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汉字文化 > 2018年

牛杨杨:也论“登轼而望之”的断句
【时间:2018/8/29 】 【来源:汉字文化 2018年第15期 】 【作者: 牛杨杨】 【已经浏览3117 次】

  【提  要】本文就《左传》中《曹刿论战》一篇的“登轼而望之”的断句方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应在“登”后断开,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补充论证。
  【关键词】登轼而望之  断名  探究

  《左传》中《曹刿论战》一篇的句读和注释在学界中多有争论,就“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一句而言,至少存在两种主要的断句方式,而争论的焦点更多在于对“登轼而望之”的理解。笔者拟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所认同的一种断句方式,并加以新的论证。

  一、两派之争

  就“登轼而望之”是否需要从中间断开这一问题,主要有两派观点:一派认为无需断开,将“登轼”作述宾短语解;一派认为必须断开,“登”与“轼”均为动词,中间加上逗号才符合语法规范。前者可谓是对此句的传统解释,也一直被中学语文教材所采用。但自王泗原(1978)在《古语文随笔》中提出了“登”、“轼”分读的看法后,现代学者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长久的争论,至今尚未达成统一意见。

  不应断开一派的论点主要有四:1.“轼”作动词表示“凭轼”,而在春秋时“凭轼”是一种表示尊敬的特定动作,不符合文中的战争情境。钱文辉(1979:107)等在其研究中均有此意。2.“登轼”的动作并不困难。按照江永(1971)在《周礼疑义举要》中的观点,轼崇三尺三寸,而人高八尺,因此不及人之半腰,高度适宜升登。而“轼”又其实并非仅指此前所说的“车前横木”,其包括了前轼(车前横木)与旁轼(车箱两旁前部的轼),总体呈半围状,故双脚容易站立。再加上两旁又有比轼更高的较,两手可扶。如此,“登轼”就成为了普通人也能完成的简单动作。除形制上可供证明外,《吕氏春秋》(许维遹2009:247)第十一卷《忠廉》中还有“今汝拔剑则不能举臂,上车则不能登轼,汝恶能!”一例作为旁证。3.由于对战双方实力悬殊,曹刿恐齐师有诈,应该登高望远以便观察,因此“登轼”才符合作战情况。4.后来,宋东来(1996:16)又提出“登+名词+以/而+望”符合《左传》的语用习惯,并列举了相似的十二个句例。

  相对应地,应该断开论者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1.轼仅指车前的一根横木, 无法站脚,且没有可供把手的东西,无所依傍,因此不能稳定站立。2.因为军旗处兵车最高点,易于观察,故根本无需登轼。3.尤其在注重礼法的鲁国,用作扶手以示敬意的轼不应被他人随意践踏。4.“轼/式”用作表“凭轼”义的动词时也可以不包含恭敬之意。譬如《礼记·檀弓下》(阮元2009:2842)中就有句例:“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此处若是认为孔子在凭轼时还在对一位哭泣的妇人表达尊敬之意的话,就明显和语境相悖。

  综合以上两种,笔者更为同意应该断开论者的观点,但若要使“登,轼而望之”的断法更显合理,还要对前人论述有所补充。

  二、新证为何轼不可登

  在讨论轼易不易登、“轼”在此处可否用作动词等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在以下问题上达成共识。首先,据《考工记·舆人》郑玄注(阮元2009:1967),兵车之式高三尺三寸,此高度是相对于车厢地板而计算的。闻人军(1983)认为一尺相当于现在的19.7厘米,三尺三寸就约为现在的65厘米。汪少华(2004:81)则考证到在多地出土实物的轼高在40-65厘米之间。承认这一点,就说明轼高不及人的腹部,若要用手扶轼,则势必身体会前倾下弯,这也许就是“凭轼”之恭敬义的渊源,且如此高度,将脚迈到轼之上也并非难事。再者,“轼/式”在先秦文献中作动词使用时,的确多带有恭敬、尊敬之意。这一点在钱文辉(1979:107)与林海泉(1984:95)在其文章中已经清楚地说明了,故不赘述。

