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汉字文化 > 2017年

张晏青:方言意识促进大学语文教学探究
【时间:2018/4/8 】 【来源:《汉字文化》编辑部 】 【作者: 张晏青】 【已经浏览2085 次】
    [摘要] 本文在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以方言意识促进大学语文教学的理念,提倡从语言传承的角度以广义的方言意识为出发点,根据教学需要采取方言视角增强对共同语文本的理解,提升学生语言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语言平等的理念,着力培养多元、开放、包容的心态。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开展语言文字定位的科研,有利于以科研促进教学和学科发展,形成良好的教研循环。
    [关键词]方言意识;大学语文;语言能力
 
    所谓方言,指的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可以是形成共同语的基础;在共同语之后,仍可以与共同语同时存在[1]。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方言与普通话服务于不同语域,同时也相互影响。近年来,由于人口流动、普通话地位升高等原因,方言的实用功能、情感功能不断减弱,传承遭遇极大危机[2]。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方言意识,有利于了解方言与共同语的共生关系,提升当代大学生语言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感。
 
一、方言意识参与大学语文教学的可行性
 
    自古以来,方言一直参与和推动着共同语的发展。早在汉民族形成以前,统治者就很重视收集不同地区的诗歌以了解各地人民的生活情况。《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即是当地方言,“秦晋之间美貌谓之娥,美状为窕,美色为艳,美心为窈”[3]。从诗经到楚辞、乐府,再到唐诗、宋词、元曲都离不开地域文化和方言的积极参与。在现当代,不同地域的文学作品也结合区域方言特色不断拓展着共同语的可能性,诸多著名作家如莫言、陈忠实等人在写作中均有清醒的方言意识,金宇澄在长篇小说《繁花》中亦尝试融合上海话和普通话实现语言的再创造。可以说,方言是共同语创新的重要因子,方言的衰落最终将导致共同语的贫乏。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者因为意识不到方言与普通话的共生关系,将二者放到对立面,使方言成为弱势语言,在普通话的冲击下逐步消失。在“十里不同音”的南方地区,人们在社交场合逐渐习惯使用普通话,家庭生活中很多父母为了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与孩子交流也使用普通话,直接导致下一代在语言使用上与地区方言脱离,对地域文化亲近感不足。即使是作为传统强势方言的吴方言也未能抵挡住普通话的影响,近十五年来上海青少年的方言能力呈明显下降趋势,方言词汇逐渐流失[4]。
 
    在中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掌握共同语的规范使用,从方言语境进入到共同语;进入大学阶段,在共同语已经成为学生的优势语言之后,语文教学应该把增强母语传承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作为目标之一,让学生在共同语学习中体会到方言的参与,意识到共同语的魅力和丰富性离不开语言的融合和继承,才有可能实现母语的传承与创新。
 
二、方言意识参与大学语文教学的实践
 
    在教育领域,方言衰落已经成为热点话题,至迟从2008年起,东南沿海的闽南和长三角地区相继出现了由教育部门主导、教师具体实施的校园方言文化活动,有的学校还推出了方言文化校本课程和教材[5]。面对这一现象,高等教育领域与中小学领域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在中小学领域,不管方言文化进课堂以何种方式开展,始终不会影响到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地位;在高等教育领域,部分地方院校出现了将地域文化教学与大学语文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改革。当前建设融入地域文化的大学语文课程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以地域文化为筛选条件,梳理语文经典中体现地方特色的作品编写成教材。这种方法虽然能增进学生对当地文化的了解,提升地域文化自信,却舍弃了母语学习的全局视角。此外,采用这种思路编写教材难免会存在片面追求地域性特征而忽视选取文本的经典性,影响教材质量。二是在保留经典作品的同时,加上体现地域文化的教学版块,这种拼盘式的方法表面上补充了传统教材的不足,却忽略了共同语和方言之间的融合关系。两种方法都指向地方特色教材的编写,将地域文化和方言意识局限在较为狭窄的视域。
 
    将地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固然是教师为了发挥地方院校特色、提升大学语文课堂吸引力作出的积极思考,但也反映出当前大学语文学科定位不明晰的现实。在高等院校已经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地方省情必修课、中华文化公开课等文化类高校通识课程的情况下,大学语文必须改变过去“语言文化”的定位,将教学范围精准至“语言文字”的范畴,才能避免受到各类文化课程的冲击。2017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研究制定国民语言大纲,开展好国民语言教育”的发展方向。将大学语文定位于“语言文字”,不仅是语文的应有之意,还与当前国家的总体战略直接关联,有利于学科的发展。
 
