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汉字文化 > 2017年

汪禄应:现代汉语中的成语现象*
【时间:2018/4/8 】 【来源:《汉字文化》编辑部 】 【作者: 汪禄应】 【已经浏览1910 次】
    摘  要:文言成语不仅活在知识阶层的著述中,也活在中小学学生的写作中,甚至活在知识分子、小知识分子乃至街头巷尾贩夫走卒的交谈话语中。成语还被巧妙“应用”于政治、文化、教育、艺术乃至商业活动等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势回归不仅意味着中国人自己的母语学习将特别注重成语为精华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还将促进汉语海外传播中包括成语在内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传播。
    关键词:现代汉语;成语现象;生存能力;文化价值;传播任务
 
一、“白话世界”中成语的生存能力
 
    1931年,瞿秋白倡导“文腔革命”,主张用白话来写一切文章。紧接着,1934年,陈子展、陈望道发起“大众语运动”,倡导文章“说得出,听得懂,写得来,看得下”。这些“革命”和“运动”不仅迅速结束了三十年代的“文白之争”,而且将五四“白话文运动”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如今,五四白话文运动整整100年了。中国人的语言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日中国,无论是大众的日常交流,还是政府的公文或作家的写作,使用的基本上都是白话。”[1]也就是说,现代汉语的主要构成,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其他应用类文字,基本上都是“现代白话”。
 
    为什么强调是“基本上”?这是本文特别感兴趣的表述和认识。
 
    如同汉魏到明清的两千年里不是铁板一块的“文言世界”一样,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的“后文言时代”展现的“白话世界”也并非只是“白话”。或者可以明确地说,这“白话世界”自始至终都有“文言”相随。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文言写作”总以或潜在或公开的形式在延续着;二是“白话写作”总或多或少、或隐或显、或自觉或不自觉地吸纳着文言。前者人们不仅从《谈艺录》、《管锥篇》等以文言述学的著作中看到,而且还可以从柯灵、黄裳等作家的“文化散文”和金克木、张中行、季羡林等学者的“学术随笔”中品读到,甚至还可以从高考作文《赤兔之死》等文言“模仿秀”中欣赏到;至于一些古文素养深厚的学者在他们所写的“序跋”中、那些带有自娱或自嘲性质的短文中更是不难发现。后者则较为隐蔽,然而,却是最值得学界和公众关注和讨论的。
 
    分析起来,大致有三种情形。第一,古文语句的引用;第二,文言词的沿用;第三,成语的运用。第一种情形不仅没有多少隐蔽性,而且作者往往在文中还特别强调这语句就是某古人说的。但这种引用总有使用频率和灵活程度的局限。第二种情形就比较隐蔽了,同时也有相当可观的使用率和灵活度。这些文言词,比如“给予、苟同、事宜、若干、迄今、社稷、光临、鸡肋、下榻、乔迁、涂鸦”等,它们多为双音节词,其中特别是那些典故词、敬谦词用在现代汉语中,意蕴丰富,表现力强。只是它们数量不是太多,最常用词、常用词、次常用词加到一起也不到1800个。[2]第三种情形,不仅数量多,而且隐蔽性强、文言现象的留存也最为丰富。这是当代语言人最应该关注和研究的。现在图书市场上“常用成语辞典”收录的成语有的收到8000多条,少的也有3000多条。说它“隐蔽性强”,是因为成语妇孺皆知,在现代写作甚至日常交流中司空见惯。然而,实际上成语沿袭和保留了大量的文言成分。不仅古汉语的词义保留下来了,很多文言虚词也保留下来了。很多文言的独特语法现象,诸如各种词类活用现象,还有一定数量的古汉语句法结构也能在成语中找到。如此众多的文言成分保留在成语中,可人们差不多却都习焉不察;因为它已经完全融入到“现代白话”中。就连那些成书很早、已有2000多年的文言著作留存下来的成语,竟也有相当一部分好像就是活脱脱的当代口语,以致于人们根本察觉不到,甚至完全不相信有这么久远的历史。比如,《易经》中的“自强不息、反目成仇、虎视眈眈、突如其来、立竿见影、物极必反、防微杜渐”,比如《道德经》中的“天长地久、出生入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功败垂成、无中生有、自知之明、安居乐业、不可名状”等,又如《诗经》中的“高高在上、斤斤计较、小心翼翼、白头到老、窈窕淑女、嗷嗷待哺、忧心忡忡、信誓旦旦、投桃报李、辗转反侧、爱莫能助”等成语。可以说,运用成语一直是现代中国人一个自觉不自觉的言语惯习。在主张白话写作这方面,瞿秋白是一位思想远比胡适更为激进的倡导者。可就在他的著述里,成语运用随处可见。有学者分析指出:“瞿秋白运用成语不但数量大、密度大,而且时代色彩鲜明,运用技巧娴熟,手法多变”。 [3]成语不仅活在知识阶层的著述中,也活在中小学学生的写作中,甚至活在任何一个知识分子、小知识分子乃至街头巷尾贩夫走卒的交谈的话语中。虽然成语并非都是文言的产物,但大量的文言成分、文言现象借助成语、因为成语活在现代汉语、现代白话中。这方面的能力“成语”远远大于“文言词”。成语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潜藏了极为丰富而又饶有情趣的中国传统文化密码。爱用成语,会用成语,这是现代化过程中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态度、文化选择和文化惯习,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无论汉语怎样发展,中国传统的文化脐带不会轻易剪去,文言成语将永远伴随汉语前进走向未来!
 
