在动词之前表示动作的完成,可理解为“已经”,现代汉语中“既已”“既然”等词中的“既”还能看出其词义虚化的痕迹。

虽然汉字经历了从古文字到今文字的演变过程,有些已经符号化、笔画化,但其字形与字体发展演进大多是同步的,与原有的造字原理基本保持一定联系,其表意特点仍然十分明显。如:“山”像群山中有座高耸的山峰,不正为“歪”,双木成“林”,人言为“信”等,字形与意义仍然发生直接关联。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据形探义来实施汉字教学。古人早在周代就已经把汉字结构规律“六书”作为童蒙教育的重要内容,可见当时的识字教学对汉字构形理据的分析极为重视。王宁先生也指出: “汉字教学不但要注意教法,更要注重学理,也就是要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

汉字以形别义、以形表声,不仅每个字结构复杂,而且使它成为仅常用字就有三四千之多的庞大文字体系。而如今汉字教学的主流仍然是随文分散识字,无论在内容还是方法上,对于汉字系统性的关注和利用都比较欠缺。其实,汉字内部存在着很强的系统性和规律性。在表义方面,部首系统极其重要,具有“举一形而统众形”的统摄作用。如,以“水”为形旁的字,都与河流或流淌于河流之中的“水”的意义有关:“江”本指长江,“河”是黄河,“淮”是淮河,“洛”是洛河,“洪”是大水,“涓”是小流,“汪”是又深又广的水,“活”是水流之声,“湍”是水在沙上急速流淌,“洞”是急速的水流,“浅”是水不深,“涅”是水中的黑泥,等等。形旁即意符,虽然它只表示形声字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只表示大的义类概念,但它可以有效帮助我们理解该部字的意义及字际联系,以简驭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部首系统。再如,“遐”“暇”“瑕”这三个常用字很多学生在使用时经常混淆。对其字义、结构进行具体分析,“叚”是声旁,用来表音,其意义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形旁。“遐”的形旁是“辶”,与行路有关,其原义是“远”,如成语有“闻名遐迩”;“暇”的形旁为“日”,与时间有关,其本义是空闲,如“应接不暇”“目不暇接”;“瑕”的形旁是“玉”,字义和玉有关,其本义是指玉器中的不足之处,如“白玉无瑕”。通过对一组字形结构相关或相似的汉字进行分析和辨别,可以使汉字教学更加科学而高效。

二、重视对汉字构形的文化解读,增加文化底蕴

汉字的文化性不仅指汉字本身的来源、结构、意义和特征,还包括从汉字构形中所反映出来的自然状况、社会面貌、地域性思维方式等一系列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文化信息。汉字自身就是一种文化符号,与西方拼音文字不同,中国人将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以及自身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标准都蕴藏在文字里,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部底蕴深厚的文化史。汉字记录着中华文明的兴衰嬗变。

衣食住行是我们生存的最基本的要素,在汉字的形体中蕴含着很多服饰、饮食、居住和行旅方面的文化信息。例如,“衣”字,甲骨文常作“”,从字形看,古人衣服袖长,衣襟(即衽)也长。从“衣”字的很多个甲骨文异体字形来看,当时人们所穿衣服无所谓左衽或右衽。而到了周朝,汉人的衣襟一般是右衽的,并成为一种风俗习惯,认为衣襟左掩是落后的表现,故《论语·宪问》中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衣”的小篆形体为“”,即右衽。

再如,“美”字,其本义是指味美。《说文·羊部》:“美,甘也。从羊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段注:“五味之美皆曰甘……羊大则肥美。”从“美”字构形看,把羊养大养肥即美,更重要的是,羊在六畜中主要任务是给膳,因为好吃,羊肉成为美食,美食即“馐”,其古字是“羞”。在等级分明的社会,美食只有地位很高的人或神灵可以享用,故“羞”的字形是一只手举着一块羊肉。《说文·丑部》:“羞,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羊肉味美,所以献羊,后泛指所有美食。李白《行路难》(其一)云:“玉盘珍馐直万钱。”

