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高职语文 > 高职研究

韦晓军:以《论语》和区域文化为主导的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创新初探
【时间:2018/5/17 】 【来源:浙闽年会 】 【作者: 韦晓军(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已经浏览2696 次】

摘要:面对“国学热”的回归和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的要求,信息时代下的高职语文课程面临着迫切的改革的需求。以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将国学经典和地域文化融入高职实用语文课程为出发点,从课程架构、授课方式、课外活动和课程等四个方面探索课程改革的创新途径,以期探索一条高职语文课程与人文教育间颇具成效的桥梁。

关键词:《论语》  区域文化  高职语文  创新

 

育人,是重人还是重技?毋庸置疑,“人”的培养理应是高职教育的永恒主题。在新加坡、韩国等开展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学习的同时,在全球146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的同时,我们的高职语文课堂缺失的又是什么?这不得不引起高职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思考。

一、高职语文课程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各高校的大学思政课程改革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相形之下,高职语文的课程改革相对落寞。虽然不少学者都在呼吁: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缺乏,但是提升人文素质的有效举措却很少落实到语文课程中。令人尴尬的现状如下:

1.课程呈边缘化

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高职语文课程不得不为专业课程让路,

课时一减再减,边缘化趋势越发明显。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需要掌握的是维持生计的专业技能,语文课可有可无,高职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关注度有所降低。

2.学生素质偏低

高职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学习能力和自主性不强;课堂上的手机低头族比比

皆是;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也不容乐观:社会责任感缺失,道德标准模糊,缺乏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等问题,迫切需要课程有效的价值引导,帮助其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教学内容脱节

一直以来,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人们的印象中都是阅读文选之上的解读文

意,品读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感悟人文内涵。人文素质潜移默化的慢成效不为人所理解,认为课程无效无用,一些高校语文的教学内容也存在与学生就业岗位能力需求吻合度不大的脱节现象。

4.教学方法陈旧

“大学语文就是高四语文”虽然只是调侃,但究其原因可以发现:症结在于不少教师的教学方法仍是中学满堂灌的延续,教师教无法,学生学无趣,单调、单一、单向的教学模式与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趋势背道而驰。

二、探索与创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

要“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任务”。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及高职院校独特的教育功能,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秉承“全人发展”的办学理念,以“育人”为本,将国学经典和地域文化融入高职实用语文课程,从课程架构、授课方式、课外活动和课程等四个方面探索课程改革的创新途径。

(一)创新课程架构

为落实相关文件精神,让“国学经典走进高校”,“非遗要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学院自2011年起针对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实用语文、应用文写作两门课程合并,更名为高职实用语文。基于高职教育“实用、够用”和语文学科的特点,现课程内容涵盖:创意表达(口头表达技能训练、书面表达技能训练)、《论语》精华研读、地域文化三大模块。课程内容整合为“模块+项目+任务”的创新模块架构,依据课程“一条主线(培养学生职业核心技能为主线),三个模块(创意表达、《论语》精华研读、地域文化)、二十个项目、五十二个任务”的构思,突破了传统语文课程的结构思路,体现了课程实用、整合、思想性等特点。

1.国学经典融入课程

鉴于高职实用语文的学时安排(每学期48学时,国学经典研读模块10学时),在选择国学研读教学内容时只围绕儒家经典《论语》作为研读的重点,充分发掘国学经典背后的人文、道德思想内涵,把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核心思想融汇成孔子论君子、仁德、诚信、孝道、荣耻、博学、富民、为政等8个研读主题教授学生,通过引入现实案例,向学生传递出国学经典所蕴藏的人生智慧,让学生学习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智慧和力量及对现实生活和未来职业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为人处世、人际沟通、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论语》精华研读”模块选用周金声教授注释的《论语对译与新解》(华文出版社,2014年版),该书便于各阶段学生研读与研习。所有的班级由一位教师采用滚动式轮流授课方式,通过“情境导入→原典阅读→知识讲解→任务布置→小组讨论→检验评价”等6个步骤,运用素读、释义、笔记、背诵及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等方式,调动了学生对传统经典的学习兴趣。

2.非遗文化融入课程

学院非遗基地为浙江省非遗传承保护基地和杭州市高校非遗研究基地,借助这样的优势,高职语文课程开设了地域文化模块,从学生学习之地杭州、学院毗邻的西溪湿地公园到学生们的家乡,再到面向全院学生开设国家级非遗项目“杭州雕版印刷技艺”“五常十八般武艺”“西溪小花篮”“杭州盘纸技艺”等选修课程,让学生了解地域文化,爱上浙江,传承非遗。