二、 “现代汉语生活”中成语的文化价值
 
    浓缩着各种汉语之美的“文言成语”,不仅广泛“运用”于大小作家、各色人等的著述和言说中,而且还被国人巧妙“应用”于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代汉语生活”中,成语,特别是带有文言成分的所谓“文言成语”成为国人在政治、文化、教育、艺术乃至商业活动等各个领域获取创意灵感的智慧宝藏。
 
    (1)题词素材。最初在民国初年,孙中山常常题写“天下为公”、“同舟共济”、“有志竟成”等成语题词送给友人。其中,对“天下为公”这条成语,孙中山更是情有独钟。因为这条来自2000年前汉代《礼记?礼运》中的成语表现的正是孙中山的核心政治理念;虽然孔子所说的“天下为公”与孙中山所理解和阐释的“天下为公”不是完全等同,但来自儒家创始人孔子这样经典的的文言表述,孙中山感觉还是很不错的。有学者统计,孙中山所书“天下为公”题词,目前所辑得有受主姓氏者达32件之多。受主除了冯玉祥、张学良等民国重要人物,还有一些国际友人。[4]至于像胡适的题词“克己复礼”、李宗仁的题词“物华天宝”、沈鹏的题词“宁静致远”等等,那就蔚为壮观了。
 
    (2)团体训令。与孙中山的题词类似,一个团体,包括学校,尤其是高校,需要有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将各种成员的思想凝聚起来、集中起来,于是总会用一句简练的话标识出来,这句话往往就是一条成语。今天的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共有一个校训,就是“实事求是”。这个校训其实来自毛泽东1942年为延安中央党校的“题词”。像这样,校训就用一、两条成语,或者包含一条成语的中国大学很多。比如,东南大学的校训是“止于至善”,香港城市大学的校训是“敬业乐群”,中南大学的校训中有成语“经世致用”,南开大学的校训中有成语“日新月异”,交通大学的校训中有成语“饮水思源”。四川大学的校训竟是两条成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清华大学的校训也是两条成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连其校名都来自成语“水木清华”。
 
    (3)学校文化。看来,在现代白话语境下,学校利用文言形态的成语资源最为积极。他们不仅用成语作为校训,而且还大量挖掘成语资源进行学校文化的各种建设,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前面的“题词素材”、“团体训令”等成语应用,应该说,主创者还没有太多的“成语资源”开发意识。真正自觉地、有意识地、成体系地将成语资源利用起来从事文化建设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事了。主要都在江苏。最早是苏南常州的一些高校学者与一些中学校长们策划了大型成语文化主题活动。与此同时,苏北的一家乡镇小学江苏省灌南县孟兴庄镇中心小学尝试主要用成语来规划设计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于2006年举办了校园成语文化节,并悄悄地系统筹划和实施成语主题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很快,人们走进校园,就仿佛步入到成语的海洋。东墙的成语故事长廊,集中讲述成语与名人,成语与学习,成语与诚信,成语与智慧的动人故事,如“南门之木”、“曹冲称象”、“囊萤映雪”。西墙的成语画廓,描绘出春天的美景,自然的秀色,画中寄语,语中寄理,如“一帆风顺”、“龟兔赛跑”、“鸟语花香”。2009年11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特别报道了该校的成语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也就在这个时间,苏南的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成语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该校校园里除了成语文化走廊的布置外,以“如日中天”和“百炼成钢”为主题的两座雕塑是重要景点。
 