    事实上,在语言文字的范畴下将地域文化与大学语文课程相结合并不需要特别编写地域文化教材。从语言传承的角度出发,在解读经典文本时融入方言意识,同样能够实现语言保护的目的,王步高教授的大学语文教学是这方面的范例。在语文教学中,讲授诗词格律时必须面对今古音不同的问题。大学语文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忽略今古音差异,或教材尽量选择差异不大的篇目,对于个别字词的读音也以今音为准。但面对词汇意义的差异时,我们常常需要借助方言视角才能正确理解作品的含义。王步高教授在讲到李白《菩萨蛮》的“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时,指出其中的“伤心”不应按照普通话中的悲痛来理解,而是四川方言“很”和“极”的意思,并以杜甫在《滕王亭子》诗中的“清江锦石伤心丽”互证,指出该诗同样不能理解为景色美丽得叫人伤心,而是非常美丽的意思[6]。结合李白杜甫在四川生活的经历,这样的分析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方言入诗的魅力,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伤心”一词至今活跃于四川方言表达中,其贯穿古今的生命力也能激发学生语言传承的责任感。
 
    传统的语文教学鲜有采用方言视角增强共同语认知的例子,但王步高教授在他编写的教材和著作中多处体现出方言意识:讲《蜀道难》时,解释“噫吁嚱”是四川方言[7];讲陆游《钗头凤?红酥手》“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时,解释 “东风恶”为浙江方言,是东风很盛的意思,在这里没有贬义[8];鉴赏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簇带争济楚”时注释“簇带”为宋时方言,为插戴满头之意[9];鉴赏黄机《满江红》(万灶貔貅)“戈鋋射月明双锷”时注释扬雄《方言》记载南方人称矛为鋋[10]。在这里,方言意识并不是狭义的对地方文化的关注,而是出于正确理解文本时做的必要性讲解。教学生站在语言发展的宏观视角上感受经典作品中的方言传承,使方言意识具有了更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手段和课堂互动方面融入方言意识也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到韩少功的演讲稿《现代汉语再认识》时,邀请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向全班同学说一段自己的家乡话,或用家乡话念一段课文,引发学生对方言应用能力的自觉反思;在讲到诗词格律时,播放古诗的方言朗诵视频,并让学生试着用家乡话朗诵古诗,体会与普通话版本的区别;讲到调查报告时,鼓励学生进行地域文化类的调查,增强对家乡的了解。这种方法往往能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课堂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
 
三、方言意识参与大学语文教学的反思
 
    大学语文目前在大多数学校都不是必修课,即便在管理、外语等个别专业作为公共基础课,学时也有限。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方言意识不应该是教学内容的增加,而是对经典文本提供新的切入点,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最终自觉承担语言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教师以方言意识作为教学切入点,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一)培养语言平等的理念
 
    理解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根本目的是培养语言平等的理念。我们已经进入了多语多言的时代,方言、共同语、英语应该在当前的语言生活中和谐共存。当前学生语言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受优势语言影响,弱势语言水平降低。一方面与普通话相比,方言作为弱势语言在逐步消失;另一方面受英语学习及西方文化产品的影响,普通话作为弱势语言,学生的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有所下降。因此,只有树立了语言平等的理念,才能形成语言保护意识,自觉遵守语言规范,提升辨析优质语言的能力,促进语言的良性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分夸大地域语言优势,而是以不同语言作为参照,着力于培养多元、开放、包容的心态,鼓励学生提升多语能力。
 
    (二)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开展科研促进教学
 
    教师将方言意识融入大学语文教学,需要熟悉地域文化并有良好的多语能力才会对教学材料有敏锐感知,同时需要开展相关科研提升理论水平。因此,教师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开展语言文字定位的科研,关注各地域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当中,有利于以科研促进大学语文教学和学科发展,形成良好的教研循环。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
    [2]杨慧君.新媒体在语言文化传承中的应用[J].语言文字应用,2017(5):21
    [3]郭璞注,扬雄记.方言 [M].北京:中华书局,1985:14
    [4]俞玮奇,杨璟琰.近十五年来上海青少年方言使用与能力的变化态势及影响因素[J].语言文字应用,2016(11):27
    [5]李佳.也论“方言文化进课堂”[J].语言文字应用,2017(5):2
    [6][8]王步高.探寻词苑的艺术与人生——唐宋词鉴赏讲演录 [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14,215
    [7]王步高.披沙拣金说唐诗[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124
    [9][10]王步高主编.唐宋词鉴赏[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2,191
 
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管理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53305 位浏览者