  在承认以上两点的基础上,从文献来看,“轼/式”不仅可以单独作动词,且作动词时也有不表示恭敬之意的特例。比如《礼记·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李家君(2001:42)就认为,“式而听之”和“轼而望之”中的“轼/式”其实都有慎重、郑重其事的意思。相比之下就笔者目前所见文献而言,“登轼”用作述宾短语仅有一例,即《吕氏春秋》中吴王在与要离谈论刺杀庆忌之事时对他说的话:“今汝拔剑则不能举臂, 上车则不能登轼, 汝恶能”,但此句在宋李昉《太平御览》(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本)太平御览卷第三百八十七人事部二十八和《册府元龟》卷七百六十四《总录部·义烈》的同事件记载中的表述却并不一致,此二本中均无“轼”字。因此,想要通过这一仅存的句例来证明“登轼”的用法成立是站不住脚的。

  更何况在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缁衣》(马承源2005:277)一篇中也存在“轼而望之”或“式而听之”的类似“式而(+动词)”结构:

  渊驭。至老丘,有弌人植其槈而歌焉。子据乎轼而。

  又因为今本礼记有战国所本,所以《礼记·檀弓下》中的“式而听之”与上博简中的类似用法可以相互印证,说明“轼/式”可单独作动词,表示“凭轼”,而不表达恭敬之意。

  到如今“凭轼”已成典故,谓驾车、出征。这说明“凭轼”是一个在战争中较常出现的动作,而“登轼”则不然。如:

  韩信闻食其冯轼下齐七十余城,乃夜度兵平原袭齐。(《汉书》卷四十三《郦陆朱刘叔孙列传·郦食其》)

  凭轼捶马,袖幕纷半。(晋左思《魏都赋》)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晋潘岳《西征赋》)

  仆凭式之始,未闻兴师。(《隋书·伊娄谦传》)

  最后,从战车形制和动作完成难度上考量,尽管轼的高度使登轼的动作貌似简单可行,但从王少华《中国古车与名物考辨》中的多地出土春秋战国战车形制及其复原示意图来看(图1),轼为战车车厢的最高部件,因此登轼之难在于双手无所依凭,即便此时曹刿的战车并非处在行进之中,想要在登上轼后保持平衡也是异常困难的。

图1 原金胜村251号春秋大墓车马坑出土的5号车

  然而又有以宋东来(1996:16)、吕友仁(2000:95)为代表的不可断开论者提出轼后还有高于轼的较可扶,其主要凭据来自于《考工记》。但就算车厢最高部件是两旁的较,据《考工记·舆人》(阮元2009:1967)言:“以其隧之半为之较崇。”隧是车箱的纵深,长四尺四寸,较的高度(轼以上的高度)为隧的一半,即二尺二寸。且不论在战车正常行进过程中较位于轼之后,若用手扶两较,则身体重心将整体后仰,十分别扭。单论较的高度,才及轼高度的三分之二,人在立乘时扶轼都须弯腰,更何况登在轼上向后试图够及比轼的相对高度更低的较。

  综上考虑,私以为“登,轼而望之”的断法更为可信。

  参考文献

  海权1984《也谈“登轼而望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江永1791《周礼疑义举要》卷6,丛书集成初编本。

  李家君2001《曹刿“登轼”辨疑》,《咬文嚼字》第10期。

  吕友仁2000《说“登轼而望之”与“室如悬磬”——〈左传〉训诂二则》,《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钱文辉1979《也谈“登轼而望之”》,《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阮元2009《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中华书局。

  宋东来1996《“登轼而望之”新证》,《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期。

  汪少华2004中国古车与名物考辨,华东师范大学。

  王泗原1978《古语文随笔》,《中国语文》第3期。

  闻人军1983《<考工记>齐尺考辨》,《考古》第1期。

  许维遹2009《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

  (通信地址:210093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745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