    (4)学习方式。成语中有大量的文言成分和文言现象,成语又是这样耳熟能详、好记好背。所以,很多教师都在探讨用现代成语来学古代文言文。比较系统地归纳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常州工学院的莫彭龄教授。他在2005年版《成语联想教学法》一书里详细探讨了借助成语来学习文言文里的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等策略和方法。比如,学会了“否极泰来”、“自怨自艾”、“一曝十寒”就学会了文言文中的多音字“否(Pǐ)、艾(yì)、曝(Pù)”。比如,学会了“短兵相接”、“引而不发”、“赴汤蹈火”等成语也就学会了文言中“兵、引、汤”等词的“本义”分别是“兵器”、“开弓”和“热水”。比如,学会了“衣锦还乡”、“沉鱼落雁”、“不耻下问”等成语就掌握了文言文中的“名词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语法现象。又比如,学会了“目不识丁”、“牛郎织女”、“锱铢必较”就掌握了文言修辞中借代的三种现象:1.部分代整体;2.特称代通称;3.具体代抽象。又经过十年的实验和总结,莫彭龄又发表《成语+教学新模式初探》,进一步提出了借助成语进行各种课程学习的特别方式。也就是将成语融入到各类课程学习中去,形成“成语+朗读、演讲”,“成语+识字、书法”,“成语+唐诗、宋词”,“成语+作文”,“成语+科技”等各种新型课程。[5]
 
    (5)广告设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语在商业活动中的应用也开始活跃起来,以致于国家三令五申强调的汉语规范一再受到挑战。针对电视广告中随意篡改、乱用成语现象,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专门下发了一个“通知”,明确要求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成语,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或外国语言文字。通知特别强调: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一大特色,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内涵,蕴涵着丰富的历史资源、美学资源、思想资源和道德资源,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体现出中华文化基因在现代文明中的延续和发展,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的重要载体。因此,将成语资源在包括商业活动的各种文化活动中应用起来,是当今中国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确保文化安全的重要举措。目前市场上的成语广告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原封不动保留成语的原始形态,直接“拿来”式成语体广告,一种是改变成语的形式和内容,“仿词”式成语体广告。前者比如:“尽如人意”(如意牌保暖瓶)、“莺歌燕舞”(燕舞牌收录机)、“风华正茂”(风华牌圆珠笔)等。后者有“四顾茅庐”(再求一治胃良药)、“读占鳌头”(喜读《少年博览》杂志)、“万事皆具备,成功靠东风”(东风牌汽车)。
 
    (6)大众节目。将带有浓重文言气息的成语作为大众媒介电视节目的内容,让男女老少各个阶层的民众,特别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走上大众娱乐舞台,一展他们对于中华成语的喜爱、熟悉、理解和认知程度,是中华传统文化强势回归时代的重要标志。从中国汉字电视节目延展出来的就是中国成语电视节目和中国诗词电视节目。其中,成语节目因其本身所蕴含的故事性、哲理性和审美特征吸引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民众的广泛参与和热切关注。节目最早是由位居中原地区的河南卫视《成语英雄》于2013年开始的,很快2014年、2015年央视的《中国成语大会》将中国大众的“成语热”推向一个高潮。全国有超过3万人报名参加成语大会节目的竞赛和录制,吸引了近6亿人次的观众,收视率居全国第一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环球时报》等平面媒体与新浪、搜狐、腾讯等网络媒体持续密集报道,称赞成语大会“指向经典,达到了让大众仰视母语的目的”。[6]
 