关于早期人类的居住方式,《易·系辞》:云“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远古的人类不会建造房屋,只能穴居,或是住在高山丘陵地带岩壁上的横穴里,或是住在平原上挖出来的竖穴中。《说文·宀部》:“宀,交覆深屋也。象形。”段注:“古者屋四注,东西与南北皆交覆也。有堂有室是为深屋。”甲骨文已有“宀”字,上像屋盖,四周像墙壁其字形告诉我们,至少在甲骨文时代人们已从潮湿的不通风不透光的洞穴中走出,住在了向阳的温暖干燥的地面的房屋里,这是人类居住文明的一大进步。

在甲骨文中已有表十字路口的“行”字,说明当时的平原交通已相当发达。从“行”得义的字也都与路有关,“街、衢”等字的本义都指路。再如“衍”字,《说文·水部》:“衍,水朝宗于海也,从水从行。”本义是指水道,水顺着水道流到海里。《孟子·滕文公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衍”字的构形正是记载了当时大禹治水的情景。

汉字在对事物形体轮廓的描摹和图形符号的组合中也体现了很多传统风俗礼仪文化。例如,“文”字,甲骨文作“”,在人形的基础上胸前画了个图案。古人对很多自然现象认识不清,于是对大自然产生崇拜,万物皆可奉为神灵。某一族人崇拜某一事物,图腾就产生了。本族人把自己的图腾纹到身上,以区别于异族。《说文·文部》:“文,错画也,象交文。”可见,“文”即是纹理之纹的古字。“文”的这一意义至今仍在一些词中使用,如“天文”“水文”。“文”的甲骨文字形正是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断发纹身的文化现象。再如,“葬”字,《说文·茻部》:“葬,藏也。从死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荐之。”儒家重生亦重死,《孟子·梁惠王上》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儒家主张厚葬久丧。而这“葬”字的构形却反映了更古老的丧葬习俗,这一习俗在《易·系辞》中有记载:“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把去世的亲人用草包裹弃之中野,荒郊野兽极多,为了避免尸体被野兽吞食,孝子只好手持弓箭守护在旁,其族人、邻居也一起到中野拿着弓箭帮着守卫,这一情景就叫“吊”。“吊”字繁体为“弔”,古文字形为“”,《说文·人部》:“弔,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驱禽。”从“葬”和“弔”字的构形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远古时期的丧葬风俗,也能了解当初人们为了抵御恶劣环境而互帮互助的和谐关系。

汉字的构造中还包含着古人对人事社会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古人的情感体验、道德标准及思维方式,即便是抽象的概念也能通过字符的简单组合而形象地表示出来。如“仁”,这是儒家最高的政治理想,很难具体解释。《说文·人部》:“仁,亲也。从人从二。”二人即为“仁”,如能把所有的两人之间的关系理顺搞好,整个社会就能达于“治”。儒家强调要处理好君臣、父子、昆弟、夫妇、朋友这五大人伦,每个人处于社会,既能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并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能以己度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就搞好了,社会也就和谐了。“仁”的另一古文字形作“忎”,意即千人一心,就能产生和谐社会,其构形取意与“仁”字形相同。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构造、来源,还可以感悟蕴藏在汉字形体中的深厚的中华文化信息,从而提升学习兴趣,进而热爱汉字。

    汉字是融形、音、义一体的表意文字系统,是记录汉语的主要工具,也是我国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所传达的概念及其体系并不是对客观世界摄影式的纯客观描绘,而是反映了使用这种语言文字的民族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和感受。而这种主观认识和感受又是受该民族的物质生存条件及社会文化背景制约的。”因此,汉字的一笔一画皆有意味,这“意味”就是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汉字教学不仅仅是识字教学,实质上更是语言文化教育,是民族精神的教育。

只有积极探索汉字教学的方法,深入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掌握汉字之形的同时,了解汉字之源,懂得汉字之理,才能使我们的汉字教学内涵丰富、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963《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

  2002《汉字教学的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下),《课程·教材·教法》第11期。

  晏、邢  1997<十三经注疏>之十:论语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段玉裁1988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彭定求等1960《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

  弼、孔颖达1997<十三经注疏>之一:周易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岐、孙  <十三经注疏>之十三:孟子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刘志基1996汉字文化综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通信地址:215009  江苏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5567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