该模块中的非遗教学内容,均安排到学院非遗教学基地进行实地观摩的体验式学习,由非遗基地学生担任教学志愿者,最大程度发挥了基地作用,近三年体验人数已近3000人次。学院非遗基地每年都有计划地开展“杭州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活动,形成院内教师授课之外的有益补充。目前已邀请了西湖炒茶、杭绣大师、王星记扇艺、西湖绸伞、竹编、天竺筷制作、杭州盘纸技艺等传承人走进校园,让学生体验到更为多彩的非遗技艺,感悟匠心,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更多学生享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丰富了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

可见,课程将模块设置作为突破口,将思政元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特色紧密融合,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

(二)创新教学模式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是创新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可见,教学改革是教育信息化对高校提出的时代要求。结合学院高职实用语文教学情况,课程借助“一个平台+一个系列+一个软件”,借助网络及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1.“一个平台”

高职实用语文课程于2017年4月申报2017浙江省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摩课书院共享平台已搭建完毕,2017年10月起面向开课班级开放以来,共有4644名学生参与了网络课程学习,教师也运用该平台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宗旨就是转变师生角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双向、互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吻合信息时代对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

2.“一个系列”

基于碎片化教学的理念,以便于学生碎片化学习为出发点,结合微课教学理念而提出的“微系列教学资源”是指涵盖课程介绍、自主学习任务单、教学课件PPT、原创微视频、教学参考视频、音频、教学图片、教学成果展示资料、文例、案例和相关参考文献、在线题库等教学资源。课程教学进行“微系列”教学课程改革,借助微系列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线上线下自主学习,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成效。

3.“一个软件”

蓝墨云班课是一款基于移动网络环境的教学App 软件,教师可通过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互动与即时反馈交流。将传统的被动学习,改为学生的主动学习。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参与了“蓝墨云班课”手机软件的试点学习的同学都认为云班课操作便捷、方式灵活、互动及时,教学反馈好。

(三)创新课外活动

除了教师面授+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班级授课+小组讨论+个性化学习外,课程还采用课外活动形式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补充。

1.公益活动

学院组织和参与的一项社会公益活动国学经典诵读的活动已常态化地开展了将近三年,每周六晚6:30-8:00,由人文团队教师、学院国学诵读社团学生、大学生志愿者共同组织我院教职工及周边的留下、西穆坞、和家园等社区、小区的成人、孩子和大学生一起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参与活动志愿者、诵读者约达1500人次,该项活动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学生在参与活动担任带读、助教、拍照和博文等工作的同时,提升了诵读和学习中华传统经典的热情,培养和锻炼了大学生志愿者们的社会责任感。

2.竞赛活动

我们的课程注重以赛促学,2016、2017年我院学生参加浙江省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分获一等1名、二等4名和三等4名的优异成绩;非遗基地的学员也参加相关赛事和交流,多次获得金牌,以赛促学,开拓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使得传统的校内课程借助赛事延伸到校外。

3.营造影响力

2016年以来,学院作为承办单位,分别举办了杭州市属高校非遗教学成果展、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自2015年开始,每年暑假为“十万美国学子来华”的项目学生开设非遗选修课程等,直接推动了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内与国际交流,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影响力,从而促进了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四)创新评价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综合素养和能力考核为主,态度(过程)第一,主张能力考核与知识考核并重,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了转变,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升,如:过程性考核主要有课堂考核、个人任务和小组任务考评。考核方式力求灵活多样,课堂展示与经典诵读相结合,集体测试与个人测试相结合,单项能力与综合能力测试相结合。学生期末考试评价主要包括:个人平时成绩(50%)、小组表现成绩(10%)和模块教学评价成绩(40%)等三个部分构成,这样的评价方式打破了一次性书面终结考试的弊端,重过程,重态度,重项目,重合作,通过多元化+形成性+模块教学等评价替代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改革与创新“微系列”课堂,深得学生的认同与配合。

诚然,面向高职各专业学生开设的集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教育性于一体的高职实用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之路是漫长的,需要师生紧密配合和学院层面的高度重视。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提升之路也是艰辛的,如何在高职语文课程与人文教育间搭建一条颇具成效的创新途径,需要我们所有高职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坚守与追索。

 

[参考文献]

[1]史伟.国学经典融入《高职语文》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 聚焦,2014(10).

[2]张胜难,乔烨新.高职院校国学课教学初探[J].辽宁经济技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

[3]兰君毅.从国学兴起:再论高职语文学科的性质[J]. 文学教育,2011(8).

[4] 聂红菊,霍蓉光,徐滨昕. 浅议如何将国学更有效地引入高职语文课堂[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8).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366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