三、“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中成语的传播任务
 
    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势回归不仅意味着中国人自己的母语学习将特别注重成语为精华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还将促进汉语海外传播中包括成语在内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传播。
 
    现代汉语、现代白话是在充分吸纳以英语、日语为代表的他族语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说,在近现代史上,中西语言的交汇、碰撞和交接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主要是中国汉语吸收西方的语汇和表达方式,进而由量变发展为质变,由一种言文分离为基本特征的文言形态的古代汉语转型为言文一致的白话形态的新型汉语,[7]那么,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现代汉语将由可能“内转”,并有“内转”出发更加自信、更加全面、更有系统和规模地走向“外传”、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以国内高校的“对外汉语学院”和在国外创办建立起来的“孔子学院”为基本依托的汉语海外传播工程建设近年来在加快提速。未来汉语将由一种纯本土的语言转化为具有全球性的“通语”。汉语,也就是华语,将与英语等几种联合国工作语言一道共同构建世界的“通语体系”。中国的语言规划也将调整从清末特别是五四白话文运动确立起来的“吸纳型”汉语发展思路,实施新的“供给型”汉语发展规划,比如“文言成语”也将随之走向世界。
 
    然而,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对外汉语学院”也好,“孔子学院”也好,他们工作的重心都是在汉语口语的传播方面,其作为现代汉语、现代白话的文化含量还比较有限。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的建设为起点,未来汉语海外传播将迅速提升其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度。汉语将不仅作为一种与英语、日语一样的交际工具,而且还是一种了解中国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熟悉中国文化心理的窗口。作为国家行动,“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不仅梳理那些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和民族思维方式、体现中国核心价值和人文精神的思想文化术语,而且强调用易于口头表达、交流的简练语言客观准确地予以诠释。这是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国情、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举措,自然也是汉语海外传播的新任务、新阶段、新境界。
 
    201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首批81条术语发布。2016年,第二批319条发布,两批共发布整整400条。“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还将继续整理600条术语,并向社会发布。在已发布的这400条中,四字格的成语,包括成对的八字格成语以及六字成语、七字成语,近90条,就占到五分之一强。这些成语虽然不是那些一字格、二字格术语,诸如“仁”、“道”、“气”、“象”和“风骨”、“良知”、“天下”、“宇宙”等具有它的基础性、学术性,但却是了解中华文化的一种特殊的钥匙。比如,了解到“安土重迁”,就能理解为什么中国五千年没有侵略历史;了解到“天人合一”,就能认识到现代“人定胜天”思想不是中国文化的原创;了解到“唇亡齿寒”,就会掌握中国人的整体思维渗透到中国内政外交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了解到“有容乃大”这条成语,就会领悟中国人为什么这样好客,对远方的朋友总是这样热情,愿意以兄弟姐妹相称。“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中还有很多这样能够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和民族智慧的文言成语,比如:“民胞物与、无欲则刚、温故知新、授人以渔、三思而行、否极泰来、礼尚往来、见贤思齐、刚柔相济、大巧若拙、上善若水、居安思危、经世致用、和而不同、法不阿贵、过犹不及”等等。
 
    所以,汉语海外传播中强调学习中华成语不仅是教好汉语本身的需要,更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这是当代中国从劳务输出、资本输出转型到文化输出、智力输出时代的新课题。
 
    注释:
    [1]陈平原 2002 《当代中国的文言与白话》,《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2]刘延新 1999 《古语词分布状况和使用频率考察──兼评《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的收词》,《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3]杨建生 2010《瞿秋白的成语运用艺术》,《常州工学院学报》第4期。
    [4]钱进 2007 《从“博爱”、“天下为公”题词谈孙中山的书法》,《档案与建设》第2期。
    [5]莫彭龄 2015 《“成语+”教学新模式初探》,《语文学习》第12期。
    [6]教育部 2015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商务印书馆。
    [7]郜元宝 2004 《为什么粗糙?——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语言观念与现当代文学》,《文艺争鸣》第2期。
 
    作者简介:汪禄应,(男,1964,7—,)汉族,安徽省安庆市人,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现代化、语文教育。详细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巫山路1号 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  邮编: 213